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当身体生病时,我们可能头痛、打喷嚏,我们知道这些都是生病的症状,知道对症买药,或者及时就医。
但通常,心理生病时,我们却未必能意识到。我们会错把"低落、伤心"等等情绪当作是阶段性的状态不好,而不是"心理疾病"。
我们总以为忍忍就会好,哪怕意识到这种情绪已经到了严重的地步,也会选择逃避,或者不知所措。
比如:
我总是心情不好,烦躁不安,莫名其妙就是看什么都不顺眼
压力大,睡眠差,严重焦虑,老是和人有口角,又觉得忍忍就算了
活得特别丧,特别没活力,感觉自己抑郁了,但是不敢跟人说,不敢去看病
……
对心理疾病不熟悉的我们,很容易陷入这样的恐惧:身体上再大的病,也得得有根有据,理直气壮,而心理出了问题,却总担心会被认为是矫情,或者被歧视。
但是,身心健康并不是割裂脱离的,心理的疾病如果不能得到治愈,最终也会反映在身体上,让你身心俱毁,恶性循环。
为了让大家重视心理健康和更好地应对精神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于 1992 年,将每年的 10 月 10 日设为世界精神卫生日:提高公众对精神发育障碍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
而在各类精神疾病中,抑郁症近年来频繁地出现在各类报道中,俨然成了精神疾病的代表,成了一场空前的"心理感冒"。
压力大,失眠,睡眠质量低,悲观,打不起精神来……这些我们都曾经历过的低落,有可能就是抑郁的前兆,它们让我们在人群中感觉不到温暖,在艳阳下瑟瑟发抖,它们让我们感觉自己就是一座孤岛,没有人可以接近,没有人能救我们。
但其实,每个人都不愿意成为一座孤岛,抑郁也好,其他的精神疾病也好,都有治愈的可能性,我们需要的,不过是一份温暖。
热门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