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近日,一位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平时身体健康,无任何不适症状,没有检测过血糖,二天前无意中用血糖仪测一次空腹血糖6.9mmol/L,因为意识到自己血糖升高了,非常担心,为明确诊断来我院就诊,医生给予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检查,其结果如下: 项目 (空腹)0分 30分 60分 120分 180分 血糖(mmol/L) 6.82 17.6 13.5 10.91 9.8 胰岛素(uU/ml) 8.23 43.64 57.76 62.59 16.47 C肽(ng/ml) 2.03
5.48 8.14 10.13 6.06 那么该患者是否能确诊为糖尿病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OGTT即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诊断糖尿病及糖调节异常的金标准,用以了解人体维持血中葡萄糖浓度正常的调节能力。通过OGTT,能够更精确的发现早期糖代谢异常,如果仅作空腹血糖筛查,可能会使50%糖代谢异常的患者漏诊!对于血糖异常患者,如果能够及早发现病情,尽早合理干预治疗,能够有效避免糖调节异常发展为糖尿病,从而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及进展。 试验方法:早晨空腹静脉采血,随后在5分钟之内饮入75克葡萄糖,喝糖水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分别静脉采血测血糖。整个试验中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避免剧烈运动。
结果判定: 1.当静脉空腹血糖<6.1mmol/L,OGTT两小时血糖<7.8mmol/L,说明人体对血糖调节能力正常,为糖耐量正常。 2.当静脉空腹血糖≥7.0mmol/L或OGTT两小时血糖≥11.1mmol/L,说明人体血糖调节能力明显降低,已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3.当静脉空腹血糖<7.0mmol/L并且OGTT两小时血糖介于7.8~11.1mmol/L之间,说明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轻度下降,可诊断为糖耐量减低。 4.当静脉空腹血糖介于6.1~7.0mmol/L之间,且OGTT两小时血糖≤7.8mmol/L,说明人体对餐后血糖调节能力尚好,但对空腹血糖调节能力轻度减退,可诊断为空腹血糖调节受损。
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通过测定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来了解胰β细胞的储备功能,也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及指导治疗,C肽释放试验还有助于鉴别低血糖原因。 试验方法:与口服糖耐量试验步骤相同,各时间点采血测血糖同时检测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 结果判定:正常情况下,人口服葡萄糖后,血糖快速上升,血中胰岛素、C肽水平也迅速上升,高峰值一般在服糖后1~2小时之间出现,胰岛素高峰值可达空腹值的5~10倍,C肽高峰值可达空腹值的5~8倍,达峰后逐渐下降,至3小时接近空腹水平。
糖代谢异常的病人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曲线可分三种类型: (1)胰岛素分泌减少型:患者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口服100克馒头或者75克糖水后,随着血糖水平的上升,胰岛素和C肽水平无明显上升,无高峰出现,呈低平曲线,说时患者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甚至β细胞的功能衰竭,多见于1型糖尿病或病程较长的2型糖尿病患者,此时单纯应用口服降糖药疗效较差,提示必须应用胰岛素治疗。 (2)胰岛素分泌增多型:患者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正常或高于正常,糖刺激后曲线上升迟缓,高峰时间延迟,高峰出现在2小时之后或3小时,其峰值可能高于或接近正常(但仍低于无糖尿病而体重相似的单纯肥胖者),提示患者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胰岛功能以胰岛素抵抗为主,多见于肥胖者、2型糖尿病早期,可表现为进食后1小时左右血糖异常升高,下一餐前频发低血糖,治疗上应给予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运动指导,积极减轻体重为主,必要时辅以胰岛素增敏剂治疗。
(3)胰岛素释放障碍型:患者空腹血清胰岛素可高可低,但刺激后曲线上升延缓,且峰值低于正常人,此型应用磺脲类药物治疗较好。 此次就诊病人,OGTT显示,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均偏高,但空腹<7.0mol/L,餐后2小时<11.1mol/L,属于糖耐量减低,即糖尿病前期,胰岛功能显示空腹及服糖后各时点胰岛素均升高,但血糖仍未控制好,说明存在胰岛素降糖活性下降即胰岛素抵抗,而且高峰出现在餐后2小时,分泌高峰延迟,导致餐后血糖控制欠佳。针对该患者,生活方式干预为主,建议饮食控制、增加运动、减轻体重,可酌情给予药物干预治疗。
通过的对以上知识的讲解,相信您对两项试验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哪种情况需要做此两项检查呢? 1、有糖尿病家族史,出现典型"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重减轻)症状,或者监测血糖高于正常者; 2、肥胖、脂肪肝、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多种代谢异常者; 3、糖尿病患者应每年检查一次; 4、尿糖阳性者; 5、既往原有糖耐量减低者随访; 6、频繁出现低血糖:如心慌、出汗、饥饿、虚脱者; 7、妊娠期间体重增长过快、怀疑妊娠糖尿病者,正常妊娠24~28周,以往妊娠有自发性流产、早产、死胎或者巨大儿生产史者,怀疑多囊卵巢综合征者。
热门报告解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