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布皮炎是一种刺激性接触皮炎,通常发病于3周至2岁的婴幼儿,9至12个月为患病率最高的时期。
【病理生理】
尿布皮炎是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摩擦、水分、尿液、粪便及微生物,而不是单一的刺激性反应。刺激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皮肤长期接触混合尿液和粪便。另外,穿戴尿布会显着增加皮肤湿度和pH值,导致皮肤的保护层(角质层)浸渍(软化),这与广泛的细胞间脂质层中断有关。婴幼儿6个月以后的饮食变化也能够影响粪便的pH值,尿素分解促使粪便的pH升高导致粪便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增强,从而造成皮肤损害,形成皮肤接触性皮炎。文献证实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发生尿布皮炎的概率低于混合喂养的婴幼儿。
【预防与治疗】
尿布皮炎发生后,治疗目标有两个(1)促进受损皮肤的修复(2)防止复发。预防和治疗则是同时进行的:(1)局部环境准备:尽量保持局部皮肤干燥清洁,尤其是皮肤有皱褶的地方[5],经常更换尿布,适时暴露。每次更换尿布后,用温和的洗剂轻柔擦洗尿布包裹的部位,或者使用柔软的纸巾或湿巾擦拭皮肤(避免使用含有乙醇的纸巾和湿巾),待皮肤干后再包裹新的尿布。如使用非一次性尿布,保证清洗干净,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2)“隔离霜”的使用:目的是形成膜,减少摩擦,保护肌肤免受尿和粪便的浸渍,隔离皮肤与刺激物和微生物的同时防止过多的水分损失。如含有凡士林、羊毛脂的药膏,可用于治疗和预防尿布性皮炎。氧化锌软膏、炉甘石洗剂为较常使用的外用药物,在皮肤保护、消炎止痒、除湿方面效果良好,因此也可用于新生儿尿布皮炎,并且疗效显著。鞣酸软膏含有鞣酸、凡士林、红汞等成分,具有收敛止血、沉淀蛋白质的作用,可润滑皮肤,降低大小便对皮肤的刺激;红汞为有机汞消毒剂,能吸附皮肤创面的渗出,具有抑菌消毒的作用,并且对皮肤黏膜没有刺激,因此,是较为安全有效的“隔离霜”。滑石粉因为不能在皮肤上形成连续的脂质屏障层,并且非常粗糙,因此含有该成分的婴幼儿护肤品不推荐使用。
(3)对因对症治疗药物:针对细菌和真菌感染,可使用抗菌药物和抗真菌药物,外用皮质类固醇的药理作用主要有4方面:抗炎作用、抗增生作用、免疫抑制和血管收缩作用,可减轻组织水肿和炎症损伤。以下对因治疗的药物,由于比较专业,且有较多副作用,建议就诊皮肤专科医师后使用。
①抗菌药物的使用:合并细菌感染的尿布皮炎可使用治疗性药物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眼膏或金霉素眼膏等。
②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抗真菌药物不推荐常规使用,只有中重度尿布皮炎并确认或怀疑是念珠菌感染时才需要有针对性的治疗。常用外用抗真菌药物有:含有制霉菌素,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等成分的外用软膏。在一项临床对照试验中发现局部外用莫匹罗星在根除念珠菌方面与制霉菌素效果一样好,但能更迅速的得到临床改善。
③皮质类固醇的使用:虽然仍是公认的尿布皮炎的治疗选择之一,但是需要慎重考虑的是婴幼儿经皮吸收的比例高于成人,婴儿尿布区域使用软膏制剂相当于封包,宜使用弱效及中效的制剂。因此,低效的皮质类固醇应作为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的首选,并且只适用于其它治疗无效时异常红肿的皮炎,疗程应该尽量短。对于一些多种因素参与发病的皮肤病, 皮质类固醇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 可互相协同,收到最大的治疗效果,最常用的联合治疗是与抗生素、抗真菌药联合,可以提高疗效, 消除因感染所致炎症,治疗合并真菌、细菌感染的尿布皮炎患儿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