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经常有来访者这么说:
“我没有做完作业,不可以吃蛋糕。”
“考试这么不理想,怎么还能玩得开心?”
“近来工作干不好,太糟糕了,我取消了休假。”
这般信念,似乎在说:一个人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就没有资格感受美、欣赏美和享受美。
的确,想获得生活中很多享受,确实是需要是条件的。我们必须努力工作,获得金钱;用钱去买豪宅、名车,满足当下时尚奢华的各种欢愉的享受。我们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才有资格享受,这是我们从小接受根深蒂固的教育。
于是我们大多数人都被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努力、努力、再努力,不屈不挠地以获得功名利禄,找到自己良好的感觉。
但是,欣赏美、感受生命的美好,也需要什么条件吗?
(二)
回顾自己成长的历程,上个世纪60年代初,爷爷被饿死,父亲在大学里也严重营养不良而浮肿,父辈“活下来”的本能,成为终身勤奋向上的动力。
到我们姐弟几个,吃喝不再是问题,但“出人头地”、“过得比别人好”、“有面子”,却成为“活下来”的目标,生存的强烈恐惧依然未变。
从生存的意识形态上,我们并没有实质上的进步。我们生活的每时每刻都会审视自己,做这些事有价值吗?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它有用吗?
家庭意识形态是社会形态的缩影,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凡事都具有首要功能,那就是“有用”:孩子们从小参加各种兴趣班,其实不再是因为“兴趣”。没有沉静的投入,没有灵光乍现的顿悟,没有尽情欢愉后的满足,只有通过它获得证书、名誉,从而进入名校的急功近利的需求。如此,我们心里更多是焦虑和紧张,孩子多了抵触和厌烦。
很多人,就是这样在具有浓重功利色彩的信念系统中,浑浑噩噩活着。他们诚惶诚恐、瞻前顾后、规规矩矩、了无生趣,伴随着焦灼、挫败、不安、怀疑和深深倦怠。
(三)
一天清晨,从梦中醒来,听到院里刚蹒跚学步的baby,一边走着一边大声“咦、呃”,清脆地招呼着世界,热忱而有力。
那一瞬间,我的那颗木然的心被唤醒,感受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好奇、无所畏惧、全然地投入。我的泪水情不自禁地涌出。
那段时日,我守候着孩子探索世界的时刻,跟随他进入那个美妙的世界,感受着活力、平静和喜悦。慢慢地,我学会独处,学会静默,充分体验生命;
渐渐地,我允许自己狠狠地发呆,在思维的奔逸中感受生命的自由和灵动。在痴痴中观云、迎风、赏霞、听雪,那也是一次次观心、迎心、赏心、听心的过程。美轮美奂、亦动亦静的世界,如此简单却深刻,它带给我的内心体验也是如此宁静恒久,完全不同于一顿美食、一件华服、一辆豪车、一次成就带来的短暂欢愉。
透过这些“毫无意义”不会带来任何经济价值的欣赏,我开始尊重自己的生命。只要存在着就是最大的价值,为何不深刻地爱自己一次呢?
带着这份欣赏这份爱,我开始安心于自己的生活。生命里没有被浪费的时间,每个当下我都和自己在一起,即便是焦躁不安时,都可以怀着一份好奇看自己的发生,看自己演戏,而且有很多人陪着你。
我开始意识到,生活里除了苦恼,其实还有很多快乐,只是原来不允许自己享用快乐而已。具有了快乐的能力,再面对困难时,心境确实不同:能量低时,本是小山丘会变成难于翻越的山峦;能量高时,即使高耸的山峦也有路可寻,总是失败也不会觉得世界崩坍。
最难能可贵是尊重生命的存在。一次,一位朋友跟我分享她上的一个课程,说起导师在课程个案里花了近两个小时,就是静静陪伴对面患有忧郁症的学员,让他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
导师更多的时间是沉默,用温柔、温暖、温馨陪伴着患者,必要时放首轻柔曼妙的乐曲,点上一盏明亮的蜡烛,轻柔地问他还好吗?……老师在用这样的方式在告诉他,你是如此地值得,值得我们大家一起陪伴你!
我愿意默默地深情地爱自己,也愿意默默地深情地爱着你,只因为我们单纯地存在,单纯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