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湿病之小结
湿邪为常见之邪,湿病为屡发之病。湿病者,是指由于湿邪导致机体阴阳失衡、脏腑代谢失常、水液运化障碍而引起的疾病。湿邪有外湿、内湿之分 。湿邪中人,有两条途径: 一是自外而得,如坐卧湿地,或伤雾露水湿之邪;二是自内而生,如饮食生冷,以致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停。内湿与外湿在病因上虽截然不同, 但二者相召相引,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若脾不健运,素有内湿之人, 易感外湿;当外湿侵袭人体,影响运化功能,又可致内湿。总之,湿病的形成,无论感之于外或生之于内,皆与平素脾虚有关。
湿病有表里、寒热、虚实之分。一般而言,以病因而分,六淫中湿邪致病者称外湿,多实证,病变亦有因实致虚者;因脏腑功能失调、水湿停聚而致病者称内湿, 多虚证,病变亦有因虚致实者或虚实兼夹者;若湿与寒相合致病者称寒湿;湿与热相合者称湿热,亦有寒热错杂者。
湿邪虽为有形之邪,但却没有固定的形态,其体氤氲弥漫,变动不居,其性随环境体质从兼转化,或寒或热, 或清或浊,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致病因素。湿病的特点主要根据湿邪本身的性质而定,表现为发病隐匿、湿盛阳微; 重浊晦滞 阻遏气机;病位广泛、兼夹难测、易袭阴位; 其性多变,缠绵黏滞。
发病隐匿 湿胜阳微
湿邪伤人,发病隐匿,无风寒之凛冽,无燥邪之枯涸,亦无火热之炎暄。《玉机微义》所言: “感人于冥冥之中也。”湿病其来也幽幽,起病轻缓,渐次深重,如水之润物无声,而无水之泽被之德。叶香岩在其《温热论》中谈到: “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也? 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 这里明确了湿为阴邪易伤阳气的本质。湿邪致病,最易伤阳,寒湿、湿热是湿邪侵犯人体后,分别从寒化、从热化而形成的不同病证。患者过用苦寒之药伤及脾阳,或素体脾肾阳虚,感受湿邪,从而湿与寒合,而形成寒湿之证。吴鞠通在其《温病条辨》 中亦论述道:“寒湿者,湿与寒水之气相搏也……在土中为湿,体本一源,易于相合,最损人之阳气。”
重浊晦滞 阻遏气机
《临证指南医案·湿》:“湿为重浊有质之邪。”这里是湿邪区别于其他的重要特点,体现了两大关键点,一为重,一为浊,重者无轻清之象,浊者显污秽垢腻。《素问·生气通天论》: “因于湿,首如裹。” 故而湿邪为患,症状多有头重如裹、昏昏欲睡、周身倦怠、四肢沉重等。“浊” 者,常面色晦滞,垢秽不净,带下腥臭,大便黏滞不爽,小便短黄或混浊,舌苔垢腻,这些临床表现常作为诊断湿病的重要依据。湿邪质阴有形,黏腻易阻滞脏腑经络气机运行,升降失调,清阳之气不能升散,浊阴之气难以下达。若湿邪困表郁于上焦,营卫失和,周身困重酸楚,清阳不升而头昏沉,肺气不宣而咳喘生;若湿邪阻滞于中焦,脾胃受病,脾不升清,胃不降浊,水湿内聚,气机升降之枢失灵,可见脘痞腹胀、时作呕恶。若湿邪阻滞于下焦,膀胱气化失司,肾蒸腾无力,开阖失度,则小便不利,大便黏滞不爽。
病位广泛、兼夹难测、易袭阴位
湿为诸邪之窠臼,以其黏滞之性,故湿邪为患,每兼夹它邪,湿病兼夹有风、 寒、暑、热、气郁、痰饮、食滞等之不同。同时湿邪也易发生转化,可致热郁、血瘀、痰凝、痿痹等兼夹证。湿性弥漫,无处不到,故湿邪致病内而脏腑、上中下三焦,外而四肢百骸、肌肉筋脉均可侵犯,病位较广,涉及的脏腑组织亦多不胜举。 《素问·太阴阳明论》云: “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湿性类水,水性趋下,故湿邪有趋下之特性。湿邪致病则易伤及人体的下部,如水湿所致的浮肿多以下肢较为明显。湿邪下注,而见泻痢、脚气、 足肿、 淋浊、 大便黏滞、下肢溃疡及妇女带下等。
其性多变 缠绵黏滞
湿与痰饮、水气都是津液代谢失调的产物,三者常相互影响,相互转化与兼夹。如湿聚于肺可为痰,聚于胃肠、心下可为饮, 泛溢周身则为水等。同时,湿性黏腻而难解,秽浊而滞着,常随气候变化或体质阴阳而易于化寒、化热, 或瘀滞日久而生毒蕴毒等。湿性黏腻,胶着难去,“如油入面”,不可速除,故而缠绵难愈, 病程较长。余诸邪治法, 清之可除热,散之可祛风,温之可散寒,润之可化燥,而祛除湿邪,用药稍过即伤及正气。如《湿温时疫治疗法》 所言: “若病家急于求成,医家急于建功,每见速死有之,而病之能痊,一无反复者,则百不见一二也。医家病家切宜慎重。 ”
《金匮要略》最先以“湿”作为独立病名,并立“痉湿暍病”专篇来论述湿病,确立“发汗”和“利小便”为治疗湿病的基本方法,使《黄帝内经》辛温发汗、 淡渗利湿的治法具体化。湿病首当辨其病位所在,其在上、肌表者宜宣发为主; 在中、上焦,清阳阻滞者宜芳香化湿为主; 在中焦者宜苦燥为主; 在下焦者宜渗利为主,同时辅以行气、 健脾诸法。《中医湿病证治学》 提出治湿病三大法: 一者祛除湿邪,二者扶助正气,三者扶正祛湿。
扶正法: 宣肺、 补脾、 温肾 张介宾在《景岳全书·肿胀》中对湿病及其治法论述最详:“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臓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 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医学举要·卷四·治法合论》云“肺为娇脏,而朝百脉,主一身元气……六气着人,肺先受之。” 故湿邪袭人,肺先受累。肺气顺畅、水道通调、津液四布则水湿不聚, 所以宣肺为化湿邪之首选。临床上多选用麻黄、杏仁、 薏苡仁、 枇杷叶、桔梗、浮萍等轻清之品。肺气宣肃正常,玄府开阖得当则水湿之邪自去。正如吴鞠通所云: “盖肺主一身之气, 气化则湿亦化矣。” 外湿伤表的同时多兼夹风邪,故在宣湿的同时配以祛风之品, 如麻黄加术汤、防己黄芪汤、羌活胜湿汤。脾为己土,喜燥恶湿。如中气不足,脾运失健,气不化湿,而见倦怠懒言、脘腹痞满。常用益气健脾化湿药有人参、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常选六君子汤、 升阳益胃汤、 李东垣清暑益气汤、 参苓白术散、 脾虚带下用完带汤等常用方剂。脾肾阳气不足、虚寒内生而寒湿内盛证,主要通过温阳化湿法是用辛温或甘温药物温振阳气。如《金匮要略》桂枝附子汤、 白术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 ,同属于风湿相搏的阳虚证,故皆用附子,但又各有特点: 桂枝附子汤证,是风湿在表,风重于湿,故无白术,用桂枝;白术附子汤证,是风湿在表,湿重于风,故无桂枝,用白术;甘草附子汤证,是风湿两盛。相比而言,前两者仅是表阳虚,而本证则表里阳气皆虚, 故桂、术俱用,并君以甘草之缓以顾里。
祛湿法: 温燥、 清化、 理气、 活血、 芳香、 淡渗
苦温燥湿 由饮食不节或过食生冷伤及脾胃,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湿邪内生, 阻遏脾阳,而见脘腹胀满、纳呆少食、呕恶、渴不思饮、脉滑苔腻等。多以平胃散方,如苍术、茯苓、砂仁、白蔻仁、草果、厚朴、半夏、陈皮等辛开苦降,燥化湿淫。但用药需格外谨慎,燥性伤阴,阴虚者宜斟酌。
清热化湿 用于治疗湿热俱盛所致之证,要分清湿热之偏重。湿重于热者治以化湿为主,可选用三仁汤、六一散、平胃散;热重于湿者治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葛根芩连汤、甘露消毒饮、连朴饮等。同时据其兼证加减,湿热黄疸证以茵陈蒿汤为主方;泄泻、痢疾加可配合白头翁汤、车前子、地榆等;湿热淋证以八正散为主;血淋可加小蓟饮子及白茅根、仙鹤草等;阴囊湿疹、睾丸胀痛、白带黄臭可加龙胆泻肝汤及苦参、黄柏、白果等;湿热痿痹主方宣痹汤、二妙散等;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如湿疹、疔疮配合消风散,加野菊花、紫花地丁、苦参、白藓皮。
理气化湿 湿为有形之邪,且其性黏腻,最易阻滞气机。气滞与湿阻相互影响,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故运用具有行气健脾、理气疏肝作用的药物,助气以运行,气行则湿化。藿香正气丸为解表化湿、 理气和中的代表方,适用于水湿内盛, 痰浊内停,阻滞气机,症见脘痞呕恶、腹满泄泻、 眩晕身重等。另有兼肝气郁滞、失于宣化者,症见脘胁胀闷、郁郁寡欢、呃逆泛恶等; 水液代谢需要肝气的条达,否则气郁则水停痰聚,所以治水盛痰停需理气化湿。代表方如柴胡疏肝散、 胃苓汤、 逍遥散等。
芳香化湿 芳香化湿药具有祛秽除湿、宣畅气机、化浊醒脾的功能,用于外感风寒或内伤湿滞、湿困脾胃、湿温初起等证,见头重、眩晕、恶心、呕吐、腹泻,常用藿香、佩兰、紫苏叶、白豆蔻等,配合前述淡渗利湿、 苦温燥湿药物组成方剂,代表方剂如藿朴夏苓汤、 香苏平胃散等。
淡渗利湿 使用甘淡利湿之品利尿渗湿,使湿邪从下焦小便排出。所谓“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甚至可以认为是《黄帝内经》中“洁净府” 之法的延伸。本法适用于水湿壅盛所致水肿、黄疸、淋证、癃闭等,乃至一切湿病均可佐用,临床多以茯苓、猪苓、薏苡仁、泽泻、大腹皮、车前子、木通等淡渗利湿之品为主,如五苓散,偏阳虚者如真武汤; 偏阴虚者猪苓汤等。
治湿禁忌:《金匮要略》 首先是禁大汗,如原文18 条:“汗之不愈者, 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 治外湿宜微微似欲汗出, 若用辛温峻汗,使风去湿存,损伤阳气,使卫阳更虚,从而导致亡阳之危险, 故病难愈。其次是禁火攻,如原文20 条:“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 慎不可以火攻之。”虽然治寒湿宜温化,但由于湿郁于内,本身就易从热化,若再用火热攻之,湿与热合,可引起发热、口渴、脘痞等湿热变证。此外湿为阴邪, 其性重浊,侵入人体之后必伤其阳,火攻则促使津液丧失,且湿邪留而不去,徒伤阴液,进一步加重水湿的停滞,故为禁用之一。最后是禁下,如原文16,17 条,“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 若下利不止者,亦死”;“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寒湿之证, 阳气已伤,若妄用攻下,重伤阳气,易致湿盛阳微,阴盛阳衰。阳无所制,浮直于上则见额汗出、喘而小便自利; 阳不摄阴,阴津下脱,故见下利不止,是为阴脱, 最终致使阴阳离决之危象。此二者均为死症,故当慎用之。
作品来源:
全国中医药行业“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
全国中医药行业“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
3.全国中医药行业“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药学
4.全国中医药行业“十三五”规划教材:方剂学
5.全国中医药行业“十三五”规划教材:内经选读
6.吉林中医药
7.北京中医药
8.中医杂志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