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身汗、奇怪汗——可能糖尿病缠身
许多人对自己血糖持续偏高并不知情,但长时间的高血糖却会损害植物神经,这使得他们的汗出得极为蹊跷:有时半边身体有汗而半边无汗,有时上半身有汗而下半身无汗,还有的患者会有味觉性出汗,即在进食数秒钟的时候忽然出汗……
临床上,异常出汗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机体信号,如果发现自己出汗异常,特别是伴有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的症状,最好赶快去查查血糖。
胸闷汗、出冷汗——心脏病或要发作
异常出汗也可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汗腺由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兴奋时即引起汗腺分泌,同时也会使血压升高,严重时甚至引发冠心病。如果出汗特别是出冷汗的同时,还存在胸闷、胸前区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可能预示心脏病即将发作。
有心脏病史的人如果出汗异常,很可能身体是在诉说“心力衰竭”,最好去医院检查。
全身汗、持续汗——最好查查甲状腺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也是引起异常出汗的一种常见疾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使人体代谢加快、产热多,以至于经常大汗淋漓。
这种出汗特征是全身出汗且持续出汗,特别是运动或劳累后大汗不止,如果同时伴有心悸、手颤、胃口变大却消瘦、情绪波动、精神紧张、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大便次数增多等情况,则很可能预示甲亢,需及早治疗。
突然汗、忽无汗——通常意味更年期
对于中年女性而言,像潮水一样突然而至的出汗更多是意味着更年期的来临。在同一房间或同一温度下,别人可能一身清凉或轻微有汗,更年期女性却会因内分泌的原因而突然感到燥热、大汗喷涌,随后又消失不见,就像潮水涨落一样,因此,这种情况也叫更年期“潮热”。
以年龄来说,45岁是女性进入更年期的“门槛”,如果处于这一年龄前后并出现潮热的话,应该明白身体可能在告诉你“更年期到了”。一般来说,更年期未必要辅以药物,不过如果在此期间情绪波动大、精神状态差、睡眠不好等症状影响到生活,则需要咨询一下医生。
这些异常出汗也要多小心
还有一些异常出汗,并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我们也要见微知著,提高警惕,及早预防。下面几种出汗情况,很可能就是健康出了问题。
按出汗部位分
头面部多汗
症状一:若暴饮暴食后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上腹胀满、口渴、不想吃饭,多为积食。
建议:可通过减少进食量、清淡饮食缓解,也可吃点消化药。
症状二:若伴随肢体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想呕吐、身体发热、舌苔厚而黄腻,是脾胃有湿热的表现。
建议:应注意清淡饮食,畅通大小便,健脾祛湿。
此外,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也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多属于气虚,可按照补气的原则来调理。
手足心多汗
症状一:若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足心热、口咽干燥等,多属于阴虚有热。
建议:可以用滋阴之品来食疗调理。
症状二:若手足心多汗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
建议:可服用润肠通便类中成药,如排毒养颜胶囊。
症状三: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随口干、牙龈肿痛等,多属于胃热。
建议:可服用清胃热的中药,如牛黄清胃丸。
心窝、胸口多汗
症状:多见于脑力工作者,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梦的表现,属于思虑过度,导致心脾虚。
建议: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缓解压力,调节身心。
按出汗时间分
白天出汗过多
无论冬夏,即使白天不活动或稍微活动,往往也出汗不止。这些人通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这是气虚的表现。
建议:
气虚多汗的人在饮食上可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配合日常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改善气虚无力的症状。
晚上出汗过多
睡着后出汗,醒来后汗止,中医称之为“盗汗”。这类人常常伴随手脚心发热、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口腔溃疡容易缠绵不愈、心烦易失眠等特点,中医认为这是阴虚的表现。
建议:
这类人在饮食上宜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日常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片等泡水饮用,以补气阴 。
夏日必备止汗茶
茱萸茶—— 止汗补气
做法:
山茱萸、防风、黄芪各9克,研成粗粉末,放入纱布袋,水煎代茶饮,或用开水冲泡10-20分钟后饮用。
功效:
山茱萸针对肾阴虚盗汗有十分显著的疗效,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的功效,防风有祛风解表的功效。三药相辅相成,可共同起到补气虚、固表止汗的功效。
浮小麦茶——安神敛汗
做法:
浮小麦30g,茯苓、麦冬各9克,把它们研成粗末,装入纱布药袋,泡的时候可以放保温杯里,冲入600-800毫升沸水,旋紧瓶盖,20分钟后,就可以代茶喝。
凡由阳虚引起的自汗和由阴虚引起的盗汗者,浮小麦均适用。配上宁心安神的茯苓、以及清心除烦的麦冬,可共同起到养心、安神、敛虚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