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医圣张仲景在受《黄帝内经》之理论影响下,从外感和内伤两种病因出发,撰写了名著《伤寒杂病论》,同时也开创了六经辨证之先河。虽其主要以病症治疗为中心,但书中所载之方堪称经典,被后人称之为“方书之祖”,可见其中所载之方的重要性。众多方剂,配伍严谨又精简,即使到了今天,也受临床医者所喜爱。今天我们主要来说说被列为中医十大名方之一的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为医圣张仲景治疗阳明腑实证而设立。原文记载:“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
?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大承气汤的具体病因和病机。太阳为表,若感受外来之风寒邪气则首先犯于太阳,可见恶寒发热、无汗身痛等表证。此时的治疗则需要发汗解表,使表邪从汗而解。但若未及时解表,邪气则会继续深入,且入里化热,越过太阳,则到了阳明,这时便会出现大热、大渴、大汗和脉洪大为表现的阳明经证。此时若阳明经证病仍未解,便会由经传腑,成为阳明腑证,这时便会出现原文记载之腹满、潮热、大便硬结难解等症状,而后世医者也将其总结为“痞、满、燥、实”四字。痞为腹部闷塞不适,满为腹部胀满疼痛,燥则是肠中有燥屎难下,实则是代表此证为实热内结而非虚证或寒证。到了此处,已无表证,故不能解表;邪气也不在阳明之经,也不可单纯清热泻火。只有通过下法,使实热邪气从肠下而出方可留存阴液,以留得生机。所以张仲景谓其“可攻里也”,而方用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中有大黄四两、芒硝三合、厚朴半斤、枳实五枚。方中大黄为苦寒泻下之专药,功可泻下通便而泻热,故为君药。臣以芒硝润燥软坚而助大黄泻下之力。因实热内结必有气机阻滞,故再佐以枳实和厚朴下气破气以除满消痞。四味药物配伍,峻下热结,以使肠中实热邪气迅速下之。在遇到阳明腑实证使用大承气汤,煎服时还需后下大黄,以保留其泻下之力,因大承气汤泻下需突出一个“快”字,可以迅速通便。大承气汤从治疗伤寒入里之阳明腑实证的代表方,如今已经演变成了寒下用法的代表方,若便秘属实热积滞时,便可使用该方进行加减。而在具体临床中,人们还将其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等危重疾病,皆发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也直接扩大了大承气汤的适用范围。总体来说,大承气汤的适应证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阳明腑实证,临床上以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胀痛,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为主要症状,舌脉上常以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为辨脉要点;二是热结旁流证,临床上常以下利清谷,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为主要症状,舌脉上常以脉滑实为辨脉要点;三是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病症,其中热厥证,常以四肢厥逆,身热面赤,唇燥大渴,口干舌苦,目闭或不闭,小便赤涩短少,大便燥结,不省人事为主要症状;痉病主要以四肢抽搐、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等为主要症状;狂证主要有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惕而不安等症状。
?由此可见,大承气汤别看一共只有四味简单的中药,但是它的通腑力量相当强大,运用的好,往往能够“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后世医家在对大承气汤的临床中发现,现代医学所谓的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呼吸窘迫综合症、挤压综合征、急性阑尾炎等疾病,也可辨证运用。但由于大承气汤为泻下峻剂,也是有使用禁忌的,凡是气虚阴亏、燥结不甚,以及年老、体弱等应慎用;孕妇忌用;另外,注意中病即止,以免损耗正气。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