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最近有很多朋友问到孩子睡觉汗出的问题,有时候孩子睡着以后就像是洗了头一样出汗,大人有点担心。
答:小儿睡着后是会有汗出的情况,在1个小时左右有汗出都是正常的,如果出汗超过了一个小时就考虑疾病的问题了,如果整晚的汗出,醒了汗就止了,在中医看来就是盗汗的问题了。
?
但为什么小娃娃会有睡着后有汗出而成人没有呢?
从中医来看,《黄帝内经》里面讲“阳加于阴谓之汗”,简单来说,这里的阳指的是阳气,机体的气化功能;阴指的是阴液、津液。阳气把津液鼓动往外从而产生了汗液。
《内经》讲“阳出于阴则寤,阳入于阴则寐”,晚上睡觉的时候,阳气要往内潜藏交于阴,人才能入睡。
小儿是“纯阳之体”,阳气充足,阳入阴时会迫使津液往外出而产生了汗出。一般小儿汗出多在头面部,因“头为诸阳之会”,头面部的阳气是最充足的,但在汗出1个小时左右,机体阴阳达到了平衡,便汗停止了。成人,阳气相对较小儿较弱,入睡时阳气不会鼓动津液外出,故入睡后不会汗出。
从西医来看,小儿因为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而且又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的代谢很旺盛,会通过出汗,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来调节正常的体温。如果被子盖的过厚,加上过热的刺激,更加会促进汗液的排出。
?
但如果一个小时之后继续汗出,大汗淋漓,则要考虑肠胃积食、积热等方面的问题。体内积食、里热,胃肠不通畅,产生了里热,当阳气入阴时里热会迫使津液外出,产生持续的汗出、大汗出的情况。积食时睡觉出汗的特点是不是长期的,只是偶尔的几天内出现。同时伴随有大便恶臭,便秘,手心脚心热,舌苔厚等等积食的情况。
还有一个导致出汗的原因就是睡前奶。本来肠胃要进入休眠的状态了。但是小儿在入睡前喝牛奶等高热量食物,入睡后,肠胃就要对这些食物进行加工和消化,消化动力产生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热,主要通过皮肤出汗来散热。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睡前吃奶,或吃东西之后,睡得不踏实的原因。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体虚不固的出汗。这个不太常见。我们来看案例。
主诉:小儿快10个月,出冷汗近一个月,一周前开始拉肚子,昨天到今天没有拉了,但还是出冷汗超出正常汗好几倍,体温一直到不了36度,有时不到35度,有时35度多点。
大便:一周前开始拉肚子,墨绿色的,很臭。
冷热:正常
小便:偏黄,尿少
食欲:没拉肚子前胃口很好,这几天不怎么吃东西。
睡眠:近2个月晚上一直睡不好,一个晚上醒四五次
出汗:出汗很多,而且全是冷汗
喝水:有时喂他会喂,有时喂会拒绝
体温:体温35度,手心温度也不高,手臂都是凉的
其他:无
先看哪些是表证:
6、出汗多冷汗
8、手臂凉
0、体温低于36
哪些是里证:
1、拉肚子,拉很臭
3、小便偏黄偏少
4、食欲不好
5、睡不安
一开始我们会看到这个案例可能是一个积食的案例,因为有积食内热的情况下,大便会很臭,小便偏黄,但这个案例有一个重点。就是低体温和冷汗。
低体温和冷汗主要指向的就是阴证,表虚寒。体温低,冷汗,认为有少阴证,也就是表虚寒。而表虚寒的根本原因是里虚寒引起,里虚寒主要症状为食欲不好,就是有脾胃虚寒,而冷汗实际上是里虚寒的外部表现,称为太阴外证。所以整体的辨证为太阴少阴合病,拉很臭的积滞内热不是为主。
?
实际上大便颜色有时也能说明问题,单纯里实热的大便应该是偏黑,这里是墨绿色。这个与里虚寒为主有联系的,与消化不好肠道蠕动慢有关。小儿有少阴病算是比较复杂的情况了,这种情况建议找中医面诊更好。
但是只要做了辨证,治疗的大方向就能定出来。都少阴了,体温那么低,如果还去输液和抗生素,显然就不对了。如果中医开药,开清热解毒的药显然也不对。自己能辨证,虽然自己不会处理,但是也能避免给错误治疗。
怎么判断是否是正常的汗出?
一般在跑、跳等运动的时候会产生汗出,汗出的情况要根据运动量的大小来决定了。如果运动量大,相对汗出就会增多,反之则少。
如果白天平时没有运动也有大汗、冷汗出的情况,可能是小儿身体素质比较差,阳气不足,不能固摄体内的津液,以至于其大量的汗出。
如果大量的运动平时都很少出汗,可能要考虑体内的津液不足,没有足够的津液能被鼓动外出或者机体的阳气不足,不能将阴液鼓动外出。
汗出不正常会有什么坏处呢?
中医里面讲“汗血同源”,如果大量的汗出,实则体内的气血也是亏虚的,因此,大量汗出的人会感觉疲乏无力、少气懒言、精神差等气血不足的症状。如果小儿出汗过多,易致气血不足,生长发育相对比较迟缓,还可能出现面黄肌瘦等情况。如果汗出过少,津液不能外出濡养皮肤,皮肤会变得干燥、粗糙,也容易造成皮肤干痒,或者得一些皮肤病。
因此,正常的汗出对人体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汗出不正常,建议寻找合适的中医调养身体。
人体的汗是如何形成的呢?
水,经过加热,变成使水蒸气,水蒸气再遇冷变成水;人体的汗液也是如此,吃进去的水,经过阳气的蒸化,变成津液,津液随着阳气往外,透过皮毛,遇冷化成汗液。
首先,汗液需要足够的津液。汗液不是简单来源于我们喝进去的水液,“血汗同源”,汗液跟血液一样,都是来源于脾胃运化所产生的津液。
其次,汗液的生成跟阳气运化、鼓动有关。人体的脾胃运化水液变成津液,阳气鼓动津液外出到体表产生了汗液。
人体的皮肤是通透的,就像是一个智能的筛子,根据身体的需要灵活控制开关,身体的阳气宣发,皮毛开泄而有汗出,阳气收摄而使汗出不至于太多。
当体表的阳气不足时,对津液的固摄能力下降,这个筛子就全面打开的,不能固摄身体的津液,汗出就会多。而当身体受了外寒的侵袭,皮毛闭塞,阳气不能宣发,身体的这个筛子全面关闭了,以至于汗液不能正常排泄,出现无汗的表现。
除了皮肤这个筛子会出现问题,身体内的鼓动津液的这个“阳热”出现问题,汗出也会异常。
?
孩子积食的时候,夜晚睡觉汗会增加。当体内出现里热证,或者食积化热,抑或湿热郁积化热的时候,身体里面就像是有一团火,会蒸化体内的津液外出,出汗会增加。而且当人体津液缺乏时,产生了内热,汗出也会增加,一般常见于夜晚出汗多。
汗液来源于津液,汗出太多,会出现津液缺乏的症状,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出现口渴,这是机体出现“缺水”的一种表现,但是单纯的喝水是不能补充津液的,它需要脾胃的运化,将水液转变为津液,运输全身补充津液。因此,汗出后及时的补充水分,最好补充温热水,有助于脾胃更好的将其转化为津液。
当人体津液缺乏时,会出现少汗或者无汗的症状,严重者如干燥综合征会出现全身津液缺乏干燥的症状。
长期汗多的人,气血肯定的不足的。“汗血同源”,津液亏损,气血的生成是不足的。就比如,我们用盆盛一个东西,如果下面有大的孔在漏,那么这个盆永远是装不满的。人体也一样,津液一边在生成,另一边在不停的耗散,而且很可能处于入不敷出的状况,津液不足,气血生化无源。
因此,长期汗多的人,容易表现出气血亏虚,比如脸色苍白,少气懒言,声音低微,精神疲乏,记忆力减退等;对于女性而言,容易导致月经量少或者过多,容易出现低血压、贫血的等的表现。对于小娃娃而言,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神经系统或者智力发育受限。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