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镇海区的曾女士生了一种怪病,浑身发痒,尤其在下身等敏感部位,更是奇痒难忍……
4年前,她曾用过病逝老人的被子,从此“寄生虫”便一直困扰着她……
现在随便揉揉鼻子﹑搓搓头发,就会掉下“黑色的成虫和白色的虫卵”……
为杀死虫子,曾女士四处打听,试了无数种方法……
昨天(9月19日),一条新闻成为了街头巷议的热点话题:
针对病因,网友们众说纷纭。医脉通精神科从本专业角度出发,希望以下病例能对曾女士的诊治有所帮助。
病例
急诊患者Dalton女士,53岁,主诉“皮下有大量小虫子爬行”就诊,其手臂、胸部、颈部、腿部及面部可见多处抓痕;此外,患者还可感受到一个较大的器官在腹内游走。Dalton女士称,上述症状首次出现于1周前看完一档电视节目之后,节目中的患者因感染了一种罕见的寄生虫而出现了类似的症状;继续向前追溯,她在大约半年前曾至洪都拉斯的乡村地区旅行。
Dalton女士已经看过自己的初级保健医生、一名皮肤科医生、一名心内科医生,以及两所医疗机构的急诊科,以寻求针对上述怪异症状的治疗。她曾接受了皮肤抓痕处组织的检验,结果除了皮屑之外一无所获。她还试图使用常见抗寄生虫药物消灭“病原微生物”,并服用阿普唑仑以减轻与症状相关的焦虑,然而据患者描述,两种药的效果均不理想。
患者曾有抑郁病史,首次发作于2年前,经西酞普兰治疗后于1年前达临床痊愈。患者并无精神病性或妄想症状史。
患者被收入内科病房,同时接受了皮肤科及神经科医师的会诊。针对患者病因的排查包括以下多个方面:皮肤搔抓处组织培养;胸片;头部CT;各种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代谢全套、促甲状腺素、维生素B12、叶酸、尿分析培养、尿药物筛查及HIV筛查。医生并未发现任何可解释患者症状的器质性病因。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包括一系列躯体及精神疾病。在多种寄生虫病中,患者可因幼虫移行症而出现瘙痒及皮损;可能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粪类圆线虫、钩口线虫属成员及毛细线虫属成员。上述感染常见于曾去热带地区旅游的个体,Dalton女士正是如此。另外,疥疮也可导致类似症状。
包括接触性皮炎、湿疹、银屑病及脓疱疮在内的皮肤科疾病常导致瘙痒及继发的搔抓行为;需要排除的精神科疾病包括撕皮障碍(skin picking disorder)、拔毛癖、强迫障碍、躯体变形障碍、妄想性障碍或其他可能导致精神病及妄想的疾病。非法药物中毒,包括甲基苯丙胺及可卡因也常导致搔抓行为。
其中,寄生虫妄想症(delusional parasitosis)的诊断标准包括:
△?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但不满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患者的功能未受显著影响
△?若同时存在躁狂或抑郁等其他临床相,则妄想持续的时间更长
△?妄想不能被躯体疾病或另一精神障碍所解释
寄生虫妄想症
该病于1894年由Thibierge首次提出,当时名为“恐虫症”(acarophobia)。1896年,Perrin报告了3例患者,这些患者因存在寄生虫于体内横行的妄想而求助于皮肤科医师。瑞典神经科医生Ekbom在1938年对此类患者进行了描述,构成了目前我们对于该病认识的基础,其另一名称Ekbom's综合征也由来于此。
寄生虫妄想症患者中,女性约为男性的2倍;而在50岁以上的个体中,女性为男性的3倍之多。一般而言,患者报告称有寄生虫在皮下爬行、生存及繁育,持续数月;此前曾前往多处就诊;患者提供了来自寄生虫所在皮肤或皮屑的样本,最典型的情况是使用火柴盒盛装,故有很多人称这一现象为“火柴盒征”(matchbox sign);患者存在试图自行去除寄生虫而导致的皮损。
诊断该病主要依据病史,前提是已经过谨慎的躯体检查排除寄生虫真实存在的可能。如果患者的妄想症状仅局限于单一方面,如仅与寄生虫在体内横行相关,那么其他精神障碍也可加以排除。
诊断
Dalton女士的多项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根据其临床表现,寄生虫妄想症诊断明确。该病为DSM-5中妄想性障碍躯体型的一种,罹患该病的个体存在自身被寄生虫所感染的妄想。Dalton女士的临床表现与之一致,包括多项检查阴性、曾于多名医生处就诊、住院及诊断前曾接受全面躯体检查等。
寄生虫妄想症患者对自己被寄生虫感染这一“事实”具有特征性的坚定信念,这一状况常导致其前往非精神科科室就诊,包括皮肤科及感染科。鉴于寄生虫妄想与缺血性脑损伤及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联系,神经科团队往往也参与其中。有时病人甚至会去咨询兽医或害虫控制专家,以寻求帮助。
入院后,Dalton女士接受了其他费用颇高的相关检查,还有来自多个不同专业的医师前来会诊。精神科医师的参与有助于合理开展治疗,并减少医疗资源的使用。若鉴别诊断将寄生虫妄想症纳入考虑,患者的诊断进程及预后均可得到改善。
该病患者往往拒绝承认自己的症状背后掩藏着精神问题。正如Dalton女士,她起初拒绝承认寄生虫并非真实存在。在医师与其深入共情后,她才逐渐接受了这一现实。
治疗
抗精神病药通常为治疗寄生虫妄想症的基础。过去,匹莫齐特曾是治疗该病所选用的抗精神病药;然而,出于药物副作用方面的考虑,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更倾向于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包括利培酮和奥氮平。几乎所有的治疗推荐均包括常规的精神科药物及心理治疗。
认真细致的咨询可改善患者对于“寄生虫病”的理解及接受度。对患者主诉的严重程度给予承认,并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躯体检查,以缓解其被认为“疯了”的糟糕感觉,这一点很重要。其他改善患者对精神科诊断接受度的方法还包括:倾听患者对症状的描述;承认症状具有“真实性”而不直接加以挑战或讲道理;共情;认真检查患者所提供的“寄生虫样本”等。
Dalton女士的治疗从每晚1mg利培酮开始。住院期间,Dalton女士并未受到药物副作用的困扰。出院后,患者按计划于精神科医疗机构随访,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仍在进行。数周后,其症状的频率及严重度均显著改善。
结论
寄生虫妄想症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精神科障碍,其主要特征为有关寄生虫或其他小型生物体在皮下或体内生存的妄想,且与原发躯体疾病无关。该病常难以诊断,及时的识别及合理的精神科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降低医疗成本。对于很多医务工作者而言,对这一诊断的了解较为重要。
热门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