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女,40岁,1月20日初诊。患者平素体弱,健忘失眠,四肢不温,白带清稀量多,伴腰痛乏力、头晕心悸。近几月来,月经先后无定期,本次经期延后2周,因负重劳累,突然阴道下血如崩,初为红色,继而色淡量少,面色苍白,自汗淋沥,气短懒言,精神疲惫,舌淡、苔白、脉虚大无力。
?证属脾肾两虚,冲任不固,遂致崩中暴下。
?治宜补气固脱。先予独参汤30g,水煎取浓汁,分3天顿服。同时予以补中益气汤合固冲汤加减。
?处方:党参、黄芪、白术、炒山药各15g,山茱萸、杜仲、炒白芍、茯神各12g,茜草根、艾叶炭、炒蒲黄、煅龙骨(先煎)、煅牡蛎(先煎)、阿胶(烊)各10g,升麻、柴胡、炙甘草各6g。每天1剂,水煎服。
?复诊:服3剂,血崩止,自汗愈,唯漏下淡红、淋漓不断,伴心悸乏力,头晕眼花、腰身困重。守方去党参,加红参8g,熟地黄、当归各10g,五味子6g。嘱服5剂,漏下止,余症改善。嘱服归脾丸,少佐右归丸,继服月余。随访半年,月经正常。
?【中华易医悟】体会:崩漏是妇科临床常见病。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常因崩与漏交替出现,因果相干,致使病变缠绵难愈。本证临床着重从脾虚、肾虚、血热、血瘀辨治,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运用塞流、澄清、复旧治法,获得很好的疗效。本例属脾肾阳虚,致冲任不固,血失封藏,故血溢经外,治宜健脾温肾、固摄冲任。患者多由于长期饮食劳倦失调或思虑过度,使脾气受损,中气下陷,统摄无权。症见崩漏量多、淋漓不绝、色淡质稀、神倦、腰痛肢寒、不思饮食。舌淡胖、苔薄白,脉沉弱。肾阳虚衰则机体失于温煦气化,故封藏无力,冲任不固。若患者出现气随血脱之危侯,急宜补气固脱,再止血固冲,以澄其源而塞其流,并兼顾复旧。健后天以安冲,滋先天以固本,肾气不衰,冲任安则血止调经。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