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染源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二)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可感染。
(三)易感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四)诊断
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做出诊断。
(1)临床诊断病例
?1.流行病学史??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流行季节,当地托幼机构及周围人群有手足口病流行,发病前与手足口病患儿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2.临床表现?符合上述临床表现。极少数病例皮疹不典型,部分病例仅表现为脑炎或脑膜炎等,诊断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结果。
(2)确诊病例
在临床诊断病例基础上,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
?1.肠道病毒(CV-A16、EV-A71等)特异性核酸检查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CV-A16、EV-A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急性期血清相关病毒IgM抗体阳性。
?4.?恢复期血清相关肠道病毒的中和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
(五)危重症早期识别
年龄3岁以下、病程3天以内和EV-A71感染为重症高危因素,下列指标提示患儿可能发展为重症病例危重型:
?1.持续高热? ?体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头痛、眼球震颤或上翻、呕吐、易惊、肢体抖动、吸吮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3.呼吸异常? ?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
?4.循环功能障碍? ??心率增快(>160次/分)、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皮肤发花、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
?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5×109/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
?6.血糖升高? ??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8.3mmol/L;
?7.血乳酸升高?? 出现循环功能障碍时,通常血乳酸≥2.0mmol/L,其升高程度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六)、治疗
一般治疗
普通病例门诊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积极控制高热。体温超过38.5℃者,采用物理降温(温水擦浴、使用退热贴等)或应用退热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布洛芬口服,5~10mg/(kg·次);对乙酰氨基酚口服,10~15mg/(kg·次);两次用药的最短间隔时间为6小时。
保持患儿安静。惊厥病例需要及时止惊,常用药物有:如无静脉通路可首选咪达唑仑肌肉注射,0.1~0.3mg/(kg·次),体重<40kg者,最大剂量不超过5mg/次,体重>40kg者,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次;地西泮缓慢静脉注射,0.3~0.5mg/(kg·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次,注射速度1~2mg/min。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呼吸支持准备;也可使用水合氯醛灌肠抗惊厥;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注意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病因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抗肠道病毒药物。研究显示,干扰素α喷雾或雾化、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早期使用可有一定疗效,若使用利巴韦林应关注其不良反应和生殖毒性。不应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单磷酸阿糖腺苷等药物治疗。
液体疗法
重症病例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及心功能衰竭,应控制液体入量,给予生理需要量60~80ml/(kg·d)(脱水剂不计算在内),建议匀速给予,即2.5~3.3ml/(kg·h),注意维持血压稳定。休克病例在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同时,给予生理盐水5~10ml/(kg·次)进行液体复苏,15~30分钟内输入,此后酌情补液,避免短期内大量扩容。仍不能纠正者给予胶体液(如白蛋白或血浆)输注。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依据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压(ABP)等指导补液。
对症治疗和辅助支持治疗
如果存在早期危险因素建议及早住院治疗,病重者需要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激素以及静脉丙种球蛋白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