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导语:3月14日-15日,2015中外中枢神经峰会在北京举行。以精神科医生为主的数百名中外中枢神经(CNS)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就CNS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14日上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精神病研究所所长王高华教授在高峰对话环节观点独树一帜,会后医脉通有幸对王教授进行了简短的采访。
医脉通:王教授您好,刚才在高峰对话时您提到一个观点,现阶段下,心理治疗没有到那么重要的位置,是由现阶段中国国情所决定,重点应在于重症精神障碍的治疗,而重症又必须使用药物。
王高华教授:我的观点不是说心理治疗不重要,我强调的是,从人群的层面,我们精神科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应该是重症的精神疾病,而精神疾病与心理的关系是,越轻的病症,与心理因素的关系越大,越重的,与生物因素关系越大。基于目前主要任务还是生物治疗,药物治疗还是主要的。心理治疗重不重要?当然重要,是非常有效的补充,但重要性不会超过药物治疗或生物学治疗。
医脉通:您说的没错,我们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您,现在病人已经那么多,如果有限的医生资源都去治疗重症,那么病情较轻的那一部分病人,是否有可能因为缺乏及时的帮助而发展为重症?如此一来,病人岂不是会更多?
王高华教授:这个问题不能这么理解。实际上,我们说精神障碍,轻症和重症之间相互转化,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比如说,一个轻度睡眠障碍的病人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会不会发展成为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的确包括睡眠障碍,但睡眠障碍本身不会发展成为精神分裂症。这是不同的概念。
我本人也是从事精神分裂症的诊疗和研究工作,但我对心理治疗从来不排斥,我也鼓励我们的病人在做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做心理治疗,两者一起发挥作用。但我们不能有失偏颇,说心理治疗的重要性超过药物治疗。今天高峰对话的第一个议题,前提条件就说,心理治疗该不该占主导地位,为什么/怎么办?我首先认为,它不应该占主导地位,至少在现阶段。这是针对群体而不是针对个体,针对某一个病人,有可能是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针对另外一个病人,有可能就是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我们是基于群体在讨论,而不是基于个体。
医脉通:您如何看待精神科医生去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兼职的问题?
王高华:这个不是问题,随着医师多点执业的逐步放开,应该鼓励更多的精神科医生走出去。
我觉得无论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还是新农合中,都应该纳入部分的心理治疗,最新的一些内容可以暂时不纳入。
我们现阶段的人力物力财力,仍然在相对重症的这一部分病人,要明确我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内容。
医脉通:您的观点已经上升到哲学层面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王高华教授:对,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我今天的发言,可能有点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之外。不是说心理治疗不重要,而是在生物-心理-社会三大方面,目前生物因素仍然是最主要的。
医脉通: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不是有些医生,在药物治疗规范上做得还不够,比如用药不能足量、足疗程?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是医生业务不够好,还是有其他方面的顾虑?
王高华教授:这个问题提得好,这的确是现在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这里面有医生自身培训不足的问题,医院管理的问题,还有医患双方博弈的问题。很多患者或家属不愿意吃药,过分夸大药物的不良反应,这就需要加强对医生医患沟通方面的培训。
医脉通:您认为这几个原因里哪个是最主要的?
王高华教授:我认为医生的认识是最大的问题,培训不够,认识不到足量足疗程用药的重要性。规范化永远是医疗行业的第一条规则。我们国家的住院医规培已经开展,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医脉通:有人对住院医规培政策产生很大的质疑,认为有可能让住院医只学会写病历等基础活儿,杂活儿,
王高华教授:这个不矛盾。医生的成才就是要在干中学,学中干嘛。
医脉通: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祝您参会愉快!
热门精神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