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经方误案浅析(1)
桂枝人参汤证误辨为葛根芩连汤证
【沈炎南医案】一女孩,3岁许,疹子已收,身热不退,体温39℃,头痛恶寒与否不得而知,下利日十余次,俱为黄色粪水。脉数无歇止,舌质尚正常。遂诊为麻后热毒不净作利,与葛根芩连汤加石榴皮。服后体温反升至39、5℃,仍下利不止,嗅起粪味并无恶臭气,沉思再三,观病孩颇有倦容,乃毅然改用桂枝人参汤,仍加石榴皮,一服热利俱减,再服热退利止。
【来源】沈炎南 伤寒医案选评 广东中医1963 5(3):40。
【原文】《伤寒论》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分析】麻疹之后,余邪不尽,内陷于里,协热下利。因表里皆寒,故虽下利而无臭秽及肛门灼热之热证,脉虽数而无歇止,反有津伤之虞。医见发热39℃,又有下利黄色粪水,而误用葛根芩连汤清热止利,兼辛凉解表。岂止患儿虽下利而无臭秽及肛门灼热之象,脉虽数而无歇止,反有津伤之侯。况面有倦容,一日下利十余次,寒象迭生,与葛根芩连场以寒治寒,是为冰上覆雪,阳气浮越,反见热象陡增。当与桂枝人参汤温通表里;为防利脱,又加石榴皮以涩肠止利。
【启示】所谓“协热利”,即兼有表证之下利,《伤寒论》中论述“协热利”者,有两:一是第34条的葛根芩连汤证,属表不解而有邪热内陷的“协热利”;二是第163条的桂枝人参汤证,则属表不解而中阳受损的“协热利”。前者治以辛凉解表,清热止利;后者治宜辛温解表,温中止利。当明辨!
经方误案浅识(2)
营卫不和汗出误辨为表虚不固汗出
【熊廖笙医案】一商人患自汗证达半年之久,延医服止涩收敛药龙牡之类,约数10帖之多,毫无寸进,乃请为治疗。询知患者无发热恶风症状,汗出不温,精神疲倦,脉像弱而不振,温剂收涩已遍服无效。乃与桂枝汤,不加增减,服5帖而愈。
【来源】熊廖笙,伤寒名案选新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原文】《伤寒论》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分析】自汗达半年之久,既无发热恶风等表证,又无迫津外出之里热,乃卫气不固营阴所致,何以言之?以“汗出不温,精神疲倦,脉象弱而不振”之脉证为凭。故用桂枝汤调合营卫自当必然。正如《伤寒论》第53条所说:“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而收涩药虽能敛汗于一时,但无调和营卫之功,汗虽得暂止,亦必复出,故投之罔效。
【启示】关于桂枝汤的作用,曾经有过“发汗”“止汗”之争论,实际上,桂枝汤既能发汗,又能止汗。桂枝汤之发汗,除桂枝、生姜本身具有发汗作用外,与服后“啜热稀粥”、“温复”有关。倘若有邪,通过发汗,邪从汗出,邪去汗止。桂枝汤又能止汗,这主要是通过桂芍配伍的功能实现的。“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旨;芍药臣桂枝,是于和营中有调卫之功。”桂枝汤证的自汗出乃营卫不知,治疗当调和营卫,营卫谐和而汗自止。
临床上,桂枝汤不唯用于太阳中风表虚自汗,亦用于内伤杂证之汗出,以此扩之,大凡营卫不和之证,无论外感、内伤,皆可使用桂枝汤。要注意的是,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应一致相等,否則,將起不到调和营卫的作用。本方凡增減桂枝或白芍用量,都会改变其治疗范围。
经方误案浅识(3)
小柴胡汤证和之不及
【俞长荣医案】友人某,微寒发热,目眩,胸胁苦满,持续多日不愈。自诊为少阳病,亦服过小柴胡汤,但所用柴胡系毛柴胡、银柴胡,后才用北柴胡八分,渐加至一钱,连服数剂,症状仍热。自认为证属少阳无疑,何以用小柴汤无效?虽非大病,但缠绵多日,苦恼异常。一日召我商痰。我说:仲师创立小柴胡汤,柴胡用量几乎三倍于参、芩,汝用柴胡不及他药之半。贬君为佐,将如何发挥柴胡除寒热、解半表半里之邪?他问:柴胡须用多少?我说:三钱。他笑云:宁愿再苦几日,不愿冒此大险。我正色云:汝以我为“追魂使者”耶?他默不言。后经劝强相加,始用北柴胡二钱,连服3剂而愈。
【来源】俞长荣.伤寒论汇要分析.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原文】《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分析】微寒发热,目眩,胸胁苦满,持续多日不愈,确为小柴汤证。然为何无效?是因其处方中柴胡剂量不足,故难以发挥作用。小柴胡汤原方中柴胡是主药,一定要重用,尤其是治疗典型的少阳证,更是如此。《神农本草经》载:柴胡性苦平,主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神农本草经》所载推陈致新的药物仅有二味,一是大黄,从血分而言;一是柴胡,从气分而言,足以说明柴胡用途之广。当今临床一些人使用经方效果不甚理想,便认为经方已过时(古方不能治今病),其实,许多情况下是因为药量的使用不当所造成的。用小柴胡汤之不当,或不遵原方配伍比例,误将柴胡与他药等量;或惟恐“柴胡劫肝阴”,而不敢用足其量;或竟视柴胡而畏,而不敢动用毫厘。若此,焉能取效?方药剂量是历代医家经历无数次临床验证而确定的,今天我们若不经过反复实践就轻易否定,未免轻率。
【启示】方剂配伍中重用君药的例子在《伤寒论》中很多,临证使用需认真对待,仔细研磨,而后方能有悟。
经方误案浅识(4)
麻黄升麻汤证误辨
【陈明医案】罗某,女,26岁。素来脾虚便溏(慢性肠炎病史),不敢食凉可吃饱,否则腹泻。一日,外感风寒,发热恶寒,鼻塞流涕,自服家存感冒药,越两日其病不愈。见但热不寒,鼻塞流涕浊,咽喉疼痛,口干但饮水不多,咳嗽吐黄痰,胸闷,汗出,就诊于某医,服清肺化痰之剂,病人出现腹泻,每日5~6次,并感胃中凉甚,有振水音,饮食不下,患者因“难以忍受”而停服。察其面部痤疮满布,口腔溃疡点2个,但舌不红,舌苔根部浮黄,脉寸大尺弱。此脾素虚寒,叠加外感后邪气入里化热,炼液成痰,壅塞于肺。辨为“肺热脾寒”证。试用麻黄升麻汤,因虑肺有痰热,恐葳蕤恋邪,去之,加芦根以清肺生津排痰。处方:麻黄6g,升麻5g,桂枝6g,生石膏15g,知母9g,天冬9g,黄芩9g,当归10g,白芍10g,干姜9g,茯苓15g,炒白术10g,芦根30g,炙甘草3g。水煎服,上方3剂,发热、咽痛、咳嗽吐痰即愈,病人自述服药的“非常舒服”,大便转为每日2次,稍不成形,胃纳大增。继服7剂,面部痤疮消去大半,口腔溃疡亦愈,大便基本正常。后以四君子汤加黄芩、枇杷叶调理善后。
【来源】陈明.伤寒三论.中国医药学报,2003,(5):272
【原文】《伤寒论》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分析】本案患者素来便溏,不敢食凉,乃脾寒一贯,外感风寒后,宜温中解表,或可用桂枝人参汤。遗憾的是,自治、医治均用寒凉之剂,结果导致:一者外邪冰伏不解,反化热入里;二者脾阳更伤,遂成“肺热脾寒”之证,故见面部痤疮满布、口腔溃疡、舌不红而苔根部浮黄、脉寸大尺弱表现。此证符合麻黄升麻汤证,用之不疑,则效亦不疑。
【启示】《伤寒》中,治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之证者有数方,但各有特点:麻黄升麻汤病机为肺热、脾寒,阳气内郁,病证特点为咽痛咳吐、下利;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病机为胃热、脾寒,寒热格拒,病证特点为食入即吐,下利;柴胡桂枝干姜汤病机为胆热、脾寒,病证特点为口渴、胁痛、便溏;乌梅丸病机为膈间有热、胃肠有寒,病证特点为得食而烦、下利;黄连汤病机为上焦热、中焦寒,病证特点为呕吐、腹痛;小柴胡汤病机为肝胆寒热错杂,病证特点为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脉弦;半夏泻心汤病机为脾胃寒热夹杂,病证特点为痞满。只要抓住了这些特点,辨治起来并不复杂。
王桂枝我这里也介绍一个更为典型的麻黄升麻汤医案
男,军人,受风雨寒热,病而唾脓血,前医误用凉药,大泄不止,滴水不饮,手足厥冷而胸中灼热,寸脉沉缓而不现,下部趺阳、少阴脉不至,舌红赤。医投麻黄升麻汤一剂而病除。此乃前辈四川名医吴棹仙1939年医案也。
伤寒论曰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麻黄升麻汤主之你看麻黄升麻汤最主要的经典症状,唾脓血,利不止,下部脉不止在此案中于伤寒论所论一一吻合。难怪吴师叹曰此证余50余年仅见一例耳
盖外感风依旧,津气虚而胁迫血热上行也寒,内伏积热,医发下之,表邪内陷,中气大伤,胸中积热,遂仲景原方 麻黄4钱升麻4钱当归3钱茯苓、白术、白芍、天冬、石膏、干姜、桂枝、甘草各1钱,黄芩、知母、葳蕤各3钱。先煎麻黄,去浮沫,内诸药,分3服。一剂而病除。
经方误案浅识(5)
乌梅丸炮制不当
【袁晋河医案】韩某,女,10岁,学生。1992年10月2日持续上腹钻痛,曾有吐蛔虫现象发生,每次发作数小时后即缓解,此次发作持续一小时不缓解,伴有呕吐清水,烦躁不安,舌淡苔白,脉弦,诊为“蛔厥”,投乌梅丸:乌梅、当归、川椒各6克,干姜4克,制附子、黄连、黄柏、桂枝、党参各3克。2剂,水煎服。服后疼痛反加重,烦躁加剧,嘱服米醋30毫升,服后10分钟痛止。后用上方加米醋30毫升同煎,连服3剂,病愈。至今未复发。
【来源】袁晋河 误治病例4则分析。江西中医药1996,3:38。
【原文】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分析】经方有很多特殊煎煮法如1去渣再煎法:98条小柴胡汤方:“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用此方法的还有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和旋复代赭石汤等方,它们都有“去滓,再煎”的特殊煎煮要求。2泡服法:159条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二两,黄连一两,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其目的是取两药苦寒之气以清中焦无形之邪热,薄其苦泄之味而防止其直下肠胃。附子泻心汤上四味,前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3先煮、去上沫法:《伤寒》原文中注明“先煮、去上沫”的药物有麻黄、葛根。如31条葛根汤:“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六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4特殊溶媒法:《伤寒》中用于汤剂煎煮的溶媒除普通水外还有5种,即甘澜水、潦水、清浆水、清酒、苦酒。
甘澜水:65条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潦水,即天上降下的雨水。263条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清浆水, 393条枳实栀子豉汤;清酒,182条炙甘草汤、351条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苦酒,312条苦酒汤。如能做到,我们运用经方时应严格遵循这些特殊煎煮法。
本案所现为“蛔厥”无疑,用乌梅丸治疗亦属正治,然服药后痛反剧、烦反增,究其因乃乌梅未用醋渍,《伤寒论》要求“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医者不遵,故于病不应。可见,经方药物炮制也不可不讲求。
临床上,如果不能做到醋渍,我们可以在煎剂中加入20ml陈醋和其他药物一起煎煮。
【启示】《伤寒论》中大到理法方药、小到药物炮制煎服,都要仔细学习研究,不可擅自更改。
一说:所谓的“清浆水”就是用上好的生黄土加入井花水搅拌使之浑浊,待泥土沉淀后取上部的清水入药使用。之所以空煮清浆水是为了消毒。因为凡水得土气就不伤脾胃之气,而土是纯阴健脾之物,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死,任何有毒之物入土则其毒自解,黄土解毒除热健脾之功,有不可思议之妙。
井花水是过去水井里清晨第一次打上来的水
经方误案浅识(6)
旋覆代赭汤重用赭石
【刘渡舟医案】魏生诊治一妇女,噫气频作而心下痞闷,脉来弦溃,按之无力。辨为脾虚肝逆、痰气上攻之证为疏旋覆花9克、党参9克、半夏9克、生姜3片、代赭石30克、炙甘草9克、大枣3枚。令服3剂,然效果不显,乃请余会诊。诊毕,视方辨证无误,乃将生姜剂量增至15克,代赭石则减至6克,嘱再服三剂,而病竟大减。魏生不解其故。余日:仲景此方的剂量原来如此。因饮与气搏于心下,非重用生姜不能开散。代赭石能镇肝逆,使气下降,但用至30克则直驱下焦,反掣生姜、半夏之肘,而于中焦之痞则无功,故减其剂量则获效。可见经方之药量亦不可不讲求也。魏生称谢。
【来源】刘渡舟《新编伤寒论类方》,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
【原文】《伤寒论》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
【分析】本案辨证准确,误在药量比例失调。旋覆代赭汤证为伤寒误治,病机关键在于中阳虚寒,痰饮内聚,胃气上逆,属于虚证。方中,代赭石、旋覆花、生姜比例为1:3:5,代赭石的用量明显小于其他六味药。这是因为,一则代赭石为苦寒之品,对于中阳虚寒,用量要小,处处考虑顾护中气、宣化胃阳;二则旋覆代赭汤证病位在中焦,药物作用的靶点亦在中焦,应用代赭石也应考虑此药应在中焦取效,而赭石为重坠之品,如用量过大则会药过病所,直趋下焦,不能发挥其降脾胃之逆气以还归于中焦之效。
【启示】经方之药量配比当中,往往也体现出医者对病机病势之把握,不可轻视。
经方误案浅识(7)
吴茱萸汤治疗胃寒呕吐药物替代不妥
【赵明锐医案】杨XX,男,42岁。偶尔食不适时即呕吐,吐出未经消化之食物及夹杂不少粘沫,吐出量并不多,为此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此延续了将近十年。近一年多以来病情加重,发展为每日饭后隔一至二小时,即频频呕吐不休,天气寒冷时尤其严重。曾用过不少止呕和胃健胃等药品,未曾获效。现手足厥逆,消化迟滞,脉沉而迟。治以吴茱萸汤。
吴茱萸12克,人参6克,生姜30克,大枣5枚。
服三剂后,呕吐减十分之五、六,继服三剂呕吐又复发到原来的程度。经询问情况才知道因当时未找到生姜,而以腌姜代替,不仅无效反而又使病情反复。后配以生姜再进四剂,呕吐减十分之七、八,饮食增加,手足厥逆好转。宗此方化裁,共服20余剂,呕吐停止。观察一年来,未见复发。
【来源】赵明锐 经方发挥
【原文】〈伤寒论〉243条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吴茱萸汤。
【分析】本案呕吐达10年之久,渐至频繁呕吐,经用止呕和胃健胃等治疗而不效,此非药不对症,便是病重药轻。后医者抓住呕吐遇寒加重,呕吐物夹有黏沫,手足逆冷,消化迟滞,脉沉而迟,辨为胃阳不足,中焦虚寒,而用大剂吴茱萸汤获效。
方中重用生姜30克温胃止呕,是用药关键,后用以腌姜代替,不仅无效反而又使病情反复,改为生姜后又见显效,说明在吴茱萸汤中的重要性,不可随意替代,且用量宜足。
【启示】生姜有温胃散寒止呕、调理脾胃及解表散寒的作用,《伤寒论》中不少方剂都使用生姜,其量的使用根据病情也轻重不等。吴茱萸汤中,生姜为六两,是生姜量较大的经方之一,其目的在于迅速遏制胃寒呕吐,用于胃寒气逆较重之证,临床使用时不可随意减量或替代。
来自:国医堂260 ?> 《中医》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