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患友找我咨询减药的问题。
她说,抑郁多年,没怎么吃药,一直硬扛着。每天头脑不清醒,浑浑噩噩的。后来换了一位医生,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终于有了效果。现在头不疼了,人有了力气,体会到以前从未有过的轻松、清醒和快乐,工作能胜任,人际关系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这本是好事,但她也有两个纠结。
一是担心自己是不是转相了?她一直认为自己得的是抑郁症,可是突然之间好得那么快,整天高高兴兴的,主动和人交往,甚至连性格都变得外向,会不会自己其实是双相情感障碍,现在从抑郁相转为躁狂相?
二是,她现在每天吃4种药,家人、朋友都说,药吃的太多,要她减药,她不知如何是好。
听了她的叙述,对“是否减药”这样具体的问题,我无从答复。抑郁症是一个特异性疾病,人与人、病与病差异太大,不了解具体情况,是不能瞎说的。
但她提到的周围亲友劝她减药的理由,触发了我的思考。
比如,她的一位颇为信赖的朋友对她说:你现在状态好,能胜任工作,都是药物的作用;如果不吃药,你一定不能胜任工作。要趁现在状态不错,慢慢把药减下来,同时加强锻炼,找到自己人格和性格中的问题,最后不靠药而能胜任工作,那才算彻底好了。
听她转述了这个观点,我说,你这个朋友停药的出发点我不赞同。谁也不想多吃药,能减当然一定去减。但问题是,减药为什么?是因为身体不需要吃药才减,还是为了证明自己“彻底好了”而去减?
我说:“你的朋友认为,你现在能胜任工作是靠吃药,如果不吃药,一定不能胜任工作,这个判断可能是对的。问题是,对又怎么样?难道靠吃药胜任工作就不算数?”
我打了一个比方:一个人骨折了,撑着拐杖可以走路。这时你对他说,如果拿掉拐杖,你一定走不了,因此你要撤掉拐杖,靠自己走,才算好了。——这可行吗?假如为了证明自己彻底好了,强行扔掉拐杖,万一再摔一跤,谁承担责任?
何必排斥拐杖呢?拐杖就是给人用的,否则要拐杖干什么?药好比拐杖,我们应该是身体好了才减药,而不是用减药来证明自己“彻底好了”。这么做,说白了,只是在追求一个心理安慰。
至于这位朋友说:“要加强锻炼,找到自己人格和性格中的问题,最后不靠药而能胜任工作。”——这当然是对的。但这和吃药不矛盾。在吃药的同时,坚持锻炼;有条件的话,去做心理治疗,双管齐下,可以让自己好得更快。
至于是不是转相?有没有必要担心转相而减药?我认为,这很难简单判断,必须对自己有非常细致的体察,与过去做对比,才能谨慎得出结论。
不过,据我观察,现在社会上对于双相的认识有了变化,从过去完全无知,转为“泛双相”倾向。就是说,把一些仍在正常范围内的精力充沛、情绪高涨等状况,也怀疑为双相。
我对她说,先不要预设自己是双相,放心大胆活着。从你叙述的状况看,是有些兴奋和高涨,但也不太离谱。不排除这是你的本来面目,只是过去被抑郁遮蔽了;也不排除你刚抑郁中挣扎出来,有劫后余生的欢喜,未必就是双相。密切关注自己的动向,一旦发现更明显的迹象,立刻调整,也来得及。
总之,不能为减药而减药,不能为了证明自己“彻底好了”而减药。不然,一旦复发,就会毁掉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悔之晚矣。
那么什么时候减药?我说,至少等服药满一年吧。稍微多服一段时间,也没关系。好比你骨折的腿长结实了,再多用几天拐杖,也没多大损失。总比提前扔掉拐杖,一不小心又摔倒强。
听完我说的,她说:“我懂了。我不硬减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