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一、小儿假膜性肠炎概述
小儿假膜性肠炎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结肠和小肠的急性纤维素渗出性炎症,多为应用抗生素后导致正常肠道菌群失调,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致病,假膜性肠炎多发生于老年,重病,免疫功能低下及外科大手术后的患儿,所以又称手术后肠炎,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或艰难梭菌肠炎。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水样便,严重者可有血便,大便排出膜状物,病情较严重,处理不当则病死率较高。小儿假膜性肠炎多在应用抗生素的4~10天内或者停药后数天至1个月起病,也可以于用药1~2天后即发病,起病大多急骤,病情轻者仅有轻度腹泻,重者可呈暴发型,病情进展迅速,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型,中型(典型),重型三种。小儿假膜性肠炎的诊断根据在使用抗生素期间或停用抗生素后短期内,出现临床表现高度怀疑假膜性肠炎,通过乙状结肠镜检查,可以发现假膜及粪中细胞毒素测定阳性可以迅速获得诊断。小儿假膜性肠炎需要与各种感染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结肠癌,艾滋病结肠炎等疾病鉴别。
二、小儿假膜性肠炎的预防
小儿假膜性肠炎的唯一的预防办法是合理使用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后及时口服活菌制剂有一定的预防效果。目前,类毒素疫苗在体外试验和动物试验成功可望降低小儿假膜性肠炎的发病率。
热门小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