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以前,曾写过一些涉及个人安全感的文字。今天又想谈谈这个话题,因为我觉得,安全感与精神疾病有太紧密的联系,怎样强调都不过分。不过,这次是结合我对发展心理学的认识,来分析什么样的经历会对人的安全感产生影响。
一、人的安全感的形成有由遗传因素起主要作用的生物学基础
尽管在很多心理学理论强调儿童自幼的心理与环境因素尤其是父母养育过程有关,但也有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了儿童的气质、行为特征是有生物学基础的。因此,安全感的形成可能是有遗传基础的。发展心理学已发现,儿童的行为特征是有遗传印记或生物学根源的。例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学者Alexander Thomas和StellaChees在一项对包括婴儿在内的学龄前儿童的纵向研究中发现,对以行为方式(主要涉及活动水平、情绪表达强度、对日常活动改变的适应性以及对新鲜情境持接近或回避态度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儿童气质进行分类,可以大致分为三大类:易照养儿童(easy child)、慢热儿童(slow to warm-up child)和难照养儿童(difficult child)。其中,易照养儿童在婴儿期能很快地形成日常生活习惯,通常比较乐观,容易适应新环境。难照养儿童自幼生活习惯不规律,接受新经验较慢,有消极而强烈的情绪反应。慢热儿童则表现为不够活跃,对环境刺激反应温和、抑制,心态偏消极,对新环境、新刺激适应较慢。而且,相对较长时间的随访也证实,这些气质特征相对稳定,对他们后来的心理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慢热儿童对新环境的适应要慢一些,对新鲜刺激的反应不积极,或回避某些环境或刺激,在陌生环境更容易感觉不安。相对而言,易照养儿童对新环境和新鲜刺激反应更积极,显得胆量大一些,适应性也更强。这些气质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影响他们在后来的适应行为和人际关系,也会对他们安全感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
当然,气质因素对安全感的形成固然重要,但童年期的成长环境特别是与父母的养育方式以及相应的依恋(attachment)好坏也极为重要。若一个婴幼儿与父母形成良好依恋(即安全型依恋)的亲子关系,这样的婴幼儿对环境的探索更积极,对新鲜刺激的反应也更活跃。安全型依恋有赖于养育者本人的行为方式和情绪稳定性,如父母亲对婴幼儿的情绪表达回应积极温和,情绪稳定快乐。这样安全型依恋有助于婴幼儿更容易适应环境,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除了主要由生物学因素决定的气质和婴儿期的依恋之外,对安全感有决定性作用的后天因素就只有个体的人生经历,尤其是儿童少年期的经历。这些人生重要成长阶段的经历,特别是个体主动实施的探索行为,对于安全感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人的安全感涉及对自身躯体、心理状态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了解和认识
如果我们把人生看作是个体在世界上经历的一场漫长的生存竞争,甚至是一场与诸多不利于生存因素对抗的战争,要赢得这场竞争或战争的胜利,知己知彼就是必须的条件。而个体良好的安全感就是这种“知己知彼”认识的反映。
所谓知己,就是对自身条件、状态的正确认识和评估。一个个体对其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躯体健康状况、生理功能水平、应对环境挑战的体力与能力及当前生理、心理状态的了解、认识和评估,是决定该个体在生存环境中的生存态度、生存模式、生存策略以及具体适应行为的首要因素。对自身躯体状况、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有正确认识的人,就可能正确评估自己当前的健康情况,选择与自己当前状态相适应的反应模式和适应行为,达到良好适应的目的。例如,一个躯体健康状况良好、心理素质优秀的个体,当面临激烈竞争甚至是身处逆境时,能对自身的状态有正确评估,若又有对生存环境的正确认识,审时度势,知何事是其可为、能为之事,就可能在竞争中稳操胜券,或在逆境中反败为胜。反之,对自身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状况和当前状态有错误认识的人,既可能因高估自身条件而犯轻敌并致力不从心的错误,也可能因低估自身条件,瞻前顾后、缩手缩脚,而痛失获胜的良机。当然,对自身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缺乏正确认识,不能正确评价,这方面的安全感缺陷也会影响一个人的生存态度和适应能力。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真正可能造成个体相对消极的生存态度和降低其适应能力的问题,是对心身素质和整体健康状况缺乏信心,或低估自己的素质和状态,极易出现由躯体微不足道不适感引起的强烈焦虑,乃至发展成为疑病症状、躯体形式障碍症状,直至由此诱发相应的精神疾病如疑病症、躯体形式障碍和抑郁症。
所谓知彼,就是对个体生存环境条件的正确认识。个体的生存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前者涉及自然环境的山川河岳、风霜雨雪、花草鸟兽等,后者主要涉及个体与其生存环境中其他社会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状况。
一个人若能正确认识和评估他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就能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既不会在危机四伏的危险环境中莽撞行事,履危蹈险,也不会在风平浪静的安全环境中胆小如鼠,畏首畏尾。实际上,人们对自然环境风险的认知与防范、应对,普遍有似乎是与生俱来的高估风险和追求万无一失安全的倾向,“一朝经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一成语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种倾向。有明显超出生存适应的高估环境风险、过度规避环境风险、追求绝对化安全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人,即对自然环境的安全感不良的人,就有“一朝被蛇吓,百年怕井绳”的问题,极有可能由精神应激引起甚至自发产生诸如焦虑症、强迫症之类的精神障碍。
一个人若能正确认识和评估他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并与他人之间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良好的互动行为,就可以在其生存的社会环境中,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凡事都可能应付裕如,驾轻就熟,能较顺利地实现其人生追求的目标。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却发现,几乎所有的精神科患者甚至他们家庭成员的大多数,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高估人类社会中人际关系复杂性、恶劣性成份,很难相信人类成员中普遍存在的善意,往往在人际交往中有先入为主的对他人的不信任或猜疑,造成人际关系的质量不佳,难以与他人建立起“坦诚相待、肝胆相照”的亲密关系。因此,这样的患者既可能因为安全感不良、探索行为不充分,而缺乏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也可能因为缺乏有足够亲密友情的朋友,而缺乏足够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在发生精神应激时,极易因失代偿而发生精神疾病。
一个人对自己心身健康状况、适应能力的正确认识和评估,是良好安全感的首要条件;一个人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环境中各种事物和人际关系的正确认识和评估,是良好安全感的关键因素。而且,这两方面又是紧密联系,互相影响的。从个人经验出发,我似乎真没见过在对躯体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缺乏信心、安全感不良的人,在对自然环境、人际关系方面有良好的安全感。反之亦然。
热门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