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一位朋友去年国庆节下班,站起来的时候,突然双腿无力,走路困难,在家休息一个月后,身上症状越来越重,头颈肩,腰腿,多处僵硬疼痛。
今年五一后,症状持续加重,右半边整个身体都僵硬麻木,住院治疗两次,做了腰椎、脊髓、血管、免疫等方面的检查,结果只是轻微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病,而且医生告知并不严重。
虽然腰椎颈、椎检查结果不严重,但是这位朋友的症状感觉却非常明显,以至于不敢出门,不敢去上班,一活动,就感觉浑身无力,双腿发软,身体僵硬。 她同学介绍后,找到我咨询。
咨询中我具体了解到,这位朋友去年单位刚刚换了领导,新领导对下属工作要求标准很高,工作进度也很快,所以她自己在工作中感到很大的压力,而这期间她正用节食、运动的方式来减肥,并试图对抗工作压力。 所以,她去年国庆节下班,突然双腿无力、走路困难,应该属于压力环境下,节食过度、运动过量的表现。
那为什么节食过度、运动过量,一个月都没好,而且发展成身体僵硬,无法行动呢?
其实,在她内心里存在身体僵硬、无法行动的目标症状。 她母亲就是严重腰间盘突出患者,症状持续了十几年,每次发作都是浑身疼痛、身体僵硬,痛苦不堪。而这时,她单位的同事,正好因为腰间盘突出做了手术。 这种情况下,她自己出现双腿无力,走路困难,正好和她母亲及同事的初始症状相吻合。 尤其是在经过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轻度的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病,更是深信不疑,时刻关注自己的症状感觉,总是害怕像自己母亲一样,身体僵硬,不能上班,害怕丢了工作。而且,她母亲又非常关心她的"病情",经常现身说法,告诉她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感觉,所以,在母亲的影响下,她不断暗示自己去体验这种目标症状,结果就是,她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实现了母亲十多年症状的跨越。 越是害怕自己像母亲一样,患上严重的腰间盘突出,各种严重的症状越是源源不断的冒出来,她越是急着让自己赶紧好起来,去上班,越是迈不开腿,一活动就发软,身体就僵硬……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疑病症的诱发原因:
1、压力性环境。求助者往往处于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的改变之中,或是处于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的压力性事件之中,求助者明显适宜不良。
2、目标症状的存在。求助者接触、了解或熟悉类似的疾病。 求助者的家人或是自己熟悉的人有患病经历,或是通过其他途径让求助者了解到这些目标疾病的诱因、症状、发病过程等信息。
3、持续的自我暗示,对照目标症状反复体验、检测、排查。
4、敏感多疑、怕死怕病的性格。越是害怕,越是反复对照症状自我排查、自我暗示。
疑病症和实质性疾病的鉴别:
可以通过医学检查来确诊,实质性疾病会有生理指标或病变结构的改变,而疑病症更多是一种症状感觉,生理指标及病变结构改变不明显。
森田疗法对疑病症的治疗,要求求助者不去追究症状的变化和性质,对全身症状要毫无排斥的完全接纳,并开始建设性活动,从而阻断症状的持续强化。
该例患者经咨询指导后,症状明显改善。
热门精神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