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呼吸道合胞病毒
一、概述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属副黏病毒科,是有包膜的单链RNA病毒。基因组主要编码10种特异病毒蛋白, 其中G蛋白(黏附蛋白)和F蛋白(融合蛋白)是2种能激发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主要跨膜糖蛋白。根据G抗原与F抗原的差异,RSV被分成A亚型与B亚型,两种亚型均具有致病性,A亚型引起的疾病常更严重。
二、流行病学
RSV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根据我国的流行病学数据,RSV流行季始于每年秋冬交替季节,高峰季节见于冬春季。RSV是引起全球婴幼儿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原体,几乎所有儿童2岁以前都感染过RSV,约50%儿童曾经发生过至少2次RSV感染。中国CDC于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对国内22个省81家医院28369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呼吸道病毒监测,结果RSV阳性检出率为9.9%,高于流感病毒(6.6%)以及其他常见的呼吸道病毒,RSV感染在2岁以下婴幼儿中的检出率高达17%。
三、临床表现
RSV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毒病原,占50%以上,本病具有自限性。毛细支气管炎即急性感染性细支气管炎,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峰值发病年龄为2~6月龄。毛细支气管炎早期呈现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鼻部卡他症状、咳嗽、低至中等度发热(>39℃高热不常见),1~2 d后病情迅速进展,出现阵发性咳嗽,3~4 d出现喘息、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发绀,5~7 d时达到疾病高峰。其他常见症状还有:呕吐、烦躁、易激惹、喂养量下降,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疑诊:若患者兼有RSV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如,
五、治疗
根据《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2014年版)》,毛细支气管炎的基本处理原则为支持治疗和药物治疗。1、支持治疗:患儿的支持治疗可能包括住院、补液和呼吸支持。在海平面、呼吸空气条件下,睡眠时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88%,或清醒时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0%者有吸氧指征。对于RSV引起了重度呼吸症状和/或呼吸暂停的患者,可能需要予以机械通气。2.药物治疗:(1)支气管舒张剂:b2受体激动剂:可以试验性雾化吸入b2受体激动剂或联合应用M受体阻滞剂,尤其是当有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家族史时;但也曾有Meta分析显示支气管扩张剂或许有益于轻度或短期临床改善,但不会影响总体结局,因可能同时有不良反应或增加治疗成本,美国儿科学会的临床实践指南(AAP,2014)和英国国立卫生与医疗研究院(NICE,2015)不推荐使用。(2)糖皮质激素:不推荐常规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选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AAP(2014)和NICE(2015)不推荐在婴幼儿(<24月龄)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在年龄较大儿童中,激素可能有益于处理RSV相关的支气管反应性。(3)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最新的研究并未完全明确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性。住院患儿可在严密监测下可试用3%高渗盐水雾化吸人。NICE(2015)不推荐使用,AAP(2014)急诊不推荐,住院病人住院时间>3天弱推荐。(4)抗菌药物:除非有合并细菌感染的证据,否则不作为常规使用。(5)利巴韦林:不推荐婴儿及儿童常规使用。(6)胸部物理疗法:胸部物理疗法不能缩短住院时间,不推荐应用。(7)重组人干扰素-a1b:重组人干扰素-a1b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推荐在毛细支气管炎早期使用IFN-a1b注射液进行抗病毒治疗,雾化吸人:2~4μg/kg.次,2次/天,疗程5-7d(A级);肌肉注射:1μg/kg.次,1次/天,疗程3-5d (B级)。六、预防及预后预防:加强宣传教育,在RSV流行季节注意减少RSV暴露与加强防护。RSV F蛋白克隆抗体—帕利珠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于有发生重症风险的高危儿的预防,如1岁以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婴儿、血流动力学受严重影响的先心病婴儿及有极重度免疫功能受损的2岁以下儿童等。预后: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死亡多发生于小于6月龄及合并有心肺疾患的患儿,约有34%-50%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日后会继发气道高反应性疾病。
热门小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