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答案是肯定的!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有两个,一个就是包含了抑郁症在内的神经症,一种就是18岁以后的人格障碍,在我这些年的职业生涯中,发现抑郁症焦虑强迫恐惧症这类神经症患者越来越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很多个案都颠覆我之前的认知,国内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超乎我的想象,要知道孩子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是很强的,不然也不会有:少年不知愁滋味的说法,在与海外同行交流的时候,他们似乎不担心这些,他们关注的焦点在于孩子们的Character,也就是人格问题。
当下的中国父母是没有自我的,所以他们就将自我投射到孩子身上,潜意识层面想让孩子活出自己未曾活出的样子,让孩子活在自己的期许中,更大的原因是中国式的生活,使得家长根本没有自己交际圈子,也很难有寄托身心的事业,所以家长心无旁骛的将所有的意识放在孩子身上,孩子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孩子承担与年龄不相称的压力,父母拼命来要求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表面是为孩子好,其实是想自己将来有个靠山,毕竟养儿防老的观点是一代一代继承下来的限制性信念,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孩子是感觉不到温暖。
中国父母对生理治疗过分重视而忽略了心理疗愈,父母大多是咨询如何减轻孩子的生理症状,见到孩子焦虑了强迫了甚至抑郁了,很多家长心急如焚,第一句话往往就是:有什么方法能让我的孩子好起来?我说好起来很容易啊,目前抗抑郁以及治疗神经症的药物成百上千种,稳定躯体症状对于任何一家三甲医院的心理科精神科或者神经内科都是分分钟的事情!如果孩子还是生活在父母期许中的话,复发的可能性很大啊!孩子的状态其实是父母状态的映射,是大部分家长心理处在一种亚健康状态,并非孩子想要焦虑想要强迫,而是家长将焦虑投射给了他们,家长的期许导致了孩子类似完美主义的强迫症,很多时候只要孩子离开父母去外地上学或者因为某种原因暂时离开家庭,你会发现孩子的抑郁啊焦虑啊强迫啊一下子全都好了!
15-18岁是孩子心身整合的重要时期,随着认知水平的提升,他们会质疑父母给他灌输的那些限制性信念,比如不能随便乱花钱啊不要乱交朋友啊不要相信别人啊......因为他们要逐步面对社会,这就需要我提及的人格,人格Character的拉丁文原本意思就是"面具",如果他用父母教导他的标准去面对社会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地方行不通了,于是开始质疑甚至挑战父母,孩子的"叛逆期"到了。为了应对社会孩子必须给自己制作一个面具,形成自己的人格,所以人格往往是比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更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也是我们中国父母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如果在叛逆期控制欲强的父母继续给孩子施加强压,一句都是为了你好,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不断禁锢孩子的思想,让孩子画地为牢,不敢越雷池,让孩子回到过去乖巧的状态,经过几次挑战失败后,孩子干脆交出了自己的控制权,让父母继续包办一切,心理年龄停止成长,但是身体还是要继续成长啊,长着长着就长成了"巨婴"。
巨婴们不想为自己负责,而总是在找别人为自己负责!他们面对社会时候没有自己的面具,所以处处受挫,常常碰壁,他们会将这种挫败感无助感跟沮丧感内化成为对父母的刻骨仇恨,将仇恨的矛头对准父母,年龄越大仇恨越烈,但同时有离不开他们,因为除了父母没有人愿意为他们的生命负责啊!一个人大部分呈现"巨婴"心态时,就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现,甚至会发展为"人格障碍",而"人格障碍"共同特点都是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那些叛逆的孩子其实是在整合心身,这个过程伴随着痛苦争执跟挣扎的,他必须要在自己内心跟父母期许的自己之间做一个选择,父母经常抱怨他们不听话:在外边正常的很啊,同学老师朋友反映都说好,像是戴了个面具,回到家摘下面具就像是换了个人,动不动就顶嘴争吵甚至发生肢体冲突,这种现象在父母控制欲强烈的家庭尤为常见,当然有些挑战未必能够全然成功,他们也会保留一些阴暗的东西成为面具的一部分,比如自卑感。
自卑就是自己不喜欢自己,是挑战父母失败的结果,比如有一个男生因为小时候父母老是告诉他家里如何穷要他如何节省,所以他长大后总认为自己比别人穷,比别人低下一等,但凡提到金钱既敏感又自卑,因为不喜欢所以不想跟自己待在一起,自卑的人会很寂寞,所以内心深处很渴望跟别人在一起,但是也害怕别人也不喜欢这样的自己,于是变得故步自封如履薄冰,这种内心的激烈冲突就是社交恐惧症的核心源头,它在你的叛逆期就埋下了伏笔,它深入了你的潜意识。孩子能够从父母那里得到最好的礼物就是共情、自律以及轻而易举获得幸福的能力,
这在他以后的人生中将要发挥无比重要的作用,它会促使孩子成为一个心身和谐的人,人格健全的人,所有心境障碍都是心身分离的结果,抑郁症是将意识投射于过去,身体留在当下,焦虑症是意识投射于未来,身体留在了当下,获得这些礼物的孩子在日后的人生道路上就不必要重走回头路,再花大量的时间去重整心身,度过他们未曾完成的叛逆期,跟自己的内心做着至死方休的斗争,这些孩子会将时间跟意识用在征服外部的世界上,显而易见,他们取得的成就也将更大!
热门精神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