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残(非自杀性自伤)——内心磨灭不去的痛
编辑:ddayh.cn
日常工作中,我们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病人,每个人都带着自身的问题走入医院;医院,是修复伤口的心灵驿站,我们的病人在这短暂的休息,也将以更好的姿态走向未来。
接触的诸多患者中,有一类患者总是格外的引人关注;他们往往是风华正茂的青春少年,正处于天真灿烂年龄的天之骄子,本该是最幸福的一群人,却经受着疾病的折磨,在痛苦的煎熬着;他们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自残。
自残:也叫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指个体反复采取的致浅表皮肤有痛感的损害行为常见的NSSI有切割、灼伤、刺伤、击打、过度摩擦等,自我伤害行为在青少年中的流行已逐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当看到患者手臂上一道又一道浅表的割痕,内心也是十分的痛惜,手上的伤痕易除,内心的问题往往更加棘手;这类患者往往伴随着诸多的成长经历问题、家庭问题以及不同寻常的压力问题;在有负性环境诱发的情境下, 个体的易感性特征会加大自伤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在对青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青少的童年期经历,如躯体虐待、性虐待、校园欺凌等事件会使患者自残 发生的可能性增加,而青少年的负性生活事件( 如适应,学习压力,人际压力,丧失和受惩罚)等对自伤行为的发生有显著的关联。另外,家庭环境也影响自残行为,受父母过分干涉的学生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自我伤害[1],单亲家庭的子女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逆反等,从而增加了青少年的自残发生率
对于此类患者,我们该如何认识以及治疗呢;
首先,如果发现家中或者学校中有类似自残的同伴或者家庭成员,一定要格外的重视,医生听过家属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他是不会自杀的,就是发泄发泄自己,甚至认为孩子的行为是一种非父母的威胁,借此获得自己的好处;其实并非如此,在 Hawton 等进行的一项针对 11 583 名因蓄意自残医院治疗的 10 岁以上的病人进行为期 20 年的踪研究显示, 在研究进行的第一年中, 有过自伤史人群中的自杀机率约为一般人群的66 倍, 其5 年到年15 年后自杀的危险性相比一般人群分别增加% 2. 4%和 3. 0%[2]。
其次,及早的来医院进行评估,出现自残的行为,往往意味着情绪出现问题,可能是抑郁症,可能是双向情感障碍或者边缘性人格障碍等等;明确疾病的诊断,从心理-生理-社会的角度全面评估患者,对后期的治疗格外的重要;
目前的治疗手段都有那些呢?
心理治疗,此类患者往往具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童年创伤经历如心理及躯体虐待、校园欺凌;不良的家庭教养模式如父母离异、家庭结构紊乱;这些都会造成患者的情绪问题以及认知偏差,进而出现自残行为;通过正规疗程的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正念治疗等,都能帮助患者更好的矫正自身的心理问题及行为问题。
药物治疗:伴随严重的焦虑、抑郁或者躁狂情绪,往往需要药物帮助改善患者上述情绪,情绪稳定的状态也能减少自残行为的发生,避免情绪及行为的恶性循环。
家庭治疗:温馨的家庭氛围,友好的家庭成员关系,减少患者的绝望感、低价值感;家庭是温馨的港湾,一个好的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来自家庭的安全感及可依靠感是调整情绪的一剂良方。
参考文献
陈哲平牞王艳秋牞王金峰牞等 ?青少年生活事件和父母教养方式 对高校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39,7,77-79.?
[2]潘珍,毛绍菊,唐寒梅,等.中国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检出率的Meta 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6):878 - 881.