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桂枝汤为例探讨古今中药处方计量的换算
编辑:ddayh.cn
摘要:本文通过对《伤寒杂病论》桂枝汤的药物剂量、煎药加水量、煎次、煎出量及服用量的古今差异进行了考证,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认为古今剂量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古今衔制发生变化和古今方药煎服方法的不同。同时认为“一钱等于3克,尾数不计”的定量换算关系,不符合中医传统用药的一钱有效量之实际数值,提出了今旧市制一钱,应折合公制3.73125克。为了换算方便,并接近治疗有效量的实际数值,自拟一钱等于3.5克。至于《伤寒杂病论》所用药升与水升之别,通过考证和实践,认为陶宏景所指药升,并非《伤寒杂病论》量药所用之升,《伤寒杂病论》量药所用之升可能系量水所用之升。最后指出了《伤寒杂病论》桂枝汤方的剂量、煎药用水量、煎次、煎出量、每次服用量折合公制各多少,并附折算比较表,以便临床研者参考。
祖国医学对用药计量严格而具体的要求,以《伤寒杂病论》首为典范。他如治疗上强凋辩证论治,方药组成上重视用药计量,每一方后又特别提示煎药加水量、煎服法、护理及注意事项等。然因历代计量制度迭有变更,古今差距甚大,不易使人弄清换算方法,致用药计量混乱,中医的用药有效量难以统一。为杜此境,则要求知各朝与现代之换算。如“桂枝汤”方:桂枝3两、芍药3两、炙甘草2两、生姜3两、大枣12枚,右五味,加水7升,微火煮取3升,去滓,适寒温,服l升。日2升,夜l服。若要用如轴纽,就要知汉代1两、1升折合为今之重量、容量之多少,此方能应用。其他朝代亦然。
据南京药学院考证:东汉1两,折合今旧市制为4钱4分5厘5毫;东汉1升,折合今旧市制升为2合。再以桂枝汤方为例,桂枝3两,折合今旧市制为1两3钱3分6厘5毫;芍药3两,为1两8钱3分6厘5毫;生姜3两,为1两3钱8分6厘5毫;炙甘草2两,为8钱9分1厘;大枣12枚,为1两2钱;全剂共量为6两1钱零5毫。
《伤寒杂病论》中之1两,折合今旧市制为4钱4分5厘5毫。然原书如桂枝3两,现在却以3钱与之。这与原方的用量差距很大。按“桂枝汤”原方一剂,桂枝用3两折合今旧市制1两3钱3分6厘5毫。今一剂桂枝用今旧市制3钱,约相当原方一剂量的1/4。也就是说,约等于原方一服量(《伤寒杂病论》桂枝汤一剂分为三服)的3/4。其古今用量差距如此之大,在临床疗效上是否能达到《伤寒杂病论》所提出的有效用量。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用量差距如何演变成这样,这一演变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也是应该认真进行探讨的问题。
后世减用古方药物重量的原因,据历史发展过程推测,主要是因古方用药量大,煎药只煎一次,分次服用。后世医者随着社会的发展,经验的积累,认识不断深化,在用药治疗过程中,发现煎煮1次,不能将药物有效成分煎尽,煎煮2次,药味尚浓;煎煮3次,其味方淡。因之,在处方用药上减少了古方药物剂量而采用煎煮2次,以增加煎出药液量来取代古方原药物用量的方法。这一演变可谓是人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观察使用药量与功效方面的一个很大变革。为我们今后应用科学方法煎取药物有效量的先声。梁·陶隐居《神农本草经集注》云:“凡建中,肾沥诸补汤,滓合两剂,加水煎,竭饮之,亦敌l剂新药。贫人可当依此用,皆应先暴令燥”。说明此一变革先是由贫穷人服不起药而发现的。但是,这里必须指出:现在用桂枝汤1剂量是前人依据《伤寒杂病论》桂枝汤方后语“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的服用方法发展而来。后世的1剂量相当于古方的1服量(即1剂的1/3量),实为1次观察量。若不见效,24小时内可继进1—2剂。在煎剂演变为减用处方原用药物剂量,加大多次煎煮,增加药液量的经验基础上,曾有许多医家对古方用药计量进行过研究考证,提出了当时的用量准则。如明代李时珍、张景岳;清代陆九芝、王朴花、徐灵胎、陈修园;近人章太炎、黄竹斋、陆渊雷等对此也有论述。但所提计量方法各不相同。愚仅以李时珍、徐灵胎、陈修园之论述说明如下: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古之l两,今用之l钱可也”。清代陈修园在《长沙方歌括》中亦说:“大约古用1两,今用1钱是也”。可见李、陈两家的说法是一致的。他们在这里所说的1钱,是指明代或清代的1钱量,其实际值约台汉代1两的1/4量。因汉代1两折合今旧市制为4钱4分5厘5毫。明代1两折合今旧市制为l两1钱9分3厘6毫。后者约合前者的1/4。明、清两代计量数值近似,所以说李、陈二家说法是一致的。但这里所说的1两是指汉代的l两。所说的l钱是指明、清两代的1钱。更应注意的是,古之1两,合用1钱的说法不是指汉与明清的实际比值,而是为临床换算方便起见的简要说法。如桂枝汤原方中用桂枝3两,可直接换算为3钱,但医者必须明确桂枝1钱的用量实际值约等于汉代1/4两,并不是说汉代1两等于明、清时代的1钱。《长沙方歌括》中又说:“汉之l两,惟有今之3钱半强”;“大抵古之1两,今折为3钱。不泥于古而亦不离于古也”。因汉代1两折合清代为3钱7分3厘,此值与陈氏所说:“汉之1两,惟有今之3钱半强”相符。也与宋·吕太临《考古图说》:“汉之1两,惟有今之3钱半强,汉3两为今之1两强”相符。由此可见,陈氏所谓古之l两,今折为3钱,是将汉、清两代计量折计换算减量(将7分3厘减去)而提出的。这里论述的是汉、清两代药量的实际比值,而不是指的如前所讨论的简要换算方法。如误解为简要换算方法,则桂枝汤原方桂枝3两应换算为9钱为是。但清代医家实际所用之量不是9钱而仍是用3钱,也可以说明此点。今之用l两为1钱者,亦悉遵明、清医家提出药量的演变数值而用。现在通常用桂枝汤1剂桂枝量用3钱,是用合旧市制计量的。今用桂枝汤1剂,总量为1两4钱,换算公制为43.75克。按计量局规定用四舍五入法去其尾数,为43.8克。今旧市制计量1两与清代市制折计,较清代用量要小1钱9分4厘,今用3钱,与清代比较,实际用量只有清代库平2钱4分1厘8毫,折合公制为7.55625克,再去掉尾数为7.556克。折旧市制量,实际只有清代库平制2钱2分2厘4毫。其量不但较明、清两代的数值小,较旧市制又小3分零4厘。
关于《伤寒杂病论》方药的煎药加水量、煎出量、服用量、均用“升”、“合”计量。汉代1升,合今之容量是多少呢?明·李时珍说:“古之l升,即今之2合半也”。清·徐灵胎说:“古l升,今之2合,汉时l斗,仅今2升”。据南京药学院考证:“汉代1升,折合今旧市制升,为2合之计量相同,其容量为公制200毫升相符”。则明代2合半折今旧市制2合7勺,其量仅少2勺,折今为20毫升,差异不大。
《伤寒杂病论》桂枝汤煎服法是l剂共量,折今旧市制6两1钱零5毫。加水7升,折今旧市制14合,折公制为1400毫升。煎1次,煎出量3升,为今旧市制6合,折计公制为600毫升。每服1升,为今旧市制2合,折计公制为200毫升。日2服,夜l服,即1剂药煎出量分3次服用。
用汉代1服量(即1/3剂量)折今旧市制共量为2两零3分3厘5毫,每次加水4合,折计公制为400毫升,煎2次,共煎出量300毫升,每日2次,每次服150毫升。用汉代3/4服量(1剂分3服的量),折合清代市制共量为l两4钱,折计今旧市制为1两6钱7分6一厘毫,加水4合,折计公制为400毫升,煎2次,共量煎出300毫升,每服150毫升,日服2次。
现代通用桂枝汤1剂,其量折合清代市制为1两l钱2分9厘4毫。与明、清两代1剂量折今旧市制1两6钱7分6一厘毫比较,要少用5钱4分2厘2毫(合公制要少16.93375克)。可见现代处方虽开桂枝3钱,实际剂量合明清两代2钱4分1厘8毫,不符合实际用药有效量。今用1钱,换算公制为3.125克。若尾数不计,1钱等于3克,则其量更小。如何用到治疗有效量呢?我的意见是:现代用药今旧市制1钱,应折合公制3.73125克,如为换算方便计,为3.5克,则较接近治疗有效量的实际数值。
余在临证应用时,以我师黄竹斋先生所著《伤寒杂病论集注·通论》中考证明代李时珍谓:“古之1两,今用之1钱可也。古之l升,即今之2合半也”为据,用《伤寒》方1两,折今量1钱用之。如麻黄、桂枝各3两者,计今量各用3钱。柴胡O.5斤,计量用8钱。生石膏1斤,计用l两6钱,是其所本。病重者,日服2剂。四逆汤方每开干姜1两5钱,附子1两,炙甘草1—2两(此方从字面上看似按《伤寒杂病论》原方计量使用,但其实际用量只约等于原方2剂合用的药量)。大承气汤方:大黄4钱、厚朴8钱、枳实5钱、芒硝3钱。为一般用量,一病重者,可日服2剂,即2剂合用。小承气汤方:大黄4钱、厚朴2钱、枳实3钱。调胃承气汤方:大黄4钱、芒硝l钱5分、炙甘草2钱。以上为我临床应用常规计量之准则,并依据病情轻重加减使用。
对《伤寒杂病论》的煎药加水量、煎出量、服用量均用升计量。愚多年来据清代徐灵胎谓:“古1升、今只2合。汉时1升,仅今2升”之说应用于临床。按照清·《会典嘉量制度》所载:升之容积31寸600分,面底方4寸、深1寸9分7厘5毫。则《伤寒杂病论》用水1升,或服药1升,实为今之200毫升。愚通常用药计量在4、5两者,即加水700毫升。要求大火煮沸,慢火煎煮40、50分钟。解表药煮20、30分钟,每次煎出200毫升,煎2次,共量煎出400毫升,分2次服,每次服200毫升。如药量在7、8两者,每次加水900毫升,煎出300毫升,煎2次,或3次,共量煎出600毫升,一日分3次温取。此愚用药三准则。
桂枝汤方古今药用量、煎药加水量、煎次煎出量、服用量之折算比较表
此外,《伤寒杂病论》煎药加水、服药用量以升计量外,有些药物计量也有用升的。如半夏、杏红、麦冬、葶苈子、芒硝、麻红、五味子等。考证文献,《伤寒杂病论》计量之升,有水升、药升之别。煎药加水及服药计量,所用之升,即今旧市制升之2合,容量为200毫升。如清徐灵胎谓:“古1升,今只2合,汉时1斗,仅今2升。余亲见古铜量一枚,校准如此”。此即《伤寒杂病论》所用计量煎药加水与服用药液之升。
药物用升计量者,考《名医别录》梁·陶隐居云:“药以升合分者,谓药有虚实轻重,不得用斤两者,则以升平之。10撮为1勺,10勺为1合,10合为l升。升方作,上径1寸,下径6分,深8分,内散药物,按抑之正尔,微动令平尔”。清·钱天来又云:“古之所谓升者,其大如方寸,以铜为之,上口方各1寸,下底各6分,深8分,状如小熨斗而方形,当于旧器中见之,而人疑其为香炉中之用器,而不知即古人用药之升也。与梁·陶隐居《名医别录》之形象分寸皆同,但多一柄,想亦所以便用耳”。愚曾按照梁·陶隐居所言药升之分寸大小制一药升,以《伤寒杂病论》所载升计之药物,用秤计量如量杏仁1升,为今旧市制1钱2分。半夏1升,计量l钱5分。麦冬l升,计量2钱。芒硝l升,计量2钱8分。葶苈子1升,计量2钱。麻仁1升,计量2钱。其计量各药所得之数量尽不相同,轻重不一。因药有虚实不同之质,如用升计,再用秤计其量必然不能取得一致。故后世很少有人用升计量药物。例如《伤寒杂病论》小柴胡汤原方用量:柴胡O.5斤、半夏O.5斤、黄芩8两、人参3两、甘草3两、生姜3两、大枣12枚。若按陶氏药升,半夏1升折今旧市制1钱5分计算,其量与其他诸药的比值相差悬殊。据此看来,梁·陶宏景所指之药升并非《伤寒杂病论》量药所用之升。《伤寒杂病论》量药所用之升,可能即系量水所用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