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导读
前文谈到《伤寒论》来源于《伊尹汤液经》,但是该书早已经失传,随着敦煌医学传抄本《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面世,为研究《伤寒论》的来源提供了珍贵的文献依据。?
《伤寒论》的成书(下)
1
《辅行诀》的面世
“天不灭斯文”,在近几十年有一本书被发现了,就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这本书也是经历了很多的波折、曲折。
这本书是当年有一个叫张大昌民间中医大夫,我不记得是张大昌的爷爷还是张大昌本人了,应该是张大昌的爷爷吧,他当时从一个道士的手上买到的。他在住酒店的时候,碰到一个道士,一交谈知道他是一个医生,他说我这里有个好东西,你看要不要?最后展开一看,哇,好东西!最后就花了重金把这个东西买到了,买到以后又把他重新装裱,并传给他的嫡孙,也就是张大昌那里,然后把它硬生生的背下来了,同时也让他的弟子每人抄那么几份。
但是非常不幸的是,这个东西在文革时代,红卫兵抄家,抄来抄去把这个东西抄走了,抄走后一把火烧掉了,怎么办呢,没有了!其实在文革之前,张大昌曾经给中国中医研究院,就是我们现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写过信,当时不是要求民间献宝吗?就想把这个宝贝献给中国中医研究院,说这是个好东西,民间大夫的话可能还领会不了,你们中国中医研究院是中医界的最高机构,最高学术机构,肯定认为这个是好东西。但是上面没反应,文革就烧掉了。
到了文革后期,这个中国中医研究院王雪苔教授还有包括马继兴教授就先后,特别是王雪苔教授到张大昌先生的家里面来过几次找这本书,但是张大昌手上没这个书,就全凭记忆把它背出来了。
所以我们前辈的背诵功夫是相当厉害。我们现在一本《伤寒论》这么几条,我们背来背去,背了又忘,忘了又背,很困难,人家是整本书都背诵下来,这是背诵的一个版本。后来他有几个弟子抄写的版本,抄的过程中难免有差错,几个弟子合在一起,最后王雪苔教授就做了几个版本的整理,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市面上能看得到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这本书。
王雪苔教授出了这样一本书,马继兴教授研究敦煌学,特别是中医古籍里面的敦煌学一个重要的专家,他也有一个版本,还有张大昌的弟子衣之镖,也有出版这本书,市面上能够买到的有好几个版本,大家都可以去看一看,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差异,如果深入研究的话有好处,那么大体上这本书这几个版本都是可以的,在这个书里面之所以对张仲景成书有个重要的意义在哪里呢,就是这里面有不少的文字直接提出来了张仲景这本书的来源。
2
《伤寒论》的来源
我们看《辅行诀》,它是梁代陶弘景写的,实际上是不是陶弘景本人写的,现在也有争议,有些人说是陶弘景的弟子汇集的,而且这本书也不是写也是抄的,直接抄的哪里?就是抄的《伊尹汤液》,但是这个书里面的序言和内容里面有不少讲了《伤寒论》来源的问题,其中有一段文字它说:“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汛,华元化(就是华佗了),吴晋(华佗的弟子)、皇甫玄晏(就是皇甫谧)......皆当代名医,咸师式此《汤液经法》”这就是一个传承关系了。那么张仲景的师傅是谁啊?有人说是学同乡的,这是一个来源,但是他同乡这个在历史记载里面太多的缺如,但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张仲景的师承来源是《汤液经》,而且当时张仲景跟华佗、皇甫谧,可以说是同等地位,都是当世名医,到了后代张仲景的位置越来越高了,到了现在已经到了一个神坛的地位了,当然这跟他的杰出贡献有关系。
第二段,“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方,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晰,后学咸尊奉之”。这段话就非常突出了他是撰《伤寒论》,“后学咸尊奉之”说明张仲景他的师承也是有很多门人弟子,也有很多学他的,从这些话里面可以确切的证实《伤寒论》是来自于《伊尹汤液》的。
而陶弘景为什么要写《辅行诀》呢?《辅行诀》里面的方并不多,总数只有60个方,而《伊尹汤液》是有300多个方,他只抄了其中的一部分,因为陶弘景大家都知道是一个养生的道家,在山中修道的,在山中修道的话,这个前后不着店,又没有人,如果突然遇到急病重病的时候,你说去医院吗?没有医院,只能自己解决,所以以备不时之需,他就摘录了《伊尹汤液》里面的一些好用的方,大约60个方,作为紧急的和修道的时候用的。
3
《辅行诀》和《伤寒论》的比较?
有学者就仔细研究了《辅行诀》和《伤寒论》里面的方的关系,你看小阳旦汤在张仲景里面的《伤寒论》完全跟桂枝汤是一样的,不管是从方的药味都是一样的,所以小阳旦汤和桂枝汤是等同的,在张仲景的条文里面,有的时候甚至桂枝汤也叫阳旦汤,所以说看上去“证象阳旦,依法治之而增剧,”为什么呢?在这里面,证象阳旦,说的就是证象桂枝汤,所以还保留了阳旦汤的痕迹。正阳旦汤在张仲景里面事实上是小建中汤,药味完全一样。
小玄武汤等同于真武汤,真武、玄武这个是可以互换的。大玄武汤如果去掉甘草、生姜,就和附子汤是一样的。所以有学者统计,这个《辅行诀》里面这个六十个方,跟张仲景《伤寒论》里面一致符合或基本符合的方有三十六个,占了三分之二,从这里可以看出张仲景这个《伤寒论》跟伊尹汤液有很密切的关系。
但是,我们在伤寒论里面基本上就看不到伊尹汤液经里面这种其它方面的痕迹,哪些方面的痕迹看不到呢?第一,《伊尹汤液经》它用的辨证的方法比较多的是八纲辨证,还有五行理论指导下的脏腑辨证,我们从这个三十九个五脏大小补泻方,就可以看得出来它是脏腑辨证的一个典范。你看小泻心、大泻心,小补心、大补心,小泻脾、大泻脾,小补脾、大补脾,所以心脾肺肾肝,这个五脏,都有!但是我们在张仲景的《伤寒论》里面,看到了没有?都没有啦!这个就奇怪了,就是为什么张仲景他用了伊尹汤液经里面的方,但不用它的名,为什么小阳旦汤张仲景不直接拿过来就叫小阳旦汤,他就改成了桂枝汤呢?正阳旦汤本来抄的就是《伊尹汤液经》的,但是张仲景为什么把它改成了小建中汤呢?小玄武汤为什么不直接拿过来就叫小玄武汤?把它又改成了真武汤?
所以在这里面,张仲景他撰用汤液经方,但是已经不再用其脏腑补泻的这些方名,基本上也就是抛弃了脏腑辩证的方法。是为什么?非常有趣的是在陶弘景的《辅行诀》这本书里面找到了解释,所以这本书非常的重要,而且这本书出来只有几十年,我们这一辈的中医人有幸看到了这本书,在我们之前的前辈们就看不到这本书,还在那里争论不休。《辅行诀》里面它有一段话,它这么解释,说:“张机撰用《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某药名之,以推主为识之耳。”这什么意思啊?张机,张仲景他在撰伤寒论的时候,他要避道家之称。
为什么要避道家之称?他以这个方哪一个药为主药,就以这个主药来取这个方名,以柴胡为主药他就取柴胡汤,包括大小柴胡,以桂枝为主药就取名叫桂枝汤,以麻黄为主药就称麻黄汤,都是这么取名的。但是为什么要避道家之称呢?那就说明了《伊尹汤液经》这本书跟道家关系非常密切,而道家是跟什么?
道教的建立其实非常杂,来自于我们的方士,来自于练丹,来自于阴阳家的,很多的,当时的方士,他有很多的一些理论,最后都被道教继承了。为什么张仲景要避名讳,其实也有学者做过考证,因为在汉代末年,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而当时的话,道教最开始的是五斗米教,五斗米教它成立的时候,它是以反对当时的政府统治为目标的,那曹操你要代表政府的观点,你要保证国家的安定稳定,那你这些地方,这些民间起来造反,那肯定是不能容忍的,所以当时的道家起来是什么,实际上是我们所说的起义军的性质,其实我们后世有很多起义军,都是打着宗教的幌子,巧立名目起来的,包括我们近代,这个离我们最近的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国,包括我们明代的元代的,很多起义军都打着、建立一个宗教的名称,达到一个推翻现行政府的一个目的。
那么,在当时道教起来的时候,也是以反对现行政府而起的,所以曹操代表了政府,他就要镇压,张仲景他是政府一边的还是民间一边的?以现代有限的资料大致判断张仲景当过什么?长沙太守,虽然证据不明确,目前还找不到确实的证据,但是我们都这么说张仲景也叫张长沙,当过长沙太守,那他代表的就是政府,但是他又是一位医学家,那怎么办呢?而且他的很多的方和治法来自于伊尹汤液经,而伊尹汤液经是跟道家非常密切的书,所以他要避道家之称,把这些东西,跟道家有关的他都尽可能的把它抺除掉,所以有学者考证这个时候避道家之称是因为张仲景他是个政府人员,他在写自己书的时候,他要把这些与道教道学有关的都要抺去,所以他的方名也改了。好,这是关于张仲景这本书的来源,是伊尹汤液。而伊尹汤液它里面用的是五行理论,也用了八纲理论,但是张仲景这本书里面他是用了怎么样的理论?(未完待续)?
整理:柏彩宝 曾楚欣 邓蕙盈 许健 林赞檬 刘同换
校对:刘美方 黄楠
本文根据欧阳卫权老师2016年4月香港讲课整理,感谢欧阳卫权经方工作室志愿者整理为文字稿。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