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邱立新,就职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要从事胃癌、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研究。创办了肿瘤科普公众号“邱立新医生(qiulixinyisheng)”。
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等发表SCI论文65篇,累计影响因子约300 分,其中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SCI论文40篇,累计影响 因子约180分。副主编《赢在论文*术篇》、参编《实用循证医学方法学》。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临床肿瘤学科学基金等。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上海医学院首届青年学者论坛二等奖等 。
STK11/LKB1:其编码一个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通过AMPK信号通路及12个AMPK相关激酶调节细胞代谢,能量内稳定,细胞生长等;STK11/LKB1在肺腺癌中的突变率为16.7%,与KRAS共突变率为25.4%;STK11基因或它的蛋白产物LKB1的失活与“冷”的肿瘤免疫环境有关,不论在人类肿瘤还是基因工程小鼠模型中都伴随着浸润性细胞毒性 CD8+ T淋巴细胞的降低。KEAP1突变在肺腺癌(约17%,与STK11/LKB1突变同时发生,约11%)和鳞状细胞癌(约10-12%)中都很常见。
STK11及KEAP1是NSCLC中经常发生突变的抑癌基因,并且这两种突变在高肿瘤突变负荷(TMB)的PD-L1阴性肿瘤中更常见。其影响肿瘤相关免疫应答的机制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引起CD8+ T细胞密度下降或功能异常。尽管在MYSTIC研究和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回顾性分析等研究发现,STK11及KEAP1突变的患者预后不佳,但是这些循证医学的证据均有一定的局限性。
?2020年AACR会议上,公布了研究者进行了KEYNOTE-042(NCT02220894)的探索性分析,以评估STK11和KEAP1突变发生率与疗效的相关性。
研究者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WES)评估肿瘤和配对DNA中STK11和KEAP1的突变状态以及TMB状态。用IHC 22C3评估PD-L1表达状态。研究者进行了这项描述性分析,以评估STK11和KEAP1突变状态与TMB和PD-L1表达分布的相关性,以及STK11和KEAP1突变状态与疗效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34%(429例/1274例)患者的肿瘤和配对DNA具有可评估的WES数据。分别在33例(8%)和64例(15%)患者中发现STK11突变和KEAP1突变,12例(3%)患者同时存在这两种突变。
与无STK11突变患者相比,STK11突变患者的PD-L1 TPS水平更低,中位IQR分别为15%和40%,有和无KEAP1突变患者的PD-L1 TPS水平相近,中位IQR分别为40%和40%。
与无STK11突变患者相比,STK11突变患者的TMB水平更高,中位IQR分别为191和146,与无KEAP1突变患者相比,KEAP1突变患者的TMB水平也更高,中位IQR分别为183和142。
在有和无STK11或KEAP1突变的患者中,帕博利珠单抗患者的ORR、PFS和OS结果相当。与无STK11突变的患者相比,STK11突变的患者的化疗疗效更低。
不论STK11或KEAP1突变状态如何,帕博利珠单抗对比化疗有更好的预后。
再看一项真实世界的研究
该真实世界的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来自美国Flatiron Health数据库接受Foundation Medicine的基因检测,诊断为Ⅲb,Ⅲc,Ⅳa或Ⅳb期非鳞非小细胞的肺癌患者。从一线治疗开始计算真实世界的无进展生存期(rwPFS)和总生存期(OS)。
研究共分析了2276例患者,包括一线使用PD-1/PD-L1的患者574例。STK11和KEAP1突变率均约20%(分别为454/2276和451/2276),其中231例同时携带两种突变,30%(674/2276)携带STK11和/或KEAP1突变(STK11-KEAP1)。研究显示,男性(53.4%vs 42.3%,p<0.001)、偏年轻(64.9 vs 66.9岁,p<0.001)、有吸烟史(96%vs 73.3%,p<0.001)、更高的TMB(13.1 vs 7.94,p<0.001)患者STK11-KEAP1突变率更高。STK11-KEAP1突变患者的PD-L1表达阴性比例更高(75.8% vs 60.8%,p<0.001)。
多变量Cox模型分析(包括晚期确诊年龄、性别、TMB和治疗类别)显示STK11-KEAP1突变与接受各种类型治疗后患者更短的rwPFS(real-world PFS)均相关(图1A);重点评估STK11-KEAP1突变患者接受抗PD-1/PD-L1或含铂化疗的结果与之前一致,该突变是不良预后因素(图1B)。
研究进一步分析STK11和KEAP1突变对预后的独立贡献(含两基因间相互作用),结果提示无论接受何种治疗方式,这两个基因均与较短的rwPFS相关。仅KEAP1突变比仅STK11突变更差,双突变患者预后最差(图1C-F)。相互作用项(STK11-KEAP1*治疗)与rwPFS无关,STK11和KEAP1突变具有叠加效应(图1C-F)。
STK11或KEAP1的突变与多种治疗类别的不良预后相关,但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治疗的不良预后并不特别相关。在rwPFS(HR 1.05; 95%CI 0.76-1.44; p=0.785))或OS(HR?1.13; 95%CI 0.76-1.67 p=0.54)上,STK11突变和抗PD-1/PD-L1治疗之间无明显相互作用。同样,KEAP1突变的患者在rwPFS(HR 0.93; 95%CI 0.67-1.28; p=0.653)或OS(HR?0.98; 95%CI 0.66-1.45; p=0.913)上,也没有可观察到的相互作用。
目前免疫治疗,并没有特别精准的疗效的预测标志物,而这项真实世界研究的结论表明:STK11-KEAP1突变是抗PD-1/PD-L1治疗的预后指标,并非疗效预测指标。因此不应该把STK11-KEAP1突变作为患者选择PD-1/PD-L1治疗的禁忌症。
有任何问题,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科普公众号:邱立新医生(qiulixinyisheng),可后台留言,也可及时获得更多抗癌科普。
更多问题,可以直接咨询邱立新医生。
微信搜索“qiuyisheng222”或扫描下方二维码皆可添加邱立新医生私人微信,进行肿瘤咨询,能帮到您是我最大的荣幸~
更多文章点击这里
热门肿瘤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