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中医学的脾脏与解剖学脾脏的概念不同,脾的功能也更宽泛。概括讲,脾主运化,能化生气血,维持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转输;脾主运化水湿,维持人体水液的正常代谢;脾主统摄血液,维持血液循行于经脉之中而不溢出脉外。脾还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同时,脾发挥这些功能依赖脾气,而脾气有上升的特点。因此,人若平素体虚,或疲劳、思虑过度,或饮食不节,或大病久病失养,或冒雨涉水,或过吃生冷寒凉及辛辣厚味等,均可伤脾或困脾,使脾的功能无法发挥,形成脾虚。临床上,脾虚常见有四证:
1.脾气虚:主要表现为脾功能减弱,机体失于充养,如食少纳呆,食后脘腹不适甚至胀痛,气短懒言,倦怠无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肌肉瘦削或虚浮等,舌淡苔白,脉缓弱。一般为脾虚轻症,多见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贫血、重症肌无力等疾病过程。治宜健脾益气,可酌选用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丸等。
2.脾阳虚:主要表现为脾虚日久,机体呈虚寒状态,如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冷痛,喜温喜按,大便溏薄清稀,每因受寒或饮食不慎而发作或加剧。口淡不渴,气怯形寒,四肢不温,或周身浮肿,或妇女带下稀白等,舌淡或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或滑,脉弱或沉迟无力。一般为脾虚日久发展或过食生冷寒凉或肾阳不足而来,多见于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等。治宜温中健脾,可酌选附子理中丸、小建中汤、大建中汤等。
3.脾虚气陷:主要表现为气机下陷 或脏器下垂,如脘腹坠胀,食后尤甚,便 意频频,大便溏泄,或便后脱肛,或子宫 脱垂,常伴有食少纳呆,面色萎黄,形体 消瘦,神疲乏力,气短声怯,头晕目眩等。 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一般为脾虚 日久或久病而来,多见于慢性腹泻、慢性 痢疾、胃下垂、长期低热、低血压、脱肛、 重症肌无力等疾病过程。治宜益气升阳, 可酌选补中益气丸、升阳益胃汤等。
4.脾不统血:主要表现为脾虚而兼 见慢性出血,如面色萎黄或苍白,食少纳 呆,气短懒言,倦怠无力,便血、尿血、肌 衄、齿衄、鼻衄、月经过多等慢性出血等, 舌淡,苔白,脉细弱。一般为脾虚日久或 久病而来,多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等出血 性疾病过程。治宜补脾益气摄血,可酌选 归脾丸、八珍丸、黄土汤等。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