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妇科癥瘕是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危害妇女生命,治疗棘手的腹中积聚病症,属沉痼疴疾。西医学中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输卵管阻塞、慢性盆腔炎、盆腔积液、慢性炎性包快等病可按妇科癥瘕论治。
其共同的病理变化是:痰瘀交阻。子宫肌瘤 偏重于瘀;卵巢囊肿偏重于痰。输卵管阻塞、慢性盆腔炎、盆腔积液、慢性炎性包快等的病机与卵巢囊肿相近。
中医辨证:
一、气滞型:小腹有包块,积块不坚,推之可移,时聚时散,或上或下,时感疼痛,痛无定处,小腹胀满,胸闷不舒,精神抑郁,月经不调,舌红,苔薄,脉沉弦。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方药:1、香棱丸(《济生方》): 木香、丁香、三棱、莪术、枳壳、青皮、川楝子、小茴香 。
2、金贵妇康丸:当归、郁金、红花、二花、香附、三棱、莪术、昆布、元胡、小茴香、乳香、没药、败酱草、白花蛇草、穿山甲、皂刺。
二、血瘀型:小腹有包块,积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肌肤少泽,口干不欲饮,月经延后或淋漓不断,面色晦黯,舌紫黯,苔厚而干,脉沉涩有力。
治法:活血破瘀,散结消癥。
方药:桂枝茯苓丸。
三、痰湿型:小腹有包块,按之不坚,或时作痛,带下量多,色白质粘稠,胸脘痞闷,时欲呕恶,经行愆期,甚或闭而不行,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除湿化痰,散结消癥。
方药:1、散聚汤(《妇科秘诀大全》):半夏、橘皮、茯苓、当归、杏仁、桂心、槟榔、甘草 。
2、三棱煎(《妇人大全良方》):三棱、莪术、青橘皮、半夏、麦芽 。
四、毒热型:小腹有包块拒按,下腹及腰骶疼痛,带下量多,色黄或五色杂下,可伴经期提前或延长,经血量多,经前腹痛加重,烦躁易怒,发热口渴,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解毒除湿,破瘀消癥。
方药:银花蕺菜饮(《中医妇科治疗学》) 方药组成:赤芍、丹皮、丹参、三棱、莪术、皂角刺、银花、蕺菜、土茯苓、炒荆芥、甘草。?
文献摘录:
《灵枢·水胀第五十七》:肠蕈何如……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石瘕何如……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杯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 《景岳全书·妇人规·血症》:淤血留滞作症,唯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积弱,气弱而不行,总由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症矣。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症瘕积痞痃癖疝诸证门》:凡治诸症积,宜先审身形之壮弱,病势之缓急而治之。如人虚,则气血衰弱,不任攻伐,病势虽盛,当先扶正气,而后治基病;若形证俱实,宜先攻其病也。经云“大积大聚,衰其大半而止”,盖恐过于攻伐,伤其气血也。
《医宗必读·积聚》:“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
《诸病源候论?瘕病候》:“瘕病者,由寒温不适,饮食不消,与藏气相搏,积在腹内,结块瘕痛,随气移动是也。言其虚假不牢,故谓之为瘕也。”
《圣济总录?积聚门》:“浮流腹内,按抑有形,谓之瘕。”
《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瘕者假也,假血成形,腹中虽硬,其实聚散无常也,亦往往见于脐上。其原由寒暖失宜,饮食少节,脏腑之气先虚,又复多所劳伤,外而感受风寒,停蓄于内,是故正虚邪实,正不能胜邪,邪遂挟其力,反假游行之血,相聚相结,而成颗块,推之而动,按之而走。故名曰瘕。”
《罗氏会约医镜》:“瘕者得之伤血,肋间有块如石,按之痛引少腹,去来无常,肚硬而胀,食减餐泥,假物成形,如血鳖之类。治宜调养脾胃,磨积消疳,奏效迟缓。”
《圣济总录?积聚门》:“牢固推之不移者症也。”
《诸病源候论?症瘕病诸候》:“其病不动者,直名为症。”
王叔和《脉经》:“脉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症。”
《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其有脏腑虚弱,寒热失节,或风冷内停,饮食不化,周身运行之血气,适与相值,结而生块,或因跌仆,或因闪挫,气凝而血亦随结,经络壅瘀,血自不散成块,心腹胠胁间苦痛,渐至羸瘦,妨于饮食,此之谓血症。”
葛洪《抱朴子》:“夫症瘕不除,而不修越人之术者,难图老彭之寿也。”
《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症瘕,名曰疟母。”
《名家医著医案导读·中医妇科·刘敏如》: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平时均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以治本,除了选用破血行气之力较强的莪术、三棱、王不留行、皂角刺、三七、益母草以外,常常加血肉有情之活血化瘀动物类药,如水蛭、土元、鳖甲等;软坚散结常用夏枯草、牡蛎等,以期达到消散症积的目的;经期当因势利导,促进瘀血排出。子宫肌瘤者同时要防止“瘀血内停,血溢脉外”所致的出血量多、经期延长、容易导致气血虚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