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dayh.cn
本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显示,相比于安慰剂,丙米嗪可显著改善病情严重的多重功能性躯体综合征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需治数为3.6。
丙米嗪组发生副作用的受试者比例显著高于安慰剂组,但副作用导致停药的比例很低,提示总体可耐受。
临床工作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患者:存在多重躯体症状,深感痛苦而反复求医,却又难以给出传统意义上的疾病分类学诊断。这些症状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同时造成了显著的医疗费用负担。
事实上,面对此类患者,医生也常常深感无力。基于患者的主诉及就诊科室,患者可能被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纤维肌痛,其他功能性躯体综合征,或者躯体形式障碍;有时,患者甚至得到多个此类诊断。既往有研究探讨了单一功能性疾病的药物治疗,但对于共病多种功能性疾病,即表现为「身体到处都不舒服」的患者,目前的证据仍相当有限。找到这一临床状况的有效治疗手段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目前,针对单一功能性疾病,抗抑郁药的应用较为广泛,包括SSRIs、SNRIs及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但现有证据不一。4月10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精神病学》的STreSS-3研究中,丹麦的一组研究者探讨了低剂量丙米嗪治疗多重功能性躯体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
本项研究采用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连续纳入了一组年龄20-50岁、符合多器官躯体不适综合征(multiorgan bodily distress syndrome)诊断标准且未明确共病抑郁或焦虑障碍的受试者。躯体不适综合征包括四大症状群:
▲ 心肺/自主神经症状群:心悸、心口不适、气短、过度通气、热汗/冷汗、口干等;
▲ 胃肠道症状群:腹痛、频繁腹泻、腹胀、反流、恶心、烧心等;
▲ 肌肉骨骼症状群:四肢痛、肌痛、关节痛、麻痹无力、背痛、活动痛、麻木等;
▲ 一般症状群:注意力及记忆力下降、疲劳、头痛、头晕等。
其中,多器官躯体不适综合征患者须存在其中三个或全部四个症状群,且不能被其他医学原因所解释。
受试者以1:1的比例随机进入低剂量丙米嗪(25-75mg)或安慰剂组,原先使用的镇痛药及抗抑郁药于6周内逐渐减停,此后为2周的药物洗脱期,此时段内受试者未使用任何镇痛药物。正式治疗阶段以10mg/d丙米嗪或安慰剂起始,一周后加量至25mg/d,此后滴定至最高75mg/d,治疗为期10周。入组后3、5、7、10及13周时,专业人员对受试者进行了门诊或电话评估,其中门诊每次30-60分钟,电话访谈时间相对较短,主要监测患者的依从性、不良反应及疗效。
研究终点为治疗13周后,此时患者已接受了10周的足量药物/安慰剂治疗。研究主要转归为终点时患者自评的总体健康改善情况,通过临床总体改善量表(CGI)加以反映,即相比于第一次就诊时显著恶化、恶化、无变化、改善或显著改善。次要转归包括躯体健康状况(PCS)、精神健康状况(MCS)及简版健康调查问卷(SF-36)子量表等工具得分的改善。研究者同时评估了治疗的安全性及依从性情况。具体统计学方法详见原文。
2012年1月30日至2014年11月24日之间,共有551名患者连续接受了筛查,最终418名患者符合多器官躯体不适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进一步排除后,共有125名患者最终接受了随机化及药物/安慰剂治疗,丙米嗪组65人,安慰剂组60人。SF-36平均得分提示,受试者的病情普遍较重。主要发现如下:
疗效
热门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