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一.怎样判定厥阴病 半表半里和表、里一样,于同一病位上而有阴阳两类不同的为证反应,其阳证《伤寒论》谓之少阳病,其阴证《伤寒论》谓之厥阴病。判定厥阴病主要依据厥阴病提纲,同时参照辅助提纲及对照少阳病特点,即病位在半表半里不属阳证者,当为厥阴病。 主提纲: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寒饮郁于半表半里,既不得出表、又不得入里,郁而化热,因呈上虚下寒、上热下寒之证。寒乘虚以上迫,因感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的自觉证。蛔虫迫于寒而上于膈,故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寒在半表半里,本不下利,与寒在里的太阴病自利益甚者不同,但若下之,则并于太阴病而下利不止。 辅助提纲:第329条:厥阴病,湛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阴证一段多不渴,但虚则引水自救,故厥阴病亦有渴者,这种渴者,可少予饮水即愈。这里提示,厥阴病的消渴不是真正的热消,是寒饮郁而化热产生的上热,即厥阴病以上热下寒为主证。 历代各家对厥阴病提纲虽做了多方面探讨,但至今仍存在不少疑问,现结合篇中的具体证治,对此加以探讨。 人们疑问最多的是厥阴病是三阴之一,应遵循“无热恶寒,发于阴也”;“阴不应有热”,那么哪一方剂是治疗厥阴病的呢?人们对乌梅丸是治疗厥阴病的方剂,认识大概是一致的,但厥阴病再没有其他方证了吗?反复研读原文,再结合临床实际,联想到乌梅丸中亦有黄连、黄柏,它们也是清热药!太阴里阴证治用四逆辈,不用清热药;少阴表阴证治用桂枝、麻黄方中加附子、细辛等也不用清热药,厥阴半表半里阴证也应遵循这一原则,那么乌梅丸也不是治疗厥阴病的方剂?几十年来百思不得其解。由于临床因常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诸多慢性病,疗效颇佳,当我再进一步探索经方的理论时,时常想到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属少阳病的治剂,还是厥阴病的治剂?反复再读有关原文时,终于悟到,柴胡桂枝干姜汤与乌梅丸相同,属厥阴病治剂,也即是治疗半表半里阴证的方剂。试看《金匮要略·疟病》附方(三),“柴胡桂姜汤方: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效”。再看《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可见柴胡桂姜汤原本是治疗“但寒不热”者,也治疗“往来寒热、心烦”者。显然与治疗半表半里阳证的小柴胡汤相类而不相同:相类者,皆用于病在半表半里病位也;不同者,小柴胡汤用于阳证,而柴胡桂姜汤用于阴证也。因此,柴胡桂姜汤是治疗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的典型方剂之一。这样由柴胡桂姜汤、乌梅丸等方证来分析厥阴病,就很容易明白厥阴病的概念了。这里也就证明了厥阴病提纲不存在原则性大问题,即厥阴病可出现上热,但它是上热下寒、以寒为本。它的病机及症状反应符合三阴三阳的病变规律,即“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不过,单纯的表阴证和里阴证在临床常可遇到,可毫无热症;但半表半里阴证却很少见到无上热者。所常见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多是“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外台秘要》用柴胡桂姜汤“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张路玉注解道:“小柴胡汤本阴阳二停之方,可随疟之进退,加桂枝、干姜则进而从阳;若加瓜蒌、石膏则退而从阴,可类推矣”。这里道破了柴胡桂姜汤的天机,明确告诉后人,柴胡桂姜汤是由小柴胡汤变化而来,主要加入桂枝、干姜而成,由治疗半表半里阳证,变为治疗半表半里阴证。半表半里阴证是三阴证之一,本应是“阴不得有热”,当是“但寒不热”,但病在半表半里不同于在表和里--邪有直接的出路,可从汗、吐、下解,故少阴表、太阴里不见热症(但表阴证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有“反发热”),而半表半里厥阴病邪无从出、邪无直接出路,故极易寒郁化热,这就可明白治疗“疟寒多”或“但寒不热”的疟疾为何用黄芩了。以是可知厥阴病提纲中的“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热”,这是寒郁化热,因是中寒、下寒,故“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消渴”,也不过是上热下寒的表现,症如同消渴,而不同于消渴。从“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来看,其人虽渴而喝不了多少水,甚至饮入则吐,所以不是真正的消渴。为此第329条曰:“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正是在说明厥阴有渴的特点,更强调,证实貌似消渴而不是消渴。另外还有从少阳病转变为厥阴病者,如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说明原是小柴胡汤证,由于汗、下等误治,致邪热内陷、津液内伤而成半表半里阴证。因此,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概括了厥阴病主要特点,并提示了治疗原则,作为厥阴病提纲当是适宜的。而厥阴病的概念的主要特点,应该是:①“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②上热下寒。根据提纲及两个特点,可很容易判定厥阴病。 二.厥阴病治则 仲景在厥阴病篇,未明确指出治疗原则和方证,仅从厥阴病提纲“厥阴之为病…下之利不止”看,厥阴病是禁用下法的,厥阴病应怎样治疗呢?历来疑惑重重。我们通过对六经实质的探讨,并通过多年临床实践,逐渐明了了其治疗原则和具体方证。 从六经理论看,厥阴病与少阳病皆属于半表半里病位,病邪在半表半里,邪无直接出路,故汗、下、吐皆非所宜,此治则在少阳病已明确指出。少阳病为半表半里阳证尚如此,厥阴病虚极更不容汗、下、吐当在不言中。以是可知,少阳病治则用和法,厥阴病的治则亦当用和法,不同的是,少阳病和以清热,而厥阴病和以温阳。 这里要说明的是,厥阴病在三阴病中有其特殊性,即太阴、少阴皆属“阴不得有热”、“无热恶寒者”,是因邪有一定出路。而厥阴病因邪无直接出路,易于寒郁化热而呈上热下寒证,认识到这一点是重要的:其一,不知此,则不能解乌梅丸方证,这就是厥阴病是阴虚寒证,为什么方中还加黄连、黄柏呢?如认识到厥阴病有上热下寒之变,那就好理解了。其二,不知此,对一些方证则难分辨是属少阳还是厥阴。后世注家因乌梅丸治厥,而认为其治厥阴病,且认为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等治厥阴病,皆能治厥,而把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柴胡桂枝干姜汤……都认为是治少阳病方剂,使得厥阴病的治则和具体方证模糊难知。其三,不知此,则不明确少阳与厥阴的分水岭,对比小柴胡汤和乌梅丸的组成可得到启发:小柴胡汤用柴胡、黄芩清热,乌梅丸用黄连、黄柏清热,两者是相似的,更相同的是两方都用人参补中益气;所不同的是,小柴胡汤用生姜温胃散寒,而乌梅丸用干姜、附子温里祛寒。这里说明:少阳为半表半里阳热证治以和解清热,也即扶正(补中益气)祛邪,其补中虽用人参、生姜、大枣、甘草,但无祛寒温阳强壮的干姜、附子;而厥阴病与少阳病的主要不同是有干姜、附子温阳强壮。这样就很易理解,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柴胡桂枝干姜汤……不是少阳病治剂,而属厥阴病治剂了。这也就明了,厥阴病的治则应是:和解半表半里,温下清上,其方证据此亦可明了,仅探讨如下。 三.厥阴病类方证 1.乌梅丸方证 乌梅丸方: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炮,去皮)六两,蜀椒(出汗)四两,桂枝(去皮)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方解〗本方集干姜、附子、细辛、蜀椒辛温驱寒、温里温下,以黄连、黄柏清在上之热,另以人参、当归补其气血,桂枝降其冲气。妙在主用乌梅渍之苦酒,大酸大敛,一方面有助人参、当归以补虚,一方面有助黄连、黄柏以治泄,并还有以制细辛、附子、干姜、蜀椒的过于辛散。此是治半表半里虚寒证,为里虚寒自下迫、虚热上浮、固脱止利的治剂,酸苦辛甘并用,亦驱虫的妙法。 【歌诀】乌梅丸有姜附辛,蜀椒桂枝加人参。黄连黄柏除上热,本寒标热病厥阴。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解读〗脉微而厥,为虚寒之候,至七八日更进而周身肤冷,不烦而躁,无暂安时者,此为纯阴的脏厥,而非寒热错杂的蛔厥。蛔厥者,其人当常吐蛔虫,这种病表现安静,不似脏厥的躁无暂安时,其所以复时烦者,是因胃中寒,蛔虫上入膈故烦,须臾蛔虫得暖而安,则烦亦即止。得食而呕又烦者,是因蛔虫闻食臭出,故使呕且烦,也因此患者当自吐蛔虫,乌梅丸主之。本方不仅治上述的蛔厥,对久利不止者亦主之。 《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第7条:蛔厥者,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解读〗此即《伤寒论》第338条重出,只是去掉了对脏厥的论述,他则大致同,这里也强调了治蛔厥。 【讨论归经】本方证明确为属厥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厥逆,烦躁,或腹痛、呕吐时缓时作,或虚寒久利者。本方证似重在治蛔厥,实际是通过蛔厥标明厥阴病的证治。半表半里阴证为三阴之一,阴不得有热,少阴在表、太阴在里,皆邪有出路,即从汗、从便出,故皆无热症。半表半里阴证则邪无直接出路,故易郁久化热,呈现虚寒为本、虚热为标的上热下寒之证。本方正是治疗这种寒热错杂证。本方证常见于胆囊炎、胆道蛔虫病、慢性肠炎等病适证应用,疗效颇佳。如治验: 例1:王某,女,51岁,病例号205096,初诊日期1987年7月7日。周三下午3时突发呕吐,右上腹攻痛,每5分钟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及黄水,于本单位(农科公司)肌内注射阿托品及哌替啶,腹痛暂缓解,但不久痛又作。4时来本院急诊做B超,诊断为“胆道蛔虫病”,注射阿托品及哌替啶痛缓解。10时又痛难忍,故来急诊输液,青霉素滴注,效不显,准备手术治疗。第2天又恶心呕吐黄水,右上腹痛甚,要求中医会诊。症见:口苦,咽干,但不思饮,自觉往来寒热,大便溏稀,右上腹压痛,舌暗舌苔白润,脉沉细。此属上热下寒的半表半里阴证,乌梅丸加减:乌梅15克,党参10克,蜀椒15克,细辛6克,黄连6克,干姜6克,桂枝10克,制附片6克,当归10克,黄芩10克。结果:午后1时服药,1小时后痛止、吐止。继服2剂,痛未再发。B超未见异常。 例2,索某,男性,57岁,初诊日期1965年7月16日。胃脘痛,心下痞满,腹痛腹泻2年余,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结肠炎,长期服中西药物皆未见效,近服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诸症更加重。近1周来每日大便2~3次,质溏,伴见肠鸣、头痛、口苦、咽干、思饮、四肢逆冷,苔白腻,脉沉弦细。证属半表半里虚寒证,寒热交错,为乌梅丸的适应证,给予汤剂:乌梅15克,细辛6克,干姜6克,黄连6克,当归6克,制附片10克,蜀椒10克,桂枝10克,党参10克,黄柏6克。结果:上药服6剂,口苦减,四肢觉温,大便日1~2行。上药继服14剂,胃腹痛消除。 2.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柴胡半斤,桂枝(去皮)三两,干姜二两,瓜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熬)二两,甘草(炙)二两。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方解〗本方是小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的变剂。黄芩苦寒,伍干姜之辛温以理微结。瓜蒌根之润得牡蛎之收,更能止渴。桂枝、甘草治气冲并兼和外。人参补中、大枣壅满均非微结所宜,故去之。故此治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证,气上冲有微结或外不和者。本方虽由小柴胡汤变化而来,但因去了人参、生姜,加入了干姜、桂枝,使整个方剂重于祛寒逐饮,故能治心下满微结。因此小柴胡汤治疗半表半里阳证即少阳病,而本方治疗半表半里阴证即厥阴病,其主要变化在干姜。 【歌诀】柴胡桂枝干姜汤,花粉牡蛎芩草唱。寒多热少厥阴病,半表半里须强壮。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己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解读〗伤寒五六日,虽已发汗,病不解则常转入少阳柴胡汤证。医不详查,而又误用下法,因使邪热内陷,虽胸胁满未去,但已微结。津液不下,故小便不利。津液虚少,热更伤津致燥,故渴而不呕。气冲于上,故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为柴胡证还未解,宜以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按〗此微结是对大陷胸汤证说的,即是说此结轻微,与大陷胸汤证结如石硬者显异。《伤寒论》第148条是专对阳微阳注释,故胡希恕先生认为,该条是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而不是小柴胡汤方证,参见专篇论述。 《金匮要略·疟病》附方(三):柴胡桂姜汤方,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效。〖解读〗当疟发作时,若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者,宜本方治之。〖按〗病欲自表解则恶寒,疟发作时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亦病有欲自表解之机。本方含有桂枝、甘草,有致汗解外的作用。试看方后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的注语可证。 【讨论归经】本方证为典型上热下寒,属厥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半表半里虚寒证而见四肢厥冷、口干或苦,心下微结者。从以上两条(加第148条应是三条)可看出,本方与小柴胡汤都用于半表半里病,但小柴胡汤治疗阳热证,而本方用于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证,也就是半表半里阴证。 阴证不得有热,但半表半里不同于少阴和太阴--邪有直接出路,无热证出现。而厥阴病邪无直接出路,故很容易寒郁化热,故常见上热下寒,而但寒不热者很少见,这就是本方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的主要原因。 同学张秋水于江西时,治疗惯用本方随证加减治之,无不应手取效。虽谓服一剂如神之说似属夸张,但其有效性确可证信。不过临床不只用于治疟,一些慢性病常出现本方证,如见四肢发凉、厥冷而同时有口苦咽干者。久久不愈的无名低热,一般的慢性病,有用本方或其加味和合方的机会,宜注意。如治验:胡某,男性,14岁,病历号177285,1965年10月18日初诊。4年前曾患黄疸型急性传染性肝炎,经西药治疗黄退,但食纳不佳,肝功能时有波动,时头晕目眩。近1年来大约每半个月有一次癫痫发作,发作时先觉气上冲咽,旋即四肢抽搐,继则牙关紧闭,口吐白沫,不省人事,经常服用镇静药(西药),但仍每半个月发作1次,常感乏力,每发作过后尤为明显,因食欲缺乏而现身体瘦弱。舌净无苔,脉弦微数。证属邪郁半表半里,寒饮上犯,治以和解半表半里、温化寒饮,予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柴胡12克,黄芩10克,天花粉12克,桂枝10克,赤芍、白芍各10克,生龙牡各1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干姜10克,苍术10克,茯苓10克,泽泻15克,炙甘草9克。结果:上药服6剂食纳好转,他症如前,继服6剂头晕好转,未发癫痫,又服1周力气增加。仍宗原方稍增损,服1个月未见癫痫发作。又服1个月停药观察也未见发作。 3.黄连汤方证 黄连汤方:黄连三两,甘草(炙)二两,干姜三两,桂枝三两,人参二两,半夏(洗)半升,大枣(擘)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方解〗本方为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增量黄连,加强治心烦腹痛的作用,更加桂枝以降冲逆,故此治上热下寒的半夏泻心汤证心烦悸、腹中痛而气上冲者。 【歌诀】黄连汤方桂干姜,半夏人参大枣藏。腹痛烦悸因水气,上热下寒此方良。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173条: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解读〗胸中有热,指胸中发烦热。胃中有邪气,指胃中有水气。腹中痛,欲呕吐,为热与水气相搏、气上冲逆的结果,故以黄连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厥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心烦、心下痞满、腹痛,或干呕下利者。本方证与半夏泻心汤证、甘草泻心汤证有相似处,而本方的桂枝有降冲逆作用,故长于治心烦悸,如把桂枝加量则治悸更佳。本条虽未言下利,但就药物论,治疗呕而下利当亦有验。如姬元璋医案:张某,男,47岁,工人,1982年3月6日初诊。炉前作业,心热贪饮冷水,致胃中寒热不和,心下痞满,舌苔白厚而腻,脉濡。乃以黄连汤解之:黄连6克,甘草6克,干姜9克,桂枝9克(后下),党参10克,姜半夏10克,大枣5枚。结果:连服2剂而愈。 4.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证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干姜、黄连、黄芩、人参各三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方解〗干姜、人参理中焦之虚寒,黄连、黄芩解上亢之烦热,故此治上热下寒、呕吐,下利而心下痞硬者。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359条: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者,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解读〗伤寒应以汗解,以寒药攻下、使邪陷于里,这种情况尤其不可吐下,医者无知而复吐下之,因而出现寒格。寒格指上热下寒的证候而言,即是说,伤寒则上有热,本自寒下则下有寒,再逆之吐下,邪热内陷则上愈热,伤其中气则下愈寒。若食入口即吐者,宜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厥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胸中烦热、恶心呕吐而大便溏者。依据经验,以本方治胸中烦热、吐逆不受食而下利者,确有验。以是可见,本自寒下,当指其人本有旧微溏的一类下寒证甚明。胡老曾多次讲,本方治妊娠呕吐有效,如以散服效更佳,惜未集其验案,但可见此类报道,如孙以渭医案:孙某,女,29岁,怀第2胎50多天,先见恶心呕吐,口渴纳少,自感发热而体温不高,认为此乃正常现象,未予重视,但继而出现剧烈呕吐,水浆不入,中西药无效,半个月来只靠输液维持,舌红苔黄少津,小便短少,脉虚细而数,10天大便未解。揆诸病情,乃气虚热盛、胃失和降所致,再施香、砂、陈皮、半夏,仍重蹈覆辙,拟以辛开苦降法:灶心土250克(开水泡透澄清,取水煎药),干姜9克,黄连9克,党参18克,黄芩12克,水煎2次,分多次服。结果:服1剂呕吐见轻,饮食渐进,服9剂,苔退脉和,胎儿亦获保全。 5.半夏泻心汤方证 半夏泻心汤方:半夏(洗)半升,黄芩、干姜,甘草(炙)、人参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擘)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方解〗半夏、干姜温阳建中、祛饮止呕,黄芩、黄连解热而止利。饮留邪聚均由于胃气的不振,故补之以人参、和之以甘草大枣,此治邪在半表半里阴证的上热下寒,证见呕而肠鸣、心下痛硬、或下利者。 【歌诀】半夏泻心枣人参,干姜甘草黄连芩。呕而肠鸣心下痞,上有虚热下有水。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予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解读〗伤寒五六日,病由太阳传入少阳,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已经具备。可是医者未用柴胡汤治之,反而以他药下之,此为误下。误下后有3种情况:一者,若下后柴胡证仍在者,复予柴胡汤,这种情况虽经误下,治不为逆,然而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愈;二者,若误下后邪陷入里,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应用大陷胸汤治之;三者,若误下后,但满而不痛者,此为心下痞,是因津液虚甚陷于半表半里阴证,故治疗半表半里阳证的柴胡汤已不适用,应该用治疗厥阴病的半夏泻心汤。〖按〗由本条可明确,三方证辨别要点:小柴胡汤方证为胸胁苦满;大陷胸汤方证为心下满而硬痛;半夏泻心汤方证为心下痞满而不痛。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10条: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解读〗里虚胃寒故心下痞,寒饮郁而化热上泛则呕,热激饮于肠则肠鸣。这亦是上热下寒之证,宜以半夏泻心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厥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上热下寒因见呕而肠鸣,心下痞硬者。本方与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三方,皆用于上热下寒而有心下痞证,本方重在呕而肠鸣,而常见于急、慢性胃肠炎、肠功能紊乱等症。如治验:程某,女性,33岁,病历号37488,1967年3月7日初诊。原有肝炎,近1个月来恶心纳差,心下痞满,腹鸣便溏,舌糜且痛,苔黄(润燥?),脉细弱。证属上热下寒,治以苦辛开降,予半夏泻心汤:半夏12克,党参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干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生石膏45克。结果:药服3剂证愈。 6.甘草泻心汤方证 甘草泻心汤方:甘草(炙)四两,人参三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洗)半升,黄连一两,大枣(擘)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一升,日三服。〖方解〗此于半夏泻心汤增量缓急安中的甘草,故治半夏泻心汤证中气较虚而急迫者。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158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解读〗伤寒或中风,均当汗以解之,而医反下之,误治的后果,在半夏泻心汤条已作说明(可能出现小柴胡汤方证、大陷胸汤方证、半夏泻心汤方证),这里又出现了不同于半夏泻心汤方证的证,即因虚其里则邪热内陷,因使下利日数十行,以至食物不得消化,水被热激,走于肠中则腹中雷鸣;胃虚邪凑、则心下痞硬;水热壅逆,则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又误认为病去未尽,而复下之,遂使痞硬益甚。因此,心下痞并非里实之热结,而是胃中虚、客气上逆所致,愈下愈虚,痞亦愈甚,这是半表半里阴证的上热下寒证,宜以甘草泻心汤主之。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第10条:狐感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嘎,甘草泻心汤主之。〖解读〗形色善变,精神不安,犹如神灵所作,因谓为狐惑病。此病亦常有烦热,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为脏腑有热;不欲饮食、恶闻食臭为胃虚多湿。其有蚀疮在喉而致语声沙哑者,即称之为惑;其有蚀疮在阴者,即称之为狐。这种病是下有寒湿、上有虚热,宜以甘草泻心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厥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半夏泻心汤证中气更虚,或见口舌糜烂、肠鸣腹泻、前后阴溃疡者。《金匮要略》关于狐惑病的证治,除本条外,还说:“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又说:“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基于以上的说明,则古人所谓狐惑病,颇似今之贝赫切特综合征(白塞病)。实践证明,甘草泻心汤对于口腔溃疡确有明显疗效。胡老曾治一产后患者,口腔及舌全部烂赤,饮食不入,痛苦万状,予本方1剂,满口红赤均生白膜,即能进粥,3剂后痊愈。临床还常遇久久不愈的顽固重证,以本方加生石膏,或更加生地黄而多取捷效。并以本方治愈确诊为贝赫切特综合征者1例。胡老讲述道:“说起来亦很有趣,1970年夏,刚从河南归来,吕尚清院长告诉我,有一位解放军女同志曾几次来院找我,她说数年前曾患贝赫切特综合征,经我治愈,但住意大利后病又复发,因特回国找我诊治。对于西医病名本无所知,乍听之下不禁愕然,未久患者果然前来,但事隔多年,我已不复记忆。经过一番问答,乃知数年前曾以口腔溃疡来门诊,近在意大利经西医确诊为贝赫切特综合征,口腔及前阴俱有蚀疮,予服甘草泻心汤加生石膏,另与苦参汤嘱其熏洗下阴,不久均治”。经方治今病,从中可得到一定启迪。 本方治口腔溃疡屡效,如治验:史某,男性,42岁,住东四六条,1965年11月15日初诊。反复发作口舌溃疡2年,本次发作已半个月。舌上舌下皆有巨大溃疡,因疼痛不能吃饭及说话,右胁微痛,大便少微溏,苔黄厚,脉弦滑。证为上热下寒,治以苦辛开降,予以甘草泻心汤:炙甘草12克,黄芩10克,干姜6克,半夏12克,大枣3枚,黄柏10克,党参10克。结果:上药服2剂舌痛已,进食如常,继调半个月诸症消除。 7.生姜泻心汤方证 生姜泻心汤方:生姜(切)四两,甘草(炙)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洗)半升,黄连一两,大枣(擘)十二枚。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术,加黄连,并泻肝法。〖方解〗此于半夏泻心汤减干姜量,而加大量生姜,故治半夏泻心汤证寒饮较重。呕逆下利较甚者。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解读〗伤寒经过发汗汗出后,伤寒外证解,但又发作胃中不和的证候,这即是发汗后造成“血弱、气尽、腠理开”的病情,邪入于半表半里。噫气即嗳气,食臭即伤食的酸臭味。干噫食臭,即所谓消化不良、吞酸嘈杂的意思。胁下有水气,即胃中有水气。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下利为下寒水饮在里,与前甘草泻心汤证同,此宜生姜泻心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厥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心下痞满、干噫食臭、肠鸣下利者。人有宿疾,常因新病而诱使发作,本条所述胃中不和并不是药有所误,亦是早有的宿病,因新感后又诱使发作。又由于本条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的说明,则本方有用于胃下垂、胃扩张以及胃酸过多等疾病的机会甚明。并由于腹中雷鸣下利的说明,更可知亦有应用于胃肠炎的机会。如治验:彭某,女性,30岁,病历号31221,1965年8月26日初诊。因吃葡萄而患腹泻已3天,每日3次水样便,腹微痛,咽干,不思饮,心下痞满,纳差,嗳气,腹时胀满而肠鸣漉漉,四肢乏力,苔白腻,脉弦滑。原本中寒,又值外邪相加,中阳不运,饮郁化热,予以生姜泻心汤:生姜12克,干姜3克,炙甘草10克,党参10克,半夏12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大枣4枚。结果:上药服1剂,腹泻、腹痛止,服3剂诸症好转。 8.六物黄芩汤方证 六物黄芩汤方: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桂枝一两,半夏半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方解〗本方亦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的复制,不过以干姜易生姜,以人参易芍药,且加少量桂枝,其组合很似柴胡桂枝干姜汤治上热下寒,治干呕下利偏于寒者。 【歌诀】六物黄芩用人参,半夏干姜大枣桂。干呕下利心下痞,上热下寒病厥阴。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附方(二):《外台》黄芩汤,治干呕下利。〖解读〗《伤寒论》的黄芩汤与《外台》黄芩汤名同而药不同,为便于区别,故把《外台》的黄芩汤称之为六物黄芩汤。本方有治干呕下利的作用。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厥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干呕下利而心下痞硬、四肢不温者。本方治干呕下利的作用,虽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同,但本方有人参,当有心下痞硬,无芍药则腹肌当虚软而不挛急,临证时宜细辨。本方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最大的不同,是本方用干姜,是因寒甚,故临床见症当有四逆等。又本方有黄芩,因治上热。这里的黄芩和干姜与柴胡桂枝干姜汤所用黄芩、干姜同,是祛半表半里寒兼清上之标热。 9.麻黄升麻汤方证 麻黄升麻汤方:麻黄(去节)二两半,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萎蕤(一作菖蒲)十八珠,芍药六铢,天冬(去心)六株,桂枝六株,茯苓十六铢,甘草(炙)六铢,石膏(碎,绵裹)六铢,白术六铢,干姜六铢。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方解〗方中升麻主解百毒,辟温疾、瘴邪,为治咽喉肿痛的要药,主治在半表半里。本方既用黄芩、知母、石膏、玉竹、天冬等清上热除烦,又用干姜、炙甘草、当归等温下寒;既用当归、白芍养血,又用白术、茯苓等利水止泻;同时用桂枝、麻黄、升麻引邪外出,故此为邪在半表半里阴证的治剂。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泻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解读〗伤寒六七日,表还未解,而医者用大下之法治疗,因虚其里,所以造成寸脉沉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泻利不止。又因为邪热不得外解而上攻,因致咽喉不利、唾脓血。正虚邪盛,表里俱困,已属误下的坏病,救表救里,补虚攻邪,颇难措手,故谓难治,因误治津伤正虚甚,陷于半表半里阴证,宜麻黄升麻汤主之。〖按〗本条所述症状寒热错杂,当属厥阴病。本方的组成也寒热错杂,也类似于柴胡桂枝干姜汤、乌梅丸、半夏泻心汤等方,不同的是本方还用麻黄大剂发表。临床应用有待进一步探索。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厥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伤寒表不解,陷于厥阴病,上热下寒,症见咽喉不利,腹泻者。本方证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结核性胸膜炎、肠炎等,如王灿勋医案:张某,男,54岁,1985年3月1日初诊。咳喘30年,3个月前因外感诱发,经用抗生素、解痉平喘药物,效果不佳。现咳频,喘息不得卧,吐痰色白,质黏如胶,量多,畏寒背冷,口干不欲饮水,纳差便干,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沉细数。肌体消瘦,口唇发绀,桶状胸,双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X线胸片示两肺纹理粗乱模糊,透光增强。血化验:WBC 1.2×109/L,N 0.80,L 0.15,M 0.05。证属寒热错杂,虚实并见,予以麻黄升麻汤:麻黄9克,升麻12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天冬20克,玉竹20克,黄芩10克,知母10克,石膏30克,茯苓20克,桂枝10克,白术20克,干姜9克,炙甘草6克。结果:共服12剂,咳喘、吐痰诸证悉除。 10.侯氏黑散方证 侯氏黑散方:菊花四十分,白术十分,细辛三分,茯苓三分,牡蛎三分,桔梗八分,防风十分,人参三分,矾石三分,黄芩五分,当归三分,干姜三分,川芎三分,桂枝三分。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自能助药力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方解〗桂枝、防风、桔梗解外,人参、白术、茯苓健中利湿,复以帆石燥湿,细辛化饮,黄芩、菊花、牡蛎清热,川芎、当归养血,以干姜温下祛寒,不失为治血虚水盛、上热下寒之剂。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附方: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外台》治风癫。〖解读〗本方养血祛湿、温中补虚、温下清上,中风后肢体重着、血虚湿困、上热下寒者,以本方调理消息之,未尝不可,阳明里实者当然不能服用。〖按〗很多注家均疑本方为宋人所附,丹波元简谓:“此方主疗文法,与前后诸条异,先揭方名而后治云云者,全似后世经方之例,故程氏、尤氏、金鉴并云宋人所附。然《巢源》寒食散发候云:仲景有候氏黑散,《外台》风癫门载本方引《古今录验》,无桔梗有钟乳、矾石,乃知本方隋唐之人以为仲景方”。此说对考证本方有一定参考价值。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厥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血虚水盛,四肢沉重、上热下寒者。 11.黄土汤方证 黄土汤方: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炮),阿胶,黄芩各三两,灶中黄土半斤。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方解〗灶中黄土,也称伏龙肝,为温性收敛药而有止血的特能,伍以生地黄、阿胶养血清热协力止血,佐以甘草、白术理中燥湿。既用附子之大温,又用黄芩之苦寒,故治诸失血阴阳寒热交错互见而陷于半表半里阴者。 【歌诀】黄土汤把远血医,草地术胶芩附子。寒热交错失血证,温敛凉补和解宜。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第15条: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解读〗下血,若先排便而后下血者,此血出自远处的胃肠,故谓远血,黄土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厥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大便溏而下血黑紫,兼见四肢冷痹、反心烦热者。本条述证亦很不备,远血在脏,虽以止血为先务,但不定即须本方。若就各药主证而言,生地黄、阿胶皆兼补虚,当有羸疲、面色苍白等极虚贫血等症,有大量附子可能有肢寒,或厥冷脉微等阴寒证候。附子伍白术,当有水气痹痛或大便微溏等症。与生地黄为伍,亦或有麻痹不仁。生地黄与黄芩合用而治热烦,尤其四肢当苦烦热以上诸症,虽未必一时俱见,但亦绝不能一无所见。应用时,伏龙肝常用至50~150克,可先煮数沸,澄清去滓留汤煎余药。本方不仅治下血,也主吐血、衄血。如治验:王某,男性,39岁,病历号185193,1968年6月12日初诊。患胃脘痛,大便下血已9年未愈,经各种检查诊断为“结肠炎出血”。近症:时有黑便,或黑紫血,常左腹痛及胃脘隐痛,晚上心烦口干思饮,但饮不多,纳尚可,但食不香,时有头晕,自感四肢发凉,苔白腻,脉沉细。证属饮久生热,伤络血溢,治以温化寒饮、养血止血,予以黄土汤加减:生地黄24克,党参10克,白芍10克,干姜6克,当归10克,川芎6克,艾叶10克,川附子6克,炙甘草6克,伏龙肝60克(煎汤代水)。结果:上药服9剂,腹痛胃脘痛已,便血渐止。 12.王不留行散方证 王不留行散方:王不留行(八月八日采)十分,蒴藋细叶(七月七日采)十分,桑东南根白皮(三月三日采)十分,甘草十分,川椒(除目及闭口,去汗)三分,黄芩二分,干姜二分,芍药二分,厚朴二分。上九味,桑根白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各别杵筛,合制之为散,服方寸匕。小疮即粉之,大疮但服之,产后亦可服。如风寒,桑根勿取之,前三物皆阴干百日。〖方解〗王不留行,《本经》谓:“味苦,平。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为本方的主药,佐以桑白皮、蒴藋叶利气消瘀,烧灰存性者为止血也。复用甘草解毒缓痛,芍药、黄芩以清血热,川椒、干姜、厚朴温中祛寒有助行瘀也,故治血虚血瘀、寒热错杂的金疮之剂。〖按〗蒴藋为忍冬科植物蒴藋的全草,又名接骨木、排风草、小臭牡丹等,有祛风除湿、活血散瘀作用。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第6条: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解读〗病金疮,即刀斧箭枪等创伤病,王不留行散主之。这里显而文过简,金疮有实热壅脓者,有虚寒脏腑者,有寒热错杂者,临证当细辨方证。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厥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金疮痈肿见寒热错杂者。 13.温经汤方证 温经汤方:吴茱萸三两,当归、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去心)、生姜、甘草各二两,半夏半升,麦冬(去心)一升。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方解〗既用吴茱萸汤去大枣加桂枝降逆止呕以温胃驱下寒,又用麦冬汤去大枣滋枯润燥以补胃之虚,另以芍药、阿胶、牡丹皮、麦冬凉血清上热,行瘀和血。又以桂枝、生姜引邪外出,故本方为清上温下,为治半表半里阴证者。胃为生化之本,气血之源,胃气利则津血生,此为生新祛瘀兼备的治剂,故带下崩中、月事不调、久不受孕者,并皆主之。 【歌诀】温经吴萸芍归芎,参丹夏胶姜麦冬。桂枝甘草驱胃寒,养血祛瘀为调经。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9条: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血)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解读〗《医宗金鉴》谓“病下利”之“利”字,当是“血”字。就前后文义看,此说可信。带下,即指崩淋下血病。大意是说,妇人年已五十,经血当止,今下血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为瘀血的表现。少腹里急、腹满,不只是虚寒,而亦有少腹急结瘀血的腹证在。手足烦热、唇口干燥亦不只津枯血燥,而必有瘀血而生上热,因呈上热下寒之证,故肯定此属带下之病。其所以如此,是因其人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久久不去的缘故,当以温经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厥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芎归胶艾汤、当归芍药散、吴茱萸汤、桂枝茯苓丸,麦冬汤诸方证合并证者。本方的应用面很广,并不限于此证。以其含有芎归胶艾汤、当归芍药散、吴茱萸汤、麦冬汤诸方义及诸方的合并证,即本方的适应证。证情相当复杂,宜参照各方证而活用之,即可不误。如治验:刘某,女性,23岁,病历号139194,初诊日期1964年9月23日。左手麻木、无力1年余,伴见头晕、身倦、时欲呕,口咽干不思饮,面色苍白无华,舌红无苔,脉细滑稍数。证属津血不足,瘀血阻滞,筋脉失养之证,为温经汤的适应证:吴茱萸6克,当归10克,川芎6克,党参10克,桂枝10克,阿胶10克,牡丹皮6克,生姜10克,炙甘草6克,半夏10克,麦冬18克。结果:上药服3剂,头晕、呕逆好转,继服10剂诸症已。 14.薯蓣丸方证 薯蓣丸方:薯蓣三十分,当归、桂枝、曲、干地黄、豆黄卷各十分,甘草二十八分,芎?、芍药、白术、麦门冬、杏仁各六分,人参七分,柴胡、桔梗、茯苓五分,阿胶七分,干姜三分,白蔹二分,防风六分,大枣百枚(为膏)。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方解〗本方为柴胡桂枝汤、胶艾汤的变化方,重用山药(薯蓣)、大枣、人参、白术、茯苓、曲补中之虚,又用柴胡、甘草、桂枝、杏仁、桔梗、白蔹、防风和解半表半里,以地黄、芍药、麦冬、阿胶补血清上热,又以干姜、当归、川芎、豆黄卷健中养血温下寒,故其适应证称虚劳诸不足,实为厥阴太阴合病兼血虚水盛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16条: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解读〗虚劳气血诸不足,又兼见风气各种疾病,即常见—些外感症状,这些慢性虚损病,宜用薯蓣丸治疗。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厥阴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适应于各种慢性虚劳病气血俱不足者。虚劳体弱,最易感受外邪,虚邪相搏,久难自已,既不可峻补其虚,更不可着意祛邪,这种情况,惟有以本方补虚祛邪缓缓图治。 15.八味(肾气)丸方证 八味(肾气)丸方: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四两,薯蓣四两,茯苓三两,牡丹皮三两,泽泻三两,桂枝一两,附子(炮)一两。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方解〗主用生地黄,佐以补中益气的山药,收敛固脱的山茱萸,以滋精气壮血脉。复以茯苓、泽泻利小便,以牡丹皮祛瘀血,桂枝辛温发表,合附子温补振兴沉衰祛寒湿、通利关节。故此治瘀血水毒交互为患而陷于里阴虚证,以至下焦痿痹、少腹不仁、小便不利,或失禁,或腰腿酸软,或痹痛,或虚热烦者。 【歌诀】八味丸桂萸生地,苓泽山药丹附子。瘀血水毒阴虚证,益精壮血可祛痹。 【解读仲景原文】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附方:崔氏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解读〗少腹不仁,即指小腹部知觉麻痹。若脚气病上入少腹,致该体部麻痹不仁者,为里虚寒、血虚血瘀、痰饮瘀阻所致,宜本方主之。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15条: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解读〗虚劳病,见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为外寒里饮、血虚血瘀,可用八味丸治疗。〖按〗少腹拘急与四逆汤的腹拘急,同属阴寒虚证。拘急在少腹为虚寒在下焦,故腰痛与小便不利,皆虚寒所作,因以本方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17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解读〗见苓桂术甘汤方。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第4条: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解读〗五苓散证消渴而小便不利,为外寒里饮。今虽消渴而小便反多,竟饮一斗小便亦一斗,为里虚寒甚,故宜以八味丸主之。〖按〗本条所述,颇似今之糖尿病,但糖尿病用本方的机会很少,而反以石膏的配剂用之较多,宜注意。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19条: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解读〗转胞之胞,当指膀胱而言,转胞为病名,胞系即输尿管、膀胱、尿道等排尿系统。胞系了戾,是指排尿不痛快。病无关胃,故饮食如故。烦热有二因,半由于津血枯燥,半由于小便不利、水不得下行,上压胸脯,阻碍呼吸,因而倚息不得卧。此病名转胞,即以胞系了戾而不得小便的证候,亦因里虚寒主因,宜以本方使小便利即愈。 【讨论归经】从以上5条看,本方证的主要特点,一是上热下寒,二是上有烦热和消渴,三是见短气、脚气上入,即气上冲之谓也,故本方证具有厥阴病提纲特点。从药物分析看,生地黄、牡丹皮、泽泻凉而清上热,附子、山药(薯蓣)、山茱萸温下寒;桂枝引邪外出治冲逆,其方药组成很近似于乌梅丸,故本方证当属厥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瘀血水毒交互为患而陷于半表半里证,以至下焦痿痹、少腹不仁、小便不利、或失禁、或腰膝酸软、或痹痛、或虚热烦者。用本方治子宫下垂亦常有验。他如老人小便失禁、男子阳痿、妇人带下等亦多用本方。总之下焦虚证多用之,名为肾气丸即由于此。本方证常见于慢性病,如治验:王某,女性,75岁,病历号5157,初诊日期1966年2月22日。左半身不遂已半年,近1个月来尿频、遗尿,淋漓不尽,口干思饮,四肢逆冷,腰酸痛,苔白、脉沉细。证属里虚兼外寒,气化不利,予以肾气丸:干地黄24克,山茱萸10克,山药10克,茯苓10克,牡丹皮10克,泽泻18克,桂枝3克,制附片3克。结果:上药服1剂,诸症明显好转,继服6剂痊愈。 四.厥阴病方证小结 以上15方证,是仲景书中治疗厥阴病的方证,当然治疗厥阴病的方剂不限于这15方,如同太阳病、少阳病、太阴病一样,尚有合并水湿、瘀血、津血虚等证,其所用合方证也就很多,如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方证、甘草泻心加生石膏汤方证等,这些方证只是示以治疗厥阴病的典范,即厥阴病为半表半里阴证,判定的主要依据是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等。治疗原则是:和解半表半里,温下清上。在经方辨证理论上是很清楚的,但对仲景书的探讨却要下一番功夫。 前如少阳病所述,由于半表半里为诸脏器所在的关系,无论厥阴或少阳的方证均较复杂多变,均不似表、里方证单纯,较易提出简明的概括特征,做出一般概括的提纲。如篇首厥阴之为病条(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亦只对照少阳病的一些证候(口苦、咽干、目眩),而比较地分析其寒热虚实,依之以辨厥阴病还是很不够的,即以第338条和第351条所述,其为厥阴病的证治均很明显,但除前条而有吐蛔的一症外,余者又有什么共同之处呢?至于辨证之道,前于少阳病亦略有说明,为便于理解探讨如下。 如上所述,则厥阴之辨岂不太难?其实不然,半表半里证固然较复杂多变,但表、里证单纯易知,如发热、恶寒、脉浮、头项强痛的太阳病,和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的少阴病,此病在表易知也;胃家实的阳明病,和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的太阴病,此病在里亦易知也。凡病既不属表、又不属里,当然即属半表半里。临床诊病,只要除外表、里,其为阳者,即属少阳病;其为阴证者,即属厥阴病。《伤寒论》六经的排列次序,虽不得确知著书人的用意何在,但三阳篇和三阴篇,均把半表半里置于最末,我们认为这多少有意示人以辨六经之道。 在仲景书厥阴病篇,有厥、利、呕、哕诸条的论述,其中阴阳、寒热、虚实均有,非专论厥阴甚明。惜后世注家大都固执循经发病的偏见,因和少阴病一样,把全篇所有证治,均归主于各该经病,牵强附会,自圆其说,因而表里不分、阴阳不辨,造成理解混乱。《伤寒论》传世已千数百年,但于三阴病证的真实面貌,犹远无知者,谓为注家的臆说,有以致之,亦不为过。 关于厥阴病的治则,因其病位在半表半里,法宜和以解之,又因病情属阴证,故和解须配伍温性亢奋药,和温性有强壮作用的血分药,如乌梅丸、温经汤、鳖甲煎丸、麻黄升麻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等。 厥阴病提纲,由于概括欠全,代表该病的特征显现不足,有如前述,但它确属厥阴病的一种证,依其证候分析,对于厥阴病的为证,还可有所理解,若把厥、利、呕、哕诸病的论述都当是厥阴病的说明,那便无法理解了。假设读者心中对仲景辨证施治的方法方式有个明确概念,知厥阴病即是半表半里的阴证,那就不会鱼鲁不分,也不会认为半表半里亦可吐下。故谓读仲景书者,首宜弄清其辨证施治的方法体系,详见上篇,兹不重赘。 |
热门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