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反流性咽喉炎是指胃内容物异常反流入咽,喉及上呼吸道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症状或粘膜损伤。胃蛋白酶,胃酸以及胰酶等可损伤咽喉粘膜组织,引起喉部炎,喉部接触性溃疡,声带肉芽肿,声门下狭窄,喉痉挛,慢性咽炎,哮喘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
①屏障结构功能障碍,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造成损伤
②咽喉部抗酸能力较弱,咽喉部粘膜缺乏食管粘膜表面的抗酸保护机制,反流的胃蛋白酶和酸性物质可以直接刺激咽喉的粘膜,引起鳞状上皮蛋白,碳酸酐酶,热休克蛋白等变化,造成损伤,导致咽部不适;胃内的酸性内容物直接损伤咽喉部所致。
③迷走神经反射,反流物刺激食管远端发生的迷走神经反射可以引起清嗓及慢性咳嗽,损伤声带粘膜。
④生活饮食习惯欠佳,精神抑郁紧张等也可导致该疾病的发生。
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也被认为是胃酸反流的诱因之一。
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
临床症状
反流性咽喉炎的症状多变,多有声音嘶哑,发音疲劳,口腔异味,喉部分泌物增多,频繁清嗓,口干,咽喉部异物感,吞咽不适,胃内容物反流,咽喉部疼痛,慢性或反复发作性咳嗽,呼吸困难等;少数患者可引起哮喘发作;在饭后,平躺等情况下,反流会明显增加,上述症状更加明显。多数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如胸痛,胃灼热,反酸,胃胀等。
体征
身带后联合区域水肿,红斑,声带弥漫性水肿。严重时出现声带肉芽肿,任克间隙水肿,喉室消失,接触性溃疡,声门下狭窄等。
若反流症状指数评分量表(RSI)>13分和(或)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FS)>7分,可诊断为疑似反流性咽喉炎。24小时喉咽食管pH监测和咽部pH监测是目前客观诊断手段。
????
治疗
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改变生活方式:如床头抬高,避免穿紧身衣服,餐后保持直立位,饮食以高蛋白,高纤维素,低脂肪为原则,控制体重,避免烟,酒,浓茶,咖啡,可乐等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睡前2-3小时停止进食,多嚼口香糖促进唾液分泌,改善食管清除能力。
抑酸治疗:质子泵抑制剂,建议至少应用8周,8周后评估治疗效果。显效:症状基本小时,RSI≤13分。有效:症状改善50%以上,RSI降低,但仍>13。无效:症状无好转,RSI无降低。有效者可以确诊并继续用药,无效者建议行24小时喉咽食管pH监测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或除外诊断。疗效不佳者,关注患者用药依从性,优化PPI使用(包括增加剂量或更换PPI)。H2受体阻滞剂可用于不能耐受PPI或维持治疗的患者。必要时可加用促胃肠动力剂。
手术治疗:如果积极内科药物治疗有效,但停药后反复复发的患者,或因胃酸反流所致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持续时,可考虑行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张力的外科手术。
热门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