编辑:ddayh.cn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是通过吸入隐球菌孢子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肺真菌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仅次于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的第三大类肺真菌病。
既往认为肺隐球菌病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但近年来在免疫功能正常人群肺隐球菌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加之其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胸部影像学表现多样,故常被误诊为细菌性肺炎、肺结核、肺癌等疾病,往往需要通过有创检查如肺穿刺活检甚至手术后病理加特染、组织培养明确诊断,但还会出现组织病理学与隐球菌抗原检测不一致、无法行有创检查获得组织病理的情况,导致临床上肺隐球菌病常常被误诊或漏诊;此外,对肺隐球菌病指南尚无明确的诊断分级标准。因此提高对肺隐球菌病的认识、减少有创检查的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既往认为肺隐球菌病多发生在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但近年来免疫正常人群肺隐球菌病的病例逐渐增多,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不能因为无免疫抑制基础或免疫功能正常而放松对肺隐球菌病的警惕,导致误诊或延迟诊断。
肺隐球菌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少痰、胸痛、发热、咯血,气促少见且相对轻微。特别对于免疫正常人群,文献报道仅20%患者有症状,且无明显体征。
肺隐球菌病影像表现多样,单发或多发胸膜下尤其是有晕征的结,,位于肺外带邻近或累及胸膜、外缘轻度膨隆伴近端支气管通气征的片块影、混合型病灶是肺隐球菌病相对特异的影像表现。
隐球菌抗原检测多采用乳胶凝集法或酶联免疫法,其特异性及敏感性较低,通过该方法临床诊断病例较少。近年来,胶体金隐球菌抗原检测由于特异性及敏感性强、操作简单且无创、10 min即可出结果,已广泛用于临床,在临床及影像学考虑肺隐球菌病时可作为重要的筛查依据。
对于临床疑诊肺隐球菌病的患者未行活检,或病理未提示隐球菌感染但隐球菌抗原阳性,给予氟康唑诊断性治疗有效可协助诊断。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肺隐球菌病的重要诊断依据,无法排除肺部肿瘤的患者,建议肺穿刺活检。
综上所述,肺隐球菌病的诊断是相对比较复杂的,而且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往往具有诸多不确定性,但基于上述诊断要点最终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的抗真菌治疗(氟康唑治疗为主)并结合相应的对症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热门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