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胃镜技术已在各级医院开展,胃黏膜活检已成为病理诊断中最常见的项目之一。临床进行胃黏膜活检的主要目的是发现病变并明确病变性质,能够准确、科学地为临床医师提供治疗的参考。但对于很多患者拿到自己的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报告,却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尤其是当胃镜及病理报告出现萎缩、肠化、异型增生,患者常被告知得了胃黏膜发生了胃癌前改变。当患者听到"癌"这个字时,更是害怕、紧张、焦虑。这些"癌前病变"到底是什么呢,与癌症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慢性萎缩性胃炎,活检胃黏膜大部分肠上皮化生,固有腺体减少,判为重度肠上皮化生、重度萎缩,诊断慢 性萎缩性胃炎 HE 低倍放大 1、萎缩 胃腺是散布于胃壁上的微小腺体,能分泌胃液即消化液。大量胃腺在胃黏膜的固有层内有紧密排列,故称为固有腺。萎缩即指胃固有腺减少,原则上胃液分泌相对减少,会出现胃脘胀满不适、早饱等消化不良症状。 萎缩分为两种类型:(1)非化生性萎缩:胃固有腺被纤维或纤维肌性组织替代,或炎性细胞浸润引起固有腺数量减少。(2)化生性萎缩:胃固有腺被肠上皮化生腺体或被假幽门化生腺体替代。假幽门腺化生是泌酸腺萎缩的指标,肠上皮化生是胃黏膜炎性损伤后不完全修复的结果。 萎缩程度以胃固有腺减少的数量来衡量的。轻度:指固有腺体数减少不超过原有腺体的1/3;中度:固有腺体数减少介于原有腺体的1/3~ 2/3之间;重度:固有腺体数减少超过2/3,仅残留少数腺体,甚至完全消失。可见萎缩程度越严重,胃黏膜的分泌功能受损最严重的。 2、肠上皮化生 胃黏膜上皮转变为类似小肠或大肠黏膜结构的上皮组织,称为肠上皮化生(简称肠化生)。肠化是胃粘膜损伤的一种指标,也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亚型。肠化与癌症的发生有什么关系呢?简单来说在炎症刺激下,由于胃黏膜干细胞的异常增殖而发展成为肠化生,随着炎症的加重,化生加重,易于发生癌变,发展成为肠型胃癌。 肠化程度是以病变的范围来衡量的。轻度:肠上皮化生区占腺体和表面上皮总面积1/3以下;中度:肠上皮化生区占腺体 和表面上皮总面积的1/3~2/3;重度:肠上皮化生区占腺体和表面上皮总面积的2/3以上。一般肠化的级别越高,病变范围越大,癌变率越高。 低级别上皮内肿瘤,腺管密集,但无复杂结构,细胞核瘦长,拥挤,深染,靠近腺管基底 部 HE 中倍放大 高级别上皮内肿瘤,腺管大小不等,不规则分支,细胞核圆形或椭圆形,排列紊乱,可见明显核仁 HE 高倍放大 3、异型增生 异型增生指明确的肿瘤性非浸润性上皮。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和腺瘤由异型增生上皮构成。异型增生普通内镜下病变与周围正常胃黏膜无明显区别,组织学表现为异型增生上皮。 异型增生呈现肿瘤生长性质,按照异型分化程度和范围分为轻、中、重三级,即轻度是异型化较轻,病变范围局限于上皮的1/3;中度是指异型化较为明显,接近胃癌的"临界性病变";重度是指异型化更为明显,形态上难以和分化型癌相区别的异型增生。各级异型病变之间常是一种逐渐移行、转化的过程,有时难以明确划分。 2006年WHO才正式提议用上皮内瘤变替代异型增生。上皮内肿瘤指细胞学和组织学存在改变能够引发浸润性癌的潜在分子学异常。胃黏膜上皮内肿瘤具有细胞和结构的异常,具有明确肿瘤性增生特征,但尚无侵袭性生长的证据。胃黏膜的上皮内肿瘤与异型增生含义相近,推荐使用"上皮内肿瘤"的诊断用语。上皮内瘤变分为2级,即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相当于轻度、中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相当于重度异型增生或原位癌。 低级别上皮内肿瘤:该组病变为肿瘤性病变,但发展为癌的几率较低,可随诊或局部切除,组织形态学与周围组织有区别。高级别上皮内肿瘤为肿瘤性病变,形态与上皮内的癌难以区分,发生浸润及转移的风险很高,应局部或手术切除,病变与周围组织形态学变化截然不同。 由此可见异型增生/上皮内肿瘤都是明确具有肿瘤性质的病变即胃癌前病变。而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上皮内肿瘤主要发生萎缩及肠化的基础上,故萎缩性胃炎是我们应该重视的胃癌前疾病。但无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或在此基础上伴发的异型增生/上皮内肿瘤,其发生癌变都是需要一定过程的。这个过程给予我们充分的时间及机遇对"炎-癌"转化进行干预,减少炎症刺激对胃黏膜的损伤。大部分患者通过积极的干预终生都不会进展为浸润性癌。即便病情存在进展,通过定期随访,对于可以病变必要时可以进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治疗。胃癌前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患者无法正确认识及对待疾病,我们希望通过医患双方和谐的合作共同管理好胃癌前疾病的慢性过程,提高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积极预防胃癌的发生。
热门肿瘤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