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肿瘤标志物异常,你真的得肿瘤了吗?
编辑:ddayh.cn
作为医生,经常遇到有人拿检验报告来咨询,某项肿瘤标志物增高要紧吗?门诊时间有限,在这里我们好好讲一下肿瘤标志物与肿瘤的关系。
肿瘤标志物是怎么发现的
肿瘤标志物,从字面上理解好像就是抽个血能查出体内隐藏着的肿瘤,但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学诊断,需要活检或手术标本进行确诊。由于穿刺活检再小也是一个小手术、小操作,因此影像学检查、抽血检测等手段都被用来辅助作为肿瘤的诊断。
出于这样的目的,人们想找出一种特征性的物质,它最好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者由机体对肿瘤的反应性释放,它最好在正常人体内不会出现,最好抽血能检测。
这种设想很好,被报道、发现的肿瘤标志物有成千上万种,但能真正应用到临床中的确少之又少,目前筛选出来了一些在临床上已经在使用的肿瘤标志物如AFP(用于肝癌)、PSA(用于前列腺癌)、CEA、CA19-9等已经是比较可靠的了,但不能代替诊断,因为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的问题。
假阴性和假阳性
比如1000个已用病理诊断确诊的肿瘤患者中,全部都去做肿瘤标志物A检测用于诊断肿瘤,结果发现只有900个人肿瘤标志物A升高超过参考值,还有100个患者是无法通过抽血检查发现肿瘤存在的,如果要肿瘤标志物A用于诊断肿瘤,就会漏掉了这100位肿瘤患者,医学上的概念叫“假阴性”。
反过来,有1000位怀疑肿瘤的受检者,全部都去做肿瘤标志物A检测用于诊断肿瘤,结果显示肿瘤标志物升高A超过参考值的受检者,其中只有800个人才是真正患有肿瘤,而另外200经全方位检查没有发现肿瘤,这200个“被冤枉”的称为“假阳性”。
肿瘤标志物不能用于确诊肿瘤
我们当肿瘤标志物测定结果超出参考范围时即称为阳性,但肿瘤标志物阳性不等于恶性肿瘤,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学诊断。大部分肿瘤患者的肿瘤标志会出现异常升高,但始终有不少肿瘤患者这些指标是不升高的。
所以临床上我们遇到有些患者抱怨:“我年年做体检肿瘤标志物这一项指标一直是正常的,怎么得了肿瘤都发现不了?”其实任何检查都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的问题。
而正常人中也有一部分人指标出现异常,而其实他们并未患肿瘤,可能是由于一些其他譬如炎症、组织修复等原因引起的。
由于存在假阳性,也不用因为肿瘤标志物一高就认为是坏消息;由于存在假阴性,我们不应觉得肿瘤标志物指标正常就离癌症还很远。检测手段的灵敏度和特意度是针对群体而言的,需理解检查指标与确诊之间存在的交集与差集。
肿瘤标志物的正确用法
通过上面的介绍感觉肿瘤标志物好像没那么“高大上”了,虽然不能诊断,但其还是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用法一:提示作用
肺癌早期诊断靠CT、胃肠道肿瘤早期诊断靠胃肠镜,但不可能人人都愿意或都能去全套地做一遍这些检查,因此肿瘤标志物还是有其存在的意义。由于抽血检查很方便,因此一些灵敏度和特异度相对较好的肿瘤标志物常常被加入体检项目,以覆盖各系统的检查,比如甲胎蛋白用于检测肝癌,CEA用于检测肺癌和消化系统肿瘤。
因此如果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我们最好先复查一次,如果还是升高就是一种提示,告诉我们要进一步查明升高的原因,这时最好找到专科医生进行分析和决定进一步的检查。
用法二:术后复查
对于已确定为癌症的患者,检测“肿瘤标志物”可评估病情、判断治疗疗效。比如手术后,若出现肿瘤复发,CT、核磁在一定的时间窗内可能发现不了,但肿瘤标记物会逐步增长,是对影像学形态诊断的有力补充,可供医生提前判断病情并行干预。这是因为肿瘤标志物的高低常常与肿瘤的消长相平行,病情控制不好,标志物通常会上升非常多,得到有效治疗后会降低甚至回到正常水平,因此动态观察尤为重要。
因此测定肿瘤标志物对病程进展、治疗效果、预后、复发、转移等相当有,当然有些肿瘤患者的肿瘤标记物自始至终都不增高,因此不能过于看重肿瘤标记物的价值,慎重对待才是正确的态度。
总结
肿瘤标志物非常之多,单个标记物的敏感性或特异性往往偏低,不能满足临床要求,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提倡一次同时测定多种标志物,以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不是肿瘤诊断的标准,只是一个相对应的提示,接下来还要做诊断性的检查,找出指标升高是不是因为肿瘤引起的。临床上需结合具体情况、症状、影像学检查等其他手段综合考虑,最终肿瘤确诊一定要有组织或细胞病理学的诊断依据。
如果体检发现高了就应积极面对,查出高的原因,并定期复查。目前还不能只依赖肿瘤标志物检查单一的项目作为早期发现肿瘤的手段,因此体检时如果肿瘤标志物在正常范围,还不能“高枕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