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专家称,脑部血管或者供应脑部的血管发生病变之后,造成脑组织损害,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且症状持久,造成功能损害的病症叫做脑卒中,比如常见的偏瘫、失语,还有突然间眩晕等
脑卒中的两大“魔王”最危险
说起脑卒中,很多人会觉得相对陌生。但是要说到脑梗死、脑出血,相信大家就都有所耳闻了,而这两种病症便是属于脑卒中发病的不同类型。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它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
出血性中风是指脑部血管破裂,可能因为情绪过于激动,血压升高,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气得爆血管”。溢出的血液会对正常的脑组织产生推挤压迫,甚至是破坏,导致脑部神经出现功能性的问题,严重的可能对生命产生威胁。
缺血性中风是因为脑部神经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本身脑组织有自己的适应能力,如果血液减少的程度很轻,它也没什么特殊的表现。如果缺血的程度比较严重,这部分神经就会缺乏营养,进而导致神经的坏死,这部分的神经功能也就没有了,严重时可对生命构成威胁。
这8类人群,最易被脑卒中盯上
1、高血压病史(≥140/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
2、血脂异常或未知;
3、糖尿病;
4、房颤和心瓣膜病;
5、吸烟;
6、明显超重或肥胖,指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26kg/㎡;
7、很少进行体育运动(体育锻炼的标准是每周锻炼≥3次、每次≥30分钟、持续时间超过1年;从事中重度体力劳动者视为经常有体育锻炼);
8、脑卒中(中风)家族史。
脑卒中的危险也分三等级
1、“中风”高危人群:具有≥3项危险因素,或既往有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者;
2、“中风”中危人群:具有<3项危险因素,但患有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之一者;
3、“中风”低危人群:具有<3项危险因素,且无慢性病者。
远离脑卒中,筛查是“法宝”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关口前移,尽早进行脑卒中筛查与干预是十分有必要的。
那如何进行脑卒中筛查呢?
想要得到最科学全面的筛查?那就必须了解一下脑卒中筛查的全部过程。
1、医师接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
主要询问有无卒中或TIA的症状,既往有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史、吸烟饮酒史、饮食生活习惯、家族性心脑血管病史等,测身高、体重、腹围、双上肢血压等。
2、实验室检查:
根据病史、体征及既往有异常指标需进一步检查者,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
3、脑、颈部血管检查
脑、颈部血管超声包括颈部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初步判断脑、颈部血管狭窄病变的程度和范围。如超声发现有血管病变,可行脑、颈部血管成像(CTA、MRA)、血管造影DSA等检查进一步明确。
4、脑组织检查:
脑组织检查主要有头颅CT、核磁共振MRI平扫,部分人可以发现一些小的缺血、梗死灶或微出血病灶,通常并无临床表现,容易被忽视。
5、其他筛查手段: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哪些人需要脑卒中筛查?
1、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体检,一般每年检查1次为宜。了解心脑血管有无异常;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
2、高危个体应进行颅内外血管评估,发现异常应积极干预。
3、对于有卒中家族史的人群,应及时接受遗传咨询,评估卒中风险。
不幸中招?也不怕!脑卒中介入治疗了解一下
1、何谓脑卒中的介入诊疗?
脑卒中的介入诊疗指通过介入的方法对脑卒中患者的脑血管进行检查和治疗的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脑血管造影术
急诊动脉溶栓术、取栓术
颅内外血管支架成形术
2、脑卒中介入手术—微创
脑血管造影:病人在局部麻醉后,用非常细的穿刺针进入大腿的血管(股动脉),之后可插入造影导管(直径不到2毫米),到达颈部血管,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进行血管照相,了解血管堵塞的程度。
急诊介入取栓:医生仅需使用一根细穿刺针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简单的下肢股动脉的穿刺,即可建立一条通向颅内的高速公路,将取栓装置放入颅内被血栓堵塞的血管,像一只伸向血栓的手,牢牢抓住血栓,将其整体取出,被堵塞的血管能够迅速恢复血流,挽救濒临坏死的脑组织。
急性脑梗塞超早期动脉溶栓术也可通过导管注入溶栓药物进行血管再通治疗。颅内外血管支架成形术,也是通过大脑血管将支架送入血管内,到达病变位置后将支架释放。介入检查治疗后需要卧床数小时,使大腿血管得到修复,之后即可恢复日常活动。
3、介入手术风险大不大?
所谓介入手术,都是在血管造影机下观察手术的过程,不开刀,创伤小,不用备血,恢复快!也是目前来说比较先进的微创手术,相比开放性手术的风险来说已是大大降低了。
热门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