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1厥阴病特征是:在寒-热错杂中夹有肝风内动。
2金匮肾气丸冬天吃效果比较好,越往三阴深层走的补药,趁天冷吃就越易顺气血补进去。
3吃补药补不进去的人,用乌梅丸。
4(肝风冲胃)(抓独!)饥而不欲食,肚子很饿却吃不下饭或吃得很少。用乌梅丸。
5(肝风内动上冲)(抓独!)发作性 突发性出现胸口一股热感,痛烫 灼烧难忍。用乌梅丸。
6(肝风肆虐)突发的阴部剧痛;或突发的睾丸肿痛;或突发的癫顶头痛;+ 寒-热错杂表现。用乌梅丸。
7湿气重的人,舌头又厚又腻(黄、白均可)。用乌梅丸。
8(丑时定时发病)凌晨1点到3点发作、加重或明显减轻的病症。用乌梅丸。
9(肝风冲逆)严重失眠(以早醒为特征)、严重脱发。用乌梅丸。
10乌梅丸只现于厥阴病篇,绝非寻常之方,它是厥阴病的主方。
11厥阴病=“肝风内动 + 寒-热错杂”。故乌梅丸的结构是:1调整寒热;2平息肝风。
12乌梅丸证(338):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此为脏厥,非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肝风内动!),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又呕、又烦(肝风内动!),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13临床上,有些病人在外感病之后,会出现寒热失调,胃肠功能失调,这种病人,看到饮食后由于条件反射过亢,肝风内动,冲击于胃,故见到美食会感到心里难受,心烦,胃中灼热,过一会儿症状消失,可以正常饮食(这就是一种肝风内动的表现!),用乌梅丸。
14乌梅丸可以治疗久利不已,慢性腹泻。这种腹泻往往夹杂有“肝风内动冲肠”的表现:即一生气就要拉肚子(肝风冲击肠腑的表现,乌梅治疗的便是这种腹泻,它不是直接止泻,而是通过敛肝息风,截断肝风犯肠,来达到止泻目的)。可以在应证方中加乌梅白芍五味子,收敛肝风。乌梅,用时用醋浸泡一宿,酸敛息风的力量更加强劲。
15实际上,许多慢性腹泻都有一种过敏的因素,这个“过敏”就是“肝风”。
16伤寒论中,六经都有欲解时,为六经的主时。病证在其经气旺盛时,最易借助自然界和自身的阳气而驱邪外出,使疾病得解于此时;或在其欲解时,正气奋起抗邪,表现出症状加重、病情加重。
17厥阴欲解时,在丑、寅、卯,只要在这个欲解时间段,发作、加重或明显减轻的病症,均可放胆用乌梅丸,诸如丑时突然发生的咳嗽、哮喘、反酸、失眠、盗汗、胁痛等杂病难症,即使寒象不显或热象不显,也可以抓住“丑时发作”这个独症而放手使用乌梅丸。
18乌梅理所当然是厥阴主方的主药。肝为刚脏,为将军之官,善动喜动,用乌梅约束肝风,不要乱动,不要乱摆,从而降低肝风的力量。肝风肆虐,会内扰上下左右五脏六腑,医圣巧妙的用酸收法来平息肝风,虚实两顾而不会攻补之过,敛肝又养肝,虚实寒热都能用,这样就知道,乌梅丸与通常的治风方是不一样的,这是所有寒热虚实方都没有的功效,是乌梅丸的独特技巧:1平息肝风;2兼理寒-热。
19厥阴病多变化,主体病机结构是“寒热错杂+肝风内动”。肝风善行而数变,故症状捉摸不定在所难免。风喜兼夹,可以左挟热,右挟寒,如此一来,主证也就富于变化,证型变异也大。比如消渴,刚有个喜冷饮的,马上可以给你来个喜热饮的例子,马上又可以给你来个既不喜冷饮的,也不喜热饮的。可以出现消渴,也可以有不渴的,因为风气往下走了,它不往上走了,表现在下面去了。从这个特点看,加减化裁用药是乌梅丸的常规,很难固守成方,调整清药、温药的比例,也可与其他治法联合。
20有人将连柏改为丹栀,认为清肝热效果比连柏好;有人不用附子、干姜、川椒等,只用桂枝、细辛温通阳气,下利较重加干姜。
21咳喘久不得止,既有肝风冲肺的因素,也有肾不纳气的因素。前者用乌梅,收敛肝风;后者用独参汤,补肾纳气。
22治疗肝风冲胃的胃气痛,用乌梅甘草汤收敛肝风,截断肝风冲胃,往往一服即愈,甚有捷效。
23叶氏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很多乌梅丸的加减,但均去了当归。肝风重者重用酸收,除了重用乌梅外,还可加白芍、木瓜。热重者重用连、柏,酌减辛热药,甚至可以加黄芩;寒重者重用干姜、附子,酌减苦寒药,甚至可以加吴茱萸、肉桂;虚重者,减辛散、苦燥药,重用人参、当归,或加养血健脾药物;兼胃脘痞实者,加制半夏、炒枳实。
24乌梅。本经:味酸,平。主下气(平息肝风也!),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疾。
25梅之用,能下吸肾水,以成监制相火之功。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