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转发北京知名中医郝万山老师的文章:有一次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她的三岁的儿子找我看病,这个孩子发烧一个礼拜,高烧不退。(因为)是一个冬天,(所以)给孩子包得很多。进到诊室之后,就把包着(孩子)的布包一打开,唉呦,这孩子放的屁特臭,你想冬天我们屋子里窗户关得很严实,学生都在那儿直煽,(凭这个)我就知道这孩子肯定是有停食了。我说:“你这孩子怎么回事啊?”
她说:“大夫我这孩子感冒了,开始高烧。然后我就想这个孩子感冒了发高烧,一定要增强抵抗力啊,才能使病好得快啊,我就给他炖元鱼汤,炖乌鸡汤,没想到越喝烧越高,吃了好多西药也不好,您来看看他是怎么回事?”
高烧不退,舌红苔黄腻,而且还怕冷包那么厚,我就在病历上给他写"着凉停食",方子呢,外散表寒,内化食滞,我说就开两付药,吃完了大体烧就能退,回去之后果然是这样,吃了一付药后烧就退了。
过了三个月以后这个妈妈又带着这个孩子来了,这已经是春天了。她说:“我们这孩子又发烧了,这一次呢幼儿园其他孩子都没有感冒,就我们孩子感冒,又是发高烧,又是不退。”
我说:“这次是怎么回事啊?”她说,“大夫,我为什么来找你啊,上次就吃了你那两付药以后,我这孩子不仅发烧退了,(而且)食欲还特别好。”你想我用了内化食滞的药(食欲当然会好转),感冒好了之后,这孩子的胃肠功能恢复很快,然后他的食欲特别好。“他吃的特别多,我就每天给他吃,每天给他吃。”
所以妈妈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吃点,“没想到现在我们幼儿园的其他孩子都还没有感冒,就是那天温度稍稍降了一点点,我给他穿得少了一点点,结果我们的孩子就高烧不退。”我就给他写病历,"停食着凉",方药呢还是开外散表寒,内化食滞的药,这个妈妈拿着这个方子就走了。
过了一会儿,她又回来了,还没有去拿药呢,她说,“大夫啊,我看了您写的这个病历和您开的这个方子,三个月前您写的是‘着凉停食’,用的也是这几个药,现在呢,您写的是‘停食着凉’,用的也是这几个药,您两次的诊断不一样。”我说,“怎么不一样?”(她说)“一个‘着凉停食’,一个‘停食着凉’,可不诊断不一样,怎么用的药都是一样的啊?”我说:“你还适合学医我说,你怎么这么细心。”
我这个时候就给她讲了,我说,“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说第一次你知道你那孩子为什么感冒了高烧不退吗?感冒了以后,正气抗邪于表,里气相对的就不足,消化能力它就低下,这个时候应当饮食清淡,(你不能给他说)你想要增加抵抗力,你又是炖元鱼汤,又是炖乌鸡汤,那么这样的话,孩子就消化不了,
这人体的正气是顾得着在表抗表邪啊,还是顾得着在里消化饮食啊?所以两头顾不着,着凉导致的停食,内外把正气都牵扯住了,所以这孩子就高烧不退,我说第一次是不是这样?”她说,“对,第一次是这样。”
我说:“你第二次呢,孩子食欲好,你应当保证他三分饥,七分饱就可以了,孩子要多少你就给他多少,你先导致他的停食,停食了之后,正气趋向于体内来消化这些饮食,他的表气就不足,所以还没有什么风吹草动,幼儿园的孩子其他都没有得感冒,你的孩子最先得。”她说:“对对对,我觉得给他吃得很好,孩子最近的体重也长得很快,个子长得也很快,他怎么倒先感冒了啊。
”我说:“先饮食停滞,正气趋向于体内来消化这些饮食,体表的正气就不足,所以这叫停食而后着凉。”她一听有道理,说:“那我今后带孩子怎么办啊?”我说:“今后你要保证这孩子三分寒,七分暖,三分饥,七分饱,这样养的孩子就少得病。”
热门小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