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出处】
《伤寒论·少阴病篇》第28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痢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组成】
甘草、枳实、柴胡、芍药。未载明剂量,只说各十分,研磨成粉,合白饮(米汤)服,方寸匕,日三服。
概说
本方在《伤寒论》仅出现在〈少阴病篇〉第288条,原条文:“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痢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医宗金鉴》作者吴谦先生批注:“凡少阴四逆,属阴盛不能外温,然亦有阳为阴郁,不得宣达而令四肢逆冷者......”在整部《伤寒论》中提到“不能外温,阳为阴郁,不能宣达而四肢逆冷”的只有本条。阳气受到阴气抑郁,不能将营养血液物质输送到全身,就会出现“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痢下重”的症状,也造成四肢冰冷。
谈到四肢冰冷,我们不妨回顾四逆汤证的热厥、寒厥、痰厥、蚘厥。热厥又分便秘与无便秘,便秘用承气类,无便秘口渴用白虎汤系列,介乎二者之间者,则选用四逆散。我们介绍四逆散就是藉其方药机转,疏畅其阳。
明朝宫廷御医李中梓先生,又名李士材、念莪,即龟鹿二仙胶创制者,提到“少阴用药有阴阳之分”,如阴寒,用乾姜、附子才能胜任。但四逆散症的手足冰冷并不是很冷,只有四肢末梢部位冷,所以不致有阴中寒凉之证,只是传导功能障碍,气不宣通,所以又称逆冷。
本方用柴胡解表,芍药清中。柴胡是肝胆之药,何以出现在〈少阴篇〉?主因是水木同源,肾为水脏,肝为木脏,故为水木同源,又称肝肾同源。柴胡用在少阴病,就是着眼于此。枳实属芸香科,少用可行气,多用则可破气。甘草行三焦之气。只要肝胆正常,就能调畅气机,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四肢,四肢冰冷情况就可改善。
本方是小柴胡汤的变方,小柴胡汤有七味: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甘草,保留了柴胡、甘草,加枳实、芍药而成四逆散。后代医者根据四逆散开发了柴胡清肝汤、柴胡疏肝汤,再演变成伤科用药。有一名伤科大师陈实功先生在伤科外科正宗文献中提到“伤科复元活血汤”,以及清代《医林改错》作者王勋臣(清任)先生----也是近代第一位解剖学专家----所创之“少腹逐瘀汤”,都是以四逆散为基础。(王清任所创诸方系以病位命名:若是心脏血管病变,则为“血府逐瘀汤”,若是全身疼痛,则为“身痛逐瘀汤”。如果是上下横膈膜、肋间神经病变,则用“膈下逐瘀汤”。若是肚脐以下腹腔病变,则选 “少腹逐瘀汤”。而在市面流通的“补阳还五汤”,是用来治疗中风脑血管病变的。)
主治病症
1.气胸
如果剧烈运动后饮用冰品,会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即现代医学所谓“气胸”,会用开刀方式处理。但古代外科并不发达,全靠药物,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内湖有一对兄弟先后罹患气胸,哥哥是由妈妈带来治疗,投药后未复发。弟弟则因是军人,已在某大医院紧急开刀两次。此症若食饮不慎,会一再复发,因为嗜饮冰品,造成肌肉、血管、神经气管收缩痉挛所致。
台北青田街孙女士晨起喝冰优酪乳、牛乳,食道和呼吸道痉挛,不能呼吸,因呼吸困难必须用力咳,导致咳血。本来是气胸变成气血胸。被紧急送往某大医院急诊,评估需立即住院手术。经电话求诊,我用四逆散和苓桂术甘汤加味而癒。有人骑马摔跤,肋骨断裂、内脏出血不能呼吸,造成气血胸,用“伤科复元活血汤”是最好方剂。
伤科复元活血汤外,另有清朝王清任先生在桀《医林改错》书中,最被社会辗转相传的名方“补阳还五汤”,用在治疗中风。他的很多方剂以桃仁、红花为基础,也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把仲景活血化瘀思想发挥到炉火纯青境界。例如全身痛用身痛逐瘀汤,心脏血管用血府逐瘀汤,上下横膈膜痛用膈下涿瘀汤,肚脐以下包含生殖、泌尿系统用少腹逐瘀汤,从方剂命名即可了解适应的器官部位。
不过我在林口长庚看诊一年三个月,常看同道出手就开血府逐瘀汤、龙胆泻肝汤,如未经辨证,其实效果不佳。少腹逐瘀汤也是建立在四逆散的基础上,针对下腹含妇科盆腔炎、妇科不孕症,可用少腹逐瘀汤的变方。但我数十年还是秉持用仲景方原则,较少用后代开发的方剂。
2.慢性胃炎、溃疡
用四逆散达到活血化瘀之效。有一年在东京举办国际东洋医学会,日本代表提报用四逆散治慢性胃炎、胃溃疡疗效很好。我个人对溃疡会加乌贝散,痛加元胡、香附、木香、乌药、川楝子。四逆散中的芍药、甘草,就是仲景的芍药甘草汤,对肌肉、平滑肌的松弛有相当疗效。
3.腹痛引发白血球升高
某年七月廿日,同道学士后中医的苏医师令弟,是位资深信息工程师,原订要赴香港商务差旅,行前却发高烧,肚子绞痛,被弟媳送某大医院急诊,血液检查白血球升到十二万,医院研判是急性阑尾炎,要求紧急外科手术。苏医师与其弟媳研究后,建议稍安勿躁,送来我诊所时,我交待跟诊医师立即交替按压内关、足三里穴。并投以四逆散、川楝子、乌药、香附、元胡,服下四天后症状缓解。七月廿五日照原行程赴港洽商。
当时若是住院开刀,第一,手术是否成功?第二,术后是否并发其它病变?第三,住院需要多少时间?皆为未定数。有此亲身经历,苏医师在台北市医师公会举办“资深中医临床经验谈”中,建议中医设急诊门诊。因当时无人作答,我就提出个人看法,认为门诊急诊要有下列条件,一是医师本身要有深厚素养,二是病患及家属对中医急诊有无信心,敢不敢把贵如千金的生命交给中医?故存在诸多问题,仍待解决。
有位林益川生生与某财团纪念医院负责人私交甚笃,曾建议他在医院设立中医部,遭否决。又建议在医院对面成立中医院,藉其西医医疗设备及仪器检查,中、西结合治病,亦遭否决。令我百思不解的是,救人管道方法越多越好,为何要分中西,甚而排斥中医 ?
4.胆囊炎、胆结石
本方加川楝子、乌药、金银花、连翘、丹参、香附,可消炎止痛。结石加鸡内金、金钱草、川楝子、乌药、元胡。尤其有些反复发作患者,经处理后效果很好。
5.带状疱疹后遗症
带状疱疹民间称飞蛇或称蛇缠腰,用抗生素结痂后,因为破坏神经会留下后遗症。临床上我看过带状疱疹结痂后出现疼痛廿多年,在脊髓二侧即有太阳膀胱经循行处疼痛不已。另有胁肋部痛五年,有眼眶痛八年。中坜一位老荣民,断腿靠拐杖支撑来诊,说:“我带状疱疹后,结痂的痛,非言语能形容,若不是有念高中的两个小孩要养,早从三楼跳下了断一生!”另一位女士病发眼眶四周,结痂后抽痛。这些患者我都用四逆散加川楝子、元胡。在太阳膀胱经的合葛根汤,加钩藤钩、延胡索,每个病例疗效都很理想。治疗带状疤疹,我主张用雄黄调酒擦拭罹患部位。
谈到这里,也让我想到一个啼笑皆非的病例,即某大医院有位医师的母亲罹患带状疱疹,找同院医师诊治,不料该主治医师立即开其处方。该医师问:“你用什么方?”对方答:“除了类固醇,还能用什么方?”没想到该医师竟回说:“类固醇怎么能吃?”我说啼笑皆非,是说为什么别人生病就可服类固醇,自己母亲却不敢或不能服用?他母亲来诊时,我告知“三天不痛,五天结痂,且不留后遗症!”
我曾在别的医案提过前行政院长郝柏村先生、俞国华先生都曾罹患此症,但并不能像痘疹、麻疹发过后即可终生免疫,而且是越疲劳越易复发。
带状疱疹初发时,可用荆防败毒散,发烧加元参、连翘、金银花、牡丹皮。呕吐或肠胃病加苇根。还有一味关键药是蝉蜕。我在此特别推举这位明末风骨嶙峋的傅青主先生,又名傅山,他的男科方有“蝉蜕一味可治破伤风”,破伤风杆菌与带状疱疹皆属滤过性病毒,都是不好处理的病,蝉蜕用黄酒煮过可治破伤风。这些方法在临床医案看不到,是我从傅青主之男科方看到的,效果不错。
6.心血管瘀阻引发吐血
有位林贤圣同学的老泰山,因心脏有两条血管阻塞,在某大医院开刀。仅开第一条,血液就从口腔喷射而出引发吐血。林同学正好在我这边进修,下课带了四逆散加藕节、仙鹤草、远志、蒲黄、丹参、田七等活血化瘀止血的药到医院让他岳父服下。五天后,1924年生的老先生出院,再继续调理,三周后竟复原到能在桌上行方城之战。再回医院观察,发现另一阻塞的血管也通了,至今已三年,老而弥坚,比开刀前还健康。由此可见四逆散连溃疡都可治疗,对很多血管瘀阻或破损都有活血修护功能。
有关柴胡系列,我要特别提到柴胡桂枝乾姜汤。某年一位肾病患者到重庆北路找大陆来台从事医疗业务的大夫看诊,原则上大陆或国外医师来台是不能执业的,即使中国医药学院中医研究所所长聘请的陈xx所长有大陆、香港执照,在台湾没有,他就无法在台行医。
这位大陆医师开的是柴胡桂枝乾姜汤,我即从书架拿出《伤寒论》,翻到少阳病条文:“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姜汤主之。”我说他开的方,如果是因肝癌、肝炎引起的腹水,那是高明的方剂。因为本方组成有柴胡半斤、桂枝三两、乾姜二两、栝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炙甘草二两共七味,因肝病腹水,脾脏肿大引起腹胀,牡蛎可软坚,对硬化有效。肝胆病变引起的脾脏肿大,栝蒌根即天花粉可以散结,而乾姜是一味很理想的止痛药。但这位患者是肾病症候群,本方几乎找不到任何一味药对患者有助益。据说当时开一个方二千元。
有一年大陆名老中医关幼波先生来台做学术交流,由我及林昭庚医师、台大复健系毕业后考取中医特考的田明先生作陪。他在演讲中提到治肝胆病经验,会用橘红、杏仁。巧的是隔天从林口来诊的李先生拿了一个处方让我看,我即问他:“是不是大陆关老先生开的方?”他听了吓了一跳。因为两次的接待交谈演讲中,我已体认关老的思考方向,也了解到清朝魏玉璜先生之一贯煎,是治肝硬化的名方,仅六味药:当归、地黄补肝血,川楝子疏肝气,枸杞子补养肝肾,沙参、麦冬养肺阴。为什么用沙参麦冬养肺阴?因为肺属金会克肝木,只要将肺金养好,不用顾及它去克肝木,就可专治肝病。
关老用橘红、杏仁,深得一贯煎之精神,正有异曲同工之妙。像柴胡桂枝乾姜汤治肾病症候群,其旨意如何就令人纳闷费解了。有时我也能体会看了很多书,不临床就没经验。但临床太多又会感觉书读太少,所以同道要多看医案、文献。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