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小儿发烧,特别是高烧,定会让家长手忙脚乱,只要体温超过38℃必急于求医。要么到私人诊所,要么医院的急诊科、儿科,打针输液,急于退热。
在中医常识匮乏的今天,似乎发烧与炎症划上了等号,逢热必消炎,不但是西医的固有认识,也为众多中医的一种思维定式。发烧输液,家长由于不懂中医,只有茫然接受,就诊时不停地瓿问医生:“炎症厉害吗?”、“会不会烧成肺炎?”好象发热没有发炎就不正常,家属认定发热必要用消炎药。
事实上,造成小儿发烧的原因很多,发烧也不一定全是热证,临床上所见的三阴证,也会出现高热不退,尽管用上多种抗生素,也难以降温。试看以下两例:
病例一:患儿,女,5岁,门诊号0104。于1960年5月7日因发热14天不退就诊。
患者于4月24日下午开始发烧,阵发性腹痛,不泻,不呕吐。经西医检查,心肺正常,腹稍胀,无压痛,体温38.5℃。注射百乃定、青霉素、链霉素等,并服合霉素,但发热丝毫未退。5月5日,经某中医治疗,诊为“风温”,投银翘散一剂,热反加重。检查脉浮大无根,沉取即散,舌苔淡白,边缘微红,体温40.4℃。初步诊断除似类似风温外,根据舌象、脉象辨证,尚考虑有少阴格阳症的可能,但因证据未备,暂予轻剂柴葛解肌汤观察。
次日复诊,患儿额上微汗,但热仍不退。查其脉象、体温如前,望其面色?白,触其烧不灼手,问其虽发渴索饮但仅饮一两口即止。身重睡眠,但不偃卧,且身蜷而缩。据此证,认为风温的成分少而少阴格阳的成分多。乃停药视察一天。
5月9日复诊,除上述病情外,又诊得下肢厥冷。虽能睡眠,但一叫即醒,并无神昏,此符合于少阴病的但欲寐,综合两日的症候分析,确诊为少阴格阳症。法宜温中回阳,方用通脉四逆汤加减之。
干姜2.4克 附子1.5克 桂枝0.9克 黄芩0.9克 甘草1.5克,开水煎,冷服。
5月10日复诊,其母代述,“服药后,天不明即索食,食后精神好转,发烧减轻,腹亦不痛。”检查:脉缓不浮,舌苔淡白,舌质转红,体温38℃。仍按前方再服一剂,药后半夜发冷发热,额上、胸上出微汗,后安睡至11日晨,热退身凉而痊愈。 (《中医杂志》1962年第2号14?16页)。
病例二:1岁。于1960年8月28日因发热7天就诊。
其母代诉:7天前发热,经西医诊断为重感冒,用百乃定、青霉素、链霉素等治疗,数天后热终未退。检查体温39.5℃,心、肺正常,腹部无异常。化验白细胞19.8×109/L,中性粒细胞80%,淋巴细胞15%。
症见眼睛无神,闭目嗜睡,四肢厥逆,脉浮大无根,符合于少阴格阳证的但欲寐,诊断为少阴格阳证。法宜温中回阳,兼以散寒。方用通脉四逆汤。
干姜2.4克,附子1.5克,甘草1.5克。开水煎,冷服。
服药后,患儿熟睡4小时。醒后精神好,四肢不逆冷,眼睛大睁,不再发烧,约两小时后,体温37℃。化验白细胞8.4×109/L,一切症状消失而痊愈。(《中医杂志》1962年第2号14?16页)
这就是《伤寒论》中讲的阴盛格阳证,清代四川伤寒大家郑钦安对这类病证的诊治有独到见解。本证由心肾阳衰阴盛、阳气被寒邪格拒于外所致。阳气大衰,阴寒内盛,不能温煦四肢,亦不能鼓动血脉及温运脾阳 而下利清谷,手足厥冷,脉微欲绝;阴盛于内,虚阳浮越于外, 则不恶寒,面以赤。故本证以下利清谷、手足厥冷、身反不恶寒、面色赤,脉微欲绝等为主证。若阳衰阴盛、寒凝气滞还可见腹痛;若阴寒上逆于胃则可见干呕;若虚阳上浮则见咽痛;若泻利过甚,阳气更虚,阴液内竭则利止而脉不出。治宜逐寒回阳、宣通内外,用通脉四逆汤主治。如《伤寒论》317条原文说,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上述两案,均以通脉四逆汤治愈。可见,小儿高热不一定就是真热证。如果小儿素体不足、元气未充,感受风寒邪气也容易直入三阴。在治疗上,不要一味输液降温,要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精神,分清表里虚实寒热,对证治疗。尤其对于“阴盛格阳”一类的重危证,要高度重视,如果多种抗生素都用了,体温不降或反升,就要考虑是否是阴寒重证产生的格拒现象,及时找有经验的经方中医对证治疗。否则,一味地输液降温,于病无益,反而有害。一个普通感冒,治成心肺功能衰竭而病危,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鲜见!(山人写于2015年夏)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