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临床上以功能性多见。
一、正常排便过程
①产生便意:肠内容物以正常速度通过各段,粪便及时抵达直肠,直肠扩张引起排便反射;②排便动作:受大脑皮质、腰骶部脊髓内低级中枢调节,通过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松弛、两旁侧肛提肌收缩、盆地下降、腹肌膈肌协调收缩,腹压增高,促使粪便排出肛门。
二、 功能性便秘的分类
①排空迟缓型(慢传输型便秘/结肠无力)
肠内容物从近端结肠向远端结肠和直肠的运动速度低于正常人。
发病原因与肠道动力异常有关,可能存在胃肠神经及神经递质的异常。
临床特点:排便次数减少,少便意,大便质硬,排便困难;直肠指检无粪便或触及坚硬粪块,肛门外括约肌的缩肛和用力排便功能正常;全胃肠或结肠通过时间延长,肛门直肠测压正常。
②功能性出口梗阻(盆底肌功能障碍/盆底肌协调运动障碍)
粪便堆积于直肠内而不能顺利从肛门排出,伴或不伴轻度的结肠传输减慢。
发病机制复杂,可能原因为盆地肌群张力过高(不能松弛/松弛不良/矛盾运动)以及肌肉张力(巨直肠/严重的盆底下垂)过低。
临床特点:排便费力、便不尽感、下坠感,排便量少,有便意或缺乏便意;肛门直肠指检直肠见泥样粪便,用力排便时肛门外括约肌呈矛盾收缩;全胃肠或结肠通过时间正常,多数标志物滞留直肠;肛门直肠测压显示用力排便时肛门外括约肌呈矛盾性收缩或直肠壁感觉阈值异常。
③混合型:有更多的心理压力和异常的疾病行为。
三、如何确诊功能性便秘--根据症状
罗马Ⅳ标准
排除器质性便秘后,诊断前症状出现≥6个月,近3个月症状有以下特点:
(1) ①≥25%的排便感到费力;②≥25%的排便为硬便;③≥25%的排便有便不尽感;④≥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或阻塞感;⑤≥25%需要手法帮助;⑥每周排便<3次。以上符合2点;
(2) 不适用泻药几乎无松软便;
(3) 无足够证据诊断IBS。
四、 功能性便秘的治疗
1. 一般治疗:生活方式调整:适度运动、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多喝水、多食蔬菜等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心理调整、心理治疗。
2. 泻药的使用
避免过度使用轻泻剂
①容积性泻药--首选、安全
可溶性纤维素:果胶、车前草、燕麦等。
不可溶纤维素:植物纤维、木质素等。
具体药物有欧车前、聚卡波非钙、麦麸、甲基纤维素、小麦纤维颗粒等。能加速全胃肠道运转、吸附水分,松软大便,缓解便秘和排便紧迫感。
②润滑性泻药:开塞露、液体石蜡、矿物油等。润滑肠壁,软化大便,使用方便,作用弱,长期应用会引起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并刺激胃肠道肉芽组织增生。
③渗透性泻剂:乳果糖、山梨醇、聚乙二醇、盐类泻剂等。适用于对容积性泻剂效果差的便秘,过度使用可引起体内水和电解质失衡。
乳果糖,它不被人体吸收,通过细菌分解后释放有机酸在结肠起作用。尤其适宜于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及术后便秘者。糖尿病病人慎用。此类药的主要缺点是在细菌作用下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腹胀等不适感。
④刺激性泻剂:含蒽醌类的植物学泻药(大黄、芦荟、番泻叶)、酚酞、蓖麻油、双醋酚丁等。能刺激肠壁、增强肠蠕动而促进排便,适宜于容积性泻剂和盐类泻剂无效时使用,长期使用可能药物依赖、甚至大肠黑便病。
⑤软化性泻剂:多库酯钠,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能降低肠道内液体的表面张力 ,口服后在肠内可使水和脂肪类物质浸入粪便,促其软化,一般在服后1-2d显效。
3. 促动力药:莫沙必利、伊托必利、普卡必利,常用于慢传输型便秘。
4. 微生态制剂:防止有害菌定植和入侵,补充有效菌群发酵产生的有机酸,降低肠道PH值,改变肠道微生态环境,改变粪便性状,缓解便秘、腹胀等症状。
5. 清洁灌肠:适用于粪便嵌顿或严重排出道梗阻的便秘。
6. 手术治疗
7. 中药、针灸、推拿等
五、特殊人群便秘
1.老年便秘
特点:老年人便秘一方面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另一方面老年患者的慢性病的很多治疗药物会诱发便秘。
用药:长期治疗可选轻泻剂,麻仁丸、通泰胶囊、苁蓉通便口服液、乳果糖等,经常使用抗生素者可加用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糖尿病并伴便秘者宜选用西沙比利。
2. 孕妇便秘
特点:孕妇肠蠕动减少,肠张力减弱,运动量减少,加之子宫及胎头压迫,造成排便困难,很容易引起便秘,甚至导致痔疮。注意饮食结构,多运动,定时排便。
用药:不能使用泻药,也不宜使用开塞露。孕期和哺乳期可使用乳果糖,乳果糖是人工合成双糖,进入肠道后不会被小肠吸收入血,可导致肠道内形成渗透梯度,最大可能保留水分,亦不进入乳汁。
热门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