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认识结节之一------肺部结节
编辑:ddayh.cn
???常规体检,不少人查出有肺部“小结节”,大家上网查资料后,发现这个“结节”可能是癌变的前兆,顿时人心惶惶。肺小结节是指在影像中发现肺部各种不同孤立性增生肿物,是常见又较难确诊的疾病,它的诊治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讨论的热点,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有一定的难度,易误诊和漏诊。判断肺小结节是不是肺癌,需要非常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那么临床遇到肺小结节是如何诊断的呢?
常见原因
造成肺小结节的原因,主要是肺部曾发炎或发生过结核性病变,或胸部曾受过外伤引起肺部淤血。这些疾病和外伤的残留物未被人体吸收,久而久之就在肺部形成了斑痕,也就是结节。此外,肺小结节也有早期肺癌和肺转移瘤等的可能。
直径超过1厘米,或是毛刺状的,恶性几率大
其实肺部有结节并不可怕,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直径超过1厘米的,或是形态有毛刺的,恶性几率比较大。
“体检中若是发现有结节,一般会通过大小、形态、生长部位以及结节周围是否有其他病灶来判断这个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加上PET-CT的辅助,准确性和可靠性就能提高很多。”其次询问病史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如果病人有肺结核的病史,那么结核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果是40岁以上,没有肺结核病史,但长期吸烟的则考虑肺癌的可能性较大。另外从生长在肺部的位置上,也可以有个初步判断,靠上的可考虑肺癌,靠下则结核的几率大。
任何结论只有在最终的病理切片后才能确定
尽管通过先进的仪器和医生丰富的经验基本能判断一个结节的性质,但是任何结论只有在最终的病理切片后才能确定。
良性的结节就一定高枕无忧了吗?
即使是那些已经被判断为“良性”的结节,也不能完全放心。还是要定期去医院检查,不同直径的结节,观察期也不同。
那些体积较小、直径在5毫米以下的结节可将观察的周期放长,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去医院检查;直径在5毫米至1厘米之间的,则2个月检查一次;若是直径超过1厘米,就要勤快些,至少一个月检查一次。
◆对每一个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医师必须高度重视,判断它是否向肺癌转变,同时必须追溯以前的胸部和其他影像资料;
◆对影像学表现出肺部孤立性结节,稳定在两年以上,如发现重现玻璃样影,必须做出重新评估,进一步检查;
◆对8mm以下小结节,结构钙化的、清晰的、孤立的肺小结节,不主张进一步检查,但需高分辨CT每1-2年检查一次;
◆对肺小结节在8~10mm,应连续CT跟踪扫描,因为这类恶变率可能会在5%左右,建议应以查出之日起,在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第24个月分别作CT检查;
◆肺小结节对于直径至少为8~10mm的性质不定的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当临床证据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相关矛盾时,比如临床推断恶性可能性很高,而PET-CT结果阴性或当需要接受治疗的良性诊断结果被怀疑时,以及患者在手术前期望明确诊断时,建议对于外周型的病灶除非穿刺禁忌证或病灶部位无法穿刺,可经胸壁针吸活检。当出现空气支气管征时可行气管镜检查(2C);
◆对于没有肺癌危险因素的可手术切除的亚厘米的肺结节,随访的频率和时间取决于结节的大小:
◇测量结节直径小于4mm的肺结节不必随访,但是要充分告知患者风险及随访的益处;
◇测量结节直径为4~6mm的肺结节在12月时重新评估,而不必长期随访除非病灶增大;
◇测量结节直径为6~8mm的肺结节在6~8个月随访,然后再次在18~24个月时随访除非病灶增大;
◆对于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肺癌危险因素的可手术切除的亚厘米肺结节,随访的频率和时间取决于结节的大小:
◇测量结节直径小于4mm的肺结节在12个月时重新评估,而不必长期随访除非病灶增大;
◇测量结节直径为4~6mm在6~8个月随访,然后再次在18~24个月时随访除非病灶增大;
◇测量结节直径为6~8mm的肺结节应在3、6、9、12、24月随访,除非病灶增大;
随着低剂量CT的普及,以及雾霾的加重,现在发现小结节及磨玻璃影的患者越来越多,而大多数患者以及家属都非常的紧张想要做手术,对于让“观察”、“消炎”的建议非常不能理解,而且会到处去找“专家”就诊,生怕耽误,甚至有些患者威胁甚至强迫大夫做手术,最后相当一部分患者都切出来一块“肺炎”、“结核瘤”这些良性的结节,而这些结节完全不需要冒风险去摘除一块肺叶。
这类“小结节”的患者,那么对这些病人来说,最有帮助以及最有价值的检查,就是定期的复查。那么有些患者会问,“会不会拖3个月之后,如果真是癌,那就扩散了啊”,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肿瘤的生长有一定的周期,特别是在结节很小的时候,3个月的时间足够让大夫看出它的变化,但也大不到它能长到足够扩散及转移的地步。
对于小结节,什么是“好的”,什么又是“不好的”,简单一句话,会长大的就是不好的,动态的观察强于一切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