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疼痛是怎样产生的?
据国际研究疼
编辑:ddayh.cn
第一篇、疼痛是怎样产生的?
据国际研究疼痛联合会的创始人、著名的疼痛学研究先驱、美国麻醉专家约翰. 博尼卡博士的估计,近三分之一的美国人患有持续和周期性的疼痛症。为此,美国在这方面花费的时间和费用,远远超过了癌症和心脏病。
疼痛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长时间来人们对此一直感到迷惑不解。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和摸索,提出了一些理论,才使人们对此有了初步的认识。
以约翰. 博尼卡为首的科学家,是根据人体神经系统的化学原理来阐明疼痛产生的过程的:人体某一部位受伤以后,会立刻释放出一些化学物质,同时产生疼痛信号。释放出来的化学物质主要是:用来传递疼痛信号的P物质、前列腺素和迟延奇诺素。迟延奇诺素是由胰蛋白作用于血浆球蛋白释放出来的一种物质,含有9 种氨基酸链,在已知的疼痛物质中作用最为强烈。P物质、前列腺素和迟延奇诺素,会刺激神经末梢,使疼痛信号从受伤部位传向大脑。前列腺素还能加速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使抗感染的白血球大量聚集在患处,从而引起局部红肿发炎。
博尼卡认为,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和扑热息痛等止痛药之所以能减轻疼痛,是由于它们能抑制人体前列腺素的产生的缘故。在临床上,他常用这些止痛药治疗疼痛症。
然而,博尼卡的理论却无法解释一些令人费解的疼痛现象。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神经病学疼痛医疗系主任查尔斯?波莱蒂博士回忆起年轻时的一件事:一个冬夜里,他和热恋中的女友相约在户外。他们坐在石椅上,谈得十分投机,忘却了时间和寒冷。最后,他们站起身来准备回家去,这才感到臀部有难以名状的疼痛。波莱蒂说:“当时我几乎要冻僵了。我们一定是在那里坐了很长时间,而我却什么也没有感觉到。我的神经系统有某种物质在抑制着那种疼痛。”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例比比皆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医学教授亨利?贝歇尔曾经作过抽样统计。结果发现,从战场上下来的伤员有三分之二在受伤时并不感到疼痛,甚至在伤后的几小时内都不产生痛的感觉。在野战医院,不上麻醉药,他们照样能接受手术治疗。而送到救护站的平民百姓却总是呻吟不止、叫喊不停,尤其是女性,只有五分之一的人不呻吟不喊叫。
1965年,两位从事疼痛研究的专家:伦敦大学的帕特里克. 沃尔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罗纳德?梅尔扎克。共同提出了闸门控制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神经系统只能处理一定数量的感觉信号。当感觉信号超过一定的限度时,脊髓中的某些细胞就会自动抑制这些信号,好象闸门一样,要把它们拒之于门外。这时,疼痛信号不容易越过闸门,因而疼痛的感觉就会减轻。
闸门控制理论使波莱蒂博士年轻时疼痛减轻之谜迎刃而解了。但是波莱蒂提到的神经系统中抑制疼痛的物质是什么呢?1975年,苏格兰阿伯丁大学的药物学家约翰?休斯和汉斯?科斯特利茨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确定,这种物质叫内啡肽,是大脑和脊髓中产生的对疼痛有强烈抑制作用的物质。然而,试验并未就此终止。在苏格兰专门研究小组的配合下,加里福尼亚大学的激素专家西?恩?李,从人脑中分离出止痛效果比内啡肽强100倍的内啡素。紧接着,美国加里福尼亚理工学院的一些科学家又发现了一种作用比内啡素强50倍的脑化学物质力啡肽。当人的注意力全神贯注于某一事情上,会促使体内产生大量的力啡肽,这就等于切断了人体的疼痛报警,从而达到暂时止痛的效果。
至此,应该说,科学家已初步揭开了人体疼痛的奥秘。但是,在疼痛产生的过程中,引起疼痛的物质和抑制疼痛的物质会不会相互影响?人类最终能否利用自身的抑制疼痛物质来控制疼痛症呢?这些仍是生理学上的未解之谜。
第二篇、疼痛本身就是疾病,消除疼痛就是治“本”
---韩济生院士为疼痛医学发展指明方向
疼痛本身就是疾病
据统计,大约30%的成年人患有慢性疼痛,我国至少有一亿以上的疼痛患者。每3个门诊病人中,就有2个是伴有各种疼痛病症或症状的病人,多数疼痛患者均经过不止一个专科的诊断或治疗。2002年7月完成的我国六城市慢性疼痛调查发现,仅在短短一个月内,六个城市中到医院就诊的慢性疼痛患者多达13.6万人。
据中国科学院院,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韩济生教授介绍,疼痛已被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慢性顽固性疼痛包括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癌症痛等;还有一些偏头痛、腰背痛、关节痛等,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也会由局部长期的普通疼痛,变成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或中枢性疼痛,变得非常剧烈,成为难治的痛症。
疼痛医学(Pain clinic)是与神经内科学、麻醉学、放射介入治疗学、骨科学融合而成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疼痛医学与相邻学科治疗“疼痛”既相互配合,又有明确区别分工。比如,麻醉科以手术中止痛和治疗急性疼痛为主,西医骨科主要以手术治疗骨损伤,中医骨科则以手法治疗为主,神经科和肿瘤科主要以药物,康复理疗则以物理方法为主。
消除疼痛就是治“本”
疼痛医学的治疗手段已从单纯药物治疗,转向多学科治疗,其中影像学介入微创性神经治疗方法效果比较突出。其确切表述应为“影像学和电生理引导介入微创神经外科”即参照靶区电生理反应,在X线透视或CT引导下行选择性,毁损性神经阻滞或精确病灶治疗,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或解除对神经的压迫。该技术使许多原来药物不能缓解的顽固性疼痛得到缓解或消除;过去需要在颅内进行有创治疗的卒中后疼痛、中枢性疼痛等,现在不做开颅手术疼痛就能解除。不仅是顽固性神经、癌性疼痛、幻肢痛等疼痛性疾病,还有一些无痛的其他学科疾病,如面肌或眼肌痉挛、麻痹、眩晕、耳鸣、过敏性鼻炎、视网膜血管闭塞症、顽固性呃逆、心绞痛、脑血管痉挛、血栓、梗塞、末梢血管疾患、月经失调等,也可以通过神经刺激或阻滞加以治疗。我国疼痛专科尚未正式列入医疗建制,医生不了解疼痛医学的现象也不少见,不少人还停留在“疼痛只是一种症状”的旧观念上,每遇到不明病因的疼痛,很少想到请疼痛科会诊。当然,由于我国多数治疗手段仍是镇痛药物加传统的按摩、牵引、热敷、针刺等,能直接针对慢性顽固性疼痛的“病根”进行治疗的还不多,神经痛的微创介入治疗还没有能广泛应用,致使疼痛医学的独到效果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全国数万家医院中,真正按现代疼痛医学理论和技术装备的疼痛科,疼痛病房还不普遍。这就难怪有不少人误解治疗疼痛只是'治标不治本','不解决问题'。其实,慢性顽固性疼痛本身就是疾病,能解除他们的疼痛,当然就是治了“本”。
相关链接:
2002年8月,在国际疼痛学会(IASP)于美国加州圣迭戈召开的第十届世界疼痛大会上,与会专家达成了基本共识: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目前在美国及欧洲的一些国家和日本,疼痛诊疗规定为医院的一项基本医疗服务内容,疼痛诊疗中心和疼痛科遍及各级医院,形成网络,有疼痛诊疗医生考试和管理制度,负责疼痛医生的注册,年检,考试和监督。IASP出版了《疼痛诊疗中的必备条件》,并不断完善。我国1989年成立了国际疼痛学会中国分会(CASP),1992年又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目前全国有20个省市成立了地方疼痛(学会)专业委员会,一批疼痛专科医院和诊所也在全国各地出现,医生约有九万人。《健康报》2004-3-31.(宋世琦)
第三篇、持续疼痛会造成大脑萎缩
北京科技报 窦媛媛 【2004-07-15 09:44:40】
医学新观点:疼痛不仅会影响情绪,严重的还会造成大脑萎缩。长期持续性的疼痛会降低人的判断力,使人难以作出正确的选择。
在生活中,即使是偶尔出现的疼痛,已经可以对人的心理状况产生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而严重的持续性疼痛甚至会令人丧失活下去的勇气和意志。近期发表在国外医学杂志上的论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疼痛不仅仅会影响情绪,严重的还能损伤大脑,造成大脑萎缩。
国际知名的疼痛研究先驱,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的马歇尔?戴沃尔认为,疼痛本是指出身体出了问题的一种警报和防御系统,但当出现持久的组织失调或神经损伤时,疼痛警报就会出现超负荷情况,变成一种疾病。慢性疼痛不仅会导致焦虑和抑郁症,还会引起神经系统的形态变化,导致大脑萎缩;这一损害的直接表现就是:长期的慢性疼痛会降低人的判断力。目前人们对疼痛本身及其解决办法的重视并不够。专家认为,相当比例的人被“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折磨,这不仅反映了我们在健康观念上的盲点,更可以折射出对“生存质量”的概念缺乏理解。
脑萎缩是以病理改变命名的一种脑病,多指人体脑组织结构体积缩小,细胞数目减少并有轻度胶质增生及脑动脉不同程度退行性病变,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思维能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等。
中国疼痛网(www.chinapain.net)的顾问专家杨教授向记者解释了慢性持续性疼痛对神经系统可能造成的危害:由于疼痛信号发端于损伤部位并很快波及整个神经系统,持续性的疼痛会造成显著的神经变化,使脊髓神经高度敏感,对微弱的刺激也产生夸张的反射,从而放大疼痛的感觉。而这种放大的疼痛最终会传到大脑并引起脑皮层的明显变化,可能引起脑损伤。国外专家通过核磁成像技术验证了这一论断,他们的实验证明,长期忍受持续性疼痛的人,平均脑萎缩程度要明显大于正常人。
在肿瘤医院长期从事癌症疼痛研究的秦教授在采访中反复对记者强调一个概念:“生存质量”。他说,这个概念目前在中国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以癌症病人为例,很多人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疼痛;由于癌症造成的疼痛非常剧烈,许多患者甚至作出了极端的选择,例如自杀。
由于个体情况不同,所以每个人对疼痛的耐受性不一样,但在医学工作者看来,疼痛是可以用一些手段缓解甚至消除的。对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视,将推动国内专家对于疼痛本身以及治疗方法的研究,各大医院越来越活跃的疼痛门诊就是一个突出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