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 过去的人比较喜欢用“精神”或“态度”去度量人,于是弄出来些个外表激烈但内在却真不咋地的伪劣“正经人”。
? ? 如今的不少人喜欢用“圈子”和“人脉”去估摸人,整得来一些内在还真不咋地的一时得势之人,除了颐指气使地炫耀作秀之外,几乎就很难发现有多少“正型”。
? ? 社会上,很少有注重用对人格状况的剖析去揣摩人的。而这恰恰又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情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涵。
? ? 其实,如今早已是注重科学而非听任含糊其辞的年代了。
? ? 估摸与区分一个人的“好”、“坏”,着重该看其人格而非其他。
? ? 综观各类“人种”,人格状况不好的人,怎么都“好”不到哪儿去,想让他(她)维持“良知”都很难!人格状况不错的人,“坏”也坏不到哪儿去,伤天害理的事儿不会去沾边儿。
? ? 故,偶非常赞赏与在意一位专家提出的“人物人格剖析法”。
? ? 人无完人,“完人”不是人;自诩“完人”的很可能是兽。
? ? 这就如同这世上根本就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事物一样。每个人的人格,都可能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
? ? “人格障碍”自然就不屑去赘述它了。如此人等,等于是患上了人格变异的“病”。
? ? 而“人格缺陷”,则是介于正常人格与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偶以为亦可以称其为“亚人格”)。它所显示出的是,一个人的人格,如不自觉自制,就会朝向“病态”发展的趋势性。抑或说,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太为人注意的轻度人格障碍。
? ? 而人的“性质”区别,不在毫无“缺陷”,而重在这“缺陷”是否具有“致命”的发展趋向。
? ? 最常见的“人格缺陷”有自卑、冷漠、依赖、多疑,或者自负、孤傲、偏执、强迫等;有的,甚至会出现嫉恨、敌视、暴躁、冲动、仇视、破坏、伤害等等。
? ? 这些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个体正常活动的效率,也会妨碍其正常的人际关系;进而可能会对自我所涉及的社会生活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
? ? 就拿“三国传奇人物”诸葛亮来说吧?其授命于“三顾茅庐”,辅佐刘备借荆州、占益州、西入巴蜀、连吴抗曹,终于在“赤壁一战”,使“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得以成形。
? ? 诸葛亮的能力,在于其“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同时也在对刘备及刘备的事业忠心耿耿、鞠躬尽瘁、伟绩卓著。
? ? 然诸葛亮也是带有“人格缺陷”的(见那位专家的剖析)。
? ? 诸葛亮的“人格缺陷”是什么?显而易见,是他一生都在“追求完美”。显然,它是这位历史传奇英雄人物的个人人生的一大败笔——抑或说是“美中不足”。
? ? 古今广为赞誉传诵的《隆中对》,恰是诸葛亮内在过于在意“报答知遇之恩”乃至“追求完美”的人格缺陷的袒露与昭示。
? ? 专家对此的剖析合情合理:
? ? “六出祁山,讨伐魏国;军政管理,事无巨细;连年北伐,穷兵黩武;朝中事情,不分大小,事必躬亲……恰恰因为他过分追求完美,导致军政管理上的诸多失误,使得蜀国实力衰弱,刘备克复中原的梦想终成泡影。蜀国之兴亡,可以说‘成也孔明,败也孔明’。”
? ? 追求完美的人的“人格缺陷”,重在其“本性注意细节,务求完美”与“自以为才智超群,不信任与小瞧他人”等等方面。
? ? 这在诸葛亮大权独揽、事必躬亲、不舍放权、凡事必会一竿子插到底的性格特征上,表现得十分突出。
? ? 然人毕竟是人而不是神。最终终因身心不堪重负,“夙夜忧叹、身心疲惫,过早退出了历史舞台”;同时这“也令蜀国后期缺明主、乏能将、国力衰微”,逐步走入了衰亡……
? ? 相比之下,司马懿倒是个蛮懂得些心理知识的人?
? ? 他自明计谋不如孔明,但又深谙孔明的心理存在问题,故其关注去窥探和掌握的有关诸葛亮的“情报”,并不是用心于诸葛亮的摆兵布阵乃至战略意图,而是集中在了诸葛亮的“寝食”状况上——
? ? “使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食不至数升。’宣王(司马懿)曰,‘亮将死矣。’”
? ? 至于“‘完美’人格缺陷”者内在所隐含的“小肚鸡肠”,在诸葛亮的身上或多或少地也有体现。
? ? 其典型案例,便是他因心理“移情”(由嫉恨的“转移”形成的对类似情状的“偏见”甚至“攻击”),而屡次三番地刻意排斥打击良将魏延,并最终设计出了置魏延于死地的“‘反骨’冤案”……眼下,它已成为众多史学研究人士的共识与遗憾。
? ? “金无足赤”是个客观实在。故这个客观实在证明,“完美”其实并不完美;不少的“完美”,实为“缺陷”。
? ? 有学者曾将“完美主义”的“心理病理”现象,乃至其典型的病理特征总结为六类:
? ? “抑郁;社交焦虑与社交恐怖;人格障碍;强迫症;进食障碍;身心障碍”……结果都是不太好的。
其实,不那么“完”的人,才可谓“真人”。这个不“完”,只要没有与“伤人”、“自伤”或“害群”相互粘连,他(她)就算是个相对的“完人”。
? ? 如此相对“完人”,在生活中通常都会显得平常、自然、恬静、淡然和真实。而那些但凡是在心理上一味刻意在追求“完美”的人,理应注意自觉进行调节。
?
魏延屈死因“移情”?
?
? ? “头有反骨,必将诛之”——诸葛亮原创的这个“反骨”说,已经成了历代社会主动对人进行伤害或攻击的一种“口实”。
? ? 现代语言里的所谓“反骨”,大致是“反叛”、“背叛”、“不同道”、“不入流”的意思。但只可惜的是,它通常都生成于主观揣测、并没太多事实依据的基础之上——说白了,是无法可依的。
? ? 而今一提到“反骨”二字,无人不即会想起《三国》中的“魏延”。很年轻的时候就认为《三国》(尤其是诸葛亮)被写得很“神”,这涉及“魏延”的“反骨案”就是一例。
? ? 不过也只将它当做“神话”去看。心里寻思,“那诸葛亮再怎么会‘算’,也不可能具有‘透视心’的特异功能啊?咋就知道魏延‘长了一幅反骨’呢?
? ? 难道就因为“‘魏兵至矣!’延脚步急,竟将主灯扑灭。孔明弃剑而叹曰!‘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魏延惶恐,伏地请罪;姜维忿怒,拔剑欲杀魏延”,诸葛亮便生出了“反骨”之心?随后“唤(杨仪)至榻前,授与一锦囊,密嘱曰:‘我死,魏延必反;待其反时,汝与临阵,方开此囊。那时自有斩魏延之人也’……”(见《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 ? 确实,在《三国志·魏延传》中,对魏延的描写明显就与《三国演义》存在着很大的偏差。
? ? 《三国志·魏延传》中的魏延,不仅跌宕一生、有勇有谋、善战无敌,无论在战术还是战略上都很有见地;而且“是个赤胆忠心的臣子,也是有据可查的……”难怪有专家曾认为,“魏延谋反‘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不合逻辑’”。
? ? 哈哈,这“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之类明显不在法理(也不依法理)的捕风捉影“口实”,古往今来不知陷害了多少仁人志士啊!
? ? 读到过一位博士就“认知障碍”对魏延屈死的一段论述:
? ? “魏延早年追随刘备,出生入死,后来效力于诸葛亮,南征北战。在讨贼兴汉这件事上,恐怕没有谁敢说比魏延更坚决”;
? ? “在他听到诸葛亮死讯之时,还坚称‘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甚至到他临死前仍然在大骂曹贼”;
? ? “诸葛亮对魏延的确大有偏见”;
? ? “《三国志》里说:‘本指如此,不便背叛。’即魏延本意就是这个(杀杨仪),他不是谋反”;
? ? “用心理学的话说,一个有勇有谋的爱国将领,做出乱国之举,是一种情绪化的非理性行为。而魏延的不良情绪,多半是由诸葛亮对他的贬用导致的……”
? ? 现代众多的三国史爱好者都认为:“(诸葛亮)设计杀魏延一说是可以获得心理分析支持的——所谓偏见,就是说实际的魏延并不像诸葛亮心目中那么不堪”。
? ? 何谓“移情”?“心理学中的‘移情’,指将个人对生命中某个重要人物、事件或环境的爱与恨,射到他人他事的心理表现。主要表现为:无缘无故地喜爱或仇视某个人物、事件、地点、东西或环境等。”
? ? 现实社会最突出最典型的,当属不少人对“宠物”的莫名其妙的“专情”与“宠爱”。只不过,它是“心理问题”的一种典型反映。
? ? 诸葛亮为何会对魏延产生出最终能要魏延的命的“移情”心理?
? ? 综合各类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有二:
? ? 一是“桃园三结义”中一份子的关羽,居功自傲屡屡犯忌、捅了些大漏子,然因有刘备的袒护,诸葛亮对其毫无办法惩治,后来这“气”,全然转移到了与关羽性情很有些相似的魏延的身上——收拾魏延轻而易举;二是如同“呵护”关羽一样,刘备也非常崇信魏延,如此便激起了诸葛亮内心中的嫉恨。
? ? 其实,“专权”这东东历来都挺害人。任何一个为人们所景仰崇敬的伟人,在一手完全掌控了他人的生死大权且毫不受到制约的情况下,都极有可能会做出令后人深深遗憾的不问青红皂白便取“偏见”对象性命的事儿来……
?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