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跟痛症是指由于外伤、劳损、足跟部某种疾病引起的跟部疼痛,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肩周炎、60岁膝盖、70岁足跟痛)
跟痛症临床上一般可包括以下5种疾病:
痹证性跟痛症、足底腱膜炎、跟骨下脂肪垫炎、肾虚性跟痛症、跟骨骨刺。
一、痹证性跟痛症 ??
痹证性跟痛症是一种原因不十分明确的跟部疼痛性疾病,好发于青少年。由于其发病无明显的外伤史、劳损史及其他器质性疾病,而部分患者有关节痛或发热病史,其症候特点与中医之痹证相似,故称之为痹证性跟痛症。(包括今天的风湿、痛风、跟骨高压症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高粘血症)
【病因病机】
无明显外伤史及其他器质性原因,有些患者可有关节痛或发热等病史。
【诊断】
(一)临床表现
跟部肿胀、疼痛,皮肤色红,皮肤温度稍高,跟骨部压痛,活动稍有跛行,跟部受力时疼痛加重。
(二)实验室检查
可能有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阳性。
(三)X线检查
早期可无异常表现,后期可有跟部骨质增生征象。
【辨证论治】
(一)药物治疗
1.内服药 治宜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可选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疼痛较重者可加用制川乌、蜈蚣、红花;寒邪偏重者可加用附子、干姜;湿邪偏重者,可加防己、苍术;正气未虚者可酌减白芍、地黄、人参等药。
2.外用药 偏于风湿者可选用苏木合剂,以活血通络、祛风止痛;偏于热痹者可选用骨科外洗一方,以活血通络、舒筋止痛。外用药膏可选南星止痛膏外敷,以祛风湿、行气血、消肿痛。
(二)其他疗法
1.红外线灯局部照射 一般以局部有舒适感、皮肤出现均匀的淡红色斑、皮温不超过45℃为宜,每次照射时间为15~30分钟,每日1次。
2.短波热透疗法 剂量大小主要以人体的感觉为标准,辅以氖灯的亮度及仪表上读数大小来衡量。一般分为无温量(无温感)、微温量(微温感)、温热量(有温热感)和热量(有较明显的温热感),视伤情选用。每次以20~30分钟为宜。
二、足底腱膜炎 ??
足底腱膜炎又称跖筋膜炎,足底腱膜起自跟骨结节,沿足底面向前伸展而附着于5个足趾的脂肪垫上,止于趾骨骨膜,其作用是维持足纵弓的关系和参与跖屈肌腱的活动。足底腱膜炎多指发生于足底腱膜在跟骨结节起始部的无菌性炎症。
【病因病机】
大多由于长期站立工作或长期从事奔跑、跳跃等运动,或属扁平足,以致足底腱膜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在跟骨的附着处产生炎性渗出、水肿从而引起疼痛。
【诊断】
(一)临床表现
患者站立或行走时足跟下面或足心疼痛,足底有胀裂感,疼痛可沿跟骨内侧向前扩散至足底。早晨起床以后或休息后开始行走时疼痛更明显,活动一段时间后疼痛反而减轻。压痛点在跟骨负重点稍前方的足底腱膜处。
(二)X线检查
X线摄片可见在足底腱膜跟骨附着处有钙化现象,其形状类似跟骨棘,不过足底腱膜的钙化显得平而小,不如跟骨棘突向皮下。
【辨证论治】
(一)手法治疗
顶捻法:用拇指在压痛部位顶压,同时做捻法。
(二)药物治疗
外用药:可选用苏木合剂,每日熏洗局部,洗时尽量做踝部背屈、跖屈等动作。
(三)其他疗法
1.穴位注射疗法。用曲安奈德15mg、2%利多卡因1.5ml、生理盐水2ml的混合液局部注射在跟骨结节前,呈扇形浸润注射,每周1次。
2.足跟垫高可减少跖腱膜张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三、跟骨下脂肪垫炎 ??
跟骨下脂肪垫位于跟骨与跟部皮肤之间,脂肪致密而发达,当跟骨下脂肪垫受损伤,发生充血、水肿、增生等病理改变,出现足跟肿痛、不适,称为跟骨下脂肪垫炎。因跟部皮肤较厚,故一般跟骨下脂肪垫较少损伤。
【病因病机】
多有足跟部外伤史,如足跟被石子硌伤,引起跟骨下脂肪垫损伤,产生充血、水肿、增生肥厚性改变。
【诊断】
(一)临床表现
站立或行走时足跟下方疼痛,压痛点在足跟负重区偏内侧,有时可触及皮下的脂肪纤维块,如可滑动的结节,压痛明显。
(二)X线检查
X线摄片无异常表现。
【辨证论治】
(一)手法治疗
可每日按摩足跟部,以促进局部血液流通,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
(二)药物疗法
外用药:中药可选用苏木合剂。
(三)其他疗法
1.理疗 可选用超短波电疗法,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亦可选用红外线疗法。
2.局部封闭疗法 曲安奈德15mg、2%利多卡因1.5ml、生理盐水2ml做局部封闭治疗。
?四、肾虚性跟痛症 ??
多是由肾气亏损、骨失滋养而致的足跟疼痛、不适之症。
【病因病机】
年老体弱或久病长期卧床不起者,由于肝肾不足,骨痿筋弛,足不能负重,而发跟痛。现代医学则认为久病卧床,足跟部因不经常负重而发生退行改,皮肤变薄,跟下脂肪垫部分萎缩,骨骼发生脱钙变化,骨质疏松而致跟痛症。
【诊断】
(一)临床表现
行走、站立时感两腿酸软无力,两足跟部酸痛,行走时间越长,酸痛越明显。
(二)X线检查
X线摄片可见跟骨有骨质疏松、皮质变薄的表现。
【辨证论治】
(一)药物治疗
内服药:首先应针对病者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其次在原发病根除之前,可选用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滋补肝肾之品进行调理,以助强筋壮骨之效。
(二)功能锻炼
适当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的功能锻炼,如膝、踝关节的屈伸锻炼,以增强下肢的肌力。继之可鼓励患者步行,逐渐增加运动时间,使之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减少跟骨骨质疏松。
?五、跟骨骨刺 ??
跟骨骨刺仅仅是一个影像学所见,并不是引起跟痛症的主要原因,疼痛的程度有时并不与骨刺的大小成正比,绝大多数骨刺并不引起疼痛。
【病因病机】
目前病因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过度负重、退行性改变、炎症刺激、损伤等。
【诊断】
(一)临床表现
足跟部疼痛,不负重时症状较轻,下地行走时疼痛较重,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又减轻。跟骨底有明显压痛。
(二)X线检查
X线显示跟骨于足底部有骨刺形成。
【辨证论治】
(一)药物治疗
可给予抗骨增生丸、抗骨增生胶囊、骨刺丸等口服。
(二)穴位注射疗法
可用曲安奈德15mg、2%利多卡因1.5ml、生理盐水2ml混合液局部注射于骨刺周围。 ??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