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几乎所有走进咨询室的人,都早已在生活中付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尝试了各种资源和方法——就我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我就没见过他们当中有哪个是笨蛋——倒是正相反,我会常常因为他们展现出的敏锐、细腻、灵气、坚韧、勇敢等等等等能力,感到惊讶、激赏、乃至佩服……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并不是无能昏庸之辈,那么何以他们一直做不到的事,心理咨询就能做到?
——因为心理咨询看待"问题"、看待世界的方式,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视角非常不同。
具体不同在哪,又可以从很多角度来描述,今天要说的这个叫——取类比象。
或者用更"现代"的词汇表达,也可以叫它"象征化"。
先举几个例子:
· 总是无法驾驭好自己的情绪,动不动就要发火、经常与亲近的人争吵
· 配偶之间相互指责、责怪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
· 在工作或生活中害怕困难,碰到"麻烦"或有难度的事情,要么逃避要么推搪,久之对自己的能力界限毫无概念和信心
· 某些对别人似乎影响不大的事件,在自己身上却会造成强烈的反应——比如怕小动物、怕脏怕累、怕说错一句话别人就不高兴……
· 遇到不开心的事,就躲起来默默流泪
· 遇到不开心的事,就跳起来大发雷霆
· 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 不敢亲近别人/不敢离开别人
· 不由自主服从父母/无法停止对抗父母
· 无法忍受独处/害怕面对人群
· 总是犹豫不决/总是冲动莽撞
……
当一个成年人的生活里,长期存在其中的某些现象,大概自己和旁人都会觉得那是个"问题"吧?但是先放下"解决问题"的冲动,仔细看一看,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满足什么条件,这些现象就会显得合情合理,而不再是"问题"了?
——把这一段第一句里的"成年人",替换成"小孩"就行了。
前文提到的所谓"取类比象"的意思,说通俗点就是——这像什么?
一个没有太多情绪协调能力的、胆怯或暴躁的、退缩或鲁莽的、既自我中心又依赖他人的、总是希望被关注却也总是小心翼翼讨好别人的、不敢承担责任且容易畏难的、想努力却又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的人,像什么人呢?
——一个5岁以前、甚至3岁以前的小孩。
心理治疗领域有个名词叫"退行",大意是当成年人遇到太大压力时,在心理上会"退回"幼儿的状态,出现类似孩童的表现——比如感到无能为力时,就像个没有行动能力的婴儿一样哭泣,或许多战争电影中,战场上恐惧而无助的士兵,垂死前情不自禁地喊"妈妈"……
我有另一种角度解读这个词——也可以说并非是成年人"退回"了孩童状态,而是那个孩子一直在,只是平时风平浪静,他也因为放松而安静,但一旦遭遇重大冲击,很显然相比于我们内心更成熟的部分,这个孩子的反应一定是更剧烈、更敏感的——于是那个更成熟的自己退居幕后,这个孩子占据了整个舞台……
可能不少人对这种情况并不陌生:
一边理智地认识到,眼前的事或许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但另一边,内心汹涌而出的情绪却完全不受自己控制,于是当时歇斯底里,事后懊悔不已……
当人们没有意识到内心这个小孩的存在时,所有尝试"解决"问题的努力,往往都是在打压、甚至是试图杀死他——因为我们并不觉得他是我们的一部分,而只是认为他是个令人厌恶的"问题"。
想象一下,如果现在有人指着你的鼻子恶狠狠地向你宣告:
我太讨厌你了!你就是个垃圾、是个"问题"、我看你从头到脚都不顺眼!从今天开始你必须无条件服从我,否则我就想尽一切办法弄死你!
我想你一定不会愿意放弃你的人生,从今以后乖乖听话,而是会奋起反抗吧?
——那个孩子也是这么想的。
他想活下去——这就是为什么那些"问题"总是解决不了的原因。
之所以"制造"了这些"问题"的孩子这么执拗、顽强,正是因为让他们如此表现的,是"一定要活下去"的信念——这是生命的信念。
假如有天这种信念完全沉寂,那么这个人的生命力也会随之沉寂——他还活着,但已经死了;
假如有天这种信念完全消亡,那么这个人的生命力也就随之消亡——他的身体还能活,但他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所以为什么精神分析说"神经症"是高功能的心理结构——因为内心冲突越剧烈,说明那个孩子的生命力越强,因此当事人体验到的痛苦、能忍耐的痛苦也就越强——虽然活得很不爽,但会一直有希望。
当我们还在那个孩子的年纪时,周围的环境带来的困难,让当时的我们深感恐惧和威胁——
如果我做不到妈妈的期望,她会不会就不要我了?
是不是只要我表现得更好,爸爸妈妈就不会吵架了?
即使我如此害怕和不情愿,但如果我勉强自己在别人面前表现得活泼开朗,妈妈是不是就不会用那种失望的眼神看我了?
是不是我乖乖听话、放弃自己的愿望,爸爸就不会骂我、打我了?
……
或者是另一个极端:
如果你不答应我的要求,我就歇斯底里、我就用我的愤怒毁灭这个世界!
如果你做不到我的期望,你就不配做我的妈妈/爸爸!我想要你消失!我要换别人来做我的父母!
如果你们做不到时刻关注我,就是不爱我!我就用撕心裂肺地哭来伤害自己、惩罚/要挟你们!
……
虽然现实层面,那个孩子当然不会因为这些就死掉,但对当时他内心那个稚嫩而脆弱的"自我"来说,那样的感受就跟死亡、瓦解、彻底毁灭没有区别——因此他们会调用当时内心的一切资源、一切注意力,时刻警惕着相关信息,而完全无法意识到,自己一直是反应过激的。当这样的动力链条默默运行十几年、几十年之后,周围的世界早已不是当年的环境,但那个孩子还是困在自己的恐惧里,与成年人的生活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冲突——也就是所谓"心理问题"。
有些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个孩子的存在,但还是不知道如何帮助他——如果存在这样的困惑,那么就需要在考虑"帮助他/她"之前,先做另一件事:
认识他/她。
他/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有哪些特点?
他/她多大了?
他/她看起来是什么样的表情?
他/她渴望什么、恐惧什么?
一直被困在原地,他/她心里有哪些感觉?
他/她经历了一些什么?
他/她碰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
其实当你足够了解他,自然会知道如何帮助他——或者应该说,了解他/她的过程,就已经在帮助他了——因为这会让他知道,他是被在意的、他不是孤独的、他并没有被抛弃。于是他的不安、恐惧、愤怒、委屈自然会慢慢减轻,也就会有更多的力量和勇气,试着离开那个保护了他、也囚禁了他多年的小黑屋……
每当旧日创伤再次被激活时,他可能仍然会习惯性地回到旧有的应对模式里去,这时那个成熟的你,可以试着站到他身前,以今天的你内心的资源、经验和力量,去面对那些旧日的场景——比如当我又看到妈妈失望的眼神时,今天的我会对她说什么?
当我又面对父亲的责怪时,我会如何告诉他他带给我的感受?
……
然后带着那个得到了支持、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被忽视或打压的孩子,看看这时再面对你眼前生活中的困难,感受会有哪些不同?
我想到一个画面:
曾经,一个成人背着一个不停哭闹、既伤心又愤怒的小孩,走得既艰难、又痛苦;
现在,一个成人,手上牵着一个长大了些的小孩——他已经不再拖后腿、也不再需要人背,他们能经常以目光交流,走得虽然不快,却更踏实和安心;
未来,两个并肩前行的成人逐渐融合成一个人,他看起来轻松,自由,平静,坦然……
热门精神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