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小儿疝气属于中医学 “狐疝 ”范围,是腹腔内脏器或组织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 、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其内容物多为小肠 。小儿疝气多为腹股沟斜疝 ,该病多发生在 2岁以内 , 临床表现为啼哭 、坠胀感 、触痛及腹股沟或阴囊肿块 , 但不妨碍活动 。中医治疗方法有补中益气,行气活血,温经散寒等方法。
1.?????? 补中益气
补中益气汤加减:方用黄芪,红参,白术,炙甘草、升麻 、当归 、柴胡 、黄芩各,白芍 、枳实、益智仁 、金樱子 、芡实。治疗气虚型效果较好。
2.?????? 行气活血 散寒祛湿
香附蜀椒散外敷: 香附 、蜀椒各等分 , 新麸皮 500 g,大青盐粒 3粒、陈醋适量 , 将上药拌湿炒黄 , 用消毒纱布包裹 ,外服命门 、天枢 、关元 、气海 、腹股沟等穴。 每日3次 , 1周为 1个疗程 。
3.?????? 温经散寒 升阳举陷
天台乌药散加减:吴茱萸 、延胡索 、橘核 、升麻 、柴胡 、枳壳共研细末 , 为 1次量 , 装入布袋中 , 置于神阙穴处 , 外用绷带绕腹数周固定 , 3 d换1次 。
4穴位灸配合敷药
双侧大敦 、中封 、太冲 、三阴交 、阴陵泉 。 用艾条靠近穴位熏灼 , 每穴灸 2 ~ 3遍 , 10 d为 1个疗程 。艾灸之后用吴茱萸 、川楝子 、小茴香各50 g,研末 ,取药末 30 g,加面粉、水适量 ,调匀成糊状 , 放在纱布上 , 贴于气海穴、中极穴。
总结:小儿疝气根本原因在于气虚寒凝,治疗以温阳升提气机为主,在辩证的基础上选方治疗,效果会比较好。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