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无论你多么勇敢、多么聪颖,或者多么努力地工作,都会有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刻,这时你的情绪就被触发了。触发情绪的是那些让你下意识反应的东西,而这些下意识反应或许并不是你在特定情形下最好的反应。
当你的情绪被触发,你的大脑就被情感掌控。你体内充斥着肾上腺素、皮质醇,大脑的逻辑部分暂时性关闭,正如神经递质与荷尔蒙保护我们免受来冻僵、打架或者飞行的冲击。你失去了解决问题、做决策与理性思维的能力。
当这些发生时,你已经被你的情感挟持,这让你无法看清事情真相。你进入保护模式,你将保持这样的状态,直至假定的威胁或者触发因素已经消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反应会导致焦虑、沮丧、易怒、疲倦与其他身体疾病,从心脏病到免疫力降低。
与工作相关的压力近期得到许多的关注。最近,有研究估计,仅在美国一年为解决工作压力就耗资超3000亿美元。考虑到工作压力每年导致12万人死亡,因此我们如何对付这个问题可谓生死攸关,这是关系我们的健康、幸福与生产力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压力无处不在,不可避免,但我们在困境中反应各不相同。我们管理压力的方法深深地影响了我们抗压的弹性。为了更好地管理压力,我们可以先了解自己在压力之下的反应:
· ? 压力如何影响你的身体(比如:胸闷、出汗、胃疼、头疼等)?
· ? 压力如何影响你的心理与情感(比如:感觉失控)?
· ? 你是如何降压的(比如:笑、冥想、做瑜伽、阅读等)?
识别出触发因素是帮助你提升情商与适应力的一个关键部分。情商帮助你理解自己的情绪、情感,感知他人的情绪情感,并且可以用你的感知指导行为。你的情商决定你如何与他人接触、维持关系、做出决策、管理情绪、影响他人等等。你的情商越高,它就更可能规范你的行为。
作为一名孩子的母亲,我经常受到强烈的行为与情感挑战,从而触发了情绪。我必须学习如何积极地管理我的压力反应。这就需要从我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开始。
如果你关注你所经历的压力、压倒性情绪与沮丧的次数,你需要开始注意一种形式,通常总会是某人或某事触发某个压力反应。
拿你典型的一天举例,这一天或许充斥着会议、截止日期和其他的压力来源。设想一下,一名同事当着你的经理与同事的面让你难堪,向他们说到你错过了一个重要的截止日期。你双肩绷紧、掌心出汗、开始胃疼。你的情绪刚刚被触发,在这一情况下,你会觉得尴尬。如果你不够谨慎的话,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你接下来的思考与表现就会影响到你的人际关系以及这一整天其他的经历。
一些我们都熟悉的压力来源包括:
· ? 工作
· ? 孩子
· ? 财务
· ? 人际关系
· ? 疾病
· ? 过量使用
· ? 孤独
· ? 家庭变动
· ? 缺乏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 ? 不确定性
好消息是,一旦你意识到触发因素,你可以选择如何反应面对。下列问题有助于你识别触发因素:
1.当______________时,让我感到气愤
2.当______________时,我感觉压得喘不过气
3.当______________时,我感觉被侵犯了
4.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是粗鲁的
5.工作中我希望人们能____________
6.当______________时,我会发疯
7.当我到公司并且__________时,我会发怒
在社会心理学中,基本归因错误指我们通过他人的行为评定他人,并且认为是其性格一部分,但是评定自我的时候却根据我们的意图来。本质上,我们习惯于对于人们的意图做假设,对其行为吹毛求痴。当他们表现出一个我们不喜欢的行为,我们就认为这是一个性格缺陷。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当我们这样评判他人时,我们也增加了自我压力。
所以,当下次某人说了或者做了触发你情绪的事情时,你可以练习一下,承认并且理解自身的情绪。假设别人的意图是积极的,对他们的行为作出最宽容的解释。想一想那个指出你错过截止日期同事。如果你重新诠释这个情况将会怎么样?如果你假设他只是被要求做情况汇报,并没有要让你尴尬的意图,结果会怎样?的确,他们可以换一种方式,但是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都会犯错。
当你将注意力放在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进行最积极的诠释上,你开始看见事情不同的面。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你的压力,你也会惊讶于你感受到的积极程度。你会变得更快乐、更有生产效率并且更具复原力。
为了付诸于行动,从识别那些挑战你情绪的情况开始,然后问你自己:
1.它是如何在身体、情感与心理上影响我?
2.是什么触发了这些感受与情绪?
3.我可以做什么来掌控情形并且更有效地应对我的情绪反应?
适应力是我们可以训练与磨练的一项技能。虽然我们的生活中不乏压力,但积极地管理这些触发因素能够更加掌控自我。通过训练这些技能,不仅能减压,还能提升你的情商、毅力与适应力。
AnneGrady /文
AnneGrady是国际公认的变革管理、适应力、领导力、沟通及情商等主题的主要演讲人,《足够强大:选择勇气、适应力与胜利》一书的作者。
译言网网友IG_Wen/译 ?王婷/编校 ?
《哈佛商业评论·自管理》
编辑|王婷[email protected]
公众号ID:hbrchinese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