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检查,结肠肿瘤不再可怕
编辑:ddayh.cn
早期发现总是比被迫治疗来得划算
随着我们饮食结构改变,人口老龄化等原因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处于快速上升阶段。身边听到越来越多某某某突然间就得了大肠癌......
虽然大肠癌是目前治疗效果较好的恶性肿瘤之一,但结直肠癌(即大肠癌)的症状较隐匿,在疾病的早期,甚至疾病的晚期阶段,患者可没有明显的症状,以至于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到中晚期,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例如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病例,除了手术,还需要术前或术后辅助化疗,手术费用一般在3-5万元左右,化疗6-10个疗程至少1万元,总体下来花费不少于15万元。
大家都知道早期发现是防治大肠癌的重中之重,那么究竟该如何做呢?
如何每年只花50元筛查,就能避免这十几万的花费呢?
常用的手段有以下几种,各有不同、相辅相成:
粪便隐血试验是基础筛查,应该每年坚持查一次,若发粪便隐血试验或直肠指检发现消化道出血,则进一步做肠镜等检查明确原因。推荐50 岁以上人群至少做一次肠镜,若无异常每10年做一次肠镜。若有大肠癌高危因素(肿瘤家族史、长期高脂低纤维素加工肉制品饮食、肠道息肉病史、肥胖与糖尿病等。)或平时里大便不规律推荐的人可以从40岁开始做一次肠镜,根据检查结果以后每5-10年复查。
粗略算一笔账,粪便隐血试验检查费用在20元左右,肠镜检查费在300元左右,按普通人推荐的筛查方法计算(每年一次粪便隐血检查,50岁以后每10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每年费用仅为50元,用于健康的投资核算起来比买一份健康保险划算的多。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大肠癌筛查是值得推广的。
第一项: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癌的最直接手段,也发现早期大肠癌的有效手段。肠镜检查不仅可清晰地观察肠道,检查有没有新息肉并可取活检做病理学检查。95%以上的大肠癌来源于大肠内腺瘤癌变,大于2cm的腺瘤有一半以上都会发生癌变。然而从腺瘤的发生,到癌变的发生,几乎都不会出现症状所以自己无法察觉。如能在腺瘤未癌变或者早期癌变的无症状阶段,通过肠镜检查发现就切断了癌变之路。
第二项:粪便隐血试验。
我们知道大肠癌少有症状,出血是其中较容易发现的症状之一,出血量较大时可用表现为暗红色血便,可被肉眼发现,但可能已经不是早期;而少量出血时一般不会有便血、黑便等表现,粪便外观肉眼没有异常,但通过粪便隐血试验可以对消化道内极少量的出血做出诊断。
肿瘤生长过程中会侵犯粘膜及粘膜下血管导致出血,这种小量的出血用肉眼难以判断,这时可以通过的粪便隐血试验发现是否有隐匿的消化道出血。粪便隐血试验是早期发现大肠癌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国际通用的筛查方法。
其实不止大肠癌,包括胃癌等消化道肿瘤,都有类似表现。因为粪便隐血试验很灵敏,其他常见消化道出血如痔疮、胃溃疡也可能会导致阳性,因此需要做直肠指检或肠镜进一步明确出血原因。
第三项:直肠指检。
直肠指诊是一种发简单又有效的检查:直肠指诊是通过手指直接触诊下段直肠肠壁是否光滑有无结节或肿块,并可以对痔疮等肛周疾病进行诊断,若在指套上发现暗红色血液,可能提示肠道内出血,需进一步做肠镜检查。
大多数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癌可通过直肠指诊检查发现病变,中国的大肠癌患者中直肠癌比例较高,对于低位直肠癌,直肠指检可以初步诊断,直肠指检是一项简单易信的检查,体检中不应弃检。
第四项:CT。
CT较少直接用于大肠癌的筛查,若患者拒绝做肠镜检查,可选择在有结肠重建技术的单位进行CT检查,也可以发现肠壁病变。出于CT有辐射性,且发现早期病变优势不如肠镜,因此较少于早期检查,是无法进行肠镜检查的另一种选择。CT对观察肿瘤是否浸润周围组织及确定术前手术方案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主要用于手术前评估肿瘤位置、大小是否有远处转移,术后复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