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每年4月7日定为"世界卫生日" ,一是纪念WHO的成立,二是"利用这个绝好机会动员就世界各地人们所关切的特定卫生问题采取行动" [1]。2017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一起来聊抑郁症。实际上这个活动自去年的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已经开始,持续1年。之所以与以往仅仅在当日举行的"世界卫生日"主题活动有如此大的差别,我想WHO可能是基于以下几个考虑:(1)抑郁症的侵袭对象横跨种族、国界、职业,纵跨儿童到老年各个年龄段;(2)抑郁症是可治疗的,然而由于精神卫生知识欠缺和病耻感的深重,抑郁症患者的求治率低下,这一现象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3)尽管从疾病负担角度来看,抑郁症已经列在十大疾病之首,但是各国对于抑郁症防治的投入远低于其他疾病。
本期重点专题是抑郁障碍,倒不是我们想刻意迎合WHO世界卫生日,而是因为抑郁症在中国同样是一个十分重要却又常常被忽视的疾病。社会动员、民众教育、资源配置等确实主要是政府的职责,但是作为精神卫生工作者,我们也应该尽自己所能,为决策者、临床医生以及患者提供更多的研究证据,或者是增进对抑郁症的了解,或者补充更新抑郁症相关的诊疗知识。
2015年,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组织专家编写的《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出版。本期重点专题包括3篇指南解读[2,3,4],作者从指南编写指导原则、抑郁障碍的评估与诊断以及药物治疗原则等几个方面,对指南的框架和有关抑郁障碍临床诊疗的关键内容做了介绍。相信这3篇解读会对临床医生更好地阅读、理解和使用这本指南有所帮助。
不少有关抑郁症的科普文章都把抑郁症形容为"心灵感冒" ,作者们的初衷也许是为了消除公众对抑郁症的恐惧感,但是在科学上这却是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抑郁症对大脑的心理和生理功能的影响远远比一次感冒对身体的影响严重的多,也更持久。本期有2篇文章不约而同地关注了抑郁症远期转归。董强利等[5]探讨了抑郁症患者治疗半年达临床痊愈后认知功能的恢复情况,发现即使在痊愈的患者中,仍然存在词语流畅性的缺陷。而肖乐等[6]发现,在精神科门诊接受至少8周治疗,自我评价为"有效"的患者中,高达48.8%仍存在各种残留症状,按照发生频率依次为注意力/决策能力下降、精力不足、兴趣减退、沮丧和睡眠不深。这说明抑郁发作即使经过了完整的急性期治疗,获得了一定的临床改善,但是患者仍然存在某些轻微的抑郁症状,或者存在某些认知损害,这势必会阻碍患者完全回复到病前的社会生活功能水平,同时也意味着抑郁症的治疗既要打"攻坚战" ,也要打"持久战" ,"一劳永逸"的治疗思维是行不通的。
本期重点专题有3篇文章涉及抑郁症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和治疗机制探讨。刘帮杉等[7]通过系统综述,评价了光照疗法对非季节性抑郁症的治疗有效性。程宇琪等[8]对21例抑郁症患者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8周前后,后扣带回与其他脑区的功能连接进行了对比分析。与其他神经影像学研究相比,此研究比较难能可贵之处是研究对象采用了未用药患者,同时有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数据。王纯等[9]的心理治疗与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焦虑症状的随机对照研究,再次证实了心理治疗(团体归因治疗)的有效性,同时也提示,与抗抑郁剂相比,心理治疗的靶症状有不同之处。但遗憾的是,入组患者来自3个诊断单元: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及强迫障碍,而抗抑郁药也并非一种。这让我们再次体会到做一个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是非常不容易的,会受到现实环境中诸多因素的掣肘,"完美"的临床研究方案很难转化为"完美"的方案实施。最近几年比较热门的微生物组学,特别是肠道菌群与抑郁症的关系研究,本期也有文章做了专门探讨[10]。
在撰写中国精神障碍系列防治指南第2版的过程中,编写者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即中国原创的高质量研究太少。然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不断累积的研究成果,终究会对世界的抑郁症防治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而本期重点专题,就是我国精神卫生工作者努力前行的一个见证。
热门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