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 ? ? ?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后,通过血液循环定植于心脏瓣膜或心内其他部位,而引发的心脏损害。根据病程长短,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心内膜炎。其病原微生物可能是现今发现或未知的任何病原体,但临床上以寄生于人体的机会致病菌为主,如链球菌、肠球菌、葡萄球菌等。
? ?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同时修复心内感染病灶。随着各种新型敏感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内科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只有部分心内结构破坏严重、内科无法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需要手术治疗。而手术时机的选择,往往与病人预后密切相关。原则上,手术应尽量在感染控制4周以上进行,术后存活率可达90%;而一部分菌血症难以控制的患者,则建议尽早手术,手术时机的选择尚存在争议。
? ? ? ?需要手术的病人,往往病情较重,心内结构已有一定程度破坏,手术风险较大。主动脉瓣往往病变严重,伴有瓣叶及瓣周组织侵害,手术需切除病变瓣叶并充分清创,然后植入人工瓣膜。因主动脉瓣周围结构复杂,彻底清创往往伴随传导阻滞损伤,术后可能需要装永久起搏器。二尖瓣病变如瓣叶受损较轻,应尽量修复,但如修复困难,同样需行瓣膜置换。三尖瓣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病率较低,多有长期静脉置管或静脉药瘾史,手术以修复为主。对于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如出现赘生物、瓣周漏或脓肿,则需要二次进行人工瓣膜置换。
热门心脏与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