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俗话说“心平气和”,人的情绪平稳,气血才会调和;人的气血平和了,自然不会出现像小说里讲的练功走火入魔,气血在体内乱窜,不仅情绪甚至连神志都失去了控制的情况。
人的情绪对身体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呢?我曾经写过一本书——《不生气就不生病》,讲的是多年来我对情绪和身体健康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与感悟。人有情绪是本能,但如果管理不了或者控制不好情绪,经常生气、郁闷、烦恼……于是就会导致百病丛生。
百病生于气
人们常说“气不打一处来”,仔细体味就会感觉这“气”与身体健康状况是密不可分的,生气会影响人体各方面的功能。
《黄帝内经》说:“百病生于气也”,这里的“气”是指人体气机的紊乱,而导致气机紊乱的原因中,一半以上的原因源于负性情绪,所以我把所有的负性情绪用“生气”二字来代表。
人们控制不住情绪,发脾气、生大气,这“气”是从哪里来的呢?很多时候与当时的身体机能状态有关,比如疲劳过度时,饥饿低血糖时,学习、工作处理问题的能力就会降低,控制情绪的能力也会大打折扣。还有一些人会莫名其妙地心烦急躁,在配偶面前发无名火,无理取闹,脾气暴躁,情绪失控,按照佛罗伊德的说法,这可能和性没有得到满足,身体内的某些物质没有得到足够的释放有关。另外,伤病,月经前、月经中,严重睡眠不足,工作压力过大时,都容易使身体和心理失去心平气和的能力,出现管理控制情绪的能力下降。可见身体不好会出现情绪难控,情绪不好又会出现身体疾病。
当代90%以上的疾病都与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有关
世界卫生组织在定义健康时,给出了4个条件。没有生理性和遗传性疾病;有自我控制力;能正确对待外界的影响;处于内心平衡满足的状态。
除了第一条与形体有关,其他三条都是心理和情绪因素。
身心健康这个名词在古代虽然没有,但我国历代的养生家都提倡身心健康,把心要静、身要动、营养均衡不过剩归纳为养生的三大法宝。
心要静 静能生慧,用智慧去处理一切事物,就会游刃有余,无往不胜。何况心静则身安,身安则体健,心安体健则百病少生。
身要动 动能生阳,阳气旺盛而通达,则气血流畅,肌肉丰满,筋骨强健。
营养均衡不过剩 能够不得或者少得代谢疾病。
为什么把心静放在养生原则的首位呢?这是因为古代中医认为引发疾病的原因有三,一为外因,风寒暑湿燥火等因素;二是内因,由于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过激或者持续过久;三就是不内外因,比如饮食不当,性生活失调,跌打损伤等因素。这三种因素中,其他两个因素在当代都得到了较好的防范,唯独情绪致病却愈演愈烈。这种因心理情绪因素导致的身体健康的失调,即是被现代医学称为“心身性疾病”,高达临床常见疾病的80%~90%。
病在情绪,根在身体
抑郁症如今已最为常见。大量临床调研表明,女性患抑郁症的比例是男性的一倍,特别是在经期前后、产后、更年期等内分泌发生变化的特殊时期,患抑郁症的几率明显增加。
尽管有不少抑郁症的病人可能有精神创伤,如亲人亡故、事业受挫、婚姻变故等诱因,但也都是在身体健康失调的基础上发病的。
抑郁症在中医归属于郁证的范围,和抑郁症直接相关的脏器就是心、肝、胆和三焦。
心主神志,所有的情绪问题都会涉及到心主神志功能的失调。
肝主疏泄,主管全身气的运动,使全身气血津液和水液的代谢畅通无阻,令人心情舒畅。肝失疏泄,则会导致气机郁遏,心情郁闷。
胆附于肝,有藏精汁、主疏泄、主决断、寄相火(藏阳气)的作用。胆腑功能正常,人就会思维敏捷而不迟钝,处事果断而少犹豫,轻松淡定而不紧张,精神愉悦而少抑郁。
三焦是全身细胞、器官代谢机能的代名词,三焦调畅,就意味着全身代谢畅达。三焦不畅,体内就会有痰水内生。痰水就像乌云、雾霾一样阻遏人体阳气的温煦和布达,于是人就会出现身体沉重、重度乏力。
患有抑郁症的人,情绪低落、兴趣减少、思维迟钝、动作迟缓、优柔寡断、紧张害怕、身体沉重、重度乏力,就是因为心、肝、胆和三焦的功能失调所致。病在情绪,根在身体,调治身体以平复情绪。所以我常用舒肝气、益心胆、畅三焦、宁心神的方法来治疗抑郁症,常有良效。
作为一名医生,在临床上天天见到大量的由于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因素而引发的种种疾病,所以给各位读者朋友一个小建议,在生活工作中,要尽量学会管理控制情绪,这样才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塑造健康的体魄,拥有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才能远离各种疾病的困扰,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还是那句话,养生先养心,不生气就不生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
热门精神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