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第一章 ? ?概论(p3-20)
▲1、什么是心理学?
答: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或者为: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科学心理学何时诞生?他以什么事件为标志?
答:科学心理学于19世纪后期诞生。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感觉。这一行动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标志着科学心理学诞生。
3、简述心理学各流派的主要观点与特征。
答:(1)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研究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把心理分解成这样的一些基本元素后,再逐一找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就可以达到理解心理实质的目的;这一学派强调内省方法,认为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靠被试者自己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创始人及代表人物是冯特及其学生铁钦纳。
(2)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他们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不应局限在实验室内,还要考虑人是如何调整行为以适应环境不断提出的要求。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
(3)行为主义心理学:坚持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可以用“刺激-反应公式(S-R)”表示。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使用客观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工厂、学校和医院。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斯金纳。
(4)格式塔心理学:也称完形心理学。研究内容主要是意识体验,著名论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指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着重在知觉的层次上研究如何认识事物。重视心理学实验,研究结果在当时很有影响,尤其是有关知觉的一些实验结果,称为格式塔知觉规律,至今在心理学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创始人有:德国的魏太默、考夫卡、苛勒等。
(5)精神分析学派:主要是试图用各种方法发现和揭示病人在下意识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人除了有意识的活动——即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活动,还有无意识活动。精神分析的方法至今在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中仍然继续使用,而且其理论对人格、动机等心理学的研究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
(6)人本主义心理学: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给人的心理本质做出了新的描绘,为心理治疗领域孕育了一条创新的人本主义路线和方法。它主要是理论上的推测,运用的是一种思辨的方法,不能用实验来加以证明。代表是美国的马斯洛和罗杰斯。
(7)认知心理学:他不是由某个心理学家反对当时流行的某个流派而独立提出来的一套理论体系,而是在很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吸取各派的合理成分,兼收并蓄并加以发展。指出心理学不只要研究行为,也要研究作为行为基础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代表人物: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奈瑟。
▲4、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按照心理学的性质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另一类是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心理学的理论领域:(1)实验与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是借助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科学心理学发展初期的那些传统核心课题,如感觉、知觉、学习和情绪等。
认知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相近,致力于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如记忆、推理、信息加工、语言、问题解决、决策和创造性活动。
(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际间的行为和社会力量对行为的控制和影响。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和个体行为的稳定性特征,同时有探讨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对人格特征进行测量、评估和培养。
(3)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一般以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心理特点。
(4)心理测量学。心理测量指对行为和能力的测量,通常用心理测验的方法进行。
(5)生理心理学。研究遗传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以及大脑、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物化学因素等生理功能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涉及对心理障碍者的评估、诊断和治疗,同时涉及轻度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处理,主要包括面谈、实施心理测量和提供集体或个人的心理治疗。
咨询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相近,主要区别在于它面对的心理障碍者的症状较轻,不仅是做出诊断,相对的更具有指导方面的意义,如家庭咨询、职业指导。
(2)教育与学校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其工作在于研究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改进师资培训和学业考试,并推动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创造力等。
学校心理学。对在学校中学习困难、适应困难或某种问题行为的学生进行诊断和辅导,并协助家长和教师解决与学校有关的问题。
(3)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主要在工业、企业和组织机构里发挥作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协调关系,人力资源合理利用。
(4)广告与消费心理学。广告心理学研究如何把产品信息传达给群众,以更好的引起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消费心理学以社会大众的消费行为为研究对象,考察消费动机、购买行为以及影响和促进消费行为的各种因素。
(5)法律与犯罪心理学。主要研究司法程序中的犯罪动机、犯罪行为以及犯罪证据的可靠性等。
▲5、简述心理学各种方法的主要特点。
答: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测量法、实验法和调查法。他们的特点分别是:
观察法: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优点:(1)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2)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不足点:(1)实验者只能消极的等待预期的行为出现,观察的结果很难重复;(2)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还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测量法: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1)可以进行多方面的研究。A、了解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特征;B、探讨心理特征与外界因素的关系;C、比较不同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心理差异。
(2)测验过程必须遵循统一的标准,测验的内容必须具备适应性和科学性。
(3)种类繁多,任何测验只具有特定的功能,适用于特定的群体。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1)研究时要考虑三类变量,第一,自变量,即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第二,因变量,即反应变量。第三,控制变量,即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2)实验法有两种,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优点是得到的资料比较切合实际;不足点是自然实验中由于实验情境不易控制,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由实验室实验来加以验证和补充。
实验室实验法:指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优点:可能获得较精确的研究结果;可以对实验结果反复验证。不足点:有一定的局限性。实验情境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被试意识到自己在接受实验,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
调查法: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
问卷法:采用预先拟定好的问题表,由被试自行填写来搜集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优点:可以同时搜集许多人的同类问题资料,节省人力物力;方式简单,可以邮寄。不足点:问卷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被调查者有时可能不认真合作,问卷真实性受到影响。
谈话法:指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定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面对面的一问一答中搜集资料,然后对群体的心理特点及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推测。优点:不需要特殊条件和设备,比较容易掌握。不足点:访谈对象有限,被试可能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影响到资料的真实性。
▲6、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上有什么意义?
答:学习心理学的目的就是要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规律,把心理学知识直接用于实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1)认识内外世界。学习心理学,可以加深人们对自身的了解。可以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出某些行为,这些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以及自己现在的个性、脾气等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等。
也可以把自己学到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到人际交往中,通过他人的行为推断其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更准确的认知。
(2)调整和控制行为。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调整,也可以通过改变内在外在的因素实现对行为的调控,尽量消除不利因素,创设有利情境,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积极行为。
(3)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心理学分为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两大部分,理论心理学的知识大部分是以间接方式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而应用研究的各个分支在实际工作中则可以直接起作用。
?
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p21-41)
1、请解释下述概念:意识、注意、生物节律、日节律
▲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生物节律:人的心理活动也体现着周期性变化,如白天工作,夜晚睡觉,这是活动与休息的一日循环。这些节律称为生物节律。它是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
▲日节律:在人和动物身上都存在,它的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此外,还有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如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等。
▲2、意识有哪些不同的状态?这些状态与注意有什么关系?(22、26页)
答:意识本身具有不同的状态。分别如下: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在这个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对工作的每一步都要经过构思,在做的过程中,不时检查是否接近了目标,计划要不要修改等,是意识的第一状态。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有时人对自己的行为似乎有意识,但又不太清晰。自动化的意识状态是意识的第二种状态,它本身要求很少注意,并且不妨碍同时进行的其他活动。
(3)白日梦状态。是只包含很低水平的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它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白日梦不是真正做梦,而是意识处于一种迷糊状态。是意识的第三种状态。
(4)睡眠状态。当人进入睡眠状态时,脑内神经细胞的电位仍然在变化着,只是出现了不同的波型。在睡眠的时候还是有意识活动的。是意识的第四种状态。
意识与注意的关系。注意与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假如把人脑比喻为一台电视机,意识是它所包含的全部节目内容,而注意是对电视节目进行选择的过程。
其次,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
3、举例说明集中不同的注意在生活中起什么作用?(25、27页)
答:集中性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程度。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缩小;指向的范围广泛而不集中时,则整个强度就降低。人的注意高度集中时,除了对目标物之外,对自己周围的其他事物就会变得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
例如:医生在做复杂的外科手术时,他的注意高度集中在病人的病患部位和自己的手术动作上,排除了与手术无关的其他人和物。能有良好的随意注意,易于使医生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手术任务,这是积极的。
我们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课,突然从教室外闯进来一个人,这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把视线指向他,不由自主地引起了对他的注意。这种注意的引起不是依靠意志的努力,而是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这种不随意注意活动中,人的积极性水平较低,意识基本上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
小孩子在家长的强迫下学习钢琴,刚开始不感兴趣,但迫于压力,不得不努力学习,渐渐地随着水平的提高,他体会到音乐的美感与演奏的成就感,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维持练习钢琴。这就是随意后注意,他既服从于当前的任务,又可以节省意志的努力,有利于完成长期的、持续性的任务。
▲4、睡眠可以划分为哪些不同的阶段?各阶段脑电波的特点如何?(31-32)
答:人在正常清醒状态时脑电波为β波,13-20cps ,频率快,振幅小。人的整个睡眠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过渡期,个体感到困倦、意识进入朦胧状态,持续1-7分钟,为α波 8-12 cps,频率慢,振幅大;
第二阶段:轻睡期,持续10-25分钟,θ波 4-7 cps,频率更慢;
第三、四阶段:沉睡期,用半小时才能达到此阶段,持续约半小时,δ波 2-4 cps,振幅极大,梦游、梦呓和尿床等现象对发生在此阶段;
第五阶段:快速眼动睡眠(REM),呼吸心跳不规则,肌肉完全瘫痪,难唤醒,快速眼动。
再转为轻睡期,一夜4-6次循环。
▲5、失眠有哪些种类?(33-34页)
答:失眠可以分为四类:(1)情景性失眠:生活情境改变引起暂时性失眠。
(2)假性失眠:个体差异造成心理上的失眠感。
(3)失律性失眠:突然生活程序改变形成的暂时性失眠。
(4)药物性失眠:咖啡因导致精神兴奋,对安眠药物的依赖引起。表现:入睡困难,时睡时醒,无法进入沉睡,容易惊醒,醒后难入睡。
▲6、催眠的原理是什么?它与睡眠有什么区别?(38-39)
答: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是在特殊环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
催眠诱导:运用暗示性语言,对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程序,引起人们被动放松,反应降低,注意范围变得狭窄,幻觉增强。
催眠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与睡眠状态不同。人的意识活动并未停止,只是变得恍惚不能自主。催眠状态下心理特征:(1)感觉麻痹;(2)感觉扭曲和幻觉:幻听,幻视在无刺激下。(3)解除抑制:不受任何约束。(4)对催眠经验记忆消失。
理论:(1)催眠是角色扮演。巴伯尔,斯潘诺斯;(2)催眠是意识的分离:希尔加德:两个层面同时进行,一层接受暗示后,经历的意识活动,性质可能是扭曲的。二层被掩蔽的,当时难以觉察的意识经验,性质较真实,又称隐蔽观察者。
?
第三章 ? ?感觉与知觉(p42-78)
?
1、请解释下述概念:感觉、感受性、感觉阈限、明适应、暗适应、知觉、社会知觉。
答:▲感觉:是人们从外部世界和身体内部获取信息的第一步。是人们的感官对各种不同刺激能量的觉察,并将它们转化成神经冲动传往大脑而产生的。
▲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用来表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感觉阈限: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是个临界值。是人感到某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绝对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感觉阈限越低,感受性越强,他们成反比。
差别感觉阈限:人们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异的觉察能力。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
差别感受性: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
明适应:又称光适应,由暗处到亮处,眼适应过程,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
暗适应:从亮到暗,感受性逐渐增高的过程(棒体细胞功能,视紫红质的恢复。)(漂白过程产生明适应,还原产生暗适应)。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在感觉基础上产生,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社会知觉: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人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过程。
▲2、视觉是如何产生的?(50页)
答:(1)光线通过角膜进入并经瞳孔调节使适量光线进入水晶体,经过眼肌调节曲度变化,适量光线聚集在眼球后部的视网膜上成像了。
(2)光能向神经活动的转换在网膜上实现,网膜是真正的感光机构。主要由①锥体细胞:集中在网膜中心(中央窝或黄斑)的一点上。专门反应光的波长(颜色),对光的强度反应差。②棒体细胞:离开黄斑向网膜边缘扩展。只对光的强度起反应,对微弱光线敏感,不能分辨颜色。
3、简述主要的色觉理论。(53页)
答:色觉理论:(1)三原色说:杨-黑理论,任何颜色都能由三种波长的纯光混合而产生。
三原色说能解释视觉感受器的活动。提出网膜上三种不同形态的锥体细胞对红,绿,蓝三种原色最敏感。但不能解释视觉现象。
视觉后像:当光刺激终止对感受器作用后,所引起的视觉并不立即消失,它会出现一个短暂的驻留,称正后像。
负后像:注视任一颜色后,都会在白色背景上看到与它相反的颜色出现。这是颜色对比现象。
(2)拮抗理论:也称四色说,黑林提出,眼对光反应的视觉基本单元是成对组织的,有红,绿,黄,蓝四种原色,加上黑白共三对,在光波影响下,起作用。每一对的两个要素作用相反,具有拮抗作用,表现是其中一个停止作用后,另一个激活,具有拮抗作用。
解释颜色互补现象:两种颜色的光波混合后出现灰色,这两种颜色互补称互补色。在视神经通路中途的神经结细胞发生。
▲4、基本听觉现象有哪些?听觉又是如何产生的?(56)
答:基本的听觉现象有:一是声音的属性(感觉特性):(1)音强:声音大小,由物理特性振幅(即振动大小)决定。
(2)音高:声音高低,由声波的频率决定(振动次数/每秒)。频率与波长成反比。频率与波长成反比。长波:指频率低的音。
(3)音色:混合音的复合程序与组成形式构成声音的质量特征。是人能区分同一音高的不同声源的同一音高的主要依据。
二是听觉的适应与疲劳:听觉的适应:所需时间短,恢复快,有选择性。对作用于耳的那一频率的声音发生适应。
听觉疲劳:声音长时间连续作用,引起听觉感受性显著降低,恢复慢。
对小部分频率的声音丧失听觉叫音隙。对较大部分声音丧失听觉叫音岛。完全丧失听觉叫失聪。
三是声音的混合与掩蔽:(1)强度差不大,频率接近,会听到两个声音频率的差数为频率声音起伏现象叫:拍音。
(2)强度相差大,只能感受其中较强的声音,叫:声音掩蔽。
掩蔽受频率和强度影响:低频音对高频音比高频音对低频音的掩蔽作用大。强度高覆盖频率范围大。
听觉的机制(产生):外耳廓收集声音,集中传到中耳鼓膜,通过鼓膜振动将声音传到中耳的三块小骨(锤骨,砧骨,镫骨),通过它们将振动集中,送到卵圆窗的小薄膜后进入内耳。声波通过蜗牛壳中液体,作用于蜗牛壳内基底膜,基底膜上的毛细胞与听神经联系起来将声音传至大脑。毛细胞的物理形态变化不同,改变了神经细胞的电活动,传向大脑的就是带有对声波的频率和振幅编码的信号,从而形成具有音高、音强的声音听觉。
5、知觉有那些特征?(61页)
答: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整体性: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是知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依赖于刺激物的结构,即刺激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
格式塔原则(知觉组织原则):人能自动地把刺激组成整体,由刺激本身的内在特性决定。其规律如下:
①接近性: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听觉和时间上接近的声音,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
②相似性:凡物理属性(强度,大小,形状,颜色等)相近的物体,易被组织在一起。
③连续性: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激易被看成一个整体。
④封闭性:人们倾向于将缺损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
⑤良好图形:具有简明,对称性的客体易被知觉。
知觉整体性不仅与对象本身的特性有关,还取决于个体的知识经验和主观状态。
(2)知觉的选择性: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
选择因素:强度大,色彩鲜明,具有活动性的客体。及简明、对称、规律性的组合规律。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注意选择性的规律,是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规律。
(3)知觉的理解性:需要以过去的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
知觉有初步的概括性。
(4)知觉的恒常性:在刺激变化的情况下把事物知觉成稳定不变的整体。
①大小恒常性:大小知觉是由网像大小与知觉距离二者共同决定的。
②形状恒常性:对物体形状的知觉不因它在网膜上投影的变化而变化。与距离知觉有关,包含同一物体远端近端之差。
③颜色恒常性:不同照明条件下,同一物品反射到你眼中的光变化,但颜色看起来未变。它与经验有关,知觉判断与背景有关。
6、深度知觉、运动知觉、时间知觉的产生各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66-72页)
答:深度知觉(距离知觉):能把二维的视网像解释为三维世界。其产生由一定线索(刺激物的特征和视觉系统本身的特性)引起。
(1)来自刺激方面的深度线索(视觉刺激)
①大小:产生网像大的物品知觉解释近。②视野中的高度:视野中远处物品位置高。③遮挡:远物被近物遮挡,部分被遮挡就成一个好的深度线索。④线性透视:两条直线越接近,表示距离越远。⑤纹理变化:近处纹理清楚,远处模糊。⑥光照与阴影:光线多自高处向下照射,阴影与光照的位置成了深度知觉线索。
(2)来自视觉线索本身的深度线索
①最重要的是来自眼肌的调节和幅合
调节:眼在注视物体时,为使进眼内的光线聚集在网膜上,调整水晶体曲度的活动。
幅合:在双眼注视一个物体时,为使网像同时落在两个网膜的中央,两条视线必须向注视点集中,这时操纵眼球的肌肉活动称幅合。
②双眼视差:由于两眼位置不同,同一物体投射到两眼的图像是有差异的,距离越远差异越小,是大脑把两个不同的信息结合起来使人知觉到一个具有深度的立体。
听觉中也存在,声音进入两耳的时间差。
运动知觉:人在知觉事物时可从运动中获得更多的信息。有些知觉靠运动获取物体特性。
(1)和深度知觉一样有一个将二维的图像向三维经验做解释的过程。逼近现象。
(2)一个人在环境中活动时,不仅网膜上的视觉流水样不断移位,同时还伴有前庭与触觉发生。
时间知觉:时间是物质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表现。时间知觉正是对这一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应。
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1)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
(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同一时间内,发生事件数量多,性质复杂,把时间估计得短;事件数量少,性质简单,把时间估计得长。
(3)个体的兴趣和情绪:感兴趣,时间过的快,出现时间低估计;期待某事物时觉得时间过得慢。
▲7、简述社会认知过程中信息整合的特点。(74页)
答:信息的整合过程:完成信息搜集、选择后,人将信息放在一起,对被知觉者进行判断和推测,以便形成关于人和事的完整印象。整合方式很独特。
①首因和近因效应(美,卢钦斯)
首因效应: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近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信息重现的顺序会对认知产生影响。近因一般不如首因明显,普遍。
个性特点也影响首因、近因的发生。心理开放、灵活的人容易受近因效应影响。心理稳定的人容易受首因效应影响。
②晕轮效应: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它品质的现象。
如果认知对象标明好,他就被好的光圈笼罩,并赋予一切好的品质。
戴恩的研究说明,当人们对认知对象的外表魅力产生好、坏感后,就会对其它品质或特点进行信息整合,笼罩上好的、坏的晕轮。
③社会刻板效应:当人们采用较为固定的看法去识别一个具体人,对他进行判断,推测,概括时,就可能出现误差,这就是刻板效应。
社会刻板印象: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有利对某一群人概括、了解。易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识偏差,阻碍交往。
形成原因:
(1)认知者总希望根据较少信息做出全面推论。
(2)每一群体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目标,因而同一群体中个体会有相似之处。
(3)接触机会的限制,通过间接方式得到信息形成了刻板印象。难改变。
(4)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刻板常与人们利益或价值发生关系,还可快速补充社会认知过程的缺失信息。
(5)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的影响等。
作用:帮助人提取信息,加快信息加工速度,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填补社会认识者所需的信息。
但:造成社会知觉中的以偏概全,固着反应模式,使社会知觉出现偏差。
8、讨论晕轮效应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良影响。(76页)
答:晕轮效应: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它品质的现象。
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好,他就被好的光圈笼罩,并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反之,则赋予一切坏的品质。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品行评价不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是受学生的外貌、衣着、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影响,就不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给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
第四章 ?记忆与学习(79页)
1、请解释下述概念: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图式、学习。(104)
▲记忆: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感觉记忆(感觉寄存器或瞬间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
▲短时记忆(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在感觉记忆中经过编码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后加以复述,可继续保存。信息在短时记忆中只保持20-30秒。
▲长时记忆: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
图式:通过几种组织方式,人的各种知识经验就在长时记忆中,构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网络,在心理学中称为图式。图式是一种心理网络结构,它表示是各种知识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对记忆有重要影响。
▲学习: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2、记忆包括哪些基本过程?(80页)
答: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1)编码:是记忆的第一个基本过程,把来自感官的信息变成记忆系统能够接收和使用的形式。需要注意的参与。注意对记忆有重要影响,编码强弱直接影响着记忆的长短。强烈的情绪体验会加强记忆效果。
(2)保持(储存):已经编码的信息必须在头脑中得到保存,在一定时间后才可能被提取。
(3)提取:保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只有提取出来加以应用,才是有意义的。提取表现方式:回忆和再认。
▲3、如何对记忆进行分类?(82页)
答:可以对记忆如下分类:(1)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可以用言语表达。
程序性记忆(技能记忆):记忆程序性知识,如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
(2)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20世纪80年代后期,托尔文将陈述性记忆进一步区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
语义记忆: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有什么联系。
4、简述记忆的三种储存模型。(84页)
答:记忆的三存储模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感觉记忆(感觉寄存器或瞬间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
存储形式就是视觉表象和声音表象,称视象和声象。
如不被注意或编码,就会自动消退。选择性注意控制着什么信息将得到进一步加工,将心理资源集中于刺激域中的一部分,并传递到短时记忆。
(2)短时记忆(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感觉记忆中经过编码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20-30秒)后加以复述,可继续保存。
短时记忆中储存的是正在使用的信息,在心理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短时记忆扮演着意识的角色,使我们知道自己正接收着什么及正做些什么。
其次,短时记忆使我们能够将许多来自感觉的信息加以整合构成完整的图像。
①编码的形式:以声音代码的形式储存。
②储存的容量:容量有限,平均数量为7。单位为组块,组块指人们最熟悉的认知单元,是人们通过对刺激的不断编码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组合。
③储存的持久性:信息的保持时间有限,如不复述就会消失。
复述是使信息保存的必要条件,对信息的短时保持乃至长时储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保持性复述:一遍遍地重复识记材料。
精细复述:将识记的材料与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
(3)长时记忆: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
①编码形式:语义代码、视觉代码。
②储存模型:记忆并不是信息的被动接收与保存,它的储存是一个对信息的建构过程。
语义网络:包含了表征各种概念的节点和彼此相联系的连线,连线的长短代表着联系的密切程度。
扩散激活:依据语义网络,当你想到一个单词的时候,很容易地想起与之有联系的其他各词,这个过程在理论上叫扩散激活。
通过组织,人的各种知识经验就在长时记忆中,构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网络,在心理学中称为图式。
图式是一种心理网络结构,它表示是各种知识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对记忆有重要影响。
图式中的一般性知识极大地影响着信息的回忆效果。
5、长时记忆是如何储存与建构的?(88页)
答:长时记忆: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
①编码形式:
语义代码:人们更多的对一般意义或观念编码,而不去记事物的特定细节。
视觉代码:人们也将视觉表象编入长时记忆。学龄儿童具有遗觉象(照片式记忆)。
②储存模型:记忆并不是信息的被动接收与保存,它的储存是一个对信息的建构
过程。
首先,记忆对信息有归类表现;然后组织为语义网络并通过扩散激活;最后构成
图式。
语义网络:按照信息的共同特征构成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体系,包含了表征各种概念的节点和彼此相联系的连线,连线的长短代表着联系的密切程度。
扩散激活:依据语义网络,当你想到一个单词的时候,很容易地想起与之有联系的其他各词,这个过程在理论上叫扩散激活。
通过组织,人的各种知识经验就在长时记忆中,构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网络,在心理学中称为图式。图式是一种心理网络结构,它表示是各种知识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对记忆有重要影响。图式中的一般性知识极大地影响着信息的回忆效果。
总之,人们利用现有的知识组织新的信息,并将新的信息和原有的图式结合起来,不断地建构和发展着庞大而有序的记忆系统。
6、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有哪些条件?(90页)
答:短时记忆(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感觉记忆中经过编码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20-30秒)后进一步加工,再从这里进入可以长久保存的长时记忆;若加以复述,可继续保存。
短时记忆中储存的是正在使用的信息,在心理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短时记忆扮演着意识的角色,使我们知道自己正接收着什么及正做些什么。
其次,短时记忆使我们能够将许多来自感觉的信息加以整合构成完整的图像。
然后,短时记忆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起着暂时寄存器的作用。
最后,短时记忆保存着当前的策略和意愿。
①编码的形式:以声音代码的形式储存。
②储存的容量:容量有限,平均数量为7。单位为组块。组块是人们最熟悉的认知单元,是人们通过对刺激的不断编码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组合。
③储存的持久性:信息的保持时间有限,如不复述就会消失。
复述:使信息保存的必要条件,对信息的短时保持乃至长时储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保持性复述:一遍遍地重复识记材料。
精细复述:将识记的材料与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
▲7、为什么会遗忘?影响遗忘的因素有哪些?(94页)
答:遗忘的原因:(1)消退: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到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主要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
前摄干扰: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
倒摄干扰: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遗忘主要由干扰造成。归因于某种形式的提取失败。信息间在记忆中的联系依然存在,被干扰所破坏的仅仅是提取信息的能力。
信息的提取需要借助于特殊的提取线索,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
(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长时记忆中,信息经常是以语义方式组织的,因此,与信息意义紧密联系的线索往往更有利于信息的提取。
(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环境上相似性有助于或有碍于记忆的现象叫情境依存性记忆。学习时的内在心理状态也会被编入长时记忆,作提取线索,叫状态依存性记忆。
(3)情绪的作用:个人情绪状态和学习内容的匹配也影响记忆。情绪对记忆的影响强度取决于情绪类型、强度和要记的信息内容。积极比消极更有利记忆,强烈的情绪体验能导致异常生动、详细的持久性记忆。
▲8、举例说明你常用的记忆术。(96)
答:记忆术:有效提高记忆中编码和提取能力的特殊技术。
提高记忆方法:
1.地点法(位置法):一种传统的记忆术。将一组熟悉的地点与要记的东西之间建立起联系,主要利用视觉表象,以地点位置作为以后的提取线索。
2.韵律法:对一些纯语言的材料,最明显有效的记忆方法靠韵律去记忆内容,也称口决法。
3.记笔记:思考比书写更重要。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思考,找出各种材料间的关联,清晰准确地总结主要的观点和例证。
9、简述学习的过程与分类。(99)
答:学习: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美国心理学家梅耶提出一种简化的学习过程模式:新信息(刺激)被学习者注意后,进入短时记忆,同时激活的长时记忆中的相关信息也进入短时记忆。新旧信息相互作用,产生新的意义并储存于长时记忆系统,或者产生外在的反应。
学习分类:
按学习方式划分:(1)接受学习:将别人的经验变为自己的经验,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传授的,无需自己去独立发现。
(2)发现学习:在缺乏经验传授的条件下,个体自己去独立发现、创造经验的过程。
(3)意义学习: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的信息。
(4)机械学习:在缺乏某种先前经验的情况下,靠死记硬背进行学习。
按学习内容划分:(1)知识学习: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表征,可表现为概念、命题、图式等不同形式,分别标志着对事物反映的不同广度与深度。
(2)技能学习:通过学习而形成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有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
(3)社会规范的学习:把外在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内化过程。包含认识,执行,情感体验。
▲10、学习与记忆有什么关系?(不一定准确)
答:记忆和学习在我们生活、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记忆是我们学习、行动和生存的基础;个体要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最关键的解决之道就是学习。学习与记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就可以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如果记忆运用好了,我们的学习也会轻松许多。如,一些学习过的材料无法回忆或者再认出来,实际上这些东西的记忆痕迹在头脑中没有完全消失,通过再学习用很少的时间又能恢复记忆;旧的学习痕迹对重新学习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在遗忘未发生前通过复习来避免遗忘,策略如下:一是复习策略:
(1)复习时间:及时、系统、有效的复习。学习结束后5-10分钟,阅读后表述所学内容。学习当天晚或结束的第二天,重读,以自己的语言描述。一星期后。一月后。半年后。连续的集中复习时间加以分散,中间穿插短暂的休息。
(2)复习次数:过度学习:恰能背诵某一材料后再进行适当次数的重复学习。过度学习程度达50%时效果较好。超过会引起疲劳,注意分散甚至厌烦情绪。
(3)复习方法:尝试背诵法,即阅读与背诵相结合。调动多种感官共同进行记忆,眼,口,耳,手,心到,多种形式的编码和多通道的联系增加信息的储存和提取途径,记忆的效果增强。
主要目的:用于信息的长时记忆,使信息在头脑中牢固保持。只有理解的信息才比较容易记忆并长久保持。
二是组织策略: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
常用:群集(归类),摘录,划线,写标题,列提纲,做笔记等,基本原理是概括、抽取学习内容的要义,建构所学内容的组织与结构。
?
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性(105页)
▲1、什么是思维?思维有哪些种类?(105-108)
答:思维: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借助
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中介不同分
直觉动作思维:依据实际行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过程。
具体形象思维:人们利用头脑中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抽象逻辑思维:运用言语符号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
(2)根据思维活动探索目标的不同方向分
聚合思维: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是有方向,范围,条理的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
(3)常规思维: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公式解答)。
创造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即是发散与聚合思维的结合,也是直觉与分析思维的结
合,包括理论思维,又离不开创造想像。
2、什么是概念?简述一下心理学家如何用人工概念方法研究概念的形成。(109)
答:概念:在心理学上指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
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现。包括在每个概念下的事物一般都具有共同的属性或特性。
? ? 心理学家常用“人工概念”的方法研究概念的形成。
人工概念:人为的,在程序上模拟的概念。这种方法是赫尔1920年首创,研究发现概念形成过程是从许多具体事例中归纳和发现共同因素的过程,而且受反馈的影响。
自赫尔后,最著名的是布鲁纳等人实验研究,提出概念形成的假设检验模型。认为,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过程。基本模式:假设—检验—再假设—再检验……直到成功。
人工概念有很大的人为性质,有人指出不能把它的研究全部应用到人类自然语言概念形成上,又有了概念形成的样例理论(罗施):认为自然概念不像人工概念那么确定,头脑中的自然概念不是一个或几个关键特征,而是对概念样例的记忆。即:自然概念的形成用不着假设检验参与。
马丁等人对成人所做的脸谱分类实验否定了该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观点:人们记忆中可能存在两类信息,样例和类别信息。当出现一个刺激,并且需要迅速判断这个刺激是否属于某个类别时,就要用到样例信息。在严格地从逻辑上进行证明时,需要依靠类别信息概念的定义、关键特征及特征间的相互关系。
▲3、什么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115)
答:问题解决:需要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性操作来从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这些认知性操作也称算子,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运用算子使初始状态逐步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问题解决的主要途径和方法:(1)算法式:依照正规的、机械性的途径去解决问题。做法是将各种可能达到目标的方法都算出来,再一一尝试,确定哪一种为正确答案。缺点:费时、费力、缺乏效率。
(2)启发式:能够通过观察发现当前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相似关系,利用经验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缺点:依赖经验,准确性上不及算法式但效率提高。
①手段—目的分析法: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少这个差异。
其核心:将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子问题。
其要点:A、比较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提出第一个子问题:如何缩小两者差距?B、找出缩小差距的办法及操作。C、如果提出的办法实施条件不够成熟,则提出第二个子问题:如何创造条件。D、提出创造条件的办法及操作。E、如果第四条也不成熟,则提出第三个子问题,如何创造条件。……直至问题解决。
②爬山法: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
③逆向工作法:目标递归策略,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
级向初始状态递归。
4、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118)
答: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表征方式: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同一事物或问题由于表征的方式不同,在理解上会出现很大差异。
(2)无关信息干扰:人们经常错误地假定:问题中的所给出的条件或数字在解题中都有用,总想办法去利用。
(3)功能固着性:格式塔学派研究知觉时发现的,人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限制人们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心向: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称心向或心理定势。
5、什么是推理?推理有哪些形式?(112)
答:推理: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归纳推理),或者从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过程由假设形成和假设评价组成,概念形成过程实际上研究的是归纳推理。其结果受个人的知识经验影响,有很大的不一致性。
演绎推理的结论是从前提推出来的,即从一般的规则推导出来的,其结论应该是一致的,在本质上属于问题解决的范畴。
推理的形式:(1)三段论推理:由三个命题构成,其中两个命题为假定真实的前提,另一命题为结论,该结论可能符合这两个前提,也可能不符合。都带有直接陈述的性质。
人的很多认识是用逻辑量词表达的。三段论推理中,也根据命题中逻辑量词将命题分:
A、全称肯定命题,即包含“所有…”的命题。
B、全称否定命题,包含“没有…”的命题。
C、特称肯定命题,包含“某些…”
D、特称否定命题,包含“某些…不…”。
武德沃斯和塞尔斯提出:人们进行三段论推理使用的是气氛探索法。使用逻辑量词(所有、没有、不)产生了一种气氛,促使被试容易接受包含有同一逻辑量词的结论。
使用气氛假说方法,被试可在80%以上的三段论问题上获得正确答案。
(2)线性推理(线性三段论):依据有序事物间的关系进行的推理,它给出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
斯滕伯格将上述两种理论结合,提出语言—表象整合模式:人们在线性推理时,首先对前提中的信息以命题的方式进行表征,继而将表征的命题建构成一种心理表象上的空间序列。依据命题的空间序列进行认识加工,从而推论合乎逻辑的结论。
(3)条件推理(假言推理):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所进行的推理。
人们倾向于去证实某种假设或规则,而很少去证伪它们,这种现象称:证实倾向。
沃森认为在检验规则或假设过程中,人们有强烈的对规则加以证实的倾向。
6、什么是想像?什么是创造性思维?(121-122)
答:想像: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
高级认知活动。新颖性、形象性是想像的基本特征。
创造性思维:相对常规思维而言的,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是人们创造、发明、想像、设计、假设出新的概念、想法与念头或者实物的心理活动。
7、谈谈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126-127)
答:对儿童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主要途径:
(1)建立目标与意向。
(2)训练基本的技巧:会聚、信息收集、记忆、信息的组织、分析、从现有知识中得出新信息、整合信息、评论技巧。
(3)鼓励个体取得某领域的具体知识:是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4)刺激和鼓励好奇心。
(5)建立动机,特别是内部动机:主要是使参与者获得成就感。
(6)建立自信,鼓励冒险精神。
(7)强调掌握和自我竞争。
(8)培养有关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信念。
(9)提供选择和发现的机会。
(10)促进自我管理技巧:个体要实现其创造性潜能,必须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也就是元认知技巧。
(11)传授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技术。
(12)运用例子。
国内学者指出的训练包括三方面内容:
(1)发散思维训练:通过头脑风暴法进行。
(2)直觉思维训练:通过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假设、想象等进行。
(3)形象思维训练:到大自然中去,接触大自然中各种事物,通过发展表象系统来实现。
?
第六章 ? 智力(128页)
▲1、请解释下述概念:智商、比率智商、离差智商、常摸、信度、效度。
答:智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具多种属性。多数心理学家把它看作是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能力等等。这种能力,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它在吸收,存储和运用知识经验以适应外界环境中得到表现。
智力商数:简称智商(IQ),是通过一定的测量工具和手段来衡量人的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种科学方法。是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例。
公式:智商=心理年龄(MA)÷ 实足年龄(CA)×100
用智力年龄除以实足年龄而求得的,可称为比率智商。比值为1,大于1心理年龄大;小于1,实足年龄大。只适应于儿童。
离差智商:确定个体在相同条件的团体(例如同年龄组)中的相对位置,它实质上是将个体的成绩和同年龄组被试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数。是美国韦克斯勒依据统计学提出智商新算法。
假定,人们的智商分布呈平均数为100
公式:离差智商(IQ)=100+15Z,其中Z=X—X 比 S。
X:团体平均分数,X:个体测验的实得分数,S:团体分数的标准差,Z:该人在团体中所处位置(他的标准分数)。
常模: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由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
信度:即可靠性,指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好的测量工具,对同一事物反复多次测量,或由不同的人使用,其测量结果应该保持不变。
效度: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
2、简述能力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智力与能力的关系又如何?(130)
答:能力的不同类型:(1)按倾向性分:
①一般能力:普通能力,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和认识活动紧密地联系着。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维力都是一般能力,一般能力的综合体就是通常说的智力。
②特殊能力:专门能力,指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数学、音乐、绘画、体育、写作能力等都是特殊能力。
(2)按功能分:
①认知能力: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人们成功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像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
②操作能力:操纵、制作、动作的能力。劳动、艺术表现、体育运动、实验操作能力都是操作能力。
③社交能力: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组织管理、言语感染能力等都是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包含有认知和操作能力。
(3)按在活动中产生的结果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关系分:
①模仿能力:仿效他人的言行举止而相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班都拉认为,模仿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是实现个体行为社会化的基本历程之一。
②创造能力: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造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条件,其中创造思维、创造想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智力与能力的关系:
能力: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表现在肢体或动作方面的能力,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即交际能力,表现在处理事物方面的才能等。而智力则是表现在人的认知学习方面。
能力有两层涵义:
(1)个体现在实际“所能为者”:一个人的实际能力,是个体在先天遗传基础上加上后天环境中努力学习的结果。
(2)个体将来“可能为者”:一个人的潜在能力,它不是指已经发展出来的实际能力,而是指个体在各种条件适宜下可能发展的潜在能力。
3、如何理解智力的个别差异?(133页)
答:智力的个体差异:人们在先天遗传素质,后天的生长环境,接受教育等方面的不同,人与人之间在智力上也存在差异。
智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①智力的水平:不同人所达到最高水平不同,人类智力分布基本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形式。
代表性广泛人群中,接近一半人智商在90—110之间。
②智力的结构:组成方式不同,智力不是单一的心理品质,可分解成许多基本成份。人们之间的智力差异水平多种多样,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量上的差异(有人记忆好,有人观察力强,但不善计算)。
人的智力发展过程有不同形态:多数人稳定发展,有些人表现早熟,但成人后智力平平,有些人前期发展慢,后期高水平发展。
4、如何解释人与人之间在智力上存在的个别差异?(133页)
答:答案参照上题。
5、请简述斯皮尔曼有关智力研究中的g因素理论。(138页)
答: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在20世纪初最早对智力问题进行探讨。发现,心理能力测验间都存在正相关。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一个测验上得了高分,那么,在其他测验上,他的得分往往也较高。
他提出:在各种心理任务上的普遍相关是由一个非常一般性的心理能力因素或称g因素所决定。
在一切心理任务上,都包括这个一般因素(g因素)和某个特殊因素(称s因素)两种因素。
g因素是人的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s因素只与特定的智力活动有关。
正相关,是由于它们含有共同的g因素;而它们之间又不完全相同,是由于每个测验包含着不同的s因素。
斯皮尔曼认为,g因素就是智力,并不能直接由任何一个单一的测验题目度量,但是可以由许多不同测验题目的平均成绩进行近似的估计。
6、何谓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二者在发展上有什么区别?(138)
答:20世纪中期后,卡特尔:认为,一般智力或g因素可进一步分成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流体智力:一般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如逻辑推理测验,记忆广度测验、解决抽象问题和信息加工速度测验等。
晶体智力: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原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
二者的区别:流体智力主要作用是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异问题,它主要是受人的生物学因素影响。
晶体智力测量的是知识经验,是人们学会的东西,主要作用是处理熟悉的、已加工过的问题。
晶体智力一部分是由教育和经验决定的,一部分是早期流体智力发展的结果。
流体智力随生理成长曲线的变化而变化,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在成年期保持一段时间后,逐渐下降。
晶体智力的发展在成年期不仅不下降,反而在以后过程中还会有所增长。
7、什么是斯腾伯格智力理论中的元成分和操作成分?(142页)
答: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腾伯格于80年代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认为:大多数的智力理论是不完备的,它们只从某个特定的角度解释智力。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对智力三个方面予以说明:
智力的内部构成成分:涉及思维的三种成分。即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
元成分:控制行为表现和知识获得的过程,负责行为的计划、策略、监控,如确定问题的性质,选择解题步骤。
操作成分:接收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比较刺激,从长时记忆提取信息,以及做出反应的过程,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
知识获得成分: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新信息的编码与存贮。
元成分起着最重要的核心作用,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时使用的策略。
8、智力测验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智力测验与性向测验和成就测验
的区别是什么?(145、154页)
答:(1)根据施测对象的数目分:个别测验:那种在同一时间内主试者只能对一个受测者进行施测的测验。(比内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可使主试者集中精力,充分观察与控制受测者的情绪、行动等,从而更好地激发受测者的正确动机,争取与受试者合作愉快,以保证测验结果的可靠性。对某些特殊对象,如幼儿、智障儿童尤为必要。
缺点:耗时,耗力,程序复杂,不经济。
团体测验:能在同一时间内由一位主试者对多名受测者进行施测(一般教育测验,各种人格量表,团体智力测验)可节省大量人力与时间,在短时内收集大量信息,主试者无须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
缺点:测量误差不易控制。
(2)根据测验呈现的方式、受测者的作答方式也不一样,可分为:
文字测验:以文字材料组成并呈现,要求受测者用文字或语言的方式作答。实施简单,较易测量人类高层次的心理功能。但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对言语文字表达困难和幼小儿童完全不适用。
非文字测验:不以文字表述,受试不以语言或文字方式作答的测验。
非文字测验的说明由主试口头叙述,测验题目多属于图画、工具、模型等,及对仪器、实物等辩认或操作的操作性测验。只适用于个别施测,费时费力,评分易受主观因素影响。但不易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可用于广大文化水平较低者及跨文化研究。
(3)速度测验与难度测验。速度测验:关注回答题目的速度,要求受测者尽快地作答,完成题目越多越好。其目的在于考察受测者在测验任务上的反应速度。以答对题目数量区分优劣,常用于测查需要牢固掌握的基础知识部分。
难度测验:关注被试答题的正确性,要求受测者认真思考,准确地回答问题。旨在测量受测的解题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最高能力水平,以完成的数量和准确性为计分标准。各类学科竞赛所用的测验是难度测验的典型示例。
智力测验与性向测验、成就测验的关系:
三者同属能力测验范畴,即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
能力测验是一个概括性名词,主要以应答的速度和正确性为指标判定结果。一般分数越高或正确答案越多表明能力越强,成就越大。对能力的认定与实施目的不同,实际应用时,能力测验被分为:
(1)智力测验:心理测验最早开始于为筛选学习困难儿童而编制的智力测验。目前通用的智力测验,一般注重的是表现在认知活动中的稳定的一般能力,如言语、数学、记忆、空间知觉、推理能力等。通用的智力测验:比内智力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等,都是对个体的基本能力素质的考察。
(2)性向测验:泛指用以测量潜在才能的测验。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的潜在才能,深入了解其长处和发展倾向。潜在才能:指个体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即在给予一定的学习机会时可能达到的水平,而不是个体现在已经具有的能力。
(3)成就测验:成绩测验,主要考察受测者在学习和训练后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由于它被广泛地应用在教育工作中,因此有时也被称为教育测验。影响成就测验上成绩的不仅是能力,还包括习得的知识。
▲9、试说明影响智力发展的各种因素和作用。(156-161页)
答:智力的影响因素:一方面受个人先天的生物因素的影响,如来自父母及家庭的遗传。另一方面,智力也受个人的后天因素的影响,这主要包括家庭的环境、结交的伙伴、学校教育等等。
一是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
子辈与父辈相像一般称为遗传现象,由生物学因素或基因决定。
(1)家庭谱系研究:通过考察父辈与子辈在某些领域的成就差异,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英国著名科学家高尔顿以各方面的杰出成就作为衡量高能力的标准。比较杰出者的亲属成为杰出者的可能性和普通人成为杰出者的概率。研究了艺术能力等方面的遗传问题。高尔顿断定,在能力的发展中遗传的力量超过环境的力量。
(2)双生子研究:根据同卵和异卵双生子在共同遗传基因上的不同,通过比较他们智商方面的相关,可以推测出遗传对智力的影响程序。
布查德和麦克高研究发现:异卵双生子在智力上的相似性不如同卵双生子高。
世界著名的德克萨斯收养研究报告了儿童与亲生和养父母在智力上的相关。说明,家庭间环境的影响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小,相反,遗传的影响却随年龄的增加而越来越大。
二是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收养研究表明收养儿童与养父母的智商有一定相关,但没有遗传上任何相似,只能归因于环境的影响。
收养研究表明,亲生父母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儿童,被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养父母收养,与生活在原来家庭环境中相比,IQ会明显增加,通常在10—12分左右。
横断比较法(将儿童随机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对实验组干预,控制组不施加任何措施,以两组之间的差异作衡量干预对智力影响的指标)表明早期干预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有促进作用。
追踪比较法,考查早期干预的效果及持久性时,得到更为复杂的结果。美国的米尔沃基计划研究表明:早期干预对儿童智力有明显的积极影响,但其作用随年龄增长逐步减弱。
三是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如何发挥教育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智力的发展,一种最明显的方式就是知识的传授。学生通过系统地接受教育,不仅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且发展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在学校中,课堂教学的正确组织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一些优秀教师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必须准确、严密、迅速,作业必须一丝不苟。经过长期训练,学生思维和言语能力有明显提高。强师出高徒说明教育、训练对发展能力的意义。吸引学生参加课外科技、绘画、体操小组,丰富校内外生活内容,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学校教育能促进多种智力技能的发展。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是教育、心理工作者最迫切的任务。
四是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智力也是。离开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环境、教育,能力和智力也难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我国古代王充指出施用累能:即能力是在使用积累的。
?
第七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162页)
▲1、名词解释:动机、需要、诱因、成就动机、交往动机、情绪、心境、激情、应激、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答:动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需要: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需要一旦产生,就成为一种刺激,人的行为动机就是在这种刺激下产生的。内在的生理需求是行为的直接推动力量。
诱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成就动机: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会努力去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交往动机: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赞赏。是个体愿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内在需要。
情绪:从三个层面可考察和定义情绪,在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在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
心境: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当人处于某种心境时,会以同样的情绪体验看待周围事物(伤感时,见花落泪,对月伤怀)。心境体现了“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的弥散性特点。人平时的情绪状态就是心境。
激情: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在此状态下,人的外部行为表现比较明显,生理的唤醒程度也较高,因而很容易失去理智,甚至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应激: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当人面临危险或突发事件时,身心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心率、呼吸变快,肌肉紧张、血压、血糖升高。应激状态不能维持过久,消耗人的体力和心理能量。
道德感: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做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在认知活动中,人们认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常与智力的愉悦感相联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美感: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一种美的体验。美感的产生受思想内容及个人审美标准的制约。
2、举例说明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参照163-164页)。
答: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1)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需要一旦产生,就成为一种刺激,人的行为动机就是在这种刺激下产生的。内在的生理需求是行为的直接推动力量。如,当一个人渴了,体内便会出现一系列与渴有关的生理不平衡状态,在其驱使下,这个人会四处寻找解渴的东西。
(2)外在环境则作为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
环境刺激是动机产生的诱因。如口渴的人急于寻求一个水源,有水源的地方便作为一个诱因存在,引导着口渴的人做出相应的行为来满足自身的需要。
在动机中,需要与诱因紧密相连。需要比较内在、隐蔽,是支配人们行动的内部原因。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朝向性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外界的诱因,从而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诱因吸引力降低,动机的强度随之减弱或消失。
3、试以自己的体验说明动机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参照163功能答)
答:动机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激活功能:动机会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转化为活动状态。在动机的驱使下,个体会产生某种行为,并维持一定的行为强度。如饥饿促使个体做出觅食的活动。
(2)指向功能:动机使个体进入活动状态之后,还能引导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方向。动机不同,有机体行为的目标也不同,这就是动机的方向性在起作用。
(3)调节与维持功能:动机会决定行为的强度,动机愈强烈,行为随之强烈。动机也决定个体行为的久暂性,在没达到目标之前,行为会一直存在。有时行为看似不在了,但只要动机仍存在,行为就不会完全避免,只是以别的形式存在。
4、动机分为哪几种?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在我们生活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164-167页)
答:动机的种类: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分为:(1)生理性动机:也称驱力,由个体的生理需要所驱动而产生的动机。
以个体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对维持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饥、渴、缺氧、母性、性欲、排泄、疼痛等,都是保证有机体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生理性动机。
(2)社会性动机:是人类特有的,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要逐渐社会化,接受其所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为得到社会的认同,同时也满足自己的社会文化需要,就会产生各种社会性动机,如工作、交往、成就、成长动机等。
根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分为:
(1)外在动机: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
(2)内在动机: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由内在动机支配下行为更持久。
从某种意义上讲,内在动机是个体对某种事物的一种内在兴趣,不会轻易消失。
内在与外在动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适度的奖赏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奖赏却可能降低个体对事物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这就是动机心理学中的德西效应。
根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分为:
(1)主导动机:人的行为复杂,其表现之一,便是某一行为可能是由多种动机所驱使的。推动行为的各种动机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表现强烈而稳定,起主导作用。在行为发生过程中,主导动机作用最大,支配着行为发生的方向和强度。
(2)从属动机:行为动机中,有的动机处于辅助从属的地位,起的作用偏弱,称从属动机。
主导、从属动机在不同人身上或不同情况下会相互转化。
5、如何培养较高的成就动机水平?(171页)
答:成就动机: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会努力去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结构:含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成就动机的特征:是一种后天习得的动机,也是决定个体努力程度的动机因素。
(1)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高成就动机水平的人探新求异,有开拓精神,喜欢挑战,并全力以赴获取成功。富于创造性,总力图将每件事做得尽可能的好。
(2)具有坚定信念:行为目标明确,对自认为有价值的事情会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做到底。
(3)正确的归因方式:高成就动机水平的人常把以往成功归因于能力与努力,把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这种可变的内在因素上,这种归因方式会使他们今后更加努力,改正缺点,不断进取。低成就动机水平的人会把以往的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这种稳定的、不可变的内在因素上,把成功归因于外在原因(如运气等),这种归因会安于现状,消极被动,过于自责,不思进取。
6、简述情绪与动机的关系。(181页)
答:情绪与动机的关系十分密切,体现在两个方面。
(1)情绪具有激励作用:能以一种与生理性动机或社会性动机相同的方式激发和引导行为。
从情绪的动力性特征看,分为两种:A、快乐、热爱、自信等积极增力的情绪。会提高人们的活动能力。
B、恐惧、痛苦、自卑等消极减力的情绪。会降低人们活动的积极性。
有些同时兼具增力和减力,如悲痛可使人消沉,也可使人化悲痛为力量。
(2)情绪被视为动机的指标:情绪也可能与动机引发的行为同时出现,情绪的表达能直接反映个体内在动机的强度与方向。所以,情绪也被视为动机潜力分析的指标,即对动机的认识可通过对情绪的辨别与分析来实现。
动机潜力:在具有挑战性环境下所表现出的行为变化能力。
当面对应激场面时,个体的情绪会发生生理的、体验的、行为的三方面变化,变化会告诉我们个体在应激场合动机潜力的方向和强度。这些情绪指标可反映出人们动机潜能的个体差异。
7、情绪的基本成分与种类有哪些?(177-178页)
答:情绪的基本形式(即基本成分)有四种:
①快乐:是一种追求并达到目的时所产生的满足体验。具有正性享乐色调的情绪,具有较高的享乐维和确信维,使人产生超越感、自由感、接纳感。
②愤怒:受到干扰而使人不能达到目标时所产生的体验。
③恐惧:引起恐惧的重要原因是缺乏处理可怕情景的能力与手段。
④悲哀:在失去心爱的对象或愿望破灭、理想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体验。其程度取决于对象、愿望、理想的重要性与价值。
可派生出众多的复杂情绪,如厌恶、羞耻、悔恨、嫉妒、喜欢、同情等。
情绪状态(即情绪的种类):
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持续性等指标,可将情绪分为:
①心境: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当人处于某种心境时,会以同样的情绪体验看待周围事物(伤感时,见花落泪,对月伤怀)。心境体现了“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的弥散性特点。人平时的情绪状态就是心境。
②激情: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在此状态下,人的外部行为表现比较明显,生理的唤醒程度也较高,因而很容易失去理智,甚至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④应激: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如面临危险或突发事件时,身
心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心率、呼吸变快,肌肉紧张、血压、血糖升高。应激状态不能维持过久,消耗人的体力和心理能量。
8、情绪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179-180页)
答:情绪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表情和言语。表情:是情绪表达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们交往的一种手段。表情比言语更能显示情绪的真实性。人类交往活动中的信息表达中,表情起了重要的作用(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就更多依赖于表情的作用)。
表情的种类:①面部表情:由面部肌肉和腺体变化来表现情绪的,是由眉眼鼻嘴的不同组合构成的。是人类的基本沟通方式,也是情绪表达的基本方式。有泛文化性。七种表情:快乐、惊讶、生气、厌恶、害怕、悲伤、轻视。最易辩认的表情是快乐、痛苦。较难认的是恐惧、悲哀。最难辨认的是怀疑、怜悯。
②身段表情:由人的身体姿态、动作变化来表达情绪。不具跨文化性,受不同文化的影响。
③语调表情:通过声调、节奏变化来表达情绪,也是一种副语言现象。
面部表情、身段姿态和语调变化成为情绪的有效表达方式。
9、情绪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何影响?(182-183页)
答:人对社会的适应是通过调节情绪来进行的,情绪调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身
心健康。一般人的情绪生活中,常是苦多于乐。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
?
第八章 ? 人格(184页)
▲1、名词解释:人格、人格特质、认知方式、气质、性格、投射测验。
答:人格: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特质说: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代表,美,G.W.奥尔波特,R.卡特尔。
奥尔波特1937年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
①共性特质: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
②个性特质: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认知方式:人们在对事物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
气质:是平常所说的脾气禀性,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性格: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嵌入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最核心的人格差异,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所以性格具有好坏之分,体现了一定阶级、道德性。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显示在他的行为举止中。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上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投射测验:一般是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感情、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应出来,然后由主试将其反应加以分析,就可推出若干人格特征。
2、心理学家是如何看待人格的?人格具有哪些特征?(185页)
答:人格: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的多种本质特征:
(1)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先天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教育环境,形成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2)稳定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下来。其稳定性还表现在,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表现出一致性的特点。
(3)统合性:人格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4)复杂性:(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人的行为表现出多元化、多层面的特征。
(5)功能性:(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恨的根源,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命运。
3、人格结构都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什么?(187页)
答:人格结构:(1)知—情—意系统: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过程,是人们都具有的共同心理现象,但每个人在这三大过程中表现各不相同,这种个体差异现象是人格的成分。
(2)心理状态系统: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包括意识状态、注意、情绪状态、疲劳状态等。这些状态直接影响到心理活动的差异性。
(3)人格动力系统:决定并制约人的心理活动的进行、方向、强度、稳定水平的结构。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世界观等。价值观形成后,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并对人格起控制作用。
(4)心理特征系统: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种成分。能力方面,自然科学家表现认知能力强,社会活动家人际交往能力强。气质方面,有人暴躁,有人温和。性格方面,有人正直,有人阴险。
(5)自我调控系统:以自我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属于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包括:
①自我认识: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②自我体验: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③自我控制: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
当个体认识到某种社会要求后,会力求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其社会准则,从而激发起自我控制的动机,并付诸行动。
上述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也使人格成为一个整体。
4、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对人格起什么作用?(198-204页)
答:人格成因:(1)生物遗传因素:双生子的研究被认为是研究人格遗传因素的最好方法,提出研究原则:同卵双生子既具相同的基因形态,那么他们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可归环境因素造成的。而异卵双生子的基因虽不同,但环境上相似,因此提供了环境控制的可能性。
艾森克,弗洛德鲁斯等人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在外向和神经质上的相似性要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在这两项人格特征上具有较强的遗传性。
根据研究: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更重要。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人格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影响人格发展方向及难易。
(2)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又具有一个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使个人嵌入整个文化形态里。
其影响力因文化而异,社会对文化要求是否严格,越严格,影响力就越大。影响力的强弱也要视其行为的社会意义的大小。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塑造,反映在不同文化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不同自然环境下的民族也反映出人文地理对人格的影响。
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3)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对人的塑造力是今天我们对人格发展看法的基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不仅具有自然的遗传因素,也有社会的“遗传”因素(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父母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着子女,使他们逐渐形成了某些人格特征。
强调人格家庭成因,重点在探讨家庭间的差异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不同教养方式对人格差异所构成的影响。1949年西蒙斯所著《亲子关系动力论》详细论述了父母对孩子的各种反应(拒绝、溺爱、过度保护、严格)及对人格所产生的后果。结论:儿童人格的发展和他(她)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结论。这意味着我们考虑亲子关系时,不仅要注意它们对造成心理情绪失调和心理病理状态的影响,也得留意它们与正常、领导力和天才发展的关系。
家庭教养方式:
①权威型: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中表现过分支配,一切由父母控制。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②放纵型: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教育达到失控状态。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胡闹等。
③民主型:父母与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自主权,并给孩子以积极正确的指导。使孩子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容易合作、思想活跃等。
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教养方式的恰当性,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
(4)早期童年经验:
麦肯侬: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力总结: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成一切日后的行为。
①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向健康人格发展,不幸的童年也会引发儿童不良人格的形成。但二者不存在对应关系。
②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来决定人格。
③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
对正常人来说,随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童年影响会逐渐缩小、减弱,其效果不会永久不衰。
(5)自然物理因素: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物理因素都会影响人格。
著名研究实例:巴理(1966)关于阿拉斯加州的爱斯基摩人和非洲的特姆尼的比较研究。说明:生态环境对人格的影响作用(不同生存环境影响人格形成,气温也会导致人的某些人格特征的频率提高。如热会使人烦躁不安,对他人采取负面反应,甚至进攻,反社会行为)。
心理学家认为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影响,更多表现为一时性影响;自然物理环境对特定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在不同物理环境中,可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
人既是生物个体,又是社会个体。就人格状态说,后天环境因素作用更大。具有灵活特征的人其社会适应性强,后天环境对他们的人格影响更大。总之人格是先天后天的合金,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人格发展的现实性。
5、比较并分析特质说与类型说这两种人格描述模式。(195-198页)
答:人格特质说。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代表,美,G.W.奥尔波特,R.卡特尔。
特质: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人格的测量单位。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1937年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
①共性特质: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
②个性特质: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首要特质: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
中心特质: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每人身上约有5-10个。
次要特质: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主要贡献在于提出根源特质。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制定《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A、乐群性 ?B、聪慧性 ?C、情绪稳定性 ?E、恃强性 ? F、兴奋性 ? G、有恒性 ?H、敢为性 ? ?I、敏感性 ? ?L、怀疑性 ? ?M、幻想性 ? ?N、世故性 ? ?O、忧虑性 ?Q1、激进性 ? Q2、独立性 ? Q3、自律 ? Q4、紧张性
认为每人身上都具备,只是不同人身上表现有程度上的差异。人格差异主要表现在量的差异上,可以对人格进行量化分析。
(3)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共识,提出人格五因素模式。也称大五人格,可通过MEO—R人格调查表测定。
①情绪稳定性: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
②外向性: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
③开放性: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智能。
④随和性: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
⑤谨慎性:胜任,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
人格类型说。起源于20世纪30-40年代,德。主要用以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之间的心理差异。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把人格类型概括为三种模式:
(1)单一型模式—T型人格: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征。
依据冒险行为的积极与消极的性质,法利:将T人格分为T+型(朝向健康、积极、创造、建设性的方向发展时)T-型(破坏性和消极的刺激行为,如酗酒,吸毒,暴力等反社会行为)。
T+型又依据活动特点分为体格T+型(如极限运动员通过身体运动来实现追求新奇,不断刷新动机)。
智力T+型(从事科技创新的科学家或思想家,如在知识领域的探索和创新的人)。
(2)对立型模式—内向与外向人格:是以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为指标的心理类型。
外向人格:共同特点:善于把心理活动展现于外。心理活动指向于外部世界的人格特征。
内向人格:共同点:善于隐匿丰富的内心世界,做事谨慎,情感内隐,藏而不露,深思熟虑,顾虑重重,不善交际,好内省,缺乏实际行动,适应环境困难。心理活动指向内心世界的人格特征。
确定内向或外向只是看哪种心理机制占优势。如兼具两种,属均衡人格,归类为中间型。
(3)多元型模式—阴阳五行说:春秋战国时,《内经》按阴阳强弱,把人分为:
①太阴:多阴无阳,其人格特征是,胆小,孤僻,多疑。
②少阴:多阴少阳,沉静,节制,稳健,嫉妒心强。
③太阳:多阳无阴,大胆,进攻,傲慢,暴躁。
④少阳:多阳小阴,外露,乐观,机智,随和。
⑤阴阳平和:阴阳气和,平静,适应性强。
6、人格差异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对照各种人格差异的特点分析自己
的人格特征。(188-194页)
答:人格差异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人们在对事物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
(1)冲动型与沉思型。是两种特点迥然不同的认知风格。不同人对问题的思考速度存在着非常显著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冲动型与沉思型的区别。
①冲动型认知方式:特点是反应快,精确性差。面对问题时,急于求成,不能全面分析,不管对错急于表达出来。信息加工策略:整体加工方式,在完成需要做整体型解释的学习任务时,成绩会好。
阅读困难(推理需要细心分辨),常伴学习能力缺失。
但反应既快又准,属于快—正确型认知方式。
②沉思型认知方式:反应慢,精确性高。总把问题考虑周全后,再作反应,看重的是解决问题的质量,而不是速度。信息加工策略:细节性加工方式。
阅读、记忆、推理、创造能力等方面表现比较好。
但反应既慢准确性又差的属于慢—非正确型。
(2)系列型与同时型。达斯等人提出,认为左优势脑的个体在对信息进行加工时,表现出系列型加工风格;右优势脑的个体则表现出同时型加工风格。
①系列型认知风格特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步步分析,每一步骤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成立后再进一步考虑第二种假设,一环环地推导出问题的结果。有时间上的前后顺序,其过程如链状。
言语操作、记忆等属于系列型。女性擅长系列加工方式,在言语、记忆功能比男孩好。
②同时型:解决问题过程中,采取宽视野的方式,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同时兼顾到各种可能性,才能解决好问题。
数学操作、空间问题依赖同时加工方式。男孩的数学、空间能力优于女孩。
这两种认知方式不存在加工水平的差异,仅是方式上的差异。学习与认识方式相匹配时,各自认知方式的优势就能显示出来。
(3)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人格维度主要涉及人对外界环境的一种依赖程度。心理学家把外界环境描述为一个“场”,场包含各种人、物、事。
①场独立性:不太依赖于外界环境,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也很少能体察入微的人。
在认知领域有优势,处理问题比较灵活,善于抽象思维,自学能力较强,对自然学科知识更感兴趣。
②场依存性:依赖于外界环境,处理问题总是依赖于场,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依据外在参照,与别人交往时也能考虑到对方的感受的人。
在人际社会领域有优势,他们善于体察别人,与人相处亲切融合,更喜欢社会定向的学科和知识。
7、如何形成健康人格?(参照人格成因198-204页)
答: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因人而异,智力、
气质与生物因素相关,遗传因素较重要;而价值观、信念、性格与社会因素相关,后天环境因素更重要。
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因文化而异,社会对文化的要求越严格,影响力就越大。对社会功能十分重要的行为,不容许有太大的变异,个人不能偏离社会文化。
儿童人格的发展和他与父母的关系息息相关。父母对孩子要实行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孩子以积极正确的引导,能使孩子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容易合作、思想活跃。
人格发展受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向健康人格发展。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物理因素都会影响人格。
人格是先天后天的“合金”,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
8、人格测量的方法有哪些?(204-210页)
答:人格测量的方法有:
一、测验法:在标准化的技术条件下,对受测者的行为和内部心理变化进行探察和鉴别的方法。
主要形式为自陈问卷法,是一种纸笔测验法。
自陈量表法:被试本人对自己的人格特质予以评价的一种方法。也称人格量表。
自陈量表优点:题目数固定,内容具体清楚,施测简单,记分方便。缺点:因编制时缺乏客观效标,效度不易建立,且测验内容多属情绪、态度等方面。每个人对同一问题会因时空的改变而选择不同的答案。会出现反应的偏向。在人格理论上是遵从特质论的。
(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现今国外最流行的人格测验之一,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萨威和麦克金里所编制,适用于16岁以上具有小学文化水平以上的群体。
内容包括:健康状态、情绪反映、社会态度、心身性症状、家庭婚姻问题等26类题目,可鉴别强迫症、偏执狂、精神分裂症、抑郁性精神分裂症等。
分量表:Hs疑病症,D抑郁,Hy癔病,Pd精神变态,Mf性变态,Pa妄想狂,Pt精神衰弱,So精神分裂症,Ma轻躁狂,Si社会内向。均采用:是、否、不一定,来回答。
所重视的是被试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客观事实。
(2)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EPPS)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于1953年编制,以莫瑞列举的人类15种需求为基础的,共225个题目,每个题目通常包括两个以“我”为开头的陈述句,用“强迫选择法”要求被试从两者中按照自己的喜好选出其中的一个。
主要功能:通过被试对题目的反应,评定他在15种心理需求上相对于一般人的强弱程度。
(3)青年性格问卷(CPI):根据美过心理学家高夫所编制的《加里弗尼亚心理调查表》修订成的。面向青年,尤适用于大中学生。共230道题,让被试对每道题给予“是”或“否”的回答。
4个方面,18个人格变量:
第一类:自在性、优越性、自信心及人际适宜性
支配性、进取心、社交性、自在性、自我接受、幸福感。
第二类:社会化、成熟度、责任心及价值结构
责任心、社会化、自制力、宽容性、好印象、同众性。
第三类:成就潜能与智能效率
遵循成就、独立成就、智力效能。
第四类:智力与兴趣
心理性、灵活性、女性化。
二、投射法: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的。强调人的行为由无意识的内驱力所推动。内驱力受到压抑,不为人们觉察,但却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如果给被试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那他的无意识欲望有可能通过这些问题投射出来。所谓投射测验,就是根据这种思想设计出来。
一般是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感情、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应出来,然后由主试将其反应加以分析,就可推出若干人格特征。
优点:弹性大,可在不限制被试的状况下,任其随意反映。便于对没阅读能力的人测验。
问题:首先,评分缺乏客观标准,对测验结果难解释。其次,对特定行为不能提供的预测。最后,只适于个别施测,费时,不如问卷法优越。
(1)罗夏克墨渍测验:由瑞士精神医学家罗夏克于1921年设计的,共10张墨渍卡片,5张彩色,5张黑白图形。每次按顺序给被试看一张,同时问被试:你看到什么?这可能是什么东西?或这使你想到了什么?属于个别施测。
(2)主题统觉测验:由美国心理学家莫瑞编制。性质与看图说故事形式相似。由30张模棱两可的图片构成,另有1张空白图片,图片内容多为人物,也有部分景物,但每张图片中至少有一人物在内。测验时,每次给被试1张图片,让他根据所看到的内容编出一个故事。内容不限,但必须符合四点:图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境?图中的人正想些什么?故事结局会怎样?
主要假定是:被试在面对图片情境时所编出来的故事,常会与其生活经验有关系。在编故事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把自己隐藏或压抑在内心的动机、欲望及矛盾穿插在故事中,进而把个人的心理历程“投射”出来。
(3)句子完成法(SCT):是以未完成的句子作为刺激,让受测者自由给予语言反应来完成未完成的部分。依据受测者的反应内容来推断受测者的情感、态度、内心冲突等。
言语联想法起源于德国,最初用于测查儿童的智能,后美国用来测查人格,广泛运用于临床,比较方便,易掌握,可施测于个人或团体。
?
第九章 ?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211页)
▲1、什么是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211页)
答:人际交往:与别人建立联系,与别人交流信息,形成各种各样的群体,产生不同的行为,从而也就建立了各种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1)本能: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它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人类天生就有与别人共处,与别人交往的需要,也只有在与别人正常交往中,保持一定的情感联系,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人才会有安全感。
(2)合群需要: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减低恐惧感。
(3)自我肯定需要:个体对自己真正的了解,必须依赖于与他人的交往。人际交往是认识自己的主要社会来源。
2、分析比较舒茨的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和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的异同。(216-219页)
答: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三维理论分为两方面。
一是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
①包容需要: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②支配需要: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
③情感需要: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
二是六种基本的人际行为倾向:舒茨认为: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可以转化为行为动机,使个体产生行为倾向,在表现时又分为主动和被动的两种情况。人际关系的行为倾向:
包容需要 ?表现主动性:主动与人交往。 ?被动性:期待与他人交往。
支配需要 ?表现主动性:支配他人。 ? ? ?被动性:期待他人支配。
情感需要 ?表现主动性:主动表示友好。 ?被动性:期待他人的情感表达。
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学家霍曼斯采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提出社会交换理论,他认为人和动物都有寻求奖赏,快乐并尽少付出代价的倾向,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人的社会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商品交换。人们所付出的行为肯定是为了获得某种收获,或逃避某种惩罚,希望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人的行为服从社会交换规律,如果某一特定行为获得的奖赏越多,他就越会表现这种行为,而某一行为付出的代价很大,获得的收益又不大的话,个体就不会继续从事这种行为。这就是社会交换。
社会交换不仅是物质的交换,还包括赞许、荣誉、地位、声望等非物质的交换及心理财富的交换。
个体在进行社会交往时,付出的是代价,得到的是报偿,利润是报偿代价的差值。
社会交往过程中,包含了深层的心理估价问题。即个体对自己的报偿与代价之比的认识大于他人的报偿与代价之比时,也许会被别人所不理解或不认可。
3、什么是人际沟通?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220页)
答:人际沟通的定义:广义的沟通是指人与信息的相互作用,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大自然界的信息交流。
狭义的沟通: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际沟通,是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沟通的双方彼此交流各种思想、情感、观念、态度和意见,从而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
人际沟通:总是沟通者为达到某种目的、满足某种需要而展开的。
人际沟通的功能:基本的功能就是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协调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的行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从而使社会生活维持动态的平衡。
沟通还具有需要满足的功能,个人通过表达自己的身心状态,实现与他人的联系,明确人际关系的行动方向,从而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研究显示:人类如果缺乏信息交流,其语言能力及其他认知能力都将受到严重伤害(例子:印度狼孩)。
4、简述非言语沟通的类型和功能。(223-225页)
答:非言语沟通:说和写(语言)之外的信息传递,包括手势、身体姿态、音调(副语言)、身体空间和表情等。其主要类型如下:
①表情:是非言语沟通的重要手段。人们通过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也通过表情理解和判断他人的情感和态度,学会辨认表情所流露的真情实感,是人类社会化过程的主要内容。
②眼行为:是表达情感信息的重要方式。功能主要有:注意、劝说、调节、表达情感。
③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触摸也能表达一定的情感和信息,因而也常被人们用作沟通的方式。但身体接触或触摸是受一定社会规则和文化习俗限制的。
可分为四类:象征、说明、调节、情感表露。
④服饰:从服装上可看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经济、职业线索和审美品位等。
⑤讲话风格:有声语言包括许多社会符号,它告诉我们在什么背景下什么人在对什么人讲话。
⑥人际空间:人与之人间的距离也是表露人际关系的语言,传递大量的情感信息。
5、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27-230页)
答:人际吸引:在人际交往中,交往者有进一步接触的倾向,互相在态度上获得接受,在情感上得到互相肯定,就会表现为互相喜欢,互相喜欢的个体就表现为彼此吸引。
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1)相似性与互补性: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我们具有相似态度和价值观的人,并与之表现相互吸引。态度是最主要的因素。一般相似性起决定性作用,但当交往双方角色不同,需要不同时,人们倾向喜欢那些行为与角色相符合的人。双方角色不同,行为不同时,人们喜欢那些与自己能够互补的人。
(2)个人品质:随着人际交往的深入,外在因素变得不再重要,交往者的内在品质越来越重要。
热情是令人喜欢的重要个性品质,开朗比冷淡更具吸引力。真诚、幽默、有涵养、礼貌、有能力、聪明等,也是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其次是外表的特点,比如容貌、体形、服装等因素。
外貌因素在人际交往中也具有辐射效应。
(3)接近性与熟悉性:空间上距离较近的个体,相互间接触的机会多,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尤是交往初期。
6、什么是群体?群体有哪些基本特征?(233-236页)
答: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群体的成员一般都有直接的接触或互动。
群体的一般特性:(1)群体规范: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每个群体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和行为的准则。
作用:对成员具有比较和评价的作用,它可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和行为准则,用以调节、制约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使它们保持一致,群体规范还可作为成员彼此认同的依据。
(2)群体的凝聚力:能够使成员继续留在群体中的力量。体现了群体的整体性特点,由成员间的信任和约定程度所决定,包括:
正性力量:①成员间的人际吸引,相互喜欢。②使成员留在群体中的动机。③群体的有效性和和谐性。
负性力量:①成员离开群体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成员不能简单地决定是否离开。②成员没有选择加入其他群体的机会,而不得不坚持留在原群体中。
(3)群体中的角色:群体形成,成员就会发展出与之相适应的特定行为模式及角色地位。
(4)群体的领导:群体中具有法定地位并能够影响群体行为的人采取一定的手段,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领导群体成员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
领导的产生,有两种对立的说法:
①个人特质理论:领导者都具有某些与生俱来的特质,具备这些特质的人才能成为领导者。
瑞德格维:提出领导必须具有三方面的才能:A、具有使群体目标得以实现的卓越能力;B、具有强的处理群体内人际关系的能力;C、具有权力欲、名望需要和他人崇拜的需要,强调追求成功,并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
②情境特质论:情境因素决定了个体能否成为领导者。
李维特:在群体沟通的网络方面的研究中发现,在轮型沟通背景下,处于特殊地位的人更容易成为领导。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品质与其所处情境的匹配程度。
7、什么是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它们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37)
答:社会助长: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社会干扰: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
其主要原因:心理学家扎琼克指出,他人在场,增加了个体的活动驱力或动机,这种驱力或动机的增加对作业成绩的影响依作业的性质而定。作业所需反应会时,动机的增强将对个体起促进作用。不会时,动机的增强反而会破坏个体的表现。
社会惰化: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
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奈认为社会惰化原因:①社会评价的作用:个体工作不记名,努力不测量。
②社会认知的作用:个体会认为其他成员不努力。
③社会作用力的作用:成员增多,分散外来影响。
8、分析去个体化现象的发生过程和原因。(239)
答:去个体化:由费斯廷格等人提出,他们认为: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论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去个体化。
原因:①匿名性,在群体中个体不易被识别时,个体被湮没了,被匿名了。
②个体处于群体中,会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使自己的注意高度集中于他人的反应
以及周围所发生的戏剧性事件,或者由于药物、酒精、催眠等的作用,使个体进入极端的自我卷入,从而降低了自我意识。无法以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来支配自己的行为,而是根据别人的反应来反应。
9、群体极化和群体思维会对群体决策造成什么影响?(241)
答:群体极化: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
影响:群体讨论的结果使群体的意见出现了“极端化”,使群体的态度或意见倾向朝向两极方向运动,使原来的不同意见之间的距离加大。
群体思维: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致于使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叫群体思维。
影响:一旦群体思维产生,凝聚力高的群体的成员就会过高估计群体的权利和道德权威,使对立意见定型化,使错误意见合理化,并产生一个虚假的意见来压制不同意见,导致群体做出错误决策。
10、丛众与服从有什么区别?比较从众与服从的原因。(245)
答:从众: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表现为对特定的或临时的情境中的优势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采纳(如随潮流)表现为对长期性的占优势地位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接受(如顺应风俗习惯)。
服从: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包括:①对权威人物命令的服从。②在有一定组织的群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
服从与从众有本质的不同,从众的个体虽然没有按照自己的本愿去行动;但是自愿的。而服从的个体完全是在不自愿的情况下,应别人的要求去行动的。
从众的原因:①行为参照。个体在自己对情境缺乏把握的情况下。②个体对他人的信任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③害怕与众不同的心理状态。害怕面临压力,缺乏社会支持,处于孤立状态。
服从原因:①合法权力。一定情境下,社会赋予某些社会角色更大的权力,自己有服从他们的义务。②责任转移。一般情况下,我们对自己的行为都有自己的责任意识,服从可以将错的责任转移。
?
第十章 ? 心理健康(249页)
1、心理健康的概念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心理健康?(251)
答:心理健康:广义,是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心理健康水平可分为三个等级: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
心理健康的标准:(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想像
力、记忆力、思维力的综合。心理健康的人:能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保持好奇心求知欲,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获取成就。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对自我有适当的了解和评价,接纳自己现状,自信乐观,不苛求自己,不自卑,自负。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最能体现和反映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健康的人乐于与他人交往,能分享、接受和给予爱和友谊,有稳定的人际关系,有可信的朋友,社会支持系统强而有力。
(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满足的心境。能适当发泄,主动调节和控制情绪。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的能力和正确处理个人与环境关系的能力。健康的人是环境的良好适应者,能面对现实,调整自己的需要与欲望。
2、引发压力的原因有哪些?压力会带来什么样的身心反应?(255页)
答:引发压力的原因:(1)躯体性压力源:通过对人的躯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刺激物。引起生理压力。 ? ?
(2)心理性压力源: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直接来自人脑中,反映了心理方面的困难。
(3)社会性压力源:造成个人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包括个人生活中变化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
(4)文化性压力源:文化性迁移,即从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进入另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中,使人面临全新的生活环境、陌生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产生压力。
压力的身心反应:⑴压力下的生理反应:主要表现在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如: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呼吸急促、激素分泌增加、消化道蠕动和分泌减少、出汗。身体反应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警觉反应:由刺激的突然出现而产生情绪的紧张和注意力提高,体温与血压下降,进入应激状态。如压力存在进入第二阶段。即抗拒:企图对身体上任何受损的部分加以维护复原,产生大量调节激素。第三阶段,衰竭阶段,适应能力丧失。
⑵压力下的心理反应:有警觉、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精神振奋,这是适应的心理反应,有助于个体应付环境。过度的压力反应会带来负面反应,出现消极情绪,不自信,悲观失望,注意力分散。
3、想想自己是怎样应对生活中的压力的,试一试放松训练,并记录效果。(参照263)
答:正确的应对压力的方法:认识压力的作用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对可能出现的过度压力有心理准备。主动学习处理压力的方法,就可有效地控制压力。常用的方法有:(1)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2)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
(3)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
(4)建立和扩展良好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
(5)积极面对人生,自信豁达,知足常乐,笑口常开。
(6)改变不合理观念,通过有意地改变自己的内部语言来改变不适应状况。
4、什么是挫折?挫折后的反应有哪些?如何应对挫折?(265、266)
答:挫折: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
挫折后的反应:(1)攻击行为:1939年,多拉德和米勒认为:攻击必然是挫折的结果。
(2)冷漠:长期受挫折,无力改变时,表现出冷漠中包含着愤怒,是愤怒暂时受压抑,而以间接方式表示的反抗。
(3)幻想:暂时离开现实,沉浸在自己的想像中获得满足。
(4)心理防御机制:个体处在挫折与冲突的情境中时,经常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一些方法,来减轻内心的不安,以恢复情绪的平衡与稳定。这些方法统称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克服现实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以此保护自己。分为建设性防御,替代性防御,掩饰性防御,逃避防御,攻击性防御五大类。
挫折的应对策略:(1)正确认识挫折:坦然面对,树立勇气和信心。
(2)改变不合理观念:应改变对所受挫折的看法及采取的态度(A.此事不该发生。B.以偏概全。C.无限夸大后果)。
(3)加强修养,勇于实践:到社会中去磨练,学习,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知识修养。
(4)优化自身人格品质:性情急躁,心胸狭窄,意志薄弱,自我偏颇容易引起挫折感。培养自信乐观,自强不息,宽容豁达等品质。
5、举例说明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267-268)
答:心理防御机制:个体处在挫折与冲突的情境中时,经常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一些方法,来减轻内心的不安,以恢复情绪的平衡与稳定。这些方法统称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克服现实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以此保护自己。分为建设性防御,替代性防御,掩饰性防御,逃避防御,攻击性防御五大类。具体表现:
①否认:拒绝接受不愉快的现实以达到保护自我的作用。如一些吸烟者认为“吸烟有害健康”没有科学根据,依然我行我素。
②幻想:通过想象中的成就去满足受到挫折后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心理。如一位内向、缺乏魅力的男青年恋爱受挫后,想象自己是一个英俊的小伙,成为很多少女心中的偶像,陶醉在幻想的世界中获得心理满足。
③压抑:把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潜抑到无意识中,不去回忆、主动遗忘。如某同学因一时糊涂,偷拿同学的钱物,事后羞愧难当,又没勇气承认,拼命想把这件事忘掉。但以后每遇到同学丢东西,就怕被怀疑,以至发展到怕见到同学。
④投射:把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归结为他人的。如一位人际关系不好的学生认为自己本来很喜欢班里的同学,但他们恨我,所以我才无法喜欢他们,以此来掩盖自己的孤立。
⑤反向:将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和行为以截然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如明明内心自卑感很重,觉得事事不如别人,但却总表现出自高自大,傲慢不羁。
⑥转移:指将不满足的情绪发泄到危险较小的对象身上。如受了老师的批评后,把怒气发泄到同学身上,对同学发火、扔东西。
⑦退行:表现出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心理状态像是退回到儿童水平。如考试成绩不及格就到老师面前哭哭啼啼,哭哭哀求,或者不吃饭,与自己赌气。
⑧文饰:采用合理的理由来解释所遭受的挫折,以减轻心理痛苦。如考试不及格,则说考题太难超出要求。
⑨补偿:通过新的满足来弥补原有欲望达不到的痛苦。如学习成绩平平,但体育成绩突出或因有其他特长,而使自己能够得到满足。
⑩升华:把不易直接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欲望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将低层的需要和行为上升到高层次的需要和行为。如把失恋的痛苦转化为发奋学习的动力。
积极的心理防御有助于适应挫折,化解困境;消极的总依赖,不能解决问题。
6、焦虑包括哪几种类型?分别说明。(272页)
答:焦虑障碍包括五种类型:(1)广泛性焦虑障碍:持续感到害怕,但无法指出具体害怕什么。持续几个月或更长。
(2)恐慌障碍:体验到突然的、强烈的、不断出现的并且常常是无法预测的焦虑行为的袭击。可能持续几秒、几小时、几天后会消失,又会不经意间重新出现。
(3)恐惧症:对一些非常特异的场合在无危险的情景下产生极度强烈的害怕。①广场恐惧症:对露天空间的恐惧。离开家就体验到恐惧。
②社会恐惧症:和人相处,被人关注时表现焦虑。
③特殊恐惧症:对某种物体或某种情景的恐惧。
(4)强迫症:没理由地重复一些思想和行为。不做自己的一套仪式性的行为就
会感到非常焦虑。
(5)创伤后应激症:对创伤事件的重复体验(重复回忆,做梦)。
7、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如何克服焦虑。(参照275页)
答:焦虑应对策略:(1)认清状况:身体,思维,心理。
(2)克服焦虑三原则:不回避,正面迎战,做记录。
(3)学会放松自己。
(4)运用想像减轻焦虑。
(5)进行理性思考。
(6)接受专业治疗。
?
第十一章 ? 毕生发展(278页)
1、什么是毕生发展?毕生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哪些问题?(279页)
答:心理的发展主要包含三个方面:①是动物种系进化过程中心理的发展;
②民族心理的发展,即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心理的发展;
③个体的心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衰老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
广义:包含上面三个含义,研究上述三个方面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狭义: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衰老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般来说,心理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
心理发展是从个体出生到成年再到老年的持续过程。
毕生发展观点:(1)人生的发展,除了身体在生物意义上的发育、成熟以外,是一个伴随人的一生的过程,其行为的变化过程贯穿于从胎儿期到死亡的全部一生中,行为变化过程反映了个人的不同行为表现增强和减退的情况。
(2)发展具有多维性和多向性,发展方向也因发展内容的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
(3)发展由获得和丧失组成,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并非仅仅意味着增长。
(4)心理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和可塑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形式。
(5)心理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个体的发展是年龄阶段、历史阶段和非规范事件等多种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2、发展心理学主要有哪些研究方法,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284)
答: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横断研究法:就是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每一个年龄组的被试称作一个群体。优点:同时研究较大的样本,在较短的时间里收集较大量的数据资料,省时、省力。缺点:缺乏系统连续性。
(2)纵向研究法:跟踪研究,主要指在比较长的时间里,对所选取的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质的变化规律。优点:系统、详细地了解个体的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规律,有利于提示个体心理发生发展与时间因素的对应关系。
缺点:①时间较长,被试流失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可信性和意义;
②反复进行测查,会影响被试的情绪和态度,因而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③时间长,经历社会变迁,因而环境变化引起变量增多,研究困难;
④耗资较大,研究者极大的投入。
(3)群体序列研究法(聚合交叉研究法):在同一时选定不同的被试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对各个被试群体进行纵向的跟踪研究。优点:克服了纵向研究的缺陷,又保持了横断研究的长处,因而科学性和实用性都很强。
3、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有什么影响?(282页)
答: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1)强调内在的先天的因素:结构主义非常强调遗传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2)后天的环境因素对个体发展起着决定性影响作用。
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既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既承认遗传素质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它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也不能盲目夸大它的作用,而忽视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的作用。个体先天的遗传的素质仅仅为个体提供了心理发展的可能性,个体只有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能够使先天的素质得以正常发展。各种因素是在相辅相成中发生作用的。
4、如何认识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295页)
答: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创造性提出儿童认知四阶段理论,描述了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顺序。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的一切,他们逐渐能把自己与物体分开,意识到自己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形成客体永久性:儿童学会了当自己看不见某个人或物体时,他们还仍然存在的概念。
(2)前运算阶段:2-7岁,开始学习并能够运用符号对事物进行表征,发展出了某些代表性的系统,比如用特定的字眼来代表人、地点或事件。特点:自我中心性或不守恒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左右,掌握守恒概念,可以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考活动,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想象。特点:自我中心下降,克服片面性,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特征:抽象思维得到发展和完善。
5、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包括哪些内容?柯尔伯格理论如何论述儿童的道德判断过程?(297-304)
答: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1)依恋行为:通过个体与个体的互动关系建立起来的,交往的双方通过相互给予安全、温暖、情感支持而使得双方产生了相互的亲密感的关系。始于婴儿期,表现于婴儿与其抚养者之间的亲密的情感联系。追随行为属依恋行为,具有明显的适应性价值。早期认为:依恋产生是由于他们是食物的主要来源,满足基本需要。后来认为,依恋行为的实质是一种社会性的需要,它的形成是通过双方的相互强化完成的。
(2)性别社会化: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还必须习得性别模式,进行性别社会化。性别模式:在不同的文化中,都有关于男与女的行为准则。在其成长过程中对于心理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主要影响因素:①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②学校教育中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教科书,教师,同伴群体)。
(3)道德判断的发展
道德认知: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
道德认知构成道德行为的必要前提,对道德行为起重要的引导和调节作用,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
皮亚杰:用观察法、对偶故事法、两难故事法、儿童对惩罚的看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及儿童对规则的认知规律。
规则认知特点:①从认识单纯的规则到了解真正意义的准则
②从单方面的尊重到多方面尊重
③从约束的道德品质到合作的道德品质
④从他律到自律。
《儿童的道德判断》分四个阶段。
①自我中心:2-5岁,不顾规定,按自己的想像去执行规则。
②权威阶段:6-8岁,对外在权威尊敬和顺从。皮亚杰:道德的实在论:一是绝对遵从父母、权威者或年大的人。认为服从权威就是好,不听话就是坏。二是对规则本身的尊敬和顺从,即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成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
③可逆性阶段:8-10岁,思维进入具体运算阶段,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认识到规则是共同约定,可以改变的。意识到同伴之间的相互关系,富有社会性色彩。
④公正阶段:10-12岁,公正感和正义感是互敬和互惠的一个重要产物。抛弃父母的意见过程中获得的。由权威和遵从过渡到平等。道德观倾向于主持公正和平等。皮亚杰:可逆性转变到公正主要因素是:利他主义因素。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柯尔伯格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
采用开放式手段提示儿童道德的发展水平。用假设两难情境,编制道德两难故事(海因兹偷药),引发儿童道德判断的工具。采用纵向法,连续测量72个10-26岁男孩,10年之久。于1969年提出:儿童道德判断发展分3个水平6个阶段理论。
一、水平1:前习俗水平:(主要着眼于自身的具体结果)
阶段1:服从与惩罚定向
阶段2:朴素的快乐主义和工具定向
二、水平2:习俗水平:习俗的规则与服从性道德(主要满足社会期望)
阶段3:好孩子道德
阶段4:权威与维持社会秩序的道德
三、水平3:后习俗水平:自我接受的道德原则(主要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
阶段5:契约、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的道德
阶段6:个体内在良心的道德。
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要依次经过这几个阶段,不能超越,只能循序渐进。
6、青少年时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内容是什么?(306-309页)
答:青少年时期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智力发展和个性发展:(1)青少年时期智力的发展:青少年时期认知发展进入形式运算阶段,个体不依赖于具体事物来进行运算和思考,能够抽象思维,逻辑推理,验证假设,得出各种可能的结果。其思维特点表明青少年的认知水平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2)个性发展:①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身的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从他人那里了解自我后才进入主观化自我阶段,产生自我评价、自我观念、自尊、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
②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心理能力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丰富,情绪表现形式不再单一,但不能像成人情绪那样稳定,因而表现出两面性。典型:强烈狂暴与温和细腻共存,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能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的内心体验隐藏起来,在合适的情境下用带有表演特点的形式表现出来。
③人际关系发展的新特点:由于心理上的不安与焦躁,迫切需要能倾听自己诉说内心烦恼、与自己交流情感并为自己保守秘密的对象,因此,他们对友谊非常看重。与父母会有一段时间不能和睦相处,对成人社会有反叛意识。开始意识到性别问题,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
7、成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内容是什么?(参照310-312)
答:成年期:20-65岁,典型特点:个体的自我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自我同一性得到确立,人生观和价值观趋于稳定,人际交往趋向成熟。
成年初期:18、19-45岁,主要任务:求职与升学、婚恋与生育。
中年期:45-65岁,(1)生理的变化及其适应。(2)中年危机:中年期是一个从成年到老年的过渡时期,它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转折和冲突。来自于自身生理变化方面、家庭生活变化方面和事业变化方面的压力构成中年危机。
老年期:65岁到死亡,基本特征是衰老:(1)感知觉的进一步退化。(2)身体机能和智力方面的变化特点:感到力不从心。概念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思维能力减退(3)老年期的情绪情感特点:生理变化,社会交往和社会角色地位的改变及心理机能的变化,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但体验比较深刻。还有一个特点是持续的时间较长。(4)老年人的个性心理特点:日本心理学家指出,老年人个性心理特征变化有十个特点:自我中心性;内向性;保守性;容易乱猜疑;嫉妒心强;办事刻板,灵活性、应变性差;适应力下降;不耐烦,爱发牢骚;好管闲事;依赖性强。也有持续稳定的一面。(5)面对死亡。
8、回顾个人发展的历程,分析影响自己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参照第6题,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和内容回答本题。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