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一.怎样判定太阳病
在《伤寒论》,太阳病是表证之一,是与少阴病相对存在的证,故胡希恕先生强调首先理解两者的概念,以下是其解说:表证即统太阳和少阴两类病证言,先就《伤寒论》有关两者的说明择述于下: 《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注解〗太阳病,即表阳证,意思是说,太阳病是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即是说,无论什么病,若见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即可诊断为太阳病证。
《伤寒论》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注解〗上述的太阳病,若同时伴有发热,汗出,恶风而脉按之缓弱者,则名之为中风。
《伤寒论》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伤寒。〖注解〗上述的太阳病,无论其已经发热或还未发热,但必恶寒,若同时更伴有身体疼痛、呕逆、按脉之寸尺各部俱紧者,则名之为伤寒。〖按〗中风和伤寒,为太阳病两类不同的证,前者由于汗出而敏于恶风,因名之为中风;后者由于无汗而不恶风,或少恶风,但重于恶寒,因名之为伤寒。不过于风曰中、于寒曰伤,实亦不无深意。太阳病原是机体欲借发汗的机转,自体表以解除其病,但限于自然的良能,或虽得汗出,而邪反乘汗出之虚而深入于肌腠,中者,中于内,名为中风者,以示在表的邪深也,或不得汗出,病邪郁集于体表,只是不得共汗而去,伤者,伤于外,名为伤寒者,以示在表的邪浅也。中风、伤寒均属证名,不要以为中风即真的中于风、伤寒即真的伤于寒。即古人有此看法,亦不外以现象当本质的错觉。至于风伤卫、寒伤荣更是妄说,不可信。
《伤寒论》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注解〗初患伤寒病时,大都出现太阳病证,故谓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较安静而不数急,为比较轻的证,则不至于传里或半表半里。少阳病则欲呕,阳明病则烦躁,故其人颇欲吐或躁烦,病已有传少阳或阳明的征兆,而脉数急更是邪盛病在发展变化之应,故肯定其为必传。
《伤寒论》第5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注解〗患伤寒若已二三日,还不见有阳明证或少阳证的出现,当可肯定其不传。〖按〗伤寒病轻者,治之得法,于太阳病时期即可治愈;但若重剧者,即使治之无误,亦只能于太阳病时挫其凶势,一般大都愈于少阳病的末期或阳明病的初期。
《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注解〗虽形似太阳病,但太阳病发热不渴,且必恶寒,今发热而渴反不恶寒,为热盛于里的温病,与太阳病的表热证大异其趣,不可发汗。若误为太阳病而发其汗,则必致身灼热的风温重证。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津为热蒸,故自汗出;湿复外郁故身重;热壅于上,故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里虽热但不实,故不宜下,若被误下,则津液竭于下,故小便不利;津液竭于上,故目直视;肾气欲绝,故失溲;若更误用火攻,以火助邪,更必然使热灼津枯,即轻微者,亦必致身发黄色,若重剧者,则必如惊痫,时瘛疭,其身不止于变黄,则当如火熏之色。若以上逆治,只犯其一,还可稍延时日,若连续犯之,则必促其早死。〖按〗热盛于里的温病,与太阳病的表热证根本不同,于此提出,不外示以鉴别之意,甚关重要,注家不查,竞谓为太阳温病,真乃笑话。
《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注解〗本条讲表证中不仅有太阳病,还有少阴病,发热恶寒的为太阳病,而少阴病偏虚偏寒,无力作热,故一味恶寒而不发热的为少阴病。〖解读〗本条老师认为表分阴阳,即少阴是表阴证立论之一。
《伤寒论》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注解〗少阴病即表阴证,属虚,表证类似太阳病,病在外而脉虽浮,但微细,因其虚弱,故病人困倦而喜卧。体虚或年老气血不足之人,一旦外感,往往发生少阴病。
《伤寒》少阴病的大意述要:《伤寒》少阴病篇比较难读,在我之前还没有人认为它是表阴证,也就因为这样,对于篇中的具体证治,因亦无法说明。其实依据八纲分析,同一病位均当有阴阳两类不同的证,验之于实践,老人或体质素虚的人,若患外感,往往见到少阴病这类的表证,而且少阴病篇论治开始,即首先提出麻黄细辛附子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等发汗法,这明明告人,少阴病发作伊始纯属表证,宜以汗解,惟以少阴病本虚,维持在表的时间甚短暂,二三日后即常传里而并发呕吐、下利的太阴病。篇中有关四逆辈诸证治,大都属于并病、合病之属,而非单纯的少阴病。人之死亡,大都在胃气败,即太阴病的末期阶段,少阴死证诸条,亦多系二阴的并病,仲景不于太阴病篇提出,而特出之本篇,亦大有深意,病之初起即见少阴这样表证,万不可轻忽大意,以其二三日就有并发太阴死证的风险,必须抓紧时机,予麻黄附子甘草汤等微发汗药治之,可救凶险于未萌。太阳与少阴均属表证,故均有传里或传半表半里的可能,但太阳病以传阳明、少阳为常,而间有传太阴、厥阴者;少阴病则恰相反,以传太阴、厥阴为常,而间有传阳明、少阳者。故少阴病篇亦有大承气汤和四逆散等证治的论述。《伤寒》少阴病篇比较难读,各家误于循经发病之说,更使读者迷惑不解,因略加阐明,以供参考,至于证治详解,俱见各方证条,此不赘述。
总之,《伤寒》所谓太阳病和少阴病,实即同在表位或阳或阴两类不同的为证。病在表均须汗解,但少阴病本虚,发汗不宜太过,而且必须配以附子、细辛等温性亢奋药。太阳病则不然,若阳热亢盛,反宜配以沉寒的石膏,此即两者为治的概要区分。不过无论太阳或少阴,均有自汗出和无汗出二类明显不同的类型,虽依法均宜汗解,但自汗出须用桂枝汤法,无汗须用麻黄汤法,随证候的出入变化,而行药味的加减化裁,以是则有桂枝汤类和麻黄汤类两大类别的解表治剂,今依次述之于下。
〖解读〗把表证分为阴阳两类,并明确表阳证即太阳病,表阴证即少阴病,是胡希恕老师通过分析《伤寒》条文并结合临床得出的结论。我们根据这一学术观点再读《伤寒》,并在临床验证,感到非常恰当,感到很易理解《伤寒》全文,临床治疗得心应手。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有不少人问道《伤寒论》,但历来因读《伤寒》存在误导传统,以《内经》释《伤寒》,认为《伤寒》的六经即《素问·热论》脏腑经络的六经,少阴病为肾脏或心脏、主里不主表,无人倡导少阴主表。胡希恕老师在20世纪50-60年代提出少阴属表实属罕见,因此写到:“在我以前还没有人认为它是表阴证”,其实之前有喜多村之宽、恽铁樵、庞祝如等先贤有近似之论。不过把表证分阴阳,并具体到方证论治,而且归类为桂枝汤类和麻黄汤类,是胡希恕老师首先作的探讨。
这里应当注意的是:胡希恕老师把治疗表证的方证归为桂枝汤和麻黄汤两大类,是因《伤寒》的解表方剂以此二方变化加减为主。不过应注意:在两类之外,还有其他解表的方,如白通汤、真武汤等,胡希恕老师曾重点讲解其方证有解表作用,并有温里作用,因此把它们列于病位属里证章中。同时还能看到,在桂枝汤、麻黄汤加减变化方剂中,也有不少不是单纯发汗解表,而是兼有温里者,如桂枝加人参汤、小建中汤、白术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小青龙汤、葛根加半夏汤…,而且还有兼有清里热者,如葛根芩连汤、大青龙汤、越婢汤…,这就提示我们,人体患病后,病情千变万化,但病型不出六经,而具体到方证,则可见于一经、也可见于两经合病,或三经合病并病,因此,把《伤寒》全部方证用六经分类,有许多方证很难绝然分为何经证。这里也可说明,有人提出《伤寒》原著有“纲不符目”问题,是因许多方证是合病、并病者,更主要的是,病之初出现的方证,易于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应用什么方药治疗,紧接一起便于说明、理解。这里也可明了,《伤寒论》太阳病篇有178条,而太阴病仅有8条,少阳病仅有16条,是便于论述和节约篇幅的需要。后世以方类证、以病位类证、以经类证,只不过是变化角度进一步理解《伤寒》原旨而已。
基于胡希恕先生的研究,我们把判断太阳病的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主提纲:即《伤寒论》第1条(赵开美本,以下同):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判定太阳病的主要提纲。是说太阳病,不是指的一种个别的病,而是指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特征的一般常见的证。即是说无论什么病,若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症状者,即称太阳病。提纲高度概括而准确。提纲在现代更有重大意义,人们往往以“相当于西医什么病”去思维,而这里强调了不是指具体的病,既不是西医的什么病,也不是中医的个别的病,是独特的经方概念。
根据杨绍伊的考证,六经名在汉前的《汤液经法》已出现,但无“××之为病”内容,张仲景在世时也未出现,是其弟子加入的。是在说明,六经的产生是古人以八纲指导用方证治病,通过长期实践,不断总结经验而产生的纲领性概念、理论。
辅助提纲:有以下4条。
①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经方在漫长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表证有阴阳之分,每一个病位皆有阴阳两类证,表证亦分阴阳两类证,即表证有发热恶寒者,此为病位在表的表阳证即太阳病,若表证呈现不发热而恶寒者,此为病位在表的表阴证、即少阴病,此是判断太阳病和少阴病的关键。
②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是告知太阳病又分中风和伤寒,太阳病若同时出现发热汗出,恶风而脉按之缓弱者,则名之为中风。
③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是告知,上述的太阳病,无论是见已经发热,或还未发热,但必恶寒,是说恶寒是太阳病表证的重要症状。若同时更见有身体疼痛,呕逆,脉寸关尺各部俱紧者,则名之为伤寒。即是说,太阳病又有伤寒、中风之分。中风和伤寒为太阳病两类不同的病证。前者由于汗出而敏于恶风,因名之为中风;后者由于无汗而不恶风,或少恶风,但重于恶寒,因名之为伤寒。不过于风曰中,而于寒曰伤,实亦不无深意。即太阳病原是人体欲借发汗的机转,自体表以解除其病,但限于自然的良能,或虽得汗出而邪反乘汗出之虚深入于肌膜。中者中于内,名曰中风者,以示在表之邪深也。或不得汗出,病邪郁集于肤表,只是不得其汗而出。伤者伤于外,名为伤寒者,以示在表的邪浅也。中风、伤寒均属证名,是症状反应名证,即人患病后所出现的症状特点分类所称之名,不要以为中风即真的中于风,伤寒即真的伤于寒。至于“风伤卫”、“寒伤营”是《内经》体系之说,解释经方的症状反应当然不恰当。
④第6第: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是明确与温病的鉴别,温病形似太阳病,但太阳病是热在表,发热而不渴,且必恶寒。今发热而渴不恶寒,是为热甚于里的阳明病。这里要注意,张仲景把温病、风温皆归类于里阳证阳明病,细读阳明病篇可明了。
由以上可知,太阳病的定义、概念即是提纲所述,即主要由第1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主要特征来判定,并由第2、3、6、7条作辅助判定。其主要概念是:所谓的太阳病,指的是在表的阳证,即人体患病后,机体反应出的症状特点为病位在表、其病情为阳热性一类的证(中风、伤寒),而不是经络脏腑概念。
仲景治病,所谓辨证论治,重在辨八纲、六经。但影响人体患病的还有很多因素,如气血、瘀血、痰饮、水湿等,因此,还须辨气血、瘀血、痰饮、水湿等,这种辨证论治思想,详细地体现在辨方证中。
二.太阳病治则
以上所述,已知太阳病为在表的阳热证,治需以发表剂,使人体达成发汗的机转,把病邪驱除体外,是最为理想的病因疗法。中医经方家积长久的经验,确实掌握了这一治则,其疗效历经考验。纵观仲景治疗太阳病所用方药,多以辛温和中健胃、助卫解表为主。又太阳病又分中风和伤寒两类证,故治疗时中风证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表为主,治疗伤寒证以麻黄汤辛温发汗解表为主,并以此两方加减,在《伤寒论》形成了桂枝类、麻黄类两大系列方证,为《伤寒》书重要组成部分。又因痰饮、水湿、瘀血、精气、津液等影响,则临床还常见相应不同的太阳病的合并证。又由疾病的传变,还常见太阳与少阳、阳明等合病、并病,因此,在论述太阳病治疗时,又详述了太阳挟饮、太阳挟瘀血、太阳挟湿、太阳少阳合病、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太阴合病等方证。因此,不论何种版本,太阳病篇的出现方证最多。 这里特别注意的是,张仲景在论述太阳病证治时,特别强调了与温病的鉴别和治疗,惜后世以《内经》释《伤寒》,不解六经原旨,尤其不解仲景治疗温病方证,因致误认为《伤寒》专治伤寒,不能治温病。原张仲景把治温病方证散在于六经各篇中,为了便于理解,本书把温病方证集中于阳明病篇讨论。详见阳明病篇自明。
太阳病治疗原则是发汗解表,但论中告诫:不可大发汗,尤其忌用火迫汗;病在表不可下,合并里饮不可单发汗;并强调了发汗的注意事项,须仔细读原文、解读各方证自明。
三.太阳病类方证
一、桂枝汤类方证 1.桂枝汤方证
桂枝汤方: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按〗《金鉴》曰:“桂枝汤,桂枝下有去皮二字,夫桂枝气味辛甘,全在于皮,若去皮,是枯木矣,如何有解肌发汗之功?宜删此二字”,后世注家皆认为是去皮外之粗皮,宜从后世注家。
注:方剂组成中的剂量单位、煎服法及文字表叙法,皆用黑体字(整理者用粉色底代表),以示遵仲景原著。而书中所举病例用药皆用现代重量单位,以下同。
〖方解〗桂枝汤的发汗作用,主要在桂枝、生姜,二者均属辛温发汗药,有健胃作用,并且伍以大枣、甘草纯甘之品,益胃气而滋津液,增强荣卫之气。这里要特别注意,桂枝降气冲,生姜治呕逆,可见二药都有下达的性能,升发之力不强,虽合起来用,不至大汗。芍药微寒而敛,既用以制桂、姜的辛散,又用以助枣、草的滋津。本方既是发汗解热药,又是安中健胃滋液,对于精气虚,不足以祛邪,虽汗出而邪不去者用之最当,使邪不复留于肌表。
根据其煎服法,以水七升,从每服一可以看出古时升的容积比较小,只相当于现在的一茶杯,应注意七升水为煎三服药所需。古人以烧柴之微火煎药,使药物成分缓慢析出而溶解于水中,现代使用煤气灶,其火势较猛,故可以稍多加些水。服一升就是喝一茶杯。尤其药后还要喝稀粥,喝粥的量要稍大于药量,以助药力。遍检全书,仅桂枝汤服法有言啜粥以补精气,又喝药又喝热粥,但仍需多盖棉被,可知发汗力不大。
一时许,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漐漐就是微汗,遍身微汗出最佳,如果汗出如水流漓,则达不到治疗效果。配合方中甘温之药鼓舞胃气,正气与药力相合才足以祛邪,汗出而解。因汗出伤人津液,若一服药后,汗出病愈,就不要再继续吃了。假如第一次服药后未见汗出,就再继续服药。若病仍不解,则需缩短服药间隔,每2小时服药1次。如果病情较重,就要昼夜服药,24小时进行观察。若一剂药(三升)服后,症状未完全消除,还需要再煎服用,可服至两三剂。少食稀粥,更有益精却邪之妙。所以本方既是发汗解热汤剂,又是安中养液调和营卫之方,也就是后来医家所谓的“甘温除热”的良方。
甘温除热之热不是一般的热,而是胃气不振、津血有所伤,致使营卫不和之热。有关汗出身热的机制,胡希恕先生引《素问·评热病论》加以说明:“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燥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出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这里是说,邪气与精气、正气交争于体表的骨肉间,原是人体欲借以发汗的机转而解除病邪,故一般说来能得汗出者,大都是病邪却而精气胜。因精气来自谷气,化生于胃,如果精气真胜,则其人当能食。邪气使人发热,如果邪气真却,则必不复热,若复热,为邪气还在,汗出,为精气外越,汗出身热,是邪气盛、精气虚,汗出为精气外溢,此时邪乘虚入于肌表。正气为阳,邪气为阴,正气与邪气交争于肌表故称阴阳交。此时精气流于外、邪气入于里,则精气断绝而邪气独留,故不免于死。桂枝汤证虽不完全同于《内经》所说的阴阳交之证,但陶弘景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记载有“治天行病发热(传染病、温疫)”,其证为正邪相争于肌表、汗出身热的病机是相同的。桂枝汤的主要作用是甘温健胃,通过调和营卫使精气胜而表固,邪气不再入侵,故使汗止而热除,也即发汗止汗、甘温除热的道理。由桂枝汤方药组成可知,本方药力微薄平稳,既非大热,又非大汗之药。合理应用桂枝汤是一种养胃增液的发汗、止汗法,是祛邪不伤人的。有人认为桂枝辛温大热,在临床当用而畏用,认为桂枝“不可用于有热证的病例”,致使不能活用经方。清代的陈修园时期,南方人畏用桂枝,后陈氏大胆应用,疗效非凡,世人皆效仿之,桂枝用至4~5钱(今12~15克)之多,亦不再畏惧。
【歌诀】桂枝汤方治中风,发热汗出又恶风。芍姜草枣啜热粥,调和营卫建奇功。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解读〗仲景论脉,外为阳,内为阴,阳浮而阴弱者,是说脉有浮于外而弱于内的形象。也就是轻取为浮,重按为弱。“阳浮者热自发”,是说阳浮的脉为发热的反应;“阴弱者汗自出”是说阴弱的脉,为汗出的反应。“啬啬恶寒”是说恶寒有缩缩之形。“淅淅恶风”,是说恶风有洒淅之状。“翕翕发热”是说热郁于表,有合而不开之情。“鼻鸣干呕者”,是说表不解,有气上冲之机。这是典型的太阳中风证,为桂枝汤的适应证,故可用桂枝汤主治。〖按〗这里要注意:桂枝汤源自于《汤液经法》中的小阳旦汤,原仅有适应证,没有“太阳中风”概念,是张仲景方以类聚、产生了六经概念。如前所述,太阳病本是机体欲借发汗的机转,自体表以解除病邪的一种反应,也就是《内经》所谓的邪气交争于骨肉。邪指病邪,气指精气(即津液》,今得汗出,理应表解不复发热,而反复发热表不解者,由于精气虚,不足以胜邪,故用甘温滋液的桂枝汤,发汗以解肌。
《伤寒论》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解读〗这里的“太阳病”,是指症状具备太阳病提纲特征者。如果见有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的表现,即可用桂枝汤来主治。这里未说太阳中风,言外之意,不要以为桂枝汤是只限于治疗中风证的专用方。〖按〗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是桂枝汤正证,这类证在临床常见。如验案:谢某,女,51岁,2004年9月26日初诊:雨淋后,发热,恶寒(T38℃),头剧痛,全身酸胀、疼痛,鼻流清涕,经西药治疗1周后,仍低热(T37.5℃),且汗出恶风,动则汗出明显,头隐隐作痛,鼻流清涕、遇风寒加重,舌苔白,脉浮弱。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为:太阳表虚中风证,与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结果:服1剂药后体温降至正常,又继服2剂症已。凡病(不论急性病、慢性病、还是传染病)见此证者,即可用桂枝汤主治,无不效验。
《伤寒论》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解读〗太阳病为病在表,宜汗不宜下,用下法治疗太阳病是错误的。如误下后,患者感到有气自小腹上冲胸的症状,说明未因误下而邪内陷,病还在表,这种情况可给服桂枝汤,用前食稀粥复取微汗方法解之。若无气上冲感觉者,说明邪已陷于里,此时就不能给服桂枝汤了。〖按〗由气上冲的有无,判断有无太阳表证、桂枝汤证,是仲景辨证的重大特点之一。人体本来就具有从体表发汗以解除疾病的机制,若自里以下之,正给人体的机制以相反的打击,如果人体的功能较弱,便不能保持原来的抗病机制,则去表而内陷,今反与此逆治以回击,坚持了原来的欲汗机制,气上冲即此回击的证候。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下伤中气、损津液,虽病还在表,也不宜用麻黄汤,而只宜用桂枝汤。
《伤寒论》第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解读〗太阳病三天,已经发过汗,而病未解,医者未详细检查为什么不解,误用吐、下、温针等非法治疗,以至病仍不解,于是形成逆治的坏病,此时已没有桂枝汤证,所以不可再与桂枝汤,应详审其脉症,辨明其所犯何逆,随证治之。〖按〗观其脉症的“症”,是指个别的症状说的;随证治之的“证”,是指辨明的病证说的。也就是说,通过观察脉症的综合分析,从而辨明其究竟是现于什么证,然后随证选择以适当的方剂进行治疗。
《伤寒论》第16条(续):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解读〗桂枝汤本来是为解肌而设,与麻黄汤专用于发表大异其趣。若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是表实证,则宜用麻黄汤以发其表,慎不可用桂枝汤以解其肌。医者务必认识和记住这一点,不得弄错。〖按〗精气虚,力不足以胜邪,虽得汗出,邪反乘汗出之虚而盘踞于肌腠之内。桂枝汤能促进胃气、加强精气,把盤踞肌腠之邪驱除于外,故称为解肌。如果精气充实、能够胜邪,只是不得汗出,因致脉浮紧、发热、汗不出的表实证,则须麻黄汤发汗解表,邪随汗一起有排出体表,此称解表。这种表实证若误与桂枝汤,必致实实之祸,故特告医家,常须识此,勿要妄施。
《伤寒论》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解读〗太阳病,如为桂枝汤证,予桂枝汤,应当表解热除而不复烦。今反烦不解者,这由于邪气郁滞、药力受阻所致,宜先刺风池、风府各穴以疏通郁滞的邪气,再予桂枝汤,就可以获得痊愈。〖按〗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有先刺风池、风府辅助的一法,这是病重药轻、针药并行的方法,不可不知。
《伤寒论》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解读〗脉洪大,当是脉浮。脉洪大为里热盛,则不可用桂枝汤发汗,可能是传抄有误(此条本就自相矛盾,把“脉洪大”解为“脉浮”亦为强解。《伤寒杂病论会通》本条为:“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脉洪大者,与白虎汤;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解读汤液经法》本条为:服桂枝汤大汗出,若脉但洪大,与桂枝汤。若其形如疟,一日再三发,汗出便解,属桂枝二越婢一汤)。使用桂枝汤不但要认准适应证,还必须注意服法,使其漐漐微汗出,使荣卫调和邪去病愈,如服桂枝汤不得法而致大汗出,则病必不解。如患者脉见浮,为病仍在外,可再与桂枝汤如前面所讲的服用方法服用,若形如疟状,而一日两次变寒热者,则微使汗出必解,宜用桂枝二麻黄一汤。
《伤寒论》第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解读〗外证未解者,即表证未解。脉浮弱者,为表虚,故宜桂枝汤汗以解之。〖按〗麻黄汤与桂枝汤虽然都是太阳病的发汗剂,但麻黄汤作用为发表,而桂枝汤作用为解肌,论中为了示其区别,对麻黄汤证常叫做表证,桂枝汤证常称为外证,宜注意。
《伤寒论》第44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解读〗太阳病外证未解者,是说桂枝汤证仍在,故不可下,下则为逆治,解外仍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45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解读〗先发汗不解,是指先用麻黄汤发其汗,而病不解。此时医者不详审其原因,却又错误用下法治疗,若当时脉见浮,则病必然未愈。因为脉浮为病在外,法宜汗解,而反用下法,故使病不愈。今脉见浮,故知病还在外,宜用桂枝解外即愈。〖按〗这里要注意,太阳病发汗或下后,而表未解者,不可与麻黄汤,而宜与桂枝汤,此属定法。
《伤寒论》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解读〗病常自汗出者,其原因不在脉内的荣气,故谓此为荣气和;而是由于在脉外的卫气,因为卫气不与荣气保持谐调,所以荣气自行于脉中,卫气自行于脉外。卫失荣则不固、荣失卫则不守,故致常自汗出,宜用桂枝汤复发汗,使荣卫调和则痊愈。〖按〗人身的体液,行于脉中则为血,行于脉外则为气。血的作用叫做荣,气的作用称为卫。前者是就本体说的,后者是就作用说的,不要以为血气之外另有荣卫的存在,它们来自于饮食、化生于胃,机体赖之生存,故又统称之为精气。
《伤寒论》第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解读〗脏无他病者,是说内脏无病,言外之意是说病在外。时发热自汗出者,谓发热自汗出有定时。这也是卫气不和所致,宜在发热自汗出之前,用桂枝汤发汗即愈。〖按〗以上2条,说明桂枝汤有调和荣卫的作用,病常自汗出,和时发热自汗出,就是荣卫不和的表现,是临床常见病,用桂枝汤多效,应当注意。例如:熊某,女,56岁,1964年8月20日初诊:3个月来,每日下午3~5时发热,两臂肘窝发紧,肩背拘急,热后汗出,舌苔薄白润,脉缓。给服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2剂而解。
《伤寒论》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解读〗伤寒已六七天不大便,头痛有热者,显系里热成实上攻所致,当用承气汤攻下里热实,不过还应当辨其小便:小便若短赤的才是里热实;若小便清长的,知病不在里,而仍在表,当须发汗解表。必见之头痛而鼻衄者,方可用桂枝汤治之(本条句末“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疑为倒装,或为抄错)。
〖按〗本条冒首以“伤寒”,是在说身无汗,为表实证,即便病在表也不可与桂枝汤。必须见头痛而鼻衄者,属表虚证,始可用桂枝汤。桂枝甘温,益中滋液,其应用当以津血有所伤失为先决条件,这与有汗表虚同理。前条(第55条)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虽衄表仍实,故仍用麻黄汤。本条脉则浮弱可知,临证时必须细辨。又本条之若“头痛者必衄”句,宜作“必头痛而衄者”解,不能解释为“若头痛者,则必衄”。
《伤寒论》第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解读〗太阳伤寒,服麻黄汤发汗后,证已解,约有半天时间又见心烦、脉浮数等症,为表邪未尽,或调护不周,复感外邪,这种情况可再用微发汗的方法治疗,宜用桂枝汤。〖按〗太阳病服麻黄汤后,表未尽解,不可再用麻黄汤,而宜用桂枝汤;服桂枝汤后,如表未尽解,亦宜再与桂枝汤,而不可予麻黄汤,这被视为经方的定法,须记。
《伤寒论》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解读〗伤寒,治当发汗,而医误用下法,这种误治造成患者连续腹泻,而且清谷不止,使其病由表传里,转变为虚寒在里的太阴病,此时,虽身疼痛表还未罢,亦宜用四逆汤急救其里,而后再治身疼痛。若误下后,没有出现下利清谷,只见身疼痛者,当然可用桂枝汤急救其表。〖按〗表里并病,若里虚寒,宜先救里而后救表,此为定法。又服四逆汤后,下利清谷止,而身疼痛不止,当然也应用桂枝汤,自在言外。
《伤寒论》第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解读〗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是中风证。荣弱于脉内,卫强于脉外,荣卫不和,故使汗出不已,桂枝汤调和荣卫而解除外邪,故能治疗发热汗出。〖按〗“欲救邪风”句,有语病(《解读汤液经法》“救”字为“攻”),后世“风伤卫”之说,可能缘此,应做欲祛外邪解。古人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虽然能总结出证治的规律,但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对于病理的解说往往出现主观臆测,当注意客观对待。
《伤寒论》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解读〗太阳病伤寒证,应当发汗解表,本不宜下,而反大下之,下后表不解,当予桂枝汤以解肌,切不可与麻黄汤复发汗,今一再误治,因邪气内陷致心下痞,同时见有恶寒,知表还未解。对于这种情况,宜先予桂枝汤以解表,表解后,再予大黄黄连泻心汤以攻痞。〖按〗表里并病,若里实应攻下者,宜先解表而后攻下,此亦是经方定法,须牢记。
《伤寒论》第234条: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解读〗这里所说的阳明病,是指汗出多而身热证,今见脉迟,为津液伤的反映。汗出多,为营卫不和。微恶寒者,是说表尚未解也。这样证候,实是太阳表虚证,故仍宜桂枝,以调和营卫的小发更汗来解表。
《伤寒论》第240条: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复如疟状,日晡所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当下之;脉浮虚者,当发汗。下之宜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解读〗病人烦热,汗出则解者,暗示为不汗出而烦躁的大青龙汤证,服大青龙汤则汗出烦热解也。但又如疟状,日晡所则发热,此时发热属阳明。如其脉沉实,已传入阳明无疑,宜大承气汤下之;若脉浮虚,则为时发热汗出的桂枝汤证,宜桂枝汤以发汗。〖按〗这里仅见日晡所发热、脉实,为何即用大承气汤攻之?这是因为大青龙汤发汗重剂,服后有可能因热盛再加汗出津伤而直传阳明,来势迅猛,正在发展变化甚明,当头痛击,此正其时,医者不但要知常规,更须知机应变,可与后之急下各条互参自明。
《伤寒论》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解读〗此所谓太阴病,当指自下利而言。下利而见脉浮,为欲自表解之势,故顺其势治之,宜桂枝汤。〖按〗下利脉浮,无非表里合病之属,本条所述脉当浮弱,或自汗出,若脉浮紧无汗,则宜葛根汤,不可予桂枝汤。葛根汤条谓为太阳阳明合病,而此则谓太阴病脉浮者,以证有虚实不同耳,其他皆表里合病之意,宜与葛根汤条互参自明。
《伤寒论》第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解读〗下利腹胀满,为里虚寒。身体疼痛,为表未解。表里并病,里虚寒者,法当先救里,而后攻表,故宜四逆汤先温其里,而后再以桂枝汤以解其表。〖按〗表里并病,里实热宜攻下时,当先解表,而后攻里。里虚寒须温里者,宜先救里而后攻表,此为定法,仲景在太阳病篇有多次说明,宜注意。
《伤寒论》第387条: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解读〗吐利止,是说服理中丸后,霍乱吐利即止。而身痛不休者,为外未解也,故当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是说不可用大剂量,以防止患者汗出过多。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第7条: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即桂枝汤方,见下利中)。〖解读〗产后风,即指妇女产后患太阳中风证。因产后体虚难愈,而连绵数十日不解,今仍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这是桂枝汤证还存在的表现。既有其证,当用其方,病不论多久,皆用桂枝汤治疗。〖按〗桂枝汤源自于《汤液经方》的小阳旦汤,故本条的阳旦汤,当指桂枝汤。
以上是仲景书有关桂枝汤方证的论述,条文共22条,其重点在讲述桂枝汤的具体适应证,概括起来为:
(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浮弱者。
(2)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汗出者。
(3)发汗或下之,而表未解者。
(4)太阳阳明并病,汗多,脉迟表未罢者。
(5)病下利而脉浮弱,或自汗出者。
(6)霍乱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
如读懂这22条论述,临床应用桂枝汤当属没什么问题了。但初读是书,尤其是联系西医诊断疾病名、病因,往往不得其要。因此,这里需再说明:桂枝汤不但应用于急性病,而且也应用于慢性病,不但应用于常见的感冒、内伤杂病、急慢性发热、头痛、身疼痛、风湿病等,也应用于疟疾、肺炎、霍乱、伤寒等急性传染病。陶弘景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说:小阳旦汤(桂枝汤)“治天行病发热”,古代所称“天行病”即现代的急性传染病、温疫。不过要清楚,只有当症状反应为桂枝汤证时才可用桂枝汤。中医与西医的主要不同是,中医是根据患者症状特点用药,即有是证、用是方。桂枝汤是用于疾病反应为在表的太阳病表虚证,功在发汗解热,其药物偏于甘温,而有益胃滋液作用,其特点谓之调和营卫、解肌,与麻黄汤专于发汗解表不同。也由于表证的有汗与无汗,在《伤寒》论述了以桂枝汤和麻黄汤加减变化的两大系列方剂和适应证,桂枝汤因病后经治疗、或未经治疗、正确治疗或误治,皆因津液伤失,再加上合并痰饮、瘀血、传变等原因,因而以桂枝汤加减变化的方剂和方证更加多见。
【讨论归经】本方证已明确为太阳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的表虚证。本方证常见于急慢性发热或高热、低热。如治验:贺某,男,8岁,1965年10月23日初诊。感冒发热1周不退,每日上午11:30时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汗出,至夜12:00时后热自已,饮食精神均好,大便1~2日一行,他无不适,舌苔白润,脉虚数。证属太阳之表虚证,主在营卫不和,治以调和营卫,予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结果:服2剂,上午已无发热,下午1:00后尚有低热(37.2~37.5℃),舌苔薄黄,脉尚稍数,继与桂枝汤合小柴胡汤加生石膏,服3剂,诸症解。
2.桂枝加桂汤方证
桂枝加桂汤方:桂枝(去皮)五两,芍药三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枝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方解〗本方于桂枝汤加重治上冲的桂枝用量,故其适应证为桂枝汤证而气上冲剧烈者。
【歌诀】桂枝加桂治上冲,用量不同治不同。汗出上虚是主因,桂枝降逆要记清。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解读〗由烧针令其汗来看,是说原本为无汗的太阳表实证,病在表,治当发汗,但用烧针的方法迫使患者出大汗,是不得法的治疗,不但使病不能解除,而且不慎针眼受寒被感染,则出现红肿如核状,则更易导致气从少腹上冲心的奔豚证。这时的治疗,宜用灸法于每个核肿上各灸一壮,来治疗针处肿赤,同时给服桂枝加桂汤,治疗奔豚并亦解外。〖按〗奔豚,是发作性的神经症,以剧烈的气从少腹上冲心为特征,《金匮要略·奔豚气病》称为奔豚病,有“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的论述。关于奔豚的成因,该篇有“皆从惊恐得之”,很难理解。经多年的研究和临床体会,渐知所谓惊恐,并非指外来的可惊可恐的刺激,而是指自身发惊发恐的神心症。例如痰饮、瘀血等常可引发惊恐证候。尤其不正确的治疗,更易导致惊恐的发作。《伤寒论》中也有多处论述这一点,如“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奔豚病即多在这些惊恐神心症的基础上而发生。本条所述的“烧针令其汗”,亦正犯“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的错误,再加针处感染,给人体以强烈刺激,很易促使惊恐发作。由于烧针迫汗太过,更易导致急剧的气上冲,故称必发奔豚。又临床上亦常见练气功不得法使气上逆,也可引发奔豚。
《金匮要略·奔豚气病》第4条: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解读〗本条是上条在《金匮要略》重出,而在前加“发汗后”3字是衍文,应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已明确为太阳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桂枝汤方证又见气上冲者。仲景关于本方的论治仅此1条,但已清楚说明,桂枝加桂汤证是治疗桂枝汤证又见气上冲剧烈者。仲景书中提出“烧针令其汗”是举例说用烧针大发汗,造成津液伤、上虚,气上冲的病因病机,不要以为病因只限于烧针发汗,而是多种病因,即凡是急、慢性病,皆因津液伤、上虚下实者皆可出现。现代医学常见于神经官能症、冠心病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气功走火入魔等。如治验:张某,女,1965年12月13日初诊。因练气功不得法,出现气从脐下上冲至胸已半年多,伴见心慌、汗出、失眠,舌苔白润,脉缓,证属营卫不和,汗出上虚,因致气上冲逆,治用桂枝加桂汤:桂枝15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结果:上药服3剂,气上冲已,但有时脐下跳动。上方加茯苓12克,服3剂,脐下跳动已,睡眠仍差,继服酸枣仁汤加减善后。
3.桂枝加葛根汤方证
桂枝加葛根汤方:葛根四两,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甘草(炙)二两。以水先煮葛根数沸,去上沫,再内余药,煎服法同桂枝汤(原方药组成及煎服法误为葛根汤,林亿等已有说明)。〖方解〗葛根甘平。《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消渴,身大热”,可见是一清润性的解热药,而有解肌及缓解筋脉拘急的作用,尤其有解项背强急的特能,今小加味于桂枝汤,故治桂枝汤证而项背强急者。
【歌诀】桂枝又加葛根汤,表虚更显项背强。葛根解肌有特能,加强解热略清凉。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解读〗“几几”是形容短羽之鸟,尚不能飞腾,动则先伸其颈之状。项背强几几者,即项背强急,俯仰不能自如的样子。太阳病汗出恶风,是桂枝汤证,今又见项背强几几,故加治是证的葛根来主治。〖按〗葛根汤,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这里的“反汗出恶风者”,是对葛根汤证而言,暗示两方在应用上的主要鉴别点,而以一“反”字传其神。
(李保柱《仲景方术》--要正确理解《伤寒论》中的方言土语:…“强几几”一词就是北方和中原地区惯用的方言土语,只是由于历代传抄之误,将原先的方言“强八八”误抄成“强几几”,一直延误至今,令人无法理解。其实,在我地农村,“强八八”(整理者:日常确有“紧巴巴”之用语)一词至今仍然在某些群体人中广泛使用着,人们彼此之间都能理解它的含义,比如,当你在晚上睡觉时,由于不慎着了风寒或者睡觉姿势不正确,会导致俗称“落枕”的病,早晨醒来起床时就有一种自我感觉,头项背拘紧不舒服的现象,我们农村的方言土语就称之为“强八八”,“强”字的读音是jiang(僵),“八八”的读音是baba,即数字8的读音。同理,对于这种风寒客表而致的气血不通现象,有时也可发生于四肢,出现四肢活动不灵,但不是中风偏瘫的感觉,我们农村方言土语也称之为“胳膊强八八”和“腿强八八”…。无独有偶,在内经中也曾经出现过“几几”一词,云“腰痛侠脊而痛,至头(强)几几…”,“几几”在此的读音是baba,也是方言土语,与《伤寒论》具有共同的语音环境。在《诗经》中也有类似之语,云“公孙硕肤,赤舄几几”,公孙是人名,硕是大的意思,肤是美的意思,赤是红的意思,舄是古代木制的拖鞋,全句的意思是“公孙个子高大,身材优美,穿着红色木制的拖鞋,走起路来发出八嗒八嗒的声音,在此“几几”是个象声词,是“八八”的传抄之误,由此可知后世诸家之释非是,都是望文生义,牵强附会,强加注释,因为他们不知道在这里是仲景使用的方言土语。)
【讨论归经】本方证已明确为太阳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桂枝汤方证见项背强几几者。本方证是桂枝汤方证的延伸,即以桂枝汤方证为主,以项背强几几为辅。因此,当见项背强几几时,要详审是葛根汤方证还是桂枝汤方证,这样才能确定本方证。如治验:任某,女,21岁,昨日感冒,头痛、头晕,汗出恶风,肩背疼痛,头向左顾则左项发紧且痛,舌苔薄白,脉浮稍数。此属太阳表虚证兼见项背强几几,为桂枝加葛根汤方证: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葛根12克。结果:服1剂,症大减,2剂症已。
4.栝楼桂枝汤方证
栝楼桂枝汤方:栝楼根三两,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生姜(切)三两,大枣十二枚,甘草(炙)二两。上六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日三服。〖方解〗栝楼根亦称天花粉,性味苦寒,《神农本草经》谓:“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可见是一强壮性的滋润解热药。本方用之即取其滋润组织枯燥的作用,以治桂枝汤证而身拘急者。
【歌诀】栝楼桂枝治拘急,是因津虚不养肌。桂枝汤本调营卫,花粉强壮补津虚。
【解读仲景原文】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第11条: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瓜蒌桂枝汤主之。〖解读〗太阳病,其证备,是说太阳病桂枝汤证俱备的意思。身体强几几然,是说全身有强直性痉挛的自觉或他觉症状。太阳病脉当浮,今脉见沉迟故称反,由此可知为组织枯燥的痉病,应以栝楼桂枝汤主之。〖按〗仲景论述痉有刚、柔之分,《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谓:“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本条所述,当是柔痉的证治,此可对照葛根汤条分析。
【讨论归经】栝楼桂枝汤方证除俱备太阳病证外,尚见身体强几几然、脉沉迟,还有柔痉的特点:发热汗出,而不恶寒;从药味组成分析,栝楼根味苦寒,其主治在阳明里,故本方证当属太阳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辨证要点:痉挛拘急见于桂枝汤证。本方证常见于慢性病,如冯某,女,35岁。低热已1年余,近1周来头痛、身痛、汗出恶风、低热、面赤、口渴、两上肢拘急、肩背酸痛,舌苔薄白,脉沉细。证属津液本虚,复受外邪,而致表虚肌不和,是为栝楼桂枝汤证,治以栝楼桂枝汤方:栝楼根12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结果:1剂差,3剂已。本方证亦常见于急性病,不论急慢性鼻炎、咽炎、风湿病、骨质疏松症、钙缺乏症、强直性脊柱炎等,皆可出现本方证,但先要排除表实葛根汤证及表虚桂枝加葛根汤证,而确认为本方证。
5.桂枝加黄芪汤方证
桂枝加黄芪汤方:桂枝(去皮)三两,白芍三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甘草(炙)二两,黄芪二两。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取微汗,若不汗,更服。〖方解〗黄芪,味甘微温,《神农本草经》谓:“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补虚”。从所主来看,均属肌肤间病,也可知补虚主要是字补表气的不足,故若表气虚衰、邪留肌肤不去,为湿、为水、为黄汗以及上述诸病,均有用本药的机会。加于桂枝汤中,更治表气虚弱。故本方用于桂枝汤证更见表虚明显者。
【歌诀】桂枝汤本治表虚,营卫不和是病机。汗出恶风表虚甚,益气固表加黄芪。
【解读仲景原文】
《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7条: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汗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解读〗本条可分5段解析。①黄汗由于表虚,表虚则气上冲而虚于下,故两胫自冷。假如发热而历节黄汗出者,此属历节而非黄汗。②食已汗出和暮卧盗汗出,均属表虚失固、津液亡失之证,故称之为劳气。③汗出不应发热,汗出而复发热,故谓反发热,这是精气怯弱、邪气留滞的证候。长久不好转则组织枯燥,其身必出现甲错。发热不止日久,更必伤及荣血而出现恶疮。④身重汗出辄轻者,为有水气,日久天长必身瞤瞤,即所谓水气相击冲逆、病犯经脉的证候。水气攻冲胸中则胸中痛,故瞤即胸中痛。⑤气冲于上,故从腰以上有汗而下无汗。湿著于下,故腰髋弛痛。水气在皮中,故如有物在皮中。若证之剧者,以至其人不能食,不但腰髋痛,而且全身疼重,烦躁不安,小便不利,这也是气上冲的结果,此为黄汗证,无论症状轻还是重,宜用桂枝加黄芪汤治疗。
《金匮要略·黄疸病》第16条: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解读〗诸黄疸证,多为瘀热在里所致,故宜利其小便除湿去热即治,但若见脉浮,为病在表,这时宜用桂枝加黄芪汤汗以解之。〖按〗由本条可知,黄芪有利湿祛黄作用甚明。但黄疸脉浮者,亦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机会,临证时宜适证选用之,不可不知。
【讨论归经】本方证已明确为太阳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脏腑要点:桂枝汤方证更见恶风或出黄汗者。
本方仲景所论仅2条,主要论述治黄(黄疸和黄汗)。胡老曾治黄汗1例:韩某,女,41岁,哈尔滨人,以“肝硬化”来门诊求治。其爱人是西医,检查详尽,诊断肝硬化已确切无疑。但黄疸指数、胆红素皆无异常,皮肤、巩膜皆无黄染。其人面色黧黑,肝、脾大,常有胸胁串痛,曾经多年服中西药不效,而特来京求治。初数予疏肝和血药不效。后见其内衣领黄染,细问乃知其患病以来即不断汗出恶风,内衣每日更换,每日黄染,伴见腰髋痛重,行动困难,必有人扶持,舌苔白腻,脉沉细。经复诊确认为黄汗,证属表虚湿盛,为桂枝加黄芪汤证,予该方以益气固表、利湿祛黄为治: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生黄芪10克。嘱其温服之,并饮热稀粥,盖被取微汗。结果:上药服3剂,汗出身痛减,服6剂汗止,能自己走路。继依证治肝,逐渐恢复健康,返回原籍。2年后特来告之仍如常人。本例是肝硬化并见黄汗之证,黄汗不去,则肝病长期治疗不效,当把黄汗治愈后,再治肝病,则肝病很快好转,提示了仲景学说的“先表后里”治则的正确性、重要性。又此案是黄汗的正证、正治,对其变证、变治也当熟悉。还值得注意的是,本案虽是肝病、黄汗并见,但黄疸指数、胆红素等皆无异常,黄汗之黄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仲景书中用于治黄汗,但临床本方用于表虚的痹痛更为多见。凡不论是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产后风、骨质疏松等症,但必见有本方证者,方可用之。
6.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方证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方:黄芪五两,芍药、桂枝各三两,苦酒一升。上四味,以水七升,煎取三升,温服一升,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方解〗本方是桂枝汤去甘草、大枣、生姜,而加黄芪、苦酒而成。去甘草、大枣因味甘易致壅满,去生姜因辛温偏辛散。增黄芪为补虚实表,加苦酒为敛汗救液,故治黄汗表虚多汗以至于口渴者。
【歌诀】芪芍桂酒治黄汗,身肿痹痛亦可见。黄芪补虚在实表,米醋救液功在敛。
【解读仲景原文】
《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6条: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解读〗状如风水,是说身体肿,发热汗出,与风水的证候表现很相似,但风水脉浮,而黄汗脉沉。最不同的是,黄汗所出之汗,色黄如柏汁,且质黏沾染衣服,也就是黄汗的特征。由于汗出多而津伤,故口渴明显,此种黄汗,宜用芪芍桂酒汤治疗。〖按〗文中所说“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是略举黄汗的原因之一,并不是说患黄汗都是由汗出入水中浴所致。这里实际是在说明,这种黄汗为表虚水气外郁之证,故以黄芪为治此证的主药。而又据渴否治疗,分为不渴者,用桂枝加黄芪汤;渴者,用本方。苦酒,即指米醋,有酸敛阻止汗出的作用,初服故烦,服六七日后邪退身和,故烦自已。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黄汗、汗出恶风而口渴者。本方与桂枝加黄芪汤皆用于黄汗,而更常用于风湿痹痛,症见口渴者,用本方。胡老曾治验1例:李某,女,30岁,北京市工人。因长期低热来门诊治疗,屡经西医检查未见任何器质性病变,经服中药亦未效。症见口渴、汗出黄黏、恶风、虚极无力、下肢浮肿、自感身重,舌苔薄白,脉沉细。查黄疸指数正常,身体皮肤无黄染。此为黄汗表虚津伤甚证,拟以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生黄芪15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米醋30克。结果:上药服6剂,诸症尽除。
7.黄芪桂枝五物汤方证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黄芪三两,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生姜(切)六两,大枣(擘)十二枚。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方解〗本方是由桂枝加黄芪汤去甘草增生姜而成。生姜辛温,增加用量则加强散寒作用;去甘草,因无急迫而有利于阳气外发。因此本方适用于荣卫外虚、风寒内侵而致的血痹、身体麻木不仁者。
【歌诀】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去草增生姜。散寒固表调营卫,麻木不仁可调畅。
【解读仲景原文】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2条: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解读〗阴阳俱微,是指浮沉俱微的脉象,说明荣卫俱虚。关前(寸脉)以候表,荣卫虚于外,所以寸口关上脉微。脉小主虚,脉紧为寒,关后(尺脉)以候里,里虚则寒邪内侵,故尺中脉紧。身体不仁,即身体麻木不仁,类似于今之所称知觉神经麻痹症。本条所述是由荣卫气虚所致者,此外还有因瘀血或湿气所致者,宜随证加减治之。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者,是说身体麻痹不仁,不知痛痒好像风痹的样子,而实际是血痹,这种血痹宜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肢体麻木不仁、恶风而脉虚弱者。本方证多见于慢性病,如风湿病等引起的神经麻痹症、脑动脉硬化、脑栓塞后遗症。如治验:马某,女,65岁,1965年10月31日初诊。1965年8月1日跌倒1次,出现四肢不能活动,10多天后恢复活动,但右臂无力,两手麻木不能紧握,口干不思饮,舌苔白少津,脉弦数。证属荣卫气血俱虚之血痹,予黄芪桂枝五物汤:生黄芪15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白芍10克,大枣4枚,生石膏30克。结果:上药服6剂,两手麻木减轻,但仍握不紧。上方增黄芪为24克,因脉仍数,故仍加生石膏30克。继服6剂,两手麻木又减,左手已能正常握拳,继续调理。
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证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厚朴(炙,去皮)二两,杏仁(去皮尖)五十个。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方解〗杏仁主咳逆上气,厚朴理气化痰、消胀除满。此二味加于桂枝汤中,故治桂枝汤证兼见咳逆喘满者。
【歌诀】桂枝汤中加厚杏,外寒内饮表虚证。咳喘新久若如此,解表化痰皆能胜。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解读〗喘家,是指素有咳喘的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患者,当其反复发作,表现为太阳中风桂枝汤证时,用桂枝汤治疗则宜加厚朴杏仁兼治咳喘为佳。
《伤寒论》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解读〗微喘是气上冲的证候。太阳病宜汗不宜下,下之后微喘,知是表未解,依法当与桂枝汤,但因有微喘之症,故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讨论归经】喘家为素有里饮者,厚朴、杏子温中化饮,治属太阴,故本方证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辨证要点:里饮咳喘见桂枝汤方证者。咳喘患者不论新久,不论是慢性气管炎、咽喉炎,还是感冒等病,如排除热实证,再审有本方证即可用之。如治验例:段某,男,5岁。2004年12月2日就诊,家长诉:患儿自2001年春季感冒后,每逢冬春易患感冒、咳嗽难愈,近日又发咳嗽、鼻流清涕、阵发喘逆,服用阿莫西林、红霉素等抗菌药,效果不佳,且增呕吐,停用西药后呕止,但咳喘仍重,吐白痰多,汗出恶风,苔白,脉细缓。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杏仁10克,厚朴10克,生姜12克,大枣4枚。结果:上药每剂服用一天半,连服3剂后咳喘减轻,又继服6剂,诸症消失。此类患者,不论老幼、男女皆为常见。
9.桂枝甘草汤方证
桂枝甘草汤方:桂枝(去皮)四两,甘草(炙)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方解〗本方为桂枝汤的简化方,即去芍药、大枣、生姜,增用量而成。去芍药、大枣则不治腹挛痛,去生姜则不治呕,但二味加重用量,则治气上冲力专。虽解外作用较逊于原方,但加重二物的用量,降冲镇悸而缓急迫则又远非原方所及,故特作用于心下悸欲得按者。
【歌诀】桂枝甘草汤方简,二味量大而力专。汗出过多心下悸,温阳降逆证能痊。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解读〗夺汗者亡血,发汗过多,血不足以养心则悸,汗多出于上体部,上下体液骤然失调,导致急剧的气上冲出现,此时患者不得不交叉其手按冒于心部,抑制其心下的冲悸,对于这种情况,宜用桂枝甘草汤来主治。前15条,有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的论述,后第65、第67、第117等条有“发汗后,其人跻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气从少腹上冲心者…与桂枝加桂汤”的论述,都是在强调用桂枝的适用证,这便是:桂枝适用于不论是汗、下、吐等各种误治造成的津液大伤,气上冲是重要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误认为桂枝辛温发汗,津伤后出现阴虚证,则不能再用桂枝,因而不会用桂枝,甚则不能真正理解《伤寒论》。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心下悸欲得按而无里实证者。急性病可见于高热汗后、感冒后,慢性病可见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本方治疗心悸确实有效,但要注意,两味用量小则无效。当然外证明显时用于解外宜减量。如心悸明显者,桂枝多用在八两(24克)以上。如治验:李某,男,30岁。心慌惊悸已三四年,眠差易醒,常自汗出,舌苔薄白,舌尖红,脉浮弦数。证属心气不足,水气凌心。治以温阳降逆,与桂枝甘草汤加茯苓:桂枝30克,炙甘草15克,茯苓15克。结果:上药服3剂,诸症减,继服3剂,心慌、惊悸全消。
10.桂枝救逆汤方证
桂枝救逆汤方: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牡蛎(熬)五两,蜀漆(洗,去腥)三两,龙骨四两。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方解〗本方是由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而成。蜀漆为常山的嫩枝叶,苦辛温,有毒,有驱痰作用。牡蛎、龙骨皆敛汗涩精、镇惊安神,因此适用于桂枝去芍药汤证有痰饮而惊狂不安者,亦属外邪内饮之证。
【歌诀】桂枝救逆治狂,痰饮阻滞津血伤。桂枝去芍加蜀漆,牡蛎龙骨来敛阳。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112条:伤寒脉浮,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解读〗伤寒脉浮,治疗应当考虑用麻黄汤发汗,而医者用火烤、火熏、火灸、火针等强迫出大汗,这种错误的治疗造成大汗出、亡津液,不但达不到解表目的,而且因汗出多而上虚,造成气乘虚上冲,并激动里饮上蒙清窍而发惊狂,以至卧起不安等症,此时治疗宜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按〗《伤寒论》第119条说“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是论述惊狂的成因;本条是详述其证治。伤寒本是表热证,用火逼迫汗出,火能助热,使热更盛,同时造成气冲饮逆,因而形成惊狂奔豚等症。本方能治疗因火劫亡阳的逆治证,故特意把本方命名为救逆汤。这里要特别注意“亡阳”2字,这里是指亡津液。后世一些注家认为是亡心阳,并认为和少阴证的亡阳不同。少阴亡阳是有冷汗出肢冷、筋惕肉瞤的证候;火邪的亡阳,则是惊狂卧起不安。前者所伤是肾阳,后者所伤是心阳。惊狂的发生,是因“火邪逼迫,心神耗散以致惊狂不安”。这些解释很难自圆其说。《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难经·二十难》说:“重阳者狂,重阴者癫”。可见《内经》、《难经》把狂归因火热盛。而《伤寒论》则归结为亡阳。两者概念相反,如果不从两者有着不同理论体系来理解,是很难自圆其说的。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第12条: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解读〗火邪,是指有表证时,用火烤、熏蒸、火针等逼迫出大汗,这种错误的治疗如同外来火邪一样使人致病。《伤寒论》第116条:“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这是对火邪的说明。〖按〗火邪可使津伤、亡阳,因此这里只提火邪,是简略了惊狂、心悸、卧起不安等症。
【讨论归经】本方证因火劫致津伤入里为阳明热而惊狂。分析药味组成,牡蛎、龙骨敛汗、镇惊,主治在阳明里;蜀漆苦温,主治在太阴里。故本方当属太阳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其辨证要点:外有表证为桂枝去芍药汤证兼有痰饮的惊狂者。急性热性病治疗不得法,或慢性病、内分泌功能紊乱、冠心病心律失常、神经官能等症,皆可出现本方证。胡老曾治验1例:王某,女,26岁,空军翻译。旁观修理电线而受惊吓,出现心慌、失眠、头痛、纳差、恶心,有时喉中痰鸣,每有声响则心惊变色,躁烦而骂人不能自控,逐渐消瘦,由2人扶持来诊。舌苔白腻,脉弦滑寸浮。此寒饮郁久上犯,治以温化化降逆,予救逆汤加减:桂枝10克,生姜10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半夏12克,茯苓12克,生牡蛎15克,生龙骨15克。结果:上药服3剂,心慌、喉中痰鸣减轻;服6剂,纳增,眠好转,继服10剂,诸症皆消。
11.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证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桂枝(去皮)一两,甘草(炙)二两,牡蛎(熬)二两,龙骨二两。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方解〗本方是桂枝甘草汤加龙骨、牡蛎而成。本方的组成和证治皆与救逆汤相似,即都是桂枝甘草汤加龙、牡,都治疗外邪内饮的躁烦惊悸。不同的是,救逆汤有蜀漆、大枣、生姜,因痰饮重而见发狂,而本方证痰饮轻以惊悸烦为主。
【歌诀】桂枝甘草龙牡汤,证治相似救逆汤。躁烦惊悸痰饮轻,因此不用漆枣姜。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解读〗太阳表证,治疗应用发汗的方法。用火烤、火熏、火针等治疗,使邪不得外出,而且伤害人体津液,因此这种治疗称火逆。火逆后如表证不解仍应用桂枝汤治疗,但又错用下法更伤津液,因导致患者烦躁不安,这种情况宜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按〗此烦躁,既有表不解之烦,又有亡阳欲惊之躁。
【讨论归经】烧针伤津液,入里呈阳明热而烦躁;龙骨牡蛎敛津液、镇静除烦而主治在阳明,故本方证当属太阳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桂枝救逆汤痰饮轻者。本方证常见于神经官能症,出现心悸烦等,呈现外寒内饮证。如治验例:刘某,男,30岁,1966年4月5日初诊。东北泰来地区出现一条疯狗,到处咬人。一次患者看到疯狗,虽未被咬,但被吓而致病,自感心慌、惊悸、恐惧等症,用中西药治疗不效而来京求治。诊其脉弦数,舌苔白腻。脉证合参,知为外寒内饮、水气上犯之证,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桂枝12克,炙甘草6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茯苓15克。结果:上药服6剂诸症已,高兴回原籍。并来信告之,1年多也未复发。
12.桂枝龙骨牡蛎汤方证
桂枝龙骨牡蛎汤方:桂枝(去皮)、芍药、生姜(切)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擘)十二枚,龙骨、牡蛎各三两。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方解〗用桂枝汤和营卫以调气血,加龙牡镇动悸而敛浮越。龙骨、牡蛎均为强壮性的收敛药,治疗烦惊、不眠、多梦等心神症,尤其有治胸腹动悸的特能,故本方的适应证,为桂枝汤证又见胸腹动悸、烦惊不安、梦交失精等。〖按〗后世注家如魏念庭认为:“失精家,肾阳大泄…而精失血亡,阴阳俱尽矣”。因而遇本方证治疗时,大补肾之阴阳,多致罔效。要知本方的主要作用是:桂枝汤调和营卫,生龙牡敛浮越,才是治疗这类虚劳的关键。
【歌诀】桂枝龙骨牡蛎敛,惊悸梦遗不得眠。皆因汗出伤津液,调营和卫使其安。
【解读仲景原文】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8条:夫失精家,小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脉经》:桂枝后有“加”字)。〖解读〗久病津虚、精气虚,大都呈现上实下虚证候,后世谓之心肾不交之证。下虚则寒,故少腹弦急、阴头寒;上实则热,故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等症之脉应,皆为虚损的证候。因此,在临床上脉见芤动微紧,则可知男子患梦遗失精、女子患梦交。此是桂枝龙骨牡蛎汤的适应证。〖按〗失精、梦交,多由情欲妄动,神志不宁,因生梦幻所致。其病也基于汗出津伤、荣卫不和。龙牡之用,不只为固精,还重在敛神定志而止胸腹动悸,合于桂枝汤调荣卫和气血,本方是该证的正治。《小品》云:“虚弱浮热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名曰二加龙骨汤”,是该证的变治。用此二方适证加减,确有奇效。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兼见津液虚、惊悸不安者。治疗上用生龙牡补涩是重要的,用桂枝汤调和荣卫则是关键。如治验:蒲某,男,33岁,某厂会诊病例,1966年3月25日初诊。遗精已数年,常以补肾治疗无效,近年来加重,每周1~3次。常有汗出恶风,腰酸痛,舌苔白,舌尖红,脉浮而虚。予二加龙骨牡蛎汤:桂枝10克,赤芍1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川附子6克,白薇12克。结果:4月8日复诊,上药服6剂,遗精未作。梦遗失精,常见于未婚青壮年男子,也多见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但本方证可见于不论男女老幼慢性病出现的心神症,男、女的溺闭或遗尿。值得注意的是,本方证又往往被认为是虚劳,治用大补而使症状加重或长期不愈。其主要原因是,没有首先看到其主证是桂枝汤方证。
13.桂枝去芍药汤方证
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方解〗桂枝汤加芍药,用以桂枝汤证有腹满痛者,今去芍药,可知是因为有桂枝汤证而无腹满痛,而且腹中必虚。
【歌诀】桂枝去芍腹中虚,外有表证并未止。去芍因无腹满痛,重在辛温把邪驱。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解读〗本是太阳病,不应用下法而医者用下法治疗,治后症见气上冲胸以至胸满,则可知病还在表。但下伤胃气、中气,而成上实下虚之证,故脉表现为促。下虚不宜用芍药,原方桂枝汤已不适用,而适用桂枝去芍药汤治疗。〖按〗本条的脉促,是指寸脉浮、关以下沉之脉,即反映上实下虚之脉。注家认为是“数中一止”,这是宗王叔和的《脉经》之说。就本条而论,气冲胸满,是表未解,故寸脉现浮。误下使里虚、下虚,故关尺脉现沉。腹满痛加芍药(见桂枝加芍药汤条),今腹中虚故去芍药。芍药是桂枝汤中惟一偏凉之药,如脉数当是有热(非尽然也),治疗当用芍药之凉。因此去芍药不是因脉数,即不是“数中一止”。经方的脉促,用王叔和的《脉经》的概念是解释不通的(请参见专篇说明),望进一步研讨。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又见寸脉独浮、胸满者。本方证多见于感冒、发热后。如治验例:张某,女,28岁,(北京)延庆农民,1967年8月3日初诊。由于心情不佳,疲劳受凉,出现感冒发热,服APC后,热退而胸闷、汗出、恶风、身微痛,口中和,不思饮,舌苔薄白,脉沉细,左寸浮。此为太阳表虚证未解,应与桂枝去芍药汤治之:桂枝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甘草6克。因家住山区,买药不方便,问知家中有桂皮,即将桂枝改用桂皮1小片(1~2克),甘草由东山坡自挖筷子粗约20厘米,又加生姜3大片、红枣4枚,合为1剂煎服。结果:晚服一煎,眠中微汗出,诸症已。
14.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方证
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方:桂枝、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甘草二两,皂荚(去皮子,炙焦)一枚。上五味,以水七升,微微火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方解〗本方是由桂枝汤去芍药加皂荚而成。皂荚辛温,有温化寒饮、排痰排脓功能,加于桂枝去芍药汤中,则有解表化痰作用,而适用于痰涎壅盛的咳喘、肺痿等证。
【歌诀】桂枝去芍加皂荚,咳吐涎沫用温法。辛温解表兼排痰,治疗肺痿肺冷家。
【解读仲景原文】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附方(四):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治肺痿,吐涎沫。〖解读〗《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说:“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沬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本方所治,是指上述的肺痿吐涎沫多者,当属肺中冷一类。
【讨论归经】吐涎沬为里饮,皂荚辛温治里寒饮,故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
【临证思辨】本方证辨证要点:外有桂枝汤证,里有寒饮者。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鼻炎等出现表虚而咳吐涎沫多时可适证用本方。若虚热的肺结核病,皂荚辛燥不可轻试。
15.小建中汤方证
小建中汤方: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切)三两,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以甜故也。〖方解〗胡希恕先生认为,桂枝加芍药汤原治腹满痛,今加大量甘温补虚缓急的饴糖,虽然仍治腹痛,但已易攻为补,故名之为建中。谓之小者,以其来自桂枝汤,仍兼解外,与专于温里祛寒的大建中汤则比较为小也。
【歌诀】小建中本桂枝汤,芍药加倍加饴糖。甘温补中兼解外,胃腹满痛力能攘。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解读〗脉涩为津血虚,阳脉涩,即脉浮而涩,为表虚荣卫不利。弦为寒,阴脉弦,即脉沉弦,为里虚有寒。伤寒得此脉,常是腹中急痛的反映,治疗宜首先考虑用小建中汤。不差者,是说服小建中汤后,而病未全解除,这时病多转属少阳小柴胡汤证,故不应再用建中汤,而宜用小柴胡汤治疗。〖按〗脉浮涩而沉弦,为小建中汤与小柴胡汤共有的脉象,但腹中急痛为小建中汤所属,而柴胡汤证不常见。先予小建中汤,不只是治腹中急痛,而且也因表里实,津液自和,使表证自汗出而解。假如症状没全消除,知已转属少阳,当用小柴胡汤治疗。这里要注意“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是必看有小柴胡汤方证时,方可用小柴胡汤。
《伤寒论》第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解读〗血少心气虚则悸,外邪不解则烦。小建中内能补虚、外能解表,故能主治此证。〖按〗伤寒二三日即见心中悸,是营虚血少,此时虽有表证不可发汗。当宜首先建中,中气建,营血充足,津液自和,则汗自出表自解。小建中内能补虚、外能除邪,故主之。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13条: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解读〗虚劳,为古人对虚损不足之病的通称。里急、腹中痛,即腹中痛的互词。悸者,为血少心气不足。衄者,为气冲热亢。梦失精者,为下焦虚,精不内守。四肢酸痛者,为荣卫不利,外邪未解。手足烦热者,为虚热。咽干口燥者,为津液枯燥。〖按〗腹皮弦急,按之腹筋不松软而拘挛,即里急腹急的证候,里急腹中痛者,即小建中汤适应证的主症。以上所述为小建中汤证,故以小建中汤主之,但不能认为小建中汤可治一切虚劳、腹痛。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18条: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解读〗腹中痛,即腹中急痛的简词。妇女腹中急痛者,当以小建中汤主之。〖按〗这里虽举妇人腹中痛,实际男子有是证,也可用本方。
【讨论归经】胡老注解本方证时指出:桂枝汤加芍药是因阳明里热腹满痛,今加大量饴糖而由攻清里热而改为温中补虚。故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又见腹中急痛、或心悸而不呕者。本方是治腹痛的常用方,多用于胃溃疡。如治验:刘某,男,46岁,1965年11月30日初诊。10多年来胃脘疼痛,近来加重,在当地中西医治疗无效,中药多是温中理气、活血祛瘀之品。西药治疗无效,动员其做手术,因惧怕手术而来京治疗。近症:胃脘刺痛,饥饿时明显,背脊发热,午后手心发热,有时胃灼热,心悸,头晕,身冷畏寒,汗出恶风,口中和不思饮,大便微溏,舌苔白,舌尖红,脉细弦。X线钡剂造影检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溃疡面积4×4mm。予小建中汤证:桂枝10克,白芍18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饴糖45克(分冲)。1965年12月3日二诊。痛减,手足心热亦减,仍有时胃脘刺痛,背脊发热,大便日一行。上方加炒五灵脂6克,延胡索粉2克(分冲)。1965年12月9日三诊。胃脘痛已不明显,惟食后心下堵满,四肢发凉,夜寐欠安。将返东北原籍,改服茯苓饮(茯苓15克,党参10克,枳壳10克,苍术10克,生姜10克,陈皮30克,半夏12克),带方回家调理。
本方治疗胃黏膜脱垂也有效。如治验:张某,男,42岁,某厂门诊病例,1966年6月10日初诊。胃脘隐痛反复发作已5年,经检查诊为“胃黏膜脱垂”。近症常于饥饿时胃脘痛,恶寒怕冷,口中和不思饮。无恶心吞酸,大便微溏,日二次行,下肢酸软。先予附子理中汤治之不效,后细问症,据有汗出恶风,脉缓,知为表虚中寒之证,故予小建中汤:桂枝10克,白芍18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饴糖45克(分冲)。结果:上药服6剂,胃脘痛已,但饥饿时仍感胃脘不适,大便溏好转仍日二行。仍服上方。7月1日复诊,除大便微溏外,他无不适。
本方还常见于肠炎、痢疾、前列腺炎、盆腔炎等病,如辨证准确,则其效如神。但要注意,实热性腹痛是不能用的。
16.当归建中汤方证
当归建中汤方:当归四两,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一日令尽。若大虚加饴糖六两,汤成内之,于火上暖令饴消。若去血过多,崩伤内衄不止,加地黄六两,阿胶二两,合八味,汤成内阿胶。若无当归,以芎藭代之;若无生姜.以干姜代之。〖方解〗此于桂枝加芍药汤或小建中汤中加补血作用的当归,故治疗该方证而有血虚证候者。
【歌诀】当归建中补血虚,小建中加当归齐。不论男女腹中痛,适证应用效神奇。
【仲景论述解析】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附方(二):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治妇人产后虚羸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苦少腹拘急,挛痛引腰背,不能食饮,产后一月,日得服四五剂为善。令人强壮宜。〖解读〗吸吸少气,指吸气性的呼吸困难。〖按〗腹中急痛有实有虚,如腹痛血虚明显者,用本方有效。但不只限于妇人产后,凡不论男女见血虚腹痛时,皆可适证服用。
【讨论归经】小建中汤方证为太阳太阴合病证,当归温中治在太阴,故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为小建中汤证更见血虚者。本方不论男女皆可适证应用,如治验例:刘某,男,44岁,1964年9月9日初诊。1962年胃穿孔做切除术后,大便溏泄迄今未已。常有肠鸣腹痛,腰痛两足拘急,头晕乏力,心悸短气,汗出如流,曾多次发生晕倒(西医诊断为贫血),舌苔光,脉沉细。此属表里俱虛、卫弱血衰,拟以补虚和中、调卫和营,与当归建中汤加味:当归12克,白芍18克,桂枝18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4枚,苍术10克,泽泻12克,饴糖45克(分冲)。结果:上药服3剂诸症减,惟心悸气短尚明显,改桂枝为12克,加生龙牡各15克继服,诸症渐渐好转。在上方基础上适证变化治疗,至11月30日复诊,除脘腹微胀外,余无所苦。
17.黄芪建中汤方证
黄芪建中汤方:桂枝(去皮)三两,芍药六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甘草(炙)二两,胶饴一升,黄芪一两半。《金匮要略》对本方说明:于小建中汤加黄芪一两半,余依上法。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方解〗本方是在小建中汤中再加黄芪,其适应证为小建中汤又见黄芪证者。方后加减法系后人所加不可从,疗肺虚损不足更不可信。黄芪用量宜酌加,原量一两半较少。〖按〗黄芪味甘,微温,《神农本草经》谓:“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补虚”。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所以能固表者,因饮食入胃后,经消化吸收变为精气、卫气。如人体精气不足于体表,则肌肤失养,腠理松虚,皮肤失润,邪气乘虚侵入且踞而不去,造成自汗、盗汗,甚则痈疽败疮等证。黄芪能补虚益精而使表实,表固则邪自去,加于小建中汤中更能补中益气、固表。
【歌诀】黄芪建中补中虚,小建中汤加黄芪。能治虚劳里急病,益气固表最有力。
【解读仲景原文】
《金匮要略·血痹虚病》第14条: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解读〗里急,为里急腹中痛的简词。虚劳病,如果见里急腹中痛,而且还见诸不足的表里证者,则宜用黄芪建中汤治疗。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22条: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解读〗男子黄,这里多指女劳疸病。《金匮要略·黄疸病》第14条记载:“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黄疸多伴有小便不利,今小便自利,是中气虚,这种黄疸病宜用黄芪建中汤治疗。〖按〗本条所述小便自利,是由于中气虚所致,即所谓上虚不能制下的原因,与甘草干姜汤方证类同,可互参。有的注家认为,虚劳小建中汤是指小建中汤。但从桂枝加黄芪汤有治黄疸、黄汗作用来分析,则说明黄芪有祛黄作用甚明。小建中汤没有黄芪就没有祛黄作用,所以,虚劳小建中汤应是黄芪建中汤较为合理。
【讨论归经】黄芪解表固表,小建中汤加黄芪当治太阳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的辨证要点,是里急腹痛,汗出恶风明显者。20世纪60年代曾报道,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有效,一西学中者借名老中医撰文说:胃溃疡多数用黄芪建中汤治疗,刊出后全国中医界人士哗然,纷纷指出其错误,溃疡病有实有虚、有寒有热,其说背离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是不符合实际、不科学的。不可否认有的胃溃疡可用黄芪建中汤治疗,但一定要看有黄芪建中汤方证时才能应用。黄芪建中汤还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肠炎、肝炎、胆囊炎等病,也一定要看是否有黄芪建中汤方证。如治验例:蔡某,男,48岁,1965年11月23日初诊。半月来高热腹痛,在保定市曾服中药10余剂不效,来京求治。症见:自汗盗汗甚,腹痛剧甚,胃脘亦痛,午后高热40℃,舌苔白微腻,脉沉弦紧。此表虚里饮、里饮郁久化热之证,先以温阳化饮治之,予附子粳米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川附子10克,粳米15克,炙甘草6克,大枣3枚,半夏12克,生姜10克,茯苓10克。结果:上药服3剂,于11月26日二诊:腹痛减,胃痛、高热如故,仍汗出多,且恶风明显,脉数而虚。此为里寒虽稍减,而表虚不固,故治以温中固表之法,与黄芪建中汤:生黄芪10克,桂枝18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3枚,饴糖30克(分冲),结果:服3剂,热渐退,汗出已减。继服3剂,热平身凉和,但晚上仍腹痛肠鸣,再予11月23日方调之。12月5日告之:腹痛已。
18.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
证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桂枝(去皮)三两,芍药四两,甘草(炙)二两,人参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生姜四两。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生姜、人参。〖方解〗于桂枝汤加人参、生姜健胃,增芍药以养液,故治桂枝汤证胃气沉衰、津液不足、心下宿硬而脉沉迟者。
【歌诀】新加汤增芍姜量,更添人参使胃强。汗出身痛表里虚,扶正祛邪效能彰。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解读〗发汗后身疼痛,为外未解,治疗应当用桂枝汤再发汗以解之。但脉见沉迟,为胃气内虚,津液不足,只用甘草、大枣平淡之品已不能振兴,故加补中有力的人参和温中健胃的生姜以复胃气,更加芍药以养津液。〖按〗表证而有里虚之候,治疗必须扶里之虚,才解外之邪。若只着眼于表证不解,连续发汗,表热虽得一时减退,但不久反复如故,此时惟有用本方法,健胃于中、益气于外,邪自难留,表乃得解。若执迷不悟,见汗后有效,反复发汗治疗,必然使其人津液内竭肉脱而死。本条所述,只是脉沉迟,里虽虚但尚未见阴寒重证,故治疗宜本方。假如另有厥逆、下利等证,本方则不能再用,应按先救其里,后救其表的定法治之,不可不知。
【讨论归经】身疼痛为太阳表未解,脉沉迟为里虚寒,人参、生姜温中健胃主治在太阴,增芍药辅佐生津血,故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辨证要点,为桂枝汤证身疼明显、胃气虚、脉沉迟者。本方证常见于急性病后期,或各种慢性病中,当有表证和胃气虚症状时,可进一步细审是否有本方证。如治验例:宋某,女,35岁。2个月来,每日下午发热身痛、头痛,两臂及背拘急酸痛,发热后汗出恶风明显,纳差,乏力,舌苔白润,脉沉迟。此属胃气沉衰,精气不振,营卫不固,以致外邪久客不去,故拟建中益气、扶正祛邪之法,予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桂枝10克,白芍12克,生姜12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党参10克。结果:服1剂后,发热向后延时,且时间缩短,3剂后热除,诸症悉愈。
19.桂枝人参汤方证
桂枝人参汤方:桂枝(别切)四两,甘草(炙)四两,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方解〗本方是桂枝甘草汤与理中汤(人参汤)的合方,故其适应证是两方的合并证,即太阳太阴合病。
【歌诀】桂枝人参汤方并,桂枝甘草合理中。太阳未解并太阴,补中解外是其宗。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163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解读〗太阳病尚有发热、身痛等外证未解,治疗应用桂枝汤解外,医生不知解外而多次错误地用下法,大伤中气,遂使表热内陷与里虚相协,造成腹泻不止、心下痞硬,形成胃气虚于里、表虚邪不解的表里不解的太阳太阴合并证,这即是桂枝人参汤的适应证,故用本方治疗。〖按〗外证未解,暗示服过麻黄汤而外证还未解之意,当用桂枝汤类方解外。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是因频繁误下,已陷于太阴病理中汤证,故用理中汤救里,因还有外证未解,故合用桂枝甘草汤来两解表里。
【讨论归经】本方证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辨证要点:桂枝甘草汤证又见理中汤证者。本方证常见于发热、感冒自服一些成药,或医生开方不对证,或平时常服减肥药、保健药,感冒后仍继服,造成表里不解者。如验案:姜某,女,31岁,1963年4月9日初诊:两年来常发腹痛、腹泻,昨晚受凉后,又出现腹痛、腹胀、大便溏泻3次,并感身痛恶寒,口中和,不思饮,舌苔薄白,脉沉细。此为太阳太阴合病,予桂枝人参汤:桂枝10克,党参10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苍术12克。结果:服1剂,身疼痛减,服3剂,身疼痛已,腹泻已,仍纳差,与茯苓饮消息之。
20.当归四逆汤方证
当归四逆汤方:当归三两,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炙)二两,通草二两,大枣(擘)二十五枚(一法十二枚)。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方解〗本方为桂枝汤去生姜加当归、细辛、通草而成。当归甘温补血通脉,通草有通利血脉的作用,细辛辛温化寒饮,《神农本草经》谓“主…百节拘急,风湿痹痛,死肌”。故治桂枝汤证,又见因血虚寒饮而致手足厥寒而脉细欲绝者,故本方证当亦属外寒内饮证。
【歌诀】当归四逆病太阳,桂枝汤中无生姜。当归细辛和通草,调和营卫血脉畅。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解读〗本方证虽有寒饮在里,但手足厥寒而无呕吐下利或下利清谷等证,故为血虚肢体虚寒为主,里虚寒为辅。脉细欲绝,则为荣气不足,血少之应,故以当归四逆汤主之。脉细欲绝为血少,血少则手足厥寒,全书仅此用厥寒形容,故本方既治血少,又治有寒,内补气血外和营卫。
【讨论归经】当归、细辛温中化饮,治在太阴,桂枝汤治太阳表证,故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辨证要点:手足凉表虚而甚者。此为桂枝汤的加减方,故主荣卫不利的外寒。与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专以里寒为治者大异。此所谓厥寒,亦为伤寒之寒,以示寒之在外,血脉不通,与厥冷不同。本方治冻疮、脉管炎,所谓“死肌”有验,亦由于寒重在肢体。如治验:郝某,女性,30岁,华北无线电厂工人,初诊日期1965年12月6日。四肢关节痛10余年,遇冷即发,近三四年来发作较频,常有头晕、四肢逆冷,天气刚冷,手足即出现冻疮,口中和,不思饮,苔白润,舌质暗红,脉沉细。此属外寒内饮、寒凝血滞之证,治以调荣和卫、温通气血,予当归四逆汤:当归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10克,炙甘草6克,通草6克,大枣5枚。结果:上药服3剂,四肢觉温,继服20余剂,四肢冷及关节痛消除。
21.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证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当归三两,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炙)二两,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吴茱萸二升,生姜(切)半斤。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方解〗本方是当归四逆汤加大量止呕的吴茱萸、生姜,故治当归四逆汤证而有吴茱萸生姜证者。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352条: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解读〗本条是紧接上条当归四逆汤证而言,即是说,若以上方证又见内有久寒证者,久寒指积冷、疝瘕等证,宜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为当归四逆汤证更见心腹痛、呕逆、头痛者。条文只言内有久寒者,未详其证,但由所加吴茱萸、生姜观之,当不外有阴虚寒的心腹剧痛、呕逆、头痛等症。故本方适用于内外皆寒的慢性病。如治验:李某,女性,36岁,病历号1915,初诊1966年5月6日。产后所患左偏头痛,已3年未愈,时心下痛,左上下肢酸胀,口干不思饮,有时恶心吐清水,苔白润,脉弦细。证属表虚饮盛,治以建中和荣固卫,更以温中化饮。予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当归10克,桂枝10克,芍药10克,生姜15克,炙甘草6克,细辛10克,通草6克,大枣6枚,吴茱萸10克。结果:上药服4剂头痛明显减轻,心下痛未作,左上下肢酸胀亦减,上方增吴茱萸为12克继服7剂,已自感无不适。
22.苓桂术甘汤方证
芩桂术甘汤方:茯苓四两,桂枝(去皮)三两,白术、甘草(炙)各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方解〗本方是桂枝甘草汤加茯苓、白术而成。苓术功在利尿逐水,加于桂枝甘草汤中则解表同时利水,故本方用于桂枝甘草汤证而里有水饮,小便不利者。
【歌诀】苓桂术甘痰饮主,桂枝甘草加苓术。气冲胸满头眩晕,解外化饮同时除。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解读〗太阳病伤寒证,治疗宜用麻黄汤类方发汗,如用吐法或下法,都属错误的治疗。当表不解时易出现气上冲胸症状,如果里有水饮,水饮伴随冲气上犯,则易出现心下逆满、起则头眩等症。脉沉紧为寒饮在里的反应,就是表证已解,也不可再发汗,如果错误地发汗,则势必动及经脉,造成身为振振摇的剧变。无论是否发汗,出现这种证时,都可用苓桂术甘汤治疗。〖按〗平素有水饮的人,若患外感而误施吐下,更容易使表不解气上冲,水伴随气冲上犯,而产生气上冲胸、心下逆满、起则头眩等症,即本方证的主证。此时用本方解外邪、降气冲、逐水饮治疗,则证自解。如误用发汗的方药,不但表不解,而且激动里饮,更使患者出现身为振振摇的症状,这种情况还是宜用本方治疗。
《伤寒论》第160条: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解读〗此即上条重出,前条说脉沉紧,是指发汗前;本条说脉甚微,则是指发汗后。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虽然也属气冲饮逆的证候,但与发汗前比更加严重。经脉动惕,即前条所称身为振振摇的互词。久而成痿,是说此证若不速治,日子长了将成为肢体不用的痿证。〖按〗此条虽未提出治疗方药,但据所述,当肯定是苓桂术甘汤。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16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等桂术甘汤主之。〖解读〗痰饮,在《金匮要略》有专篇论述,可细读自明。这里的心下有痰饮,即指胃中有停饮。胸胁支满、目眩亦是水气上冲的证候,这是苓桂术甘汤的适应证。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17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金匮肾气丸亦主之。〖解读〗《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12条说:“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短气是胃有微饮的证候。这种微饮用利小便的方法治疗,饮从小便排出则愈,适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当有金匮肾气丸证时,亦可用金匮肾气丸治疗。〖按〗因微饮出现短气,可见于芩桂术甘汤方证,亦可见于金匮肾气丸方证,因此临床遇到微饮短气,要细辨是苓桂术甘汤方证,还是金匮肾气丸方证。不是说任取一方都可,要注意。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的辨证要点:为外寒内饮的头晕目眩、短气、小便不利气上冲者。本方治疗头晕、目眩者确有良效,但如果无气冲之候者则不验。心下逆满、气上冲咽喉、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胸、胸胁支满等皆气冲之候,宜注意。当然眩晕属实热者更不能用本方。如治验:刘某,女,19岁,1977年10月3日初诊。2个月来耳鸣、耳聋,鸣甚则头眩,舌苔白,脉沉细。此属水饮上犯之证,与苓桂术甘汤:桂枝10克,茯苓18克,苍术10克,炙甘草6克。结果:上药连服8剂,耳聋好转,头已不晕,耳鸣大有好转。原方增桂枝为12克,茯苓为24克,又服6剂痊愈。
23.苓桂枣甘汤方证
苓桂枣甘汤方:茯苓半斤,桂枝(去皮)四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五枚。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水煎温服。〖方解〗本方是由桂枝甘草汤加大枣和大量茯苓,并增加桂枝用量而成。本方和苓桂术甘汤看似无大出入,但在主治上大异其趣。即方中无白术,则知胃无停饮或少停饮,故不治心下痞硬和眩冒;改加大枣,则擅治腹挛急;增大茯苓用量,则擅治悸烦;增大桂枝用量,则加重治冲气。故本方的适应证是小腹挛急、悸动而气上冲较甚者。
【歌诀】苓桂枣甘治上冲,桂枝甘草加枣苓。增桂加重治冲气,欲作奔豚本方中。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解读〗本条也是原有里饮,误用发汗治疗,里饮被激,伴强烈的气上冲,类似奔豚发作,脐下悸是欲发奔豚的征兆。此证宜用苓桂枣甘汤治疗。
《金匮要略·奔豚气病》第5条: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解读〗本条是在《金匮要略》重出。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外寒内饮呈现心下悸、腹挛急、气上冲者。本方证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如治验案:张某,女,65岁,1965年12月13日初诊。多年失眠,久治无效。近症:头晕,心悸,脐左跳动,有时感气往上冲,冲则心烦、汗出,口干不思饮,舌苔白,脉缓。此属寒饮上扰心神,治以温化降逆、佐以安神,予苓桂枣甘汤加味:茯苓24克,桂枝12克,大枣5枚,炙甘草6克,酸枣仁15克,远志6克。结果:上药服3剂,睡眠稍安,头晕、心烦、气上冲感亦减,前方加生龙牡各15克,继服6剂,除眠多梦外他无不适。
本方不只能治脐下悸欲作奔豚,即使是奔豚证见心下悸者也能治之,他如诸饮证,如有腹挛急、气上冲而脐下悸者,用之亦多验。
24.茯苓甘草汤方证
茯苓甘草汤方:茯苓二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一两,生姜(切)三两。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方解〗本方也是桂枝甘草汤变方,即桂枝甘草汤加茯苓、生姜而成。茯苓伍生姜治呕及心悸,合桂枝、甘草则治表不解里有水气之证,症见呕而小便不利、心下悸者。
【歌诀】茯苓甘草为变方,仍出桂枝甘草汤。苓姜治呕和心悸,解表利水是其长。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解读〗分析文义,本条有漏字处,即“伤寒,汗出”后,似脱漏“脉浮数,小便不利”七字,“不渴”后侧漏“而呕”二字,不然则无法理解。本条大意应是:太阳伤寒证,里有停水,治疗用发汗解表而表不解,则呈外寒里饮证,对于这种证,若脉浮数,小便不利而渴者,宜五苓散主之:若不渴而呕者,宜茯苓甘草汤主之。
《伤寒论》第356条: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解读〗水停心下,常出现心悸,因此本条所说厥而心下悸,是因水饮逆迫心下所致。治疗应先用茯苓甘草汤来治水,水去则厥自然而愈。如果不先治水饮而只是治厥,不但厥治疗无效,而且造成水浸渍于胃,胃内水饮过多而形成下利之症。
后世医家喜把疾病分为内伤、外感两类,对于失眠、心悸归为虚劳,治疗注重补五脏、气血,却往往忽略外邪和里邪,使病拖延不愈,宜注意。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要点:桂枝甘草汤证又见呕逆者。本方证常见于失眠而心悸者。对神经官能症出现本方证,增量茯苓加生龙牡有良效。如刘渡舟医案:闫某,男,26岁。患心下筑筑然动悸不安,腹诊有振水音与上腹悸动,三五日必发作一次腹泻,泻下如水,清冷无嗅味,泻后心下悸动减。问其饮食、小便尚可,舌苔白滑,脉象弦。辨为胃中停饮不化、与气相搏的心悸病证。其胃中水饮顺流而下趋肠道则作腹泻,泻后水饮稍减,故心下悸动随之减轻,然去而旋生,转日又见悸动,当温中化饮为治:茯苓24克,生姜24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结果:服药3剂,小便增多,而心下之悸明显减少,再进3剂,诸症得安。
25.茯苓泽泻汤方证
茯苓泽泻汤方: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炙)二两,桂枝(去皮)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按〗方后用法说明应为:“右六味,以水一斗,先煮五味,煮取三升,内泽泻”为宜。后下泽泻,魏念庭谓:“服法后煮泽泻,取其阴性以利水,不宜煮之太过也”。其观点仅作参考。〖方解〗本方是由茯苓甘草汤加倍茯苓用量,又加泽泻、白术而成,即用五苓散去猪苓利水、止渴治其标,又用白术、甘草、生姜温药健胃治其本,胃气恢复则不再停水,使本方大大加强了逐饮利尿的作用,故本方在解表(用桂枝、生姜)的同时大力利水(苓、泽、术),其适应证是胃虚有留饮、呕吐、渴欲饮水而小便不利者。
【歌诀】茯苓泽泻汤方好,汤本于茯苓甘草。加倍茯苓加泽术,呕渴逐水效能保。
【解读仲景原文】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20条: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解读〗胃反,是指“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胃反病,如见呕吐而渴欲饮水者,可用茯苓泽泻汤治疗。本条论治胃反,较猪苓散证为重,为外邪内饮证而胃气更加虚衰者。
【讨论归经】渴欲饮水,不但为饮停,而还因饮停化热,泽泻清热利饮,故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茯苓甘草汤证又见口渴而呕吐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是约略之词。简而言之,胃反为发作性呕吐,有一日发作者,亦有数日发作者,大都由于胃的消化功能差,停食或停水所致。常见于慢性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胃癌等病。本条所述偏于停水,水停不消,积至相当程度必吐。因呕吐多,全身组织缺少水的营养,故感到口渴,也是本方证的特点。如胃有停饮,不吐但痛,见渴欲饮水者,用本方亦有验。
26.苓桂五味甘草汤方证
苓桂五味甘草汤方:茯苓四两,桂枝(去皮)四两,五味子半升,甘草(炙)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温服。〖方解〗本方也是桂枝甘草汤变化而成。茯苓加强利尿逐饮,五味子治咳逆上气,两味加于桂枝甘草汤中,治疗桂枝甘草汤证见咳逆上气者。
【歌诀】苓桂五味甘草汤,桂枝甘草味苓襄。咳逆上气痰饮重,解表化饮是良方。
【解读仲景原文】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32条: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解读〗本条是承继“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一条而说。青龙汤下已,是说服下小青龙汤后,原有的症状没有了。多唾、口燥,是服小青龙汤使寒饮欲解的证验。但支饮重证多不是一击即退,今寸脉沉而尺脉微,仍属饮盛里虚的反映。手足厥逆,即因水气冲逆所致。气从小腹上冲胸咽,即发作性的上冲症状。手足痹,是由于血虚。其面翕热如醉状,为有虚热上蒸。气冲休止,则水饮因复下流阴股,故亦不出现眩冒。气冲发作,则水饮伴随上逆,故又出现小便难而眩冒,因此用苓桂五味甘草汤,先治其气冲。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桂枝甘草汤证又见咳逆上气眩晕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常见本方证。不论是否服过小青龙汤,只要是外寒里饮气上冲、眩晕明显者,皆可考虑选本方。
27.五苓散方证
五苓散方:猪苓(去皮)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株,茯苓十八铢,桂枝(去皮)半两。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按〗以上量作煎剂也可,但水逆证仍以散服佳。〖方解〗本方集猪苓、茯苓、泽泻、白术诸利尿药,重在逐内饮,泽泻用量独重,取其甘寒为方中的主药,以解其烦渴。复用桂枝不但解外,而且能降气冲,使水不上犯而下行,五味配伍,解外利水,故治脉浮有热、气冲水逆、渴而小便不利者。
【歌诀】五苓散即猪茯苓,泽泻白术桂枝行。外寒内饮成水逆,解外利水表里宁。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解读〗太阳病,依法治疗应当发汗,但发汗应取微似有汗为最恰当,若发汗不得法而使大汗出,使人体津液大量亡失,胃中水液被夺而干燥,故使患者烦躁不得眠。这种情况,如口渴想喝水时,可少喝一点,使胃气和即能愈。如果发汗后而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此是里有停饮,误用发汗而致表仍不得解的证候,则宜用五苓散治疗。〖按〗里有停水本来小便不利,此时如用发汗治疗,脉仍浮而微热,表证也得不到解除。此与前边所述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证相似,可互参。不过这时的消渴,主要是由于小便不利,废水不得排出、新水不能吸收,组织缺少水的滋养故渴。再加上误发其汗,伤失津液,则渴益甚,如饮水亦以留胃中,遂成随饮随渴的消渴证。用五苓散解表利其小便,水液代谢恢复正常,则消渴自已、热亦自除。
《伤寒论》第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解读〗发汗后而脉浮数,为病仍在外,因表热未解故烦;水停不化不能上布津液故渴,宜五苓散主之。〖按〗此亦应有小便不利症,未明言属省略。
《伤寒论》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解读〗见茯苓甘草汤条。
《伤寒论》第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解读〗中风发热,即指发热、汗出、恶风的中风证。六七日不解而烦,是说病已六七日,虽然服了桂枝汤仍发热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是说既有发热而烦的表证,同时有渴欲饮水、水入则吐的里证。发热烦渴本来是五苓散方证,故与桂枝汤不但表不解反而烦渴更甚。这种因水停不化,故渴欲饮水,水伴冲气以上逆,故水入则吐,这就是水逆之证。宜用五苓散治疗。
《伤寒论》第141条: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始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解读〗见文蛤散。
《伤寒论》第156条: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芩散主之。〖解读〗太阳病,误用下法治疗,使邪热内陷出现心下痞,这种心下痞可用泻心汤治疗。但也有误下后,水伴冲气逆迫于心下而成心下痞者,患者表现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为水停不行之证,这与泻心汤证明显不同,故用泻心汤治疗则痞不解,应用五苓散主之。
《伤寒论》第244条: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解读〗太阳病,脉浮缓弱为中风脉。发热、汗出、复恶寒,为中风证未传少阳,故不呕。所以出现心下痞,是由于医者误下所致,言外之意应先用桂枝汤解外,外解后,再给服泻心汤来攻痞,此为第一段。如果是上证未经误下,并且患者已没有了恶寒、口渴,这说明表证已除而转属阳明病了。若有小便数,则大便必硬,而有心下痞,此属津液竭于里的脾约证,即不大便十日亦不感痛苦,患者如渴欲饮水,则可以用少少给服的方法解救,此为第二段。如果是上证未经误下,并亦未转属阳明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这种心下痞正是水逆心下的五苓散证,则宜用五苓散治疗,此为第三段。
《伤寒论》第386条:藿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解读〗霍乱发作初起,亦常见头痛、发热、身疼痛的表证。若病人渴欲饮水,为有热,宜用五苓散两解表里;若病人口中和而不用水,为里多寒,宜先救里而后解表,用理中丸主之。〖按〗霍乱上吐下泻,耗人精气至烈,虽有表证亦不可发汗,热比较明显者,只有用五苓散两解表里一法。寒比较明显者,五苓散也不能用,须用理中汤(丸)先救其里。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31条: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解读〗脐下悸为水动自下,吐涎沫为水泛于上,故脐下悸、吐涎沬而癫痫眩冒者,都是水饮为患,因此用五苓散主治。〖按〗曾治一小儿患癫痫吐涎沫,每脐下跳动则犯病,服五苓散(汤)6剂而愈。一些注家多把癫眩改为巅眩或颠眩,以为头眩之属,但临床屡依本条所述用本方治愈癫痫证,足证癫眩二字无误。
【讨论归经】本方证为外邪内饮,饮停化热,因成太阳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的辨证要点:太阳表虚证兼见心下停饮、小便不利而见眩晕、口渴者。本方证常见于急慢性外邪内饮证。如治验:李某,男,47岁,病案号17020,会诊日期1975年7月27日。患者自感上腹有肿物已2个多月,因无不适,未曾检查治疗。近1个月来因感左上腹痛而来门诊治疗。经内外科检查,怀疑是肿瘤而收住院治疗。查体:上腹左右均可触及拳头大实性肿物,表面不光滑,轻度压痛,部位深在与体位无关。尿常规:蛋白(+),红细胞15~20,白细胞3~5。血沉61毫米/小时。尿酚红排泄试验:一杯3%,二杯5%,三杯5%,四杯7%。静脉肾盂造影:左肾扩大,右肾未显影。临床诊断:双肾肿瘤?肾结核?因尚等待手术,要求服中药一试。会诊症见:左腹胀痛,头晕,心悸,汗出,恶风,口渴思饮,饮后渴仍不止,心下有水响,尿频涩痛,舌苔白,脉浮数,心率100次/分。此属太阳表虚兼心下停饮证,也即外寒内饮证,治用:猪苓10克,泽泻15克,苍术10克,茯苓12克,桂枝10克,滑石30克,阿胶(烊化》10克,生大黄3克,生薏苡仁30克。结果:上药服2剂后小便增多,意想不到尿中排出绿豆大结石。3剂服完后,连续四五天排出细沙样结石,腹部肿物消逝于无形,其他症状也全消失。追访5年未见复发。
本方证在临床应用很广,不但应用急性病,而且用于慢性病,还用于急性传染病如霍乱。有人怀疑古时的霍乱不同于现代的霍乱,这是对经方不了解的缘故。梁代陶弘景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记载:“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外感天行即急性传染病、瘟疫。二旦、六神、大小,即《伤寒论》中的主要方剂。问题的关键是不论什么病,只要认清有五苓散证,即可用五苓散治疗。
28.防己茯苓汤方证
防己茯苓汤方:防己三两,黄芪三两,桂枝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二两。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方解〗防己、茯苓利尿逐水,复以黄芪补虚实表,桂枝、甘草降冲气而和荣卫,表气实荣卫调则不使水气复留于皮中。此治皮水的正法,茯苓重用在于利水,故治表虚气冲,水居皮中不去,水气相搏而四肢聂聂动者。
【歌诀】防己茯苓用黄芪,桂枝甘草治表虚。此治皮水是正法,固表利水肿自去。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2条: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解读〗皮水为病则四肢肿,正不足于表,故水气乃得踞于皮肤中而不去。聂聂动,即微动状,与瞤动同属水气为患,若皮水病而四肢轰聂聂动者,宜以防己茯苓汤主之。
【讨论归经】桂枝、甘草、黄芪解太阳之表,防己、茯苓治在太阴,故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表虚之外邪内饮见四肢浮肿、聂聂动者。本方治浮肿,适用于表虚证的浮肿,当有汗出恶风症。亦见于慢性肾炎浮肿,如治验:冯某,女性,30岁,病历号6422,1959年4月25日初诊。发现慢性肾炎已5年,常四肢浮肿,腰痛,头晕或痛,月经量多、后期,查P.S.P第一小时60%,第二时10%,苔白厚腻,脉沉弦,证属表虚里饮,治以益气养血,调荣利水,予防己茯苓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防己10克,茯苓24克,桂枝10克,生黄芪12克,炙甘草6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川芎10克,苍白术各6克,猪苓10克,生姜10克。结果:上药服6剂,服药期间诸症差,但停药浮肿又复发,继加减服用1个月余,浮肿未再复发。
29.蜘蛛散方证
蜘蛛散方:蜘蛛(熬焦)十四枚,桂枝半两。上二味,为散,取八分一匕,饮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方解〗主用蜘蛛以治疝气,稍佐桂枝以散寒邪。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第4条:阴狐疝气者,偏有小大,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解读〗偏有小大者,谓阴囊或少腹、或股内之一侧的肿胀物有小有大也。时时上下者,谓此肿胀物或时上入腹而隐,或时下入囊、或出少腹、或出股内而现也。因其出没无常似狐,故称之为阴狐疝,此证可用蜘蛛散治疗。
【讨论归经】蜘蛛味苦,微寒,治在阳明,故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由于时时上下的说明,似述无痛苦而能自复的疝气症,即进入阴囊的脏器自能复原于腹内,与嵌顿性之疝气症不能自复而发剧烈疼痛者不同。此症多见,于小儿,大人亦间有之,为病之因,大都由于先或后天的腹壁虚弱所致。《名医别录》谓“蜘蛛主大人小儿?”,?,即阴狐疝也,其有治本证的特能,可知蜘蛛善织网捕食物,而能治脏器漏入阴囊的狐疝亦甚有趣也。〖按〗小儿疝气服本方或可有效,成年疝气当多求手术修复。
30.桂枝生姜枳实汤方证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枳实五枚。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方解〗本方用枳实配伍主气冲的桂枝、治饮逆的生姜,故治诸逆(指痰饮客气冲逆而言),以至心中痞塞而心悬痛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第8条: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解读〗诸逆心悬痛、心中痞,饮逆上气所致。饮郁化热是心中痞、心悬痛的原因之一,故用枳实苦寒清热化饮清上热。气上冲逆,多是表不解的桂枝证,故以桂枝、生姜解表降冲逆,此即桂枝生姜枳实汤的适应证。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的辨证要点:气上冲、心下痞塞、胸胁闷痛者。本条颇能说明心绞痛的证治,不过实践证明,此证单用本方的机会反少,而以用大柴胡汤与桂枝茯苓丸,或桃核承气汤合方的机会为多,此于大柴胡汤详述之,可互参。
31.桂枝茯苓丸方证
桂枝茯苓丸方:桂枝、茯苓、丹皮(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方解〗本方为桂枝汤去姜、枣、草,加茯苓、丹皮、桃仁而成,可知其适应证为太阳病合并瘀血证。方中桂枝、茯苓镇气冲而治心悸,桃仁、丹皮、芍药祛瘀血而治腹满痛,故此治瘀血证、气冲心悸而腹满痛者。〖按〗多数人都常用桂枝茯苓丸治疗慢性病、久有瘀血者,自然多认为该方是治疗内伤杂病,不再认为其有表证,但从《伤寒论》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可知,凡气上冲、呕逆、脐上动悸等,多用桂枝,其意皆在解表降冲,故从经方六经归类看,本方证是太阳表证合病瘀血。由此也可知仲景的伤寒和杂病、外感和内伤的概念,不是截然分开的,不论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都是相对并存,即急性病也可现太阴病,慢性病也可现太阳病或表里合病,也即伤寒、杂病常在一起,这就不难体悟《伤寒杂病论》的真实意义了。
【歌诀】桂枝茯苓丸用多,丹皮桃仁芍药和。冲悸身疼有定处,治在降逆祛瘀血。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妇女妊娠病》第2条: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下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解读〗癥病,即由瘀血结成的病块。衃,即蓄积的恶血。久有癥病的妇人,经断还不到3个月而下血不止,且自觉胎动在脐上,当是癥痼为患。因为妊娠胎动于脐,即动亦不全在脐上,故肯定其为癥痼害。至于是否怀胎,则可验之于3个月前的经水利否,如果经断前3个月经来均很正常,即可断定为胎;若前3个月即不断下血,后虽断3个月亦必非胎而为衃。无论怀胎与否,而所以下血不止的原因,概由于其癥不去,故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讨论归经】桂枝、茯苓治外邪内饮的气冲心悸动,芍药、丹皮、桃仁凉血祛瘀而治腹满痛,故本方证当属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久有瘀血、腹痛胁痛有定处、或有肿块、或下血者。本方不仅能治妇人癥病下血,无论男女,凡因瘀血而下血,或因瘀血引起的胸腹痛、痛有定处、其他血证,不宜桃核承气汤的攻下者,大多宜本方。本方常用于治疗冠心病者。如治验:陈某,女性,50岁,病历号192067,1966年3月2日初诊。1年来头晕心悸,气上冲胸闷或胸痛,时汗出,常失眠。服用安眠药,常身疲倦怠,心电图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苔黄,脉弦迟。证属久有痰瘀阻滞,治以化痰祛瘀,予桂枝茯苓丸合大柴胡汤加减:桂枝10克,桃仁10克,茯苓15克,丹皮10克,白芍10克,柴胡12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生姜10克,枳实10克,大枣4枚,大黄6克,生石膏45克,炙甘草6克。结果:上药服3剂后诸症均减,睡眠好转,胸痛也好转,上方加赤芍10克继服,今自感无不适,以前不敢走路,现走路如常人。
32.半夏散及汤方证
半夏散及汤方: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服散者,以水一斗,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当散。〖方解〗本方即桂枝甘草汤加半夏而成。半夏辛温,降逆化痰,《神农本草经》认为“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又认为“桂枝,气味辛温无毒,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与半夏合用,利咽喉而治肿痛,更以甘草缓急止痛,少少咽之,亦使渍患处也。合于桂枝甘草汤中,则可知是治疗桂枝甘草汤证又见咽喉肿痛者。已知桂枝甘草治在太阳,半夏温中化痰,因知本方是治外邪内饮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治剂。
【歌诀】半夏散及汤方并,桂草半夏等分用。桂枝甘草证咽痛,当知不是少阴病。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313条: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解读〗咽痛指或左或右的一侧痛,甘草汤或桔梗汤主治。咽中痛,指全咽俱痛,为比较重的证,但未化脓成疮,因亦未至不能语言声不出,多伴有外证,因外证呈现桂枝甘草汤方证,故用本方散邪消肿治之。〖按〗咽痛证最忌大发汗,故本条以少阴病冒之。但此并非真的少阴病,用少阴病提纲衡量自明。而本方亦并不是治疗少阴病的方剂,应属太阳病合并寒饮,如同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等为外邪内饮类证,或称太阳、太阴合病治剂。
【讨论归经】本方当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咽痛,有表证而口不渴者。咽痛以急性发作常见,也有慢性发作者。多见于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当出现表虚证,更确切说呈现桂枝甘草汤证时,也可用本方。临证要注意,小柴胡汤证的咽痛也常见,应细审属何方证。如治验:张某,男,51岁,河北灵寿县中学工友,1968年11月26日初诊。咽痛3个多月,曾以清热解毒、养阴清咽等法治疗无效,医院认为是喉癌。视其咽喉,双扁桃体及咽后壁皆有多处脓点,常头痛,汗出,恶寒,口中和,不思饮,舌苔白腻,脉沉细,两寸浮。此为太阳表虚,邪久伤津,治以半夏散及汤加减:清半夏12克,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桔梗6克,诃子肉6克。结果:服药当天即感咽痛减轻,原方服半月,诸症消,咽及双俩扁桃体已无味点(整理者遵郑钦安潜阳镇逆法,治上述舌脉之咽痛证,用白通汤,常1~3剂即愈)。
33.炙甘草汤方证
炙甘草汤方:甘草(炙)四两,生姜(切)三两,人参二两,桂枝(去皮)三两,生地黄一斤,阿胶二两,麦门冬(去心)半升,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阿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方解〗本方以桂枝去芍药汤调荣卫于外,尤其增量甘草、大枣,更加人参大补中气以资血气之源。以生地黄、麦冬、麻仁、阿胶滋津血于内而清里热,为太阳、太阴、阳明合病兼气血俱虚的适应证。此治津血枯燥而脉结代以动悸的良法,不过重用甘寒,方后虽有复脉之名,若虚脱的阴虚寒重证,脉微欲绝或无脉者,本方不中与之。煎药用酒很重要,不用酒煎效果差。原用药说明用酒煎(酒与水之比为7:8),临床改煎成后兑入黄酒20~30ml同服效也佳。
【歌诀】炙甘草汤胶桂人,枣姜生地麦麻仁。津血虚极脉结代,煎药用酒功可垂。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解读〗伤寒,由于过用汗、吐、下,亡津液、亡血液,以至血不足以养心,则心动悸。血不足以荣脉,则脉结代,宜以炙甘草汤主之。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附方(一):《千金翼》炙甘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解读〗虚劳不足的病,若汗出而闷,脉结代心悸者,虽行动如常,若不治,则不出百日死;若已不能行动,病危急着,则于十一日死,治之宜本方。〖按〗久病虚极而脉结代心悸,确多凶险,亦只可与本方治之。如病还不十分危急者,亦间有得救者。肺结核后期多此证。平人脉结代并不足虑,即不服药亦可自愈。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附方(一):《外台》炙甘草汤,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湿液液者。〖解读〗心中温温液液,即恶心剧甚、心中烦恼的意思。病肺痿,若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本方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的辨证要点:心动悸,脉结代,气阴两虚者。多数版本,把本方置于太阳病篇末,一是说人体患病规律多先在表、后渐入里,二是说病在表应汗以解之,但不正确的治疗造成人体气血俱伤、表里并病,以至成本方证。从西医诊断看来,本方证常见于心脏病心律失常。如治验:张某,女性,32岁,病历号153250,1965年3月12日初诊。心悸气短5年多,在哈尔滨市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住院治疗5个月,关节疼痛缓解,但仍心慌惊悸,多梦,少劳即喘,二便如常,两颧红,苔白,舌有瘀点,脉沉细结代。证属外邪内饮,血虚里热,治以解外祛饮、养血安神,予炙甘草汤:生地黄30克,麦冬12克,火麻仁10克,炙甘草10克,党参10克,桂枝6克,生姜10克,大枣8枚,生龙牡各15克,阿胶10克(烊化)。结果:上药服用2个月,心慌心悸好转,走五六里地不感气喘,来信告之参加工作。
本方补虚润燥,若肺结核后期骨瘦如柴,往往有用之的机会。劳热咯血不止,以本方去桂,姜治之有效。
二、麻黄汤类方证
1.麻黄汤方证
麻黄汤方:麻黄(去节)三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一两,杏仁(去皮尖)七十个。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方解〗此方为治疗太阳病伤寒证的代表方,麻黄为一有力的发汗药,佐以桂枝更宜致汗,并治上冲逆;杏仁定喘,甘草缓急,故其适应证是:太阳病表实无汗、身疼痛而喘者。
【歌诀】麻黄汤桂草杏仁,太阳表实脉浮紧。发热无汗身疼痛,发汗解表要温饮。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解读〗太阳病,是在表的阳热实证,以头痛、发热、恶寒为常,若更见有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者,此为表实证,则宜麻黄汤主之。〖按〗前已反复论述,桂枝汤证由于有自汗出,郁集在人体体表的体液和废物、有毒物被排出一部分,这样虽有身疼痛,但不剧烈,并亦不至于上迫于肺;而麻黄汤证由于无汗,体液和废物、有毒物充盈于人体体表(仲景谓之“阳气重”),压迫肌肉和关节,因此使得身、腰、骨节无处不痛,并且向上逼迫于肺而发喘。这里要注意,太阳病根据汗出和无汗的症状特点来判定表虚和表实,在治疗上形成宜用桂枝或麻黄系列药的关键。
《伤寒论》第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解读〗不可下,是本条的解读重点。太阳与阳明合病,是指既有发热、恶寒的表证,同时又有大便难的里证。喘可见于承气汤,也可见于麻黄汤,是两方的共有证,不过承气汤证主证有腹满而喘,而麻黄汤证的特点是喘而腹满。因见喘而胸满,不是承气汤证而是麻黄汤证,因此谓不可下,而宜用麻黄汤发汗。〖按〗腹满而喘者,是腹满为主要症状而喘为次要症状,也就是先有腹部实满,由于实满而上逆逼迫胸膈,阻碍呼吸而发喘,这种喘用下法治疗,实满去除了,喘也就自然消失了;而胸满而喘者,是喘为主要症状而胸满是次要症状,也就是先有呼吸困难、喘,由于喘脏腑腔内压增高而胸满,这种喘用发汗法以平喘,喘平则胸满自消。证有主从,治分表里,对于辨证至关重要。本条就喘之一证,以示麻黄汤证与承气汤证的鉴别法,对于辨证甚关重要,应仔细玩味。
《伤寒论》第37条: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解读〗太阳病已10余天,脉虽浮但细,并且还见患者疲乏嗜卧,有病已传少阳之象,因此称外已解也。假如再见胸满胁痛者,则具备了小柴胡汤证,故可给服小柴胡汤;假如脉只是浮而不细,而且无倦怠嗜卧及胸满胁痛者,这说明病仍在表,虽然过了10多天,也可给用麻黄汤。〖按〗脉细主血少、津液不足,脉浮细,是因体表津血不足(言外之意已不是阳气重),即小柴胡汤条所指出的血弱、气尽、膜理开的情况。嗜卧与默默都是倦怠的样子,详见小柴胡汤条,可互参。
《伤寒论》第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解读〗本条的阳气重,是全书的解读重点。太阳病见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为麻黄汤方证,病已虽八九日不解,但上述的表证仍存在,表现为“阳气重”,这种情况亦应当用麻黄汤发其汗。服药已微除,是说服麻黄汤后,上述症状略有减轻。发烦目瞑,为病欲解时而发生的瞑眩状态。剧者必衄,是说瞑眩发作剧烈者常出现鼻衄,而病情随着鼻衄而缓解。这里要注意的是“阳气重”,张志聪认为是“太阳合并于三阳…阳热盛”。如是三阳阳热盛,应用白虎汤或承气汤清热,怎还能用辛温的麻黄汤发汗?显然其说不妥。实际在经方体系,阳气不是指阳热,这里指津液,概含津血、水、湿、邪气等,姜春华即持这种观点。太阳病所以出现鼻衄,是因为日久不得汗出,津液(阳气)过多、过重郁集于体表的缘故。对照前面的几条则更易理解。
《伤寒论》第51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解读〗脉浮,主病在表,如果有汗出为表虚,则宜用桂枝汤,如无汗出为表实,则宜用麻黄汤发汗治疗。这里的脉浮,当是脉浮紧。
《伤寒论》第52条: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解读〗脉浮而数,为表有热的反映,亦属表实热证,故宜用麻黄汤发汗解之。
〖按〗以上2条都属简文,麻黄汤证已在前面详细论述,故这里及后文的论述皆简略。这里只举可发汗的脉象特征,出示脉象,同时也暗示有无汗、恶寒、身疼痛等麻黄汤方证适应证。
《伤寒论》第55条: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解读〗太阳伤寒脉浮紧,治疗本来应用麻黄汤发汗,若拖延日久不发汗,体表郁闭,致使阳气重于表、邪无从出,体液上冲而造成鼻衄。鼻衄后有两种情况:一是因鼻衄而证解,如第46条所述;二是鼻衄后证不解,即本条所述,这种情况可用麻黄汤治疗。〖按〗表实宜发汗,如果拖延不发汗,往往造成阳气重于表而致衄。亦有因鼻衄而表解病愈者,本条所述为鼻衄而表不解,故用麻黄汤发汗来解表,表解则鼻衄亦自然好转。另外要注意,患太阳病后出现的鼻衄,要与衄家相鉴别。所谓衄家是指长期鼻衄、衄血的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由于长期失血,津血内虚,即遭受外感亦不可发汗,因汗出夺津液,进一步使血虚。而本条所述之证,是本应发汗而不发汗治疗,致使体液(阳气)上冲而致衄,这时发汗表解而鼻衄自止。
《伤寒论》,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解读〗脉浮、无汗,为太阳表实证,同时见有喘症,此喘是因表实甚明,其证与第36条同,故发汗则愈,亦适宜用麻黄汤先发汗治疗。〖按〗本条冠以阳明病,是说有阳明病提纲所述的胃家实特征。一般阳明病有汗出身热,本条所述是无汗而喘且脉浮,故实际是太阳阳明并病,因是表实证明显,所以用麻黄汤先发汗。这里要提示的是:张仲景这种写作方法,在《伤寒论》有许多处,不要理解为“阳明病…宜麻黄汤”,而是要细审其中的症状到底是什么方证。
【讨论归经】本方证已明确为太阳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恶寒、身痛、无汗、脉浮紧。麻黄汤与桂枝汤皆用于治疗太阳病,桂枝汤适用于有汗的表虚,麻黄汤适用于无汗的表实,两方皆常用于急性和慢性疾病。不过麻黄汤更多见于急性病、外感之初起。如治例:陈某,男,24岁,1965年10月9日初诊。昨天打篮球后用凉水洗澡,今早感恶寒、无汗、身热、头痛、身酸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体温38.6℃。此属太阳表实证,治以发汗解表。予麻黄汤:麻黄10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杏仁10克。结果:上药急煎服,并盖棉被得微汗出,热渐退,未再服药,调养2天如常。
本方加减变方则见于临床各病,在临床常见证为:①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②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③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者。④太阳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⑤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
2.葛根汤方证
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去节)三两,桂枝(去皮)二两,生姜(切)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汤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方解〗本方是桂枝加葛根汤再增量麻黄而成。故治桂枝加葛根汤证无汗而喘者。
【歌诀】葛根汤本桂枝汤,加入葛根增麻黄。太阳项背强几几,无汗而喘用之良。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解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者,是桂枝加葛根汤方证,在桂枝加葛根汤方证已说明,今因见无汗恶风,故用有麻黄的本方主之。
《伤寒论》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解读〗这里的太阳与阳明合病,是指既有头项强痈而恶寒的太阳表证,同时又有自下利的阳明里证,治疗急当救表,宜以葛根汤主之。〖按〗下利而现太阳证,则病欲自表解,故发汗则愈,无汗表实者宜本方,自汗表虚者宜桂枝汤,此证常见,宜注意。又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宜读作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者。意思是说:太阳与阳明合病必须有自下利者,才可用葛根汤主之,而不是说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定自下利。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第12条: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解读〗太阳病,无汗,小便不当少,今由于气上冲胸,水不得畅行于下,故小便反少。牙关紧急不得语,已是为痉之渐,故谓欲作刚痉,宜以葛根汤主之。〖按〗《金匮要略》曰:“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又曰:“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本条即述刚痉的证治。葛根汤本治项背强几几,实即颈项肌肉失和因致痉挛的证候。若此证严重时,则致背反张的痉病,故太阳病发热恶寒无汗而症者,当然须以本方主之。不过本方的应用,并不限于以上所论。由于葛根汤清凉解肌,而且解毒,故疹痘诸疾于初期太阳病时,多以本方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已明确为太阳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或见下利者。本方证常见于急性病。如张长恩医案:3日来患感冒发热,恶风寒,头项强痛,自服去痛片不愈,翌日医务室给服感冒清热冲剂、板蓝根冲剂,服后汗仍不出,反见项背强急。观其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此属太阳表实证,予葛根汤:葛根12克,麻黄9克,桂枝6克,白芍6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4枚。结果:服2剂,身濈然汗出而解。
依据经验,外感咳喘须发汗者,以用本方的机会为多。尤其发热无汗而恶寒剧甚者,不问项背急与否,多属本方证。他如腰肌劳损,与本方治之屡验。《神农本草经》谓葛根治“诸痹”,痉与痛,皆得之肌不和,这可能都是痹之属?
3.甘草麻黄汤方证
甘草麻黄汤方:甘草二两,麻黄四两。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方解】本方是麻黄汤去桂枝、杏仁,增麻黄、甘草的用量而成,其功能虽也是发汗解表,但无桂枝则不治身痛,无杏仁则治喘的作用亦比较减弱。故本方主要作用在解表行水,而治水湿有表邪者。
【歌诀】甘草麻黄二味行,表实无汗此为营。增量麻黄为驱水,不似越婢治身疼。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3条: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解读〗里水,是指《金匮要略·水气病》所述:“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真正的里水是不能用甘草麻黄汤的,如果水湿在表、表实无汗者或财急迫而喘者,可用本方治疗。参见越婢加术汤方。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的辨证要点:浮肿表实无汗者。浮肿症有表证、里热不明显者可选用本方。在临床可见于急性肾炎,以本方加减的方更很多见,宜注意。
4.千金麻黄醇酒汤方证
千金麻黄醉酒汤方:麻黄三两。上一味,以美清酒五升,煮去二升半,顿服尽。冬月用酒,春月用水煮之。【方解】麻黄辛温发汗,用酒煎加强发汗之力,使湿热从表解则黄亦自除。〖按〗本方用麻黄治黄,以酒煎药,其治疗方法、理念很值得注意。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黄疸病》附方(二):千金麻黄醇酒汤,治黄疸。〖解读〗这里的黄疸,当指表实无汗而湿热在表之证,是单纯的太阳表实证,湿热在表郁蒸成黄,故用麻黄发汗解表、祛湿,使黄从表解。〖按〗外感伤寒,湿热在表,郁而成黄,当以汗解之,有用本方的机会。如黄疸已久,里证明显时,当加茵陈,或用五苓散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黄疸,见发热、恶寒、无汗、口不渴者。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仲景治病非常重视病位,黄疸多是湿热盛于里,而多呈阳明里热证,但黄疸初起,亦可见无里热证而以表实证明显者,则应试用本方。
5.半夏麻黄丸方证
半夏麻黄丸方:半夏、麻黄各等分。上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方解〗半夏降水饮,麻黄散水气,合之治胃中有水气、心下悸或有浮肿者。炼蜜为丸服量甚轻,亦久病缓治之法也。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第13条: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解读〗心下悸,由于水饮停滞引起,应或见浮肿、表实无汗等症,这种心下悸可用半夏麻黄丸治疗。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表实见心下悸者。心下悸者以茯苓、桂枝适应证较多见,但临床如见表实证明显又心下停饮而心下悸者,可选用本方证。
6.葛根加半夏汤方证
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四两,麻黄(去节)三两,桂枝(去皮)二两,生姜(切)三两,芍药二两,甘草(炙)二两,半夏(洗)半升,大枣十二枚。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覆取微似汗。〖方解〗于葛根汤加半夏,实际其组成和功能与葛根汤与小半夏汤的合方相似,故治二方的合并证。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解读〗本条是承接“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一条而言,即是说:若上述之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则宜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讨论归经】半夏温中化饮止呕,故葛根加半夏汤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考】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葛根汤方证兼见下利或无下利而呕者。本方证即是葛根汤证与小半夏汤证的合并证,故凡见葛根汤证有呕者,皆可用本方治疗。本方证多见于外感初起,如治验:任某,女,21岁,病历号49703,1965年12月21日初诊。昨天感冒头痛、头晕、身痛、腰痛、恶心欲呕、恶寒,素有腹痛大便稀,脉浮数,苔白。证属太阳阳明合病,为葛根加半夏汤的适应证:葛根12克,麻黄10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白芍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半夏12克。结果:上药服1剂症大减,2剂症已。
7.麻黄加术汤方证
麻黄加术汤方:麻黄(去节)三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一两,杏仁(去皮尖)七十个,白术四两。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方解〗本方由麻黄汤加白术而成。白术苦温,主风寒湿痹,且有止汗作用。麻黄汤虽为强有力的发汗药,但加入白术,则湿从下走,从尿出。因此,原有麻黄汤的发汗作用减弱,而增加了利湿除痹的作用。
【歌诀】麻黄加术治湿家,发表利水同时下。汗出变少而尿多,身体痛烦效果佳。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第20条: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解读〗湿家,指病风湿者。湿家身烦痛,宜用麻黄加术汤发汗利湿治疗,使病从表及小便解,慎不可用火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麻黄汤证而见湿痹烦痛者。风湿关节炎初期,有见本方证的机会,也可见葛根汤加术再加生苡仁方证,宜注意辨证用方。本条所说的火攻,是指火烤、熏蒸、火针、艾灸等,近代的红外线、蜡疗等热疗也属之。
8.射干麻黄汤方证
射干麻黄汤方:射干三两,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四两,紫菀三两,款冬花三两,五味子半升,大枣七枚,半夏(洗)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方解〗麻黄、生姜发汗解太阳之表,半夏、细辛、大枣降逆逐饮,故与小青龙汤相类亦是外邪内饮的治剂。射干、紫苑、款冬花、五味子均主咳逆上气,而射干尤长于清痰泄火,以利咽喉。故与小青龙汤所主大致同,而侧重于上气痰鸣而上热明显者。
【歌诀】射干麻黄枣生姜,五菀冬夏细辛襄。小青龙汤主同近,外寒内忧上热彰。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6条: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解读〗水鸡,即青蛙。咳而上气,即咳嗽气喘,这种咳喘如又见咽喉有痰鸣,如水鸡声者,宜射干麻黄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小青龙汤证喉中痰鸣明显者。本方证常用于气管炎、哮喘咳逆痰多,咽中不利者,多有良效。如治验:康某,男性,49岁,1965年12月2日初诊。1958年脊柱骨折后患喘息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近1周来受寒咳喘加重,喉中痰鸣,不能平卧,咳吐白黏痰,量多,头痛,背痛,口干不思饮,苔白腻,脉浮弦。证属外寒内饮而属射干麻黄汤证:麻黄12克,射干10克,生姜12克,大枣4枚,紫菀10克,款冬花10克,细辛10克,五味子10克,清半夏15克。结果:上药服3剂咳喘减,稍能平卧。因口渴明显、汗出较多,上方加生石膏45克,服7剂咳喘明显减轻,可以平卧。
9.牡蛎汤方证
牡蛎汤方:牡蛎(熬)四两,麻黄(去节)四两,甘草二两,蜀漆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二升,温服一升,若吐,则勿更服。〖方解〗本方是甘草麻黄汤加牡蛎、蜀漆而成。甘草麻黄汤用于表实无汗。蜀漆,即常山苗,《本经》称其“辛平…主疟及咳逆寒热,腹中癥坚痞结”,为有力祛痰逐饮药。牡蛎,《本经》称“味咸平…主伤寒寒热”。故四味组合,治甘草麻黄汤证胸腹悸动而有痰饮者。
【歌诀】牡蛎汤内四味药,甘草麻黄蜀漆到。胸腹悸动痰饮作,解表逐饮治牝疟。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疟病》附方(一):牡蛎汤,治牝疟(《外台秘要》方)。〖解读〗《金匮要略·疟病》第5条曰:“疟多寒者,名曰牝疟”。古人以心为牝脏,心阳为痰所阻,故多寒,因称之为牝疟。蜀漆逐痰,为治牝疟的要药。当无表证不须发汗者,宜蜀漆散;当有表脏腑发汗者,宜本方。
【讨论归经】对于本方方证论述不全,只有治牝疟,疟多寒者,名牝疟。以药测证,则蜀漆辛平祛痰饮,而牡蛎咸平清里热,甘草、麻黄解表,故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疟疾寒多热少,无汗身疼者。本方证可见于疟疾病或热性病、传染病,证属外寒内饮,且内饮重甚则成痞坚者。
10.桂枝麻黄各半汤方证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桂枝(去皮)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擘)四枚,杏仁(汤浸,去皮尖及双仁者)。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方解〗此取桂枝汤、麻黄汤各1/3合之,故治两方的合并证而病情较轻者。
【歌诀】桂枝麻黄各半汤,邪在表而身发痒。发热不得小汗出,热多寒少如疟状。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解读〗如疟状,是说像似疟疾定时发寒热的形状。清便欲自可,即大便通调如常。本条可分3段解释。①太阳病已经八九日,其人不呕,病还未传少阳;清便欲自可,则亦未传阳明。只是如疟症状,一日二三次发寒热,而且热多寒少,外邪已有欲罢之象。脉微缓更为邪衰正复之候,故肯定此为欲愈也。②太阳病八九日,虽不见少阳和阳明证,但脉微无热而恶寒者,此表里俱虚,已陷于阴证,应依据治阴证的方法随证救之,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③再就上之如疟状的欲愈证来分析,假如其面反有热色者,这是郁热在表不能自解的证候,其人身痒,即是得不到小汗出的确证,宜与桂枝麻黄各半汤,使小汗出即治。〖按〗恶寒,为太阳病的重要特征,邪之轻重,往往要看寒热或多或少,尤其脉微缓,为邪衰正复的反应。热多寒少见此脉,大都为病衰欲愈之兆。时发热汗出者,为桂枝汤证,今虽时发热而不得小汗出,又有麻黄汤证,因此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常见于感冒、发热病后期、慢性病复感外邪时。本方治痒、解表,主要能调和营卫驱邪外出。据此方义,胡希恕先生临床常以桂枝汤加荆芥、防风,功类麻黄、杏仁,治发热恶寒、身痒起疹者屡见良效。如治验:例1,房某,男性,43岁,病历号117343,1965年5月24日初诊。原有慢性肝炎,近几天皮肤痒甚,尤以夜间瘙痒难忍,至抓破为止。时有寒热,苔薄白,脉浮缓。此属营卫不和,外邪,客表,治以调和营卫,解表祛邪。予桂枝汤加荆防: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荆芥10克,防风10克,炙甘草6克,白疾藜10克。结果:上药服3剂身痒已。因有两胁痛、口苦等,与柴胡桂姜汤加味治之。例2,王某,女,13岁,2003年3月6日初诊。自感身痒1周多,自服息斯敏效不明显,白天痒轻,晚上痒较重,用手挠之起小丘疹,白天却看不到,有时感面热,无汗出,口中和,别无所苦,舌苔薄白,脉细寸微浮。证属外邪客表,营卫不和,予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5克,麻黄3克,白芍3克,生姜2片,炙甘草3克,赤小豆10克,白蒺黎6克,大枣2枚。结果:上药晚上服1剂,身见微汗,身痒未再发作。
11.桂枝二麻黄一汤方证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去皮)一两十七铢,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去节)十六铢,生姜(切)一两六铢,杏仁(去皮尖)十六个,甘草(炙)一两二铢,大枣五枚。上七味,二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方解〗取桂枝汤二、麻黄汤一合之,治桂枝汤证多而麻黄汤证少者。
【歌诀】桂枝二麻黄一汤,表证在而非少阳。形似症一日再发,小汗出调营卫畅。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解读〗这里的脉洪大应当是脉浮,若脉洪大为里热盛,如何可与桂枝汤?可能是白虎加人参汤条的脉洪大错乱在此。服桂枝汤不得法,而使大汗出,病必不解。脉浮为病仍在外,故可与桂枝汤如前法服之。若其人形如疟,日再次发寒热者,此与上条的桂枝麻黄各半汤证大致同,小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多而麻黄汤证少者。本方证大致与桂枝麻黄各半汤方证相似,如桂枝汤证明显者,可用本方。如汗出不明显而发热明显者,可用前方。
12.小青龙汤方证
小青龙汤方: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方解〗本方为桂枝汤去生姜、大枣加干姜,再加麻黄、半夏、细辛、五味子而成。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发汗以解太阳之表;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逐内之寒饮,合之解表化饮以平咳喘,故本方为治疗外邪里饮而致咳喘的方剂。
【歌诀】小青龙本桂枝汤,去生姜枣加干姜。麻黄五味半细辛,外邪内饮治之良。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解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指明为外寒里饮证,这种情况用发汗治疗,表不会解的。而且还会出现许多变证:如有外邪故发热;激动里饮故干呕而咳喘;小便不利则少腹满,水停不化故或渴,水谷不别故或利;水气冲逆故或噎等,此宜小青龙汤主之。〖按〗当表证未解而里有水饮者,无论伤寒或中风,在治疗时,都须解表的同时祛逐水饮,这样才能使表解,前于桂枝剂已多次说明,故不再赞述。胃中有饮本无渴证,今谓或渴者,这是由于小便不利所致,与五苓散证之渴同,故或渴、或利、或噎均宜读在小便不利、少腹满句之后;而或喘者,宜接于发热而咳句后。此以上为主证,或咳以下为客证。只要看主证在,不问客证有无,均宜本方主之。
《伤寒论》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解读〗气冲饮逆故咳而微喘,外邪不解故发热,胃有饮故不渴,宜以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后则饮去胃中干,故遂渴,此为服药有效之验,故谓寒去欲解也。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35条: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解读〗倚息,即凭依于物呼吸之意。久有痰饮,复被风寒,呈外寒内饮证,造成咳逆呼吸困难,以至倚息不得卧,此证宜用小青龙汤治疗。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23条: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解读〗见大青龙汤条。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7条: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解读〗吐涎沫,指咳逆吐涎沬,暗示为小青龙汤证,治疗时反用下法,这样造成心下痞,对于这种情况,治疗仍宜用小青龙汤先治其咳吐涎沫,涎沫止后,再予泻心汤治其心下痞。〖按〗涎沫即泡沫痰,为寒饮的证候,本条当指咳吐涎沬,为外邪内饮的青龙汤证。若呕吐涎沫,则宜半夏干姜散,若头痛者,则宜吴茱萸汤,此均为胃有寒饮而无外邪者,互参自明。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外邪里饮而致咳喘者。大学实习跟随经方家宋孝志老师治验1例,体验较深:王某,男,27岁,文化馆画家,1961年12月14日初诊。自幼患咳喘病,15岁以后加重,经西医多方诊治无效。10月来本院治疗,前医以宣肺、润肺化痰方药多治无效,用黑锡丹过两亦不见效果。刻下症:喘咳重,不能平卧,不得已吞服麻黄素、氨茶碱以平喘。胸胀满闷,气短,痰不易咳出,吐白泡沫清痰,自感周身冷,小便频数,张口则口水流出,苔厚腻黄滑,脉沉细滑数。因患者满口诞水,故语言不清,却不时自语:“服热药后吐黄痰,则症可愈,若痰不出,将憋死矣!”精神消沉,痛苦万状。辨证为外寒内饮,予小青龙汤:麻黄10克(泡去上沫),桂枝木10克,五味子10克,半夏12克,细辛10克,干姜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结果:12月21日来诊,述服药3剂感身热,吐痰爽快,喘减已能平卧睡觉,口水减少,说话清楚,仍小便频,舌苔黄腻除,脉稍滑不数。前方加杏仁10克,同时间服六君子汤。服1个月,咳喘缓解。
本方证常见于急慢性虚寒性咳喘,但症偏于喘为主,如以咳为主多适宜半夏厚朴汤。
13.千金三黄汤方证
千金三黄汤方:麻黄五分,独活四分,细辛二分,黄芪二分,黄芩三分。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方解〗本方中用麻黄、独活、细辛重在利湿兼以解表,通络以解痹痛拘挛。同时用黄芪利湿固表,可防麻黄发汗太过。复用黄芩以除烦热,故此治历节疼痛、手足拘急,无汗恶寒而烦热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附方:《千金》三黄汤,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终日不欲饮食。〖解读〗太阳中风证而见手足拘急、一身关节俱痛、烦热、心乱,恶寒而不欲饮食,以本方治之。本方证的形成,因风湿困表,血脉受阻故手足拘急、一身关节俱痛,湿郁化热上扰则烦热心乱,湿阻营卫不利故恶寒,湿阻于里,胃气被困故不欲饮食。总之,本方证是湿困而营卫不利。〖按〗本方证谓中风,却用麻黄治之,使人不解。魏念庭认为:“亦为中风正治而少变通者也,以独活代桂枝,为风入之深者也…以黄芪补虚,风也,以黄芩代石膏清热,为湿郁于下热甚于上者设也”。是在说,本方证以下湿上热为特点,表亦因湿困而似表虚,故治用麻黄、独活、细辛重在化湿,黄芪利湿又兼固表,复用黄芩清上热止烦。故用于中风历节。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关节疼痛、无汗恶寒而烦热者。
14.《古今录验》续命汤方证
《古今录验》续命汤方: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芎藭一两,杏仁四十枚。右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出,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方解〗本方以麻黄加石膏汤发汗解表兼清里热,以人参、干姜温中补虚,当归、川芎强壮补血活血,当治麻黄加石膏汤证而气血虚兼瘀血者,中风不遂、肢体偏枯、拘急等而有表证者,可适证用之。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附方:《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姚云:与大续命同,兼治妇人产后去血者及老人小儿)。〖解读〗楼氏纲目云:痱废也,痱即偏枯之邪气深者,以其半身无气营运,故名偏枯,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或名痱,或偏枯或全废皆曰痱也。临床见半身不遂,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昏冒而知觉减弱,或身体拘急,难以转侧,当有外邪里热时,可适证用本方。〖按〗对本方来历及临床应用历来争议。南京中医学院主编《金匮要略译释》考证:“此方出《外台》第十四卷风痱门,冒昧下有”不知人”3字。方用麻黄三两,芎藭一两,杏仁四十枚,余各二两。煮服法后云:范王方,主病及用水升数、煮取多少并同。汪云:是仲景方,本欠两味。可知本方原是仲景旧方,而《金匮》失载,故林亿等取附篇末”,力主本方为仲景方,可参考。近有黄仕沛先生用该方治疗多发硬化症、脊髓膜瘤术后急性胸颈段神经根炎、帕金森等症有突出疗效并对该方证有独到认识,如据《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认为麻黄有“温散宣通,破癥坚积聚之效”,对继承和弘扬经方有重大参考价值,值得注目。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肢体偏枯、或拘急不能转侧见外邪里热者。黄仕沛先生曾用本方加减治疗多例多发性硬化症,今转载一例参考:赵某,女性,42岁,移居美国,1990年突发左眼失明,广州市某三甲医院诊断为“多发性硬化”,激素冲击治疗后失明症状消失。但其后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症状反复发作5~6次,每次发作症状不尽相同,曾出现言语障碍,呼吸肌乏力,肢体运动障碍等表现,但每次在激素冲击后,症状均能基本缓解。末次发作2006年,以小便失禁、双下肢截瘫为主要表现,此次经激素冲击治疗及康复治疗后,仍有遗留明显后遗症状。双下肢萎缩,步行蹒跚,虽扶四足助行器助行,仅能行10余米,平时多坐轮椅代步。回国接受针灸治疗数月,经人介绍,于2009年5月前来诊。患者形体纤弱,面色?白,舌淡,脉细。处以续命汤加北芪:麻黄15克(先)、北杏仁15克、白芍60克、川芎9克、当归15克、干姜6克、炙甘草20克、桂枝10克、石膏60克、党参30克、北芪120克。麻黄用量依例逐渐递增至30克,药后仅间有短暂心悸,余无特殊。两个月后可独立行走,精神畅旺,饮食如常。8月份携黄师处方返回美国,继续服药。9月份来电感觉良好,美国复诊,当地医生甚为惊讶,皆赞叹中国医学之神妙。唯麻黄一药,遍寻全城药肆均配不到,如之奈何也。
(余国俊《我的中医之路》-旷世经方的发掘与运用--古今录验续命汤救治风痱之研讨:经言“脾病而四肢不用”,不言“脾虚而四肢不用”,“病”与“虚”一字之差,含义有别,不可不留意焉!奈何晚近医家大多在“虚”字上做文章,是囿于东垣之说,余则以为脾病而四肢不用者,其机理约有两端:一者,脾胃久衰,四肢渐不得禀水谷气,此人之听共知也;二者,脾胃并非久衰,却是脾之与胃,忽然升降失调,亦从而病焉,人多忽而不察。盖脾与胃同居中州,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轴。脾主升、胃主降。又脾体阴而用阳,脾之升,有赖阳气之助,因“脾为阴土,得阳始运”;胃体阳而用阴,胃之降,有赖阴气之助,又“胃为阳土,得阴自安”。如此脾升胃降,相反而相成,四肢均得禀水谷气矣。倘若阳不助脾,则脾不能升;阴不助胃,则胃不能降,相反而相离,四肢均不得禀水谷气。此即脾之与胃,忽然升降失调而致四肢瘫痪之缘由也。余早年习针灸时,曾亲聆承淡安老师讲述他曾用针灸治一四肢痿废患者,久久不效,后从“脾病而四肢不用”一语受到启发,乃独取“大包”一穴(《灵枢》曰:“脾之大络,名曰大包”),而病竟霍然。因思风痱之治疗大法,唯当顺其脾胃各自的性情,“脾喜刚燥”,当以阳药助之使升;“胃喜柔润”,当以阴药助之使降。干姜辛温刚燥,守而能散,大具温升宣通之力,叶天士盛赞其功曰:“其雄烈之用,孟子所谓大浩然之气,塞乎天地之间也”;石膏辛微寒而柔润,质重而具沉降之能。古今录验续命汤中用此二味,燮理脾胃之阴阳,俾脾升胃降,还其气化之常,四肢均得禀水谷气矣,此治痱之本也。由是观之,若能透析脾胃之生理病理特性,以及干姜、石膏寒热并用之机制,则本方之神妙,便非不可思议者也。至若方中之参、草、芎、归,乃取八珍汤之半,补气活血(芎、归组成佛手散,活血力大于补血力),盖因风痱虽非脏腑久虚所致,然四肢既已痿废,则已不复禀水谷气矣。气不足,血亦难运,故补气活血,势在必行。麻、桂、杏、草,确是麻黄汤。风痱之因于风寒者,麻黄汤可驱之出表;其不因于风寒者,亦可宣畅肺气。“肺主一身之气”,肺气通畅,不仅使经脉运行滑利(肺朝百脉),而且有助于脾胃之升降。况“还魂汤”(麻、杏、草)治猝死,古有明训。若拘泥单味药之作用,则自难解释古方之奥义。又原方后注云:“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自浮肿”。则风痱之或可兼肺气贲郁可知(如雷加瑞案之呼吸、吞咽十分困难等喘逆迫促而岌岌可危之象,实为肺气贲郁所致)。此余之释此方也,迥异于诸家(真乃上工之论、天籁之音,醍醐灌顶者是也)。)
三、其他解表类方证
1.防己黄芪汤方证
防己黄芪汤方:防己一两,黄芪一两一分,甘草(炙)半两,白术三分。上判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沉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被缠腰以下,温令微汗差。〖方解〗黄芪、甘草、大枣、生姜补中益气实表。防己、白术逐湿利水以除邪,故此治风湿风水、表虚汗出而恶风者。值得注意的是,本方与上方虽均主水气浮肿,但本方无桂枝、茯苓,故不治气冲肉瞤。因有白术、生姜、大枣,增量黄芪,则治胃虚于里而气更不足于外,见身重、汗出恶风的证候者。本方用生姜、黄芪发汗解表,用草、枣、术补中益气固表,故本方证的表虚比桂枝汤证更甚,当属太阳太阴合病的表虚证。〖按〗以黄芪为主药的本方证,其特点是恶风特别明显,虽居密室亦感风寒的来袭,比桂枝汤证的恶风更加明显。北京著名中医袁鹤侪临床用黄芪体会颇深,认为黄芪的主要作用是“益卫气”,“《本草经》谓其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者,卫气不充于皮肤也,黄芪益卫气,故能医以上诸证”,并指出黄芪主治在表,是因“芪则益卫气,能止汗亦能发汗”;“卫实于表则汗自止,阳虚受表邪不能外达者,得芪则阳气足而邪得汗解,故黄芪亦能发汗”。
又本方和上方的药量和煎法、服法不似仲景常规,当系后人篡改,用时宜酌情增损之。
【歌诀】防已黄芪汤表虚,白术甘草姜枣宜。身重汗出恶风重,解表重在补中气。
【解读仲景原文】
《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0条: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解读〗脉浮为病在外,身重为有湿,表虚不固,故汗出而恶风。此风水是表虚湿停,故用防己黄芪汤固表解表利水。此脉浮汗出恶风,有似桂枝汤证,是由于表虚不固,故重用黄芪补虚即治。又此恶风极其敏感,虽居密室亦感风寒的来袭,与桂枝汤证亦易区别。〖按〗腹痛者加芍药恐为后人加入,当去之。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第22条: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解读〗解同上。
《金匮要略·水气病》附方:《外台》防己黄芪汤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解读〗表无他病,指无头项强痛、身疼痛等表证言。水气集中于下体部,故但下重,从腰以上无异于平时,故谓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以至两下肢难以屈伸者,本方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的辨证要点:脉浮、汗出恶风、身重、身半以下肿重者。本方证与防己茯苓方证近似,虽有风水和皮水称谓不同,但都有表虚不固证,本方证较重故黄芪用量大。皮水有皮肤聂聂动而用茯苓,本方证无则不用茯苓,而用白术利水。以是可看出两方的特点。如治验:姚某,男性,23岁,病历号183376,初诊日期1965年12月11日。1965年5月发现肾小球肾炎,服激素治疗未能治愈,近仍乏力,纳差,心悸,双下肢浮肿,口干思饮,汗出恶风,苔白腻,脉细弦滑。尿常规:比重1.020,蛋白(+++),白细胞1~3,红细胞15~20。证属表虚里饮,治以固表利水,予防己黄芪汤:防己10克,生黄芪12克,炙甘草6克,苍术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结果:上药服3剂,小便增多,双下肢肿减,汗出减少。继加减服用1个月,浮肿消除,惟感乏力,查尿常规:尿比重1.016,尿蛋白(+),白细胞0~1,红细胞1~10,再继续随证治之。3个月后查尿蛋白为(±)。
2.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证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茯苓、白术各三两,大枣(擘)十二枚。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歌诀】桂枝去桂加苓术,津虚解表生姜主。外邪不解里停饮,解表利水要同伍。
【方解】本方是桂枝去桂枝汤加茯苓、白术而成,主用生姜解表,复用苓术主于利水除饮,主治外邪内饮证,又用芍药除心下满微痛。故本方适用津虚表不解、津伤致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注解〗《医宗金鉴》认为“桂枝去桂当是去芍药之误”,因为头项强痛的表证还在,去桂则无力解表。胡希恕老师也从于此说。但我仔细阅读了胡希恕老师有关桂枝加芍药汤、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真武汤等注解笔记,又结合临床,认为原条文是无误的。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虽然有似桂枝汤证,但桂枝汤证有自汗,今无汗出,说明不是桂枝汤证。心下满微痛,虽然有似里实证,但里实小便当利,今见小便不利,这说明不是里实,而是里津虚造成心下满微结。其实此病的主要矛盾为小便不利、水伴冲气逆于上,故心下满微痛;里气阻塞,表失通透,故形似桂枝汤证而无自汗出,这种情况治疗时,必须以茯苓、白术生津液利其小便,同时再以生姜以解外,这样在解表的同时利饮,使外邪内饮证得以解除。
这里要注意的是,仲景解表发汗,除用麻黄、桂枝、葱白、葛根、蜀椒外,还用了生姜,如真武汤、白术附子汤等。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亦是用生姜来解表的,这一条应与第82条对比看。这两条都是讲的太阳病,但不是单纯的太阳病,而是外邪内饮的太阳病,只用发汗药,其表是不能解的,只会造成津液伤耗,津伤重者,有可变为少阴太阴合病的真武汤方证。真武汤方证和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证,都是由外邪内饮的太阳病变化来,即本是外邪内饮的太阳病,服桂枝汤或下之,其变证可有二,其中津伤重而陷于少阴,则须真武汤解表利饮,因津虚甚,故不能用桂枝发汗,而只能用生姜发汗,又因陷于阴证,故还必伍以附子温阳发汗。另一种情况是,本来是外邪内饮的太阳病,用桂枝汤发汗、或用下法等错误的治疗,病当然不愈,“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是表不解的表现。文中前已明示“服桂枝汤或下之”,津液大伤,但津伤不如真武汤方证严重,未陷于阴证,未变成真武汤方证,而变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证,虽未陷于少阴,但绝不能再用桂枝发汗了,只能用生姜微发汗解表,去桂枝是正确之举。
【按】水停心下,则里有所阻,表亦不能透解,故治疗时不兼利其水则表必不解;若强发其汗,激动里饮,变证百出。这种外邪内饮的情况,惟有在解表的同时兼用利尿逐水,才能收到里和表解的效果,这即桂枝去桂药汤加茯苓白术的配伍原理和主治作用。此为古人于实践中得出的用药治疗规律,甚关重要,仲景有关外邪内饮证类似证的论述很多,须细研深讨。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可见于各种急性病、慢性病,其辨证要点:外邪内饮见身热头痛、胃腹痛、小便不利者。
3.葛根黄芩黄连汤方证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葛根半斤,甘草(炙)二两,黄芩三两,黄连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方解〗本方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4味药组成。葛根解肌热于外,黄芩、黄连除烦热于内,三物合用有治下利的作用。甘草和诸药而缓急迫,故治热壅内外,喘而汗出,下利不止者。
【歌诀】葛根黄芩黄连汤,太阳阳明合病方。甘草和之缓急迫,解表止利两解良。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解读〗本太阳病桂枝汤证,医不用桂枝汤以解外,而用下药以攻里,遂使邪热内陷而下利不止。如果脉见促象,则可知表证仍在,又见喘而汗出,为热蒸壅逆,可知喘因表不解并有热壅于上所致,宜以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按〗本条曰脉促,是指关尺皆沉,寸脉独浮的脉象,与《脉经》的概念不同,在前已专有论述,请参考。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下利、汗出、不恶寒、寸脉独浮者。常见于急性胃肠型感冒或痢疾初期。如治验:彭某,女性,30岁,病历号31221,1965年8月26日初诊。前天中午吃葡萄,晚上又受凉,今早感无力,腿酸口渴,喝了4杯热茶,即觉身热恶寒。下午心烦汗出,腹痛腹泻3次,而来门诊,苔白腻,脉滑数寸浮。证属外内皆热之下利,为葛根芩连汤的适应证:葛根24克,黄芩10克,黄连6克,炙甘草6克。结果:上药服1剂后,腹痛腹泻减,3剂后症已。
4.升麻鳖甲汤方证
升麻鳖甲汤方:升麻二两,当归一两,蜀椒(炒,去汗)一两,甘草二两,鳖甲(炙)手指大一片,雄黄(研)半两。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少再服取汗。〖方解〗蜀椒,味辛,温。《神农本草经》谓:“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别录》谓:“疗喉痹…大风汗不出”。可知善治咽喉而有发汗作用,方后说明有“老少再服取汗”及阴毒去蜀椒,更可知。本方用大量升麻、甘草旨在清热解毒(清阳明热)、排脓、利咽。升麻伍以蜀椒解肌致汗,复用鳖甲、当归和血祛瘀。雄黄苦平寒,主寒热,杀百虫毒,这里用其攻肿毒痈脓。故本方合力治瘟疫,呈太阳阳明合病的咽喉痛而有痈脓或瘀血之变者。
【歌诀】升麻鳖甲治疫毒,蜀椒甘草雄黄涂。阳毒面赤斑如锦,咽喉脓肿望可除。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第14条: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睡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解读〗面赤斑斑如锦纹,是说面色红赤而有斑纹。面色赤,可知阳气拂郁在表,因称阳毒。以方测证,并对照阴毒证治,这种阳毒为阳明热盛而有表证兼挟瘀血者,因见咽喉痛而吐脓血。从“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观之,可知是一种猛烈的急性传染病,古人称时疫、瘟疫,治之宜本方。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急性瘟疫见红肿痈脓或咽喉肿痛者,可试用本方。
5.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汤方证
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汤方:即升麻鳖甲汤方去雄黄、蜀椒。煎服法同升麻鳖甲汤方。〖方解〗本方因是前方去蜀椒,则无解表作用。蜀椒辛温,有“散风邪…开腠理”(《别录》)作用,与升麻合用有致汗功能。雄黄主治痈毒脓血,因无吐脓血,故亦去之。故本方主治咽喉肿痛、身痛明显而表证不明显者。〖按〗本方去蜀椒无解表功能,而专著于清里热,当归属于正阳阳明,因与上方有关,便于说明,故置于此。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第15条: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解读〗身痛如被杖,是说身体疼痛剧烈,像是被杖刑那样难于忍受。阴毒即指面目青,身体如被杖、咽喉痛不吐脓血者,亦是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宜本方去雄黄蜀椒主之。〖按〗面色赤为阳气拂郁在表,因谓阳毒;面目青则邪在内,因谓阴毒,阴毒不宜汗,故去蜀椒,因不吐脓血,故去雄黄。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阳明病证。
【临证思辨】急性咽喉肿痛表证不明显而里热重者,可选用本方。
6.半夏厚朴汤方证
半夏厚朴汤方: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方解〗此小半夏加茯苓汤更加厚朴消胀行气之品,并以生姜、苏叶温中化饮解表,故治外邪内饮证而胸痛满闷恶寒者。如以紫苏子代紫苏叶治疗寒性咳嗽更良。紫苏叶有解表作用,后世记载更明确,如《本草汇言》:“紫苏,散寒气,…宽中安胎,下结气,化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一物有三用焉,如伤风、伤寒、头痛、骨痛、恶寒发热…寒邪在表者,紫苏叶可以散邪而解表”。
【歌诀】半夏厚朴茯苓舒,解表要用生姜苏。外邪内饮胸闷痛,温化止咳效更殊。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5条: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解读〗咽中如有炙窗,指咽中如有炙肉粘着,咳之不出、咽之不下,即自觉的一种神经症,《千金》谓:“胸满,心下坚,咽中怗怗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多指咽喉部位病变。由以生姜、紫苏叶解表可知,本方证为外邪内饮而设,临床大量治验证实,本方治疗急慢性咽喉炎、鼻炎,而多呈现外邪内饮者有良效,不只见于妇人。后世把本方加减变化称四七汤等,仅用于治疗妇女情志郁结证或可称道,但对生姜、紫苏叶解表认识不足,常不能用于外邪内饮的咳嗽等的治疗,应引起注意。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外邪内内饮所致胸满、胸痛、恶寒、咽堵、咳逆者。本方证不限妇人,男人亦多有。本方的应用并不限于此证。若以咽中不利和胸闷满为目的,可活用于不定的神经症均有良效。曾治一年老妇人,经常冒眩,发则但卧不能起,胸闷咽塞,不进饮食,口舌干燥,与本方加生石膏获速愈。又本方开胃进食、消胀止呕,用于胃病的机会亦多。他如伤风、咳嗽,适证加杏仁、桔梗之属亦有捷效。如治验:黄某,女性,38岁,病历号67951,1966年2月12日初诊。1周来咳嗽,吐白痰,咽痒胸闷,口干不欲饮,两胁胀,服汤药数剂而不效,苔白厚腻,脉滑细。证属里寒痰饮上犯,治以化饮降逆,予半夏厚朴汤:半夏12克,厚朴10克,茯苓12克,紫苏子10克,橘皮15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生姜10克。结果:上药服2剂,咳即止。
7.旋覆花汤方证
旋覆花汤方: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方解〗旋覆花,《本经》谓:“味咸,温。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脏间寒热,补中,下气”。为温中下气治里饮药。葱,辛、温,是有力的发汗药,《神农本草经》记载葱白:“味辛,温。主明目,补中不足。其茎可作汤,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可知主要作用是发汗解表,治伤寒寒热,并有温中作用,与生姜非常相近。再看旋覆花汤的组成,方中葱白用十四茎,比旋覆花三两明显大得多,应是该方的主要药,是主药、君药。新绛是何物虽至今未明,但已注明少许,可知既使是活血药,亦不可能使本方成为活血破血之方。用葱白主在发汗,谓其有通阳作用,亦是指通津液以发汗解表,而不是通经活血。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在考证白通加猪胆汁汤为通脉四逆汤之误时,明确指出:“葱白主在发汗,合用附子是解少阴之表,通阳是通津液发汗,脉微欲绝之证决不能再用葱白发汗”,其研究不但明确了其错简,更重要的是强调了葱白的发汗作用。再看旋覆花的作用,即为降气化痰、补中下气化饮药。这样葱白与旋覆花合用则是在解表的同时利饮,其证恰与小青龙汤、五苓散等方证相似,即为外邪里饮证。这样可以明确,旋覆花汤的适应证为外邪里饮证,这样看“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再看临床治验,多是疲劳受寒后,所出现有明显的表证,同时又有明显的里饮证,即外邪里饮证,亦即为太阳太阴合病证,用葱白温中发汗解表,用旋覆花温里化饮,两者组成为旋覆花汤方,其功能为解表的同时化饮,即主治为外邪里饮证。通过方证分析,临床验证,旋覆花汤的主治作用是发汗解表同时利饮,所治“肝着”是外邪里饮的太阳太阴合病,而不是肝血瘀结之证。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第7条: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解读〗肝主血,性喜疏泄,肝着者,气郁血结,着而不行也。其人常欲蹈其胸上者,胸中痞满,是肝着的证候也。先未苦时,但欲饮热者,是说病之初,还无其他苦痛,仅但欲热饮也,知中寒所致,以旋覆花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胸闷、胸痛而无热象者。本方证所称肝着,常见于疲劳受凉后胸胁闷痛。如验案:宋某,男,52岁,2009年8月24日,驾车拉货1天,感到疲劳,吃完晚饭即睡,至昨半夜即感胸紧胀痛、恶寒,至晚益重难忍,时以两手捶击胸肋,谓捶后较舒,伴恶寒头痛,咳嗽无痰,口中和而思热饮,苔白,脉弦细。嘱其自采鲜旋覆花1把、葱白4根,生姜3片,煎汤1碗,热饮并盖棉被,身见微汗即可。翌日告谢痊愈。此案深深启发了我对旋覆花汤方证的认识。
无论感冒、肝炎,还是神经官能症、心脏病等病,凡见胸闷、胸痛而恶寒者可试用本方。
四.太阳病方证小结
以上所解读53首方剂及其适应证,熟读《伤寒论》者,很快就能看出,这53首方证列于太阳病,与原书有很大不同。这是因为,我们试图以六经分方证,把《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证属于太阳病的方证列一起,这里要说明的是,有不少方证属太阳与太阴或阳明等合病者,列于此、列于彼皆未尝不可,但这里所列是以治太阳病为主的方证。而原书(不论哪个版本)的太阳病篇所列方证,除了治疗太阳病正证外,为了说明太阳病的正确治疗和不正确治疗出现的变证、合并证以及合并瘀血、痰饮等证的证治,还列出了有关方证。如治疗结胸证的大陷胸汤、大陷胸丸等;治疗痞证的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等;治疗瘀血的抵当汤、桃核承气汤等;治疗阳明病的白虎汤、调胃承气汤等;治疗太阴病的四逆汤、真武汤、甘草干姜汤等;治疗少阳病的小柴胡汤、黄芩汤等,治疗厥阴病的柴胡桂枝干姜汤、黄连汤、甘草泻心汤等;治疗少阴病的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等方证……这样在太阳病篇出现的方证就多达74个,而其中许多不属太阳病。 而本篇的53首方证,是以太阳病归类,即方以类(六经证)聚,方证同条,统观这些方证可看出:其方剂的组成多以桂枝或麻黄多见,其主要功能发汗解表,其主要适应证为表阳证,即太阳病。如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方剂分为两大类,即以桂枝汤加减化裁的方剂和以麻黄汤加减化裁的方剂,其适应证为有汗出的中风证和无汗出的伤寒证。
又从桂枝汤类方证和麻黄汤类方证比例构成来看,桂枝汤方证为33首,麻黄汤类方证为13首,桂枝汤类方证明显多于麻黄汤类方证,这说明太阳病表阳证以表虚中风类证为多见,不但见于天行热病、急性病,而更多见于慢性病,故张仲景把桂枝汤方证列于全书之首。不过要说明的是,不论是什么病,不论是急性病或慢性病,不论是内伤和外感,当病在表、表现为单纯的桂枝汤证或麻黄汤证是较少见的,而多见合并证,或表里、或半表半里合病并病,或合并痰饮、水湿、瘀血等,以是表现为桂枝加芍药汤、小建中汤、桂枝人参汤、柴胡桂枝汤、麻黄加术汤、苓桂术甘汤、桂枝茯苓丸等方证。因此,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有关桂枝汤和麻黄汤加减的方证还有许多,虽有关表证太阳病的治疗,但为了便于了解其主治和六经病的概念,未列于本篇解读,而放在相应的篇章中,如柴胡桂枝汤是太阳少阳合病,放在了少阳病篇;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等方证是太阳阳明合病,列于阳明病篇解读。另外还有生姜、紫苏叶、葛根、蜀椒等组成的解表剂,其适应治疗方证亦属太阳病证。这里也可体验到,仲景及史前医家,是通过“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而总结出六经证治规律。从解读本篇的方证可看到,所谓太阳病,不是指太阳经络(脉)病,或某一脏腑病;不是指特定的、个别的一个病,而是各种疾病常见的一般的证。它经常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症状反映出来,而表现一定的特征,即在表而病性属阳,而呈表阳证,这也即太阳病的实质。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